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1页/共252页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2页/共252页主要内容第一节《吕氏春秋》第二节李斯的散文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第四节《淮南子》及西汉中期其他散文第五节刘向及西汉后期其他散文第3页/共252页第一节《吕氏春秋》

一、吕不韦其人二、《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三、《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四、《吕氏春秋》的编写体例

五、《吕氏春秋》的思想价值六、《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七、课外阅读《察今》第4页/共252页第二节李斯的散文

一、李斯其人(?~前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官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李斯工书李斯是秦代唯一可称为作家的人物。

“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政论文、奏议文、刻石文。第5页/共252页二、《谏逐客书》

书,上书,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的一种公文文体。亲朋间往来的信件亦称为“书”。为加以区别,前者一般称为“上书”或“奏书”,属公牍文的“奏疏”;后者单称“书”或“书札”、“书简”、“书牍”。汉代,后者脱离公牍性质,基本成为个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报任安书》、《报孙会宗书》、《陈政事疏》、《论贵粟疏》。第6页/共252页写作背景《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拜为秦客卿。适值韩人郑国来作间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也在此列,乃上此书。历叙客的有功于秦,力陈逐客之失。第7页/共252页内容简析第1段:开宗明义,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

第2段:列举“客之功”,说明“逐客为过”。第3段:联系秦王的所好所乐,说明“逐客为过”。

第4段:从古今正反两方面,说明逐客的错误和严重后果。

第8页/共252页写作特点

其一,正反论述,说理透辟。

其二,是气势奔放,极富文采。

其三,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清代李兆洛视此文为“骈体初祖”,并收入《骈体文抄》一书之中。

鲁迅先生《汉文学史纲要》:“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词。”

第9页/共252页三、李斯与秦代的刻石文《峄山刻石文》、《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之罘刻石文》、《东观刻石文》、《碣石刻石文》、《会稽刻石文》。

秦代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对汉魏及以后的碑铭的写作具有深远影响。到唐宋时期已由应用文转变为更具文学色彩的传记文。第10页/共252页琅琊台刻石

第11页/共252页

泰山刻石一

第12页/共252页

泰山刻石二

“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

第13页/共252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年最为发达。此时的政论散文,能关注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艺术风格上颇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息,议论风发,畅所欲言,抑扬开闔,雄辩恣肆,善用比喻和排偶句,极富文采。

第14页/共252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政论散文衰落,成就不高,内容上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第15页/共252页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内容多指陈时弊,抒写政见,感情激愤,但较少文采,文学性不及西汉初年。第16页/共252页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第17页/共252页英年早逝的才子贾谊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前200~前168),洛阳人,汉初著名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博学,被文帝召为博士。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作梁怀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年仅33岁。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8页/共252页2、贾谊的思想

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农本思想”:以农为本,增加积贮,抑制富商大贾。第19页/共252页二、贾谊的散文第一类:专题政论文。他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是《过秦论》三篇。第二类:针对具体问题而写的疏牍文。代表作是《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第三类:杂论

第20页/共252页《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文中批驳了“天下已安已治”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第21页/共252页《论积贮疏》主旨是劝谏汉文帝要重视农业生产。说明了积贮的重要性,指出了百姓“背本而趋末”与“公私之积犹可哀痛”的事实,提出了“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主张。第22页/共252页三、《过秦论》讲析《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篇,总论秦得天下的形势,以及迅速灭亡的主因,得出秦亡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的结论;

中篇,分析秦在统一后没有正确的政策,以及二世未能改正错误,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结论;

第23页/共252页下篇,指陈子婴不才、君臣离德、士民不附,得出“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的结论。

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中“史论”体裁的先河。第24页/共252页《过秦论》(上)写作特色1、叙议结合

2、铺垫对比鲜明

3、多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语言极富文采,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礴。

“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第25页/共252页四、晁错的散文(一)晁错其人晁错(前200?~前154),颖川人。汉初的一位学者,也是个积极的政治改革家。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号称“智囊”。提出“削藩”的建议,引起“七国之乱”。后被“腰斩”处死。第26页/共252页(二)晁错的文章其文章多为奏疏,长于议论,切中时弊,颇有改革精神。他的文风朴实浑厚,逻辑性强,但缺少文采。《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论贵粟疏》第27页/共252页(三)《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这个题目为后人所加。《论贵粟疏》是晁错继贾谊《论积贮疏》稍后写下的名作。这一奏疏大约上于汉文帝十一年(前169)。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经济薄弱、粮食不足现象,分析了务农贵粟的重要意义。第28页/共252页《论贵粟疏》内容简析(一)通过古今对比说明当今蓄积不足的原因,强调君主只有“务民于农桑”才能巩固统治。中心是讲要重农。(二)将明君之世与当今之世对比,说明农夫贫贱的原因是君王劝农不力,提出“贵五谷而贱金玉”与要重农抑商的观点。中心是讲要贵粟。(三)正面提出贵粟的建议,主张“以粟为赏罚”来加强国防。第29页/共252页写作特色论点明确,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正反对照论述,说服力强。语言严谨,朴实无华,简明精炼,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严密。以《论贵粟疏》为代表的晁错的散文,朴实有余,文采不足,但较为实用,比不上贾谊文章的文采焕发。第30页/共252页贾谊和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文章大家,鲁迅称他们的文章为“西汉鸿文”,说他们“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第31页/共252页

第四节《淮南子》及西汉中期其他散文第32页/共252页一、刘安与《淮南子》内篇论道,有21篇,十几万字,今存;外篇杂说,有33篇,今已失传。书名原为《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但实际上它是以道家的思想为主体。

第33页/共252页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它并不是抽象地去论道,而是紧密联系现实,因此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奇瑰丽。二是行文多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第34页/共252页其他书信体散文邹阳的《上书谏吴王》与《狱中上梁王书》

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春秋繁露》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谏猎疏》、《喻巴蜀檄》

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第35页/共252页《狱中上梁王书》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辞藻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第36页/共252页《报孙会宗书》文笔洗练,语言流畅,叙事中蕴涵着激情,谐语中流露出愤懑。信中对所谓“淫荒无度”生活的尽情渲染,在后世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羊,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卬,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第37页/共252页第五节刘向及西汉后期的其他散文一、刘向的散文(一)刘向其人(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说苑》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桓宽的《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扬雄的《太玄》、

《解难》、《法言》、《解嘲》。第38页/共252页一、刘向的散文(一)刘向其人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政,沛人。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列女传》、《新序》与《说苑》《谏营昌陵疏》

第39页/共252页他在中国古代典籍整理与目录学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的《七略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其子刘歆编成《七略》。第40页/共252页(二)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说苑》

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的三本历史故事集,是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作。三本书中所列举的故事有不少极具文学色彩,以其强烈的故事性与戏剧性而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列女传》中的“洁妇秋胡”、《新序》中的“叶公好龙”等。

第41页/共252页这三本故事集,文笔朴实简洁,叙事写人生动形象,上承《韩非子》的《内、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第42页/共252页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桓宽的《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扬雄的《太玄》、

《解难》、《法言》、《解嘲》。第43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上)晁错的《论贵粟疏

》第44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贾谊的《过秦论》(中、下)、《论积贮疏》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第45页/共252页第二章汉代辞赋第46页/共252页参考书1、

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2、

瞿蜕园《汉魏六朝赋选》中华书局1964年版3、

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4、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共252页第一节汉赋的起源、发展及演变第48页/共252页一、汉赋的渊源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第49页/共252页《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纵横家的散文,如《战国策》,所使用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

第50页/共252页《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

《礼》、《知》、《云》、《蚕》、《箴》

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堪称“一代之文学”。

第51页/共252页二、汉赋的发展汉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赋又可以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第52页/共252页汉赋的形成期主要是骚体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创作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是汉代散体大赋的名作。第53页/共252页汉赋的兴盛期主要是散体大赋。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被誉为汉赋四大家。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张衡摹拟班固的《两都赋》作《二京赋》。第54页/共252页汉赋的衰落期,也是汉赋的转变期。抒情小赋兴起。张衡的《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的先河。其后有蔡邕、赵壹等人。第55页/共252页第二节贾谊、枚乘与西汉初期的赋

第56页/共252页一、西汉初期赋体创作概况陆贾是汉代作赋的第一人

贾谊与梁苑作家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学创作迎来了新的生机。梁苑(梁园、兔苑、菟苑)作家群体的领袖是梁孝王刘武,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第57页/共252页西汉初期的赋体创作,基本上是骚体赋。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在创作骚体赋的同时,也孕育并最终形成了汉代的新体赋。代表作家是枚乘。

第58页/共252页二、贾谊的骚体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代表

第59页/共252页(一)《吊屈原赋》

这篇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序,旨在说明写作本赋的意图。第二部分,本体,旨在说明屈原悲剧的社会原因。第三部分,讯辞,旨在说明屈原悲剧的自身原因。第60页/共252页骚体写成的抒情赋篇幅短小,用简洁清丽的语言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词清而理哀”(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形式上,有“讯”辞,通篇用带有“兮”字的语句;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第二部分多用排比,第三部分多用反问与感叹。第61页/共252页(二)《鵩鸟赋》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自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是失矣。”

主旨在于说明生死去就难以预虑,也不必深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

第62页/共252页《鵩鸟赋》这是一篇用骚体写成的哲理赋。以赋明理,为贾谊所首创。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采用了问答体的形式,与后来的汉赋较接近第63页/共252页其他赋体作品淮南小山《招隐士》班婕妤《自悼赋》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第64页/共252页二、枚乘的创作

(一)枚乘其人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吴王图谋叛汉,他写了《谏吴王书》,劝阻无效。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起兵叛乱,他又写了《重谏吴王书》,又无效。投梁孝王门下,成为梁苑作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今传《七发》、《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

第65页/共252页(二)枚乘的《七发》

1、《七发》的写作意图“七窍所发”而“戒膏粱之子”说。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

“说七事”而“谏梁孝王”说。李善《文选注》:“七发者,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也。”“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

第66页/共252页“谏吴王”说。清梁章钜《文选旁证》引朱绶说:“《七发》之作,疑在吴王濞时。扬州本楚境,故曰楚太子也。若梁孝王,岂能观涛曲江哉!”

第67页/共252页2、《七发》的思想内容

《七发》是一篇明显的讽谏性作品。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问询,用7件事来启发楚太子,实际是用7种方案给楚太子治病。第68页/共252页3、《七发》的写作特征第一,铺陈夸张,体物细致。

第二,虚拟人物,问答结构。

第三,韵散结合,辞藻华美。

第四,劝百讽一,归之于正。

第69页/共252页【劝百讽一】出自西汉末年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劝”,鼓励、提倡之意;“讽”,讽谏。“劝百讽一”说二者在赋中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第70页/共252页4、《七发》的影响

《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成,促进了汉赋的发展。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左思《七讽》“七林”

第71页/共252页第三节司马相如、东方朔与西汉中期的赋第72页/共252页散体大赋的特点

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主旨上,既美且刺,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由序、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以四、六言为主第73页/共252页一、司马相如的生平及文学历程

初入仕途,以赀为郎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梁孝王宾客时作《子虚赋》《上林赋》

千金之赋—《长门赋》(宫怨)

第74页/共252页李白《白头吟》(节选)“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辞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第75页/共252页出使西南与《喻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哀二世赋》《大人赋》身居茂陵与卓文君的《白头吟》《封禅文》第76页/共252页二、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

1、《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写作时间、关系、人物和主旨

《子虚赋》写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写于武帝召见之时。两赋既相对独立成篇,内容又密切相连。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向天子提出应当节俭的谏言。第77页/共252页2、《子虚赋》的内容

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夸耀楚王云梦泽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认为子虚之言有伤侯王德义,并夸耀齐国的国土广阔、地大物博。其旨在于讽喻诸侯不应重侈糜而轻德义。

第78页/共252页3、《上林赋》的内容

亡是公对子虚、乌有先生二人以及楚、齐两国诸侯的批评,详述汉天子上林苑之“巨美”和游猎之壮观。最后提出天子应修明政治、提倡节俭。

第79页/共252页4、《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术特征

铺张扬厉

韵散结合

辞采富丽

虚构人物

“劝百讽一”第80页/共252页四、“狂人”东方朔

第81页/共252页

诙谐的文学家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武帝把他看作俳优一类的人物,《史记·滑稽列传》卷126、《汉书》卷65有传。

第82页/共252页东方朔的《答客难》

散体赋客主问答将战国乱世与当今一统的时代进行比较,揭示出士人命运的差异。

第83页/共252页士人的命运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第84页/共252页《答客难》的影响形成了辞赋中的对问一体。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韩愈《进学解》。第85页/共252页五、枚皋

汉代文坛成果最多的作家绝大多数作品是应诏而写其作品多为急就而成,缺少锤炼

第86页/共252页与司马相如的比较葛洪《西京杂记》:“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扬子云: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第87页/共252页六、对汉大赋的评价

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第88页/共252页《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89页/共252页

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90页/共252页

汉大赋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统治者、士人对社会的信心,对前途的希望,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颂扬,表现了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是封建时代上升阶段的物质文化风貌的展现。

汉大赋以颂扬为宗,以宏丽为美的特征带有浓厚的宫廷贵族色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表现出较多的局限性。第91页/共252页第四节王褒、扬雄与西汉后期的赋

第92页/共252页一、西汉后期赋体创作的概况

1、功能的定位2、题材的扩大

3、模拟的倾向

第93页/共252页二、《洞箫赋》

王褒的代表作

描述洞箫这种乐器的咏物赋

前一部分重在写洞箫本体,后一部分重在演奏之人。

意在说明洞箫演奏时音调之美妙和感染力之巨大。作者把箫声分为“巨音”、“妙声”、“武声”和“仁声”,作了比拟描写。

第94页/共252页]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第95页/共252页《咏史》

左思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第96页/共252页扬雄赋体创作理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

《汉书·扬雄传》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法言·吾子》“赋者,将以讽也。”

《汉书·扬雄传》

第97页/共252页“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把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丽”指辞采之富丽。“则”,法则的意思;“淫”,藻饰过分的意思。第98页/共252页扬雄“四赋”的内容

《甘泉赋》从两方面对成帝进行了讽谏,一是不要过分奢侈,二是不要贪恋女色。

《河东赋》劝戒成帝不要仅有思慕三代盛世的情愫,更要有励精图治的行动。《羽猎赋》讽谏成帝苑囿游猎要顾及国计民生。《长杨赋》劝告成帝不要草菅人命以取乐。第99页/共252页扬雄“四赋”的艺术驰骋想象,铺张夸饰。默不能已,推而隆之。

模拟骚体,仿效相如。第100页/共252页咏扬雄

西蜀扬雄扬子云,辞赋可与相如群。壮夫不为雕虫技,方言训纂苦耕耘。既学论语作法言,又仿周易成太玄。

第101页/共252页第五节班固与东汉初期的赋

第102页/共252页一、东汉赋创作概况

题材的延展意旨的更新

艺术的嬗变创作的亮点京都赋的崛起和抒情赋的勃兴

第103页/共252页京都赋杜笃《论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论都赋》转向了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第104页/共252页抒情赋汉代赋家直接继承屈原艺术创作成就的结晶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纪行赋刘歆的《遂初赋》、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第105页/共252页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言情赋张衡的《定情赋》、蔡邕的《青衣赋》第106页/共252页二、班固和他的赋体创作

《两都赋》第107页/共252页《两都赋》的写作缘起

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耀,折以今之法度。

第108页/共252页《两都赋》的思想内容《西都赋》写西都宾客夸饰西都的品物之美。

《东都赋》借东都主人之口,夸饰东都的制度之美。反映了作者崭新的京都意识和京都美的意念:京都之美不以品物繁盛、巨丽之美为尺度,而以礼乐文明、法度之美为标识。

第109页/共252页《两都赋》的艺术特征

1、改变了传统的劝讽模式。2、风格与内容的契合统一。3、扩大了描写的笔触范围。4、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语言的表达效果。东汉京都大赋的名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对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110页/共252页班固的其他赋体作品《答宾戏》通过宾与主人的问答,抒发了作者立志著述、不务时名的操守。《幽通赋》追述自己的家族遭乱世而依然兴旺的发展史,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继承父亲遗志。颇多幽深的哲理思考。第111页/共252页班固的赋体创作理论《两都赋序》、《汉书》的一些传赞中表述了他对赋体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辞赋源于古诗,应有《诗》的讽谏作用。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两都赋序》)。

第112页/共252页

东汉中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少善著文,精于天文、阴阳、历算之学,曾发明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博通五经六艺,安帝时被召为郎中,先后做过太史令、侍中、河间相。性格从容恬静,不慕名利,所居之官,常积年不徙。晚年有全身远害、归隐田园的思想。文学方面,创作有诗赋多篇。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其文学作品有《温泉赋》、《南都赋》、《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怨诗》、《同声歌》、《四愁诗》等。明人辑录有《张河间集》。

第113页/共252页《二京赋》的写作缘起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后汉书·张衡列传》)第114页/共252页《二京赋》的思想内容《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之口写西京长安统治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生活景象。《东京赋》假托安处先生之口写东京洛阳统治者崇尚懿德、整饬礼教的巨大成就。第115页/共252页《二京赋》的艺术特征

1、长篇之极轨。2、在铺陈事物的同时引入了议论说理“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偷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

第116页/共252页《归田赋》的思想内容前一部分,写归田之因。归田之因一:久留都邑而无佐于君。归田之因二:空有抱负而不遇明世。

归田之因三:天道微昧而不如归隐。

第117页/共252页后一部分,写归田之乐。想象中田园隐居生活的乐趣:良辰风物的田园之乐、田居啸傲钓射的般游之乐、弹琴读书作文之乐。第118页/共252页《归田赋》的艺术特征

1、写作手法上,一是把自己的心境融合到环境、景物的描写之中,浑然一体,意与境合,形成诗意化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二是以议论、用典、铺叙等手法来述志和抒情。写景状物主以抒情,叙事议论主以表志。第119页/共252页《归田赋》的艺术特征

2、语言清新明丽,工致典雅。写景状物细腻形象,铺叙议论意蕴深厚。3、篇制短小,全用四、六句式,且颇多骈偶成分,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第120页/共252页蔡邕、赵壹和东汉后期的赋第121页/共252页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人。

校书东观,迁议郎,将五经文字书于碑,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因上书匡谏朝政阙失,几被杀,后减罪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迫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时,被任命为侍御史他博学多能,精通经史、天文、音律,善书法,好辞赋,工文章,尤其长于碑记,官至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蔡邕所著诗、赋、铭、碑、连珠、诔等文章几百篇。其赋今存《述行赋》、《青衣赋》等。第122页/共252页《述行赋》的写作背景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明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遣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第123页/共252页《述行赋》内容简析

前一部分吊古。作者对人们看不清逆臣贼子扰乱朝政的罪恶行为深感气愤,对忠心耿耿的人士深表敬佩。后一部分伤今。作者对汉末政治腐败,是非倒置的现实极为不满与愤激,对人民的疾苦极为关注与同情。

第124页/共252页《述行赋》的艺术特征

将历史与现实、景物与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古证今、以物托情,全篇又以秋天的淫雨为大背景,气氛悲凉深沉。《青衣赋》是一篇颇有叛逆精神的爱情赋。

“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鲁迅)第125页/共252页赵壹其人

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为人狂放不羁,是一位名显于当世而不受重用的狂狷之士。曾作《穷鸟赋》,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像困于樊笼中的鸟一样的处境和苦恼,并对救援自己的友人表示了由衷的谢意。第126页/共252页《刺世疾邪赋》内容简析

第1段,揭露古今统治者利己残民的本质。第2段,揭露当今之世正邪颠倒的现象。第3段,揭示出现正邪颠倒现象的根源,反映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坚定的操守信念。第4段,假托秦客与鲁生所作的诗歌再次对现实进行揭批,抒写愤激之情。第127页/共252页《刺世疾邪赋》的艺术成就

此赋以愤激的感情、灵活的体制、犀利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抨击了宦官、豪强、群小把持政权的局面,刺疾之中蕴涵着忧虑。它对时政揭批的深度与力度都是空前的,犹如一篇宣战的檄文。第128页/共252页祢衡与《鹦鹉赋》祢衡,东汉末年人,生于汉末军阀混战的年代。他性格刚傲,不畏强暴,好侮慢权贵,后被贵族所杀,年仅二十六岁。全赋以鹦鹉作比,抒发才志之士生于乱世屡遭迫害的感悟,以及心中的悲哀、痛苦。

第129页/共252页【本章思考题】

1、简述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2、简述赋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3、汉赋四大家4、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谈谈大赋内容和体制形式特点。5、汉代的大赋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有何局限局限?6、简述抒情小赋的特征。7、简述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的疾苦极为关注与同情。第130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七发》片断(吴客分析楚太子病原、观涛)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第131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贾谊的《鵩鸟赋》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长门赋》东方朔《答客难》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并序》张衡《二京赋》片断第132页/共252页第三章《史记》第133页/共252页参考书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韩兆崎《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版

4、聂石樵《司马迁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6、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134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报任安书》第135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魏其武安侯列传》《陈涉世家》《魏公子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太史公自序》《留侯世家》《李斯列传》第136页/共252页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第137页/共252页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龙门人。(一)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他的一生约与汉武帝相始终。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代需要一部史书,也为创作史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史官家庭影响与家学渊源出身于世代史官之家。其父司马谈曾写有《论六家要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的思想和治学态度有深刻影响。修史也是其父的遗愿。第138页/共252页(三)少年时代的耕牧与读书了解了农民的质朴与贫困。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豪迈灵秀的气质和极富同情的品性。转益多师;博览群书。(四)青年时代的漫游三次漫游,足迹几遍全国。开阔视野,开放思想,对他政治见解的形成和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139页/共252页(五)遭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太初元年开始正式写作《史记》。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圣君贤臣的丰功伟绩的记述,而是要通过著书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批判邪恶,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寄托其思想感情、生命价值。第140页/共252页司马迁的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影响。不受各家思想限制,兼宗百家,融取儒道,自成一家。进步的社会理想。

第141页/共252页司马迁的创作

《史记》

《报任安书》

《悲士不遇赋》

第142页/共252页《报任少卿书》

此文紧扣任安“推贤进士”的要求为议题,以“辱”字为文眼,以受辱之痛、遭辱之因、忍辱之由为线索,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为完成《史记》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精神。第143页/共252页《报任少卿书》

1、概述任安来信的用意,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2、说明身为“刑余之人”,已失去“推贤进士”的资格。

3、回顾因替李陵辩护而获罪的经过。4、说明忍辱苟活的原由。5、申述要向古圣先贤学习,发愤著成《史记》,传之于后世。6、说明自己要实现著述的理想已无意于“推贤进士”了。第144页/共252页《史记》的名称

“史记”一词,原泛指历史书。《史记》的名称当始于东汉桓、灵之际。

第145页/共252页《史记》的体例

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本纪,以编年的形式记叙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世家,有功之臣、贵族王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第146页/共252页《史记》的体例

列传,社会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历史。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第147页/共252页《史记》的断限

《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年间的历史。第148页/共252页《史记》的创作宗旨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为“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立传

第149页/共252页《史记》的注本

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第150页/共252页二、《史记》的思想内容第151页/共252页(一)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和残暴罪行

1、揭露汉代帝王的丑恶面目刘邦《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汉武帝《大宛列传》《封禅书》2、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丑行《吕太后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3、揭露贪官酷吏残害无辜的罪行《酷吏列传》

第152页/共252页(二)热情歌颂反抗暴秦的英雄人物

《陈涉世家》

《项羽本纪》

(三)颂扬品质优良的中下层人物《剌客列传》《游侠列传》《魏公子列传》

(四)歌颂了一系列爱国人物和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屈原列传》第153页/共252页《项羽本纪》

1、吴中起事2、杀宋救赵—钜鹿之战(楚强大之始)

3、鸿门宴(楚由强到弱的转折)4、楚汉之争5、垓下之围(楚的败亡)

第154页/共252页项羽人物形象分析

首先,司马迁在叙述他的英雄经历、肯定他推翻强秦历史功绩的基础上,时时突出他的英雄性格,豪霸之气。其次,善于表现项羽性格的多侧面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刚愎自用。残酷暴戾的个性不善用人对自己的过失至死不悟再次,作者在极力表现项羽的英雄性格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其内心矛盾、痛苦心境的深入刻画。

第155页/共252页艺术成就

首先,避免概括笼统的叙述,对历史事件、历史场面进行详尽具体的真实展现。其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到紧张的背景场面中加以刻画。第三,善于精选材料、善于精心安排情节。第四,调动文学手法刻画人物。突出运用行动、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运用对比、烘托、映衬等手法突出人物运用描写琐事的手法表现人物个性第五,在客观叙事的同时,笔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第156页/共252页第三节《史记》的文学成就

第157页/共252页一、创立了以人物为本位的文学和史学结合的纪传体体例。第158页/共252页二、塑造了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

第159页/共252页(一)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项羽本纪》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

《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第160页/共252页2、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暗示人物的未来

《陈涉世家》陈涉辍耕

《项羽本纪》项羽少年时的学习《李斯列传》李斯观鼠

《酷吏列传》张汤劾鼠

《李将军列传》李广射石

3、运用“互见法”第161页/共252页(二)善于将历史故事化,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重大历史事件、复杂场面中的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

1、描述细致入微,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魏公子列传》信陵君迎侯生的一段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会上相如胁迫秦王“击缶”的细节

《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描写2、场面扣人心弦,使故事充满戏剧性。

《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上的惊险场面《魏其武安侯列传》中“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的激烈斗争;《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会上相如胁迫秦王“击缶”的惊险场面;《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场面

第162页/共252页(三)悲慨激扬,富有强烈的抒情性

作者直接对所记人和事议论、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即把深沉的感情寄寓在叙事之中。

第163页/共252页(四)在运用语言方面有很高的成就1、人物的语言,极具个性化,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张承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项羽本纪》“彼可取而代也!”《高祖本纪》“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陈涉世家》“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吕不韦列传》“此奇货可居。”第164页/共252页2、

叙述语言,丰富生动、简洁精炼、明白晓畅,极富表现力3、引用民谣和谚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第165页/共252页《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

《魏其武安侯列传》:“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申君列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魏世家》:“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三王列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范雎蔡泽列传》:“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白起王翦列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毕有一得。”《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第166页/共252页“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史记》的史学精神。1、实录精神。“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2、批判精神。

3、人本精神。

第167页/共252页四、《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一、《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二、《史记》是后世史学和文学学习的范本,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1、《史记》的求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和批判精神影响着后世的史学和文学的创作。

2、《史记》渗透有深厚的人文精神。3、《史记》的写作方法、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都为后世散文家所效法、学习。4、《史记》对后世小说和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168页/共252页【本章思考题】

1、解释:互见法、四史、班马2、举例说明《史记》在思想上表现了怎样的进步倾向。3、《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从史学上看它有何发展创造?4、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是怎样理解的?5、试以《李将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项羽本纪》为例,分析说明《史记》人物传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第169页/共252页《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第170页/共252页参考书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2.王充《论衡》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第171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班固的《苏武传》第172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班固的《霍光传》、《朱买臣传》王充的《自纪篇》第173页/共252页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174页/共252页参考书1、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2、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4、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5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陌上桑》、《上邪》、《东门行》、《战城南》、《孔雀东南飞》、《妇病行》

第176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孤儿行》、《有所思》、《江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白头吟》第177页/共252页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

第178页/共252页乐府的概念及演变原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第179页/共252页汉乐府诗的收集与保存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中。第180页/共252页第二节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第181页/共252页一、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辛《妇病行》《平陵东》《孤儿行》《东门行》《艳歌行》《陌上桑》

第182页/共252页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平陵东第183页/共252页《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有蒺藜;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第184页/共252页二、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悲歌》第185页/共252页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第186页/共252页三、反映男女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

《有所思》《上邪》《上山采蘼芜》《怨歌行》《孔雀东南飞》《白头吟》《江南》第187页/共252页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第188页/共252页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第189页/共252页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第190页/共252页四、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悲哀

《薤露行》《蒿里行》《日出入》第191页/共252页《薤露行》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第192页/共252页五、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势要的骄奢、荒淫《相逢行》《鸡鸣》《长安有狭邪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相逢行》)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鸡鸣》)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长安有狭邪行》)第193页/共252页六、动物植物的诉说与寓意

《枯鱼过河泣》《乌生》《豫章行》《雉子班》

第194页/共252页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第195页/共252页《陌上桑》

最早见于沈约《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收此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又收入,题为《陌上桑》。第196页/共252页《陌上桑》的艺术成就

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敢于戏谑权贵的采桑女子的形象。采用了对话、虚构夸张和铺排渲染等手法塑造形象。第197页/共252页《孔雀东南飞》

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沈德潜《古诗源》)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第198页/共252页《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

塑造了鲜活的人物。运用个性化对话、富有特色的动作描写、环境、景物的铺排渲染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精化叙事的材料。第199页/共252页

第三节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第200页/共252页(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第201页/共252页(二)注重叙事注意取材的角度善于选取具有戏剧性的突发事件注意详略得当第202页/共252页(三)长于写人(四)语言朴实自然、言近旨远(五)形式自由多样(六)浪漫色彩

“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胡应麟《诗薮》)第203页/共252页第四节汉乐府诗的地位和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叙事技巧对后人影响

第204页/共252页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借古题写时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第205页/共252页【本章思考题】

1、乐府民歌按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品?2、乐府民歌与《诗经》相比,在艺术上有何新发展?3、何谓“乐府”?乐府机构采诗的目的是什么?

4、请结合作品分析,谈谈乐府民歌的叙事技巧。

第206页/共252页第五章班固与《汉书》第207页/共252页第一节班固的家世和生平思想出身于仕宦之家

班固的家学渊源和正统儒家思想集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博学的学者《白虎通道德论》

第208页/共252页第二节《汉书》的成书班彪作《史记后传》数十篇。班固继承父志,私撰《汉书》,被捕入狱,班超上书辨冤。班昭补写,马续协助最终完成。第209页/共252页《汉书》的体例及影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十志”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增加了许多分类,如《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第210页/共252页《汉书》的体例及影响《百官公卿表》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更加详备严整,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起于汉高祖元年至王莽末年,共二百三十年。第211页/共252页第三节《汉书》的思想倾向

立足于儒家的正统思想,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以严肃的学术态度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一代的历史。歌颂了那些忠于国家和民族、个人品德高尚的历史人物。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第212页/共252页《汉书》的文章特点首先,更具文献的特征,文章的学术性质更突出了。①从文献、学术的角度增设了一些传记②增载“经世之文”③重视学术源流④为学者立传其次,对于人物评述的重点,已不在豪侠尚义,而在忠君保皇。第213页/共252页《汉书》的艺术成就材料更丰富,组织更严密、条理更清晰。叙事描写,细腻工致、精确严谨。典雅温厚,语言赡丽整饬。“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朱熹《朱子语类》)《史记》“文直而事覈”、《汉书》“文赡而事详”(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第214页/共252页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坚持民族气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忠臣义士的形象,讴歌了苏武的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引刀自刺、卫律逼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苏武传》内容简析

第215页/共252页《苏武传》的艺术成就围绕中心人物选材,详略得当,剪裁得体。最基本的艺术手法,是以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及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但也运用了正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语言不仅精炼准确,而且表现力和形象性。第216页/共252页《吴越春秋》体例文学特征《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第217页/共252页第四节王充的《论衡》

《论衡》的宗旨:“疾虚妄”

《论衡》的特点广泛深刻的批判性注重为文的实用性紧扣事理的论辩性第218页/共252页王充的文学批评重视文章的实用价值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文词浅显、通俗易懂注重个性独创,反对模仿因袭第219页/共252页王充、王符、仲长统,被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崔实《政论》第220页/共252页【本章思考题】

1、《汉书》的体例怎样?其思想内容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2、《汉书》的文章特点及文学成就怎样?3、《苏武传》一文是怎样刻划苏武这一光耀千古的民族英雄形象的?4、王充有哪些文学批评主张?第221页/共252页

第六章两汉文人诗第222页/共252页参考书1、

赵敏俐

《汉代诗歌史论》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版4、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页/共252页【精读作品篇目】“行行重行行”

“迢迢牵牛星”

“明月何皎皎”

第224页/共252页【阅读作品篇目】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刘彻《秋风辞》张衡《四愁诗》“涉江采芙蓉”

“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

“驱车上东门”、“冉冉孤生竹”第225页/共2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