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_第1页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_第2页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_第3页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_第4页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2023/3/31第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023/3/31第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前言菜用大豆(毛豆)系指结荚鼓粒末期荚皮尚未转黄而采青食用大豆,因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普遍喜爱,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历来都有鲜食青大豆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需求量逐年增加,发展迅速[1]。2023/3/31第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菜用大豆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高蛋白蔬菜[2],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是当今被公认的无公害或少污染的安全保健食品,被誉为最美味、最富营养的绿色保健蔬菜[3]。对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4]。2023/3/31第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菜用大豆作为一种栽培久远但又属新型的蔬菜类型和绿色保健食品,随着国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中国的菜用大豆的生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和出口国[5,6]。本文通过对15个国内外引进的菜用大豆品种在北京地区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的研究,为北京地区菜用大豆的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23/3/31第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品种产地品种产地品种产地品种产地BN1003-12北京96p11北京东北黑大豆黑龙江85C025-2江苏大青豆北京97鉴24河北南农9413江苏95c-7江苏遗75-14北京东新1号山东楚秀江苏95c-13江苏诱处4号北京牛眼睛黑豆山西滁豆江苏2023/3/31第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1.2试验方法本试验于2002-2003年6月13-15日播种于北京农学院大豆试验田。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长3m,4行区,行距45cm,株距10cm。前茬作物为小麦,基肥二胺10kg/666m2,管理同大田。2023/3/31第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1.3田间调查记载植株生长期间以小区为单位调查出苗期,三叶期,开花期,鲜荚采收期,成熟期以及叶形,花色,结荚习性。鲜荚采收时每小区收两行,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始节、主茎分枝数、结荚高度、荚长、荚宽、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鲜荚重、鲜粒重、百粒重、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鲜荚水分含量、鲜荚产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2023/3/31第八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鲜荚采收时每小区收两行,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始节、主茎分枝数、结荚高度、荚长、荚宽、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鲜荚重、鲜粒重、百粒重、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鲜荚水分含量、鲜荚产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2023/3/31第九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1.4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索氏提取法。2023/3/31第十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结果与分析

2.1菜用大豆鲜荚采摘期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平均表现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综合分析评定,筛选出9个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生育期均优的菜用大豆品种,遗75-14、96p11、东新1号、诱处4号、BN1003-12、牛眼睛黑豆、97鉴24、85CO25-2、东北黑大豆。这9个菜用大豆品种在北京地区种植栽培可错开鲜荚采摘的时间,可利用其自身的生育期长短来调节鲜荚上市,延长市场鲜荚销售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2023/3/31第十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菜用大豆鲜产量理论上是鲜荚皮重和鲜百粒重两者之和,荚皮面积大,荚皮的重量则重,百粒重大,荚的重量也高,商品的价格提高。荚皮面积给育种者提供直观的选择效果。粒荚性状与产量不显著的正相关,预示着菜用大豆育种粒荚性状所具有的潜力[7]。2023/3/31第十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023/3/31第十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2菜用大豆品种鲜荚期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从表3得出,百粒重和荚宽;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地上部产量和小区鲜荚产量、小区鲜粒重;小区鲜荚产量和小区鲜粒重以及经济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生育前期呈显著相关,茎粗和生育后期呈显著相关。荚长和荚宽呈显著相关;单株荚数和地上部产量呈显著相关[8]。鲜籽粒脂肪含量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小区鲜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菜用大豆鲜荚收获期籽粒中的脂肪含量低,这正符合菜用大豆的食用标准。鲜荚期的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没有相关关系。2023/3/31第十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百粒重和荚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百粒重和荚长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通过荚皮的长、宽对鲜荚重、百粒重和鲜荚数量进行预测,反之可通过百粒重对鲜荚的长、宽和鲜荚重、鲜荚皮重、鲜荚数量进行预测。利用性状间的紧密关系进行预测,可以提高育种的选择效果[9]。

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系数来看,高产的首要条件均是多荚、多粒、生育期的适宜。早熟品种要注重适宜的株高,靠密度夺取高产。中晚熟品种要注重植株高大,百粒重大,能够利用当地生长季节的类型。2023/3/31第十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023/3/31第十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4菜用大豆鲜荚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参数分析遗传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主茎节数>株高>鲜荚百粒重>鲜荚蛋白质含量>单株产量>鲜荚脂肪含量>鲜荚产量>鲜荚重>单株粒数>粒重>单株荚数。根据表5中的遗传力大小分为相对较高、相对较低和相对低三组:主茎节数、株高、鲜荚百粒重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在80%以上,鲜荚蛋白质含量、单株产量、鲜荚脂肪含量、鲜荚产量遗传力相对较低,在80%以下,60%以上。而鲜荚重、单株粒数、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力都相对低,在50%以下。2023/3/31第十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023/3/31第十八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单株产量、株高,遗传变异系数在30%左右,说明这些性状变异幅度大,选择潜力大。单株荚数、主茎节数、鲜荚百粒重、鲜荚重、干荚百粒重、鲜荚产量遗传变异系数也较高,在20%和30%之间,这些性状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潜力。单株粒数、粒重、单株荚数、鲜荚蛋白质含量、鲜荚脂肪含量遗传变异系数偏低,在20%以下,这些性状的变异幅度小,选择的潜力相对较小。2023/3/31第十九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由表4所知,鲜荚产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达到了90%以上,其它性状的遗传进度从大到小排列如下株高、鲜荚百粒重、鲜荚重、主茎节数、单株粒数、鲜荚蛋白质含量、粒重、鲜荚脂肪含量、单株荚数,虽然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但产量是由若干性状组成,要通过这些性状的选择才能达到选择高产的目的。2023/3/31第二十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3讨论3.1菜用大豆的引种一般认为大豆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窄的作物,远距离引种特别是跨大纬度引种较难成功。如从南方引进的品种,往往表现出迟熟,株、荚可能很大,成熟期过迟等情况,要考虑到它是否能够完全成熟,且易遭受冷害;还要注意鲜荚采收期过迟会影响下茬播种。2023/3/31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如果从东北地区引进品种,表现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但株、荚、粒变小,使其产量不高。从南方引进菜用大豆品种时,应注意引进当地的早熟品种;从东北地区引种时,要注意引进当地的晚熟品种。考虑到引种后营养体普遍变小,因此应尽可能选引原产地植株高大、生长繁茂的品种[1]。

2023/3/31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般辽宁品种与北京大豆品种在植株繁茂性、熟期等方面较为接近;而黑龙江品种引种后一般表现熟期明显偏早,作菜用大豆种植正好应和了早上市、多创收的需求。但与原产地相比,植株生长不充分,减产明显[10]。2023/3/31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本试验中,遗75-14、96p11、东新1号、诱处4号、BN1003-12、牛眼睛黑豆、97鉴24、85CO25-2、东北黑大豆,在北京地区种植栽培可错开鲜荚采摘的时间,可利用其自身的生育期长短来调节鲜荚上市,延长市场鲜荚销售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2023/3/31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3.2市场对菜用大豆的需求北京郊区农业正朝着都市型农业方向发展,种植结构正在不断完善,本着为首都服务,提高种植效益的前提,菜用大豆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无论是从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满足对健康食品需求,还是为了促进郊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2023/3/31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参考文献[1]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J]。浙江农业科学,2001(1):1-4[2]徐树传,刘德全福建省菜用大豆生产与研究动态[J],大豆通报,1995,(2):28-29[3]顾卫红,郑洪建,等菜用大豆的国际需求及科研生产动态(综述)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45-48[4]林密,卢淑雯,陈立新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

[J]北方园艺,1996,(5):15-162023/3/31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5]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J]大豆通讯,1994,(6):27-29

[6]何永枝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大豆通报,1995,(6):23-24

[7]武天龙,赵则胜,蒋家云,蔡向忠,汤楠,赵晓东。菜用大豆粒荚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2)79-842023/3/31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8]陈年镛。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

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1999(3):6-7

[9]武天龙,汤楠,赵则胜,赵晓东,蔡向忠,蒋家云.菜

用大豆粒荚选择标准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