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课时_第1页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课时_第2页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课时_第3页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课时_第4页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安徽省歙县中学胡洁【教材分析】《何时“蓝天”常在》是在学生学习地球上大气相关知识之后设置的问题研究课。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该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起着深化知识的作用。从学科育人角度来看,“问题研究”是推动学生的“关键能力”向“地理素养”升华的“云梯”,因此也可以看作是相关地理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载体,即形成“核心价值”的载体。教材所设置的活动较宏观,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成都市区域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先将问题落实到具体区域——成都市,抽离出使“蓝天”不常在的核心问题:雾霾重污染天气,以此为逻辑起点,进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前学生搜集了伦敦烟雾事件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措施的类型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将搜集的文本材料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真正提升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结合伦敦烟雾事件进行知识迁移,讨论成都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要求学生整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路,从多元的角度分析问题,理解要素之间的作用与联系,再次实践研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路径。【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成分,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污染。本课时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分析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形成原因以及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时间的基础上,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成都雾霾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和所需时间。该环节的探究重在对信息的梳理与整合,为此安排学生课前搜集伦敦烟雾事件相关资料。【教学重点】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及治理案例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教学难点】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开放性学习环境】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材、视频、课外资料【教学目标】以案例为载体,对不同地区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作具体分析,探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结合成都市的区域性特征,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和所需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通过查找资料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习活动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打响“呼吸保卫战”[PPT展示]2013年1月14日中国东部卫星图解释“雾霾”的概念: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提出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以成都雾霾天气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整合情境中体验地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并发展地理思维。环节二、揭秘成都雾霾成因(承转)成都雾霾天气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结合所给资料探究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成因。【活动】用结构图的形式归纳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地形和气象条件先天不利,排放总量大成后天“祸因”。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思维,为下一步分析如何治理做知识储备。既能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环节三:“气质”提升的秘密(承转)怎样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成都的空气质量?什么时候可以彻底告别雾霾?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有过类似的空气污染经历?他们都是怎么应对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曾经因空气污染而闻名世界的雾都:伦敦。【回望伦敦“烟雾”事件】结合所给资料探讨伦敦烟雾事件起因、影响及其启示。材料:1952年12月5~9日,英国伦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为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烟尘,使得伦敦市民呼吸道病患剧增。之后,英国政府正式向空气污染宣战,颁布了治理法令。直至1980年,伦敦的烟雾日下降到5天。“雾都”伦敦终于迎来了清洁的空气。(承转)大气污染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形成过程也非常复杂,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表现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即原因的“因时因地而异”。大气污染的治理也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活动】各小组针对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成因提出缓解措施,并分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组间交流讨论措施的可行性,并尝试为自己的措施的可行性找到依据。最后全部通过意见措施数目最多的小组在评价环节会有额外的加分奖励。结合视频《凝心聚力守护成都蓝》归纳成都雾霾治理措施的类型。通过摄影作品感受空气质量的改善。通过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治理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即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培养学生多点结构、关联结构的思维模式,学会批判、全面、综合地看待地理事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开放性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引发疑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突出雾霾治理的中国速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环节四:治霾仍任重道远(承转)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当前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环境容量的情况下,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仍不稳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存在。要实现长期稳定的达标,仍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活动】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成都政府为治理雾霾天气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成都雾霾严重的原因和伦敦治理大气污染所用的时间,对成都何时“蓝天”常在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何时“蓝天”常在受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污染的类型、政府重视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影响。据人民网报道,成都实施“锦城蓝天”提升行动,谨慎估计,到2025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看待问题的观点,增强自我意识,树立学习信心。环节五: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整合本单元的学习思路,再次实践研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路径。指导学生建立规范的探究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持续性学习评价评价活动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提出治理措施结合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成因,综合思考分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成都雾霾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提高地理实践力。各小组针对成都雾霾重污染天气成因提出缓解措施,每组提2-5条,其他小组进行辩论,讨论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1)无讨论或讨论较少,仅能从1-2个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可行性一般。(2)有较多讨论,能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切实可能。(3)讨论充分,能从多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建议,建议切实可能。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课时教学板书设计课时作业设计成都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这得益于我国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