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
活动目标:
1、熟识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能用小兔“跳、蹦”的基本动作跳出“前、后、前前前”的方位动作。
2、大胆探究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嬉戏情景所带来的欢乐,进展空间协调力量和结伴交往嬉戏的力量。
活动预备:
1、兔子头饰一个,玩偶兔娃娃。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走路》进场,围半圆坐。
1、幼儿坐成半圆形观赏音乐,感受欢乐心情。
幼儿观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2、叙述玩偶兔娃娃的故事,探究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
师:“这音乐说了一个玩偶兔娃娃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落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宁静,玩偶兔娃娃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消失了,玩偶兔娃娃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欢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兔娃娃,起来跳舞吧。”
幼儿创编玩偶兔娃娃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玩偶兔子舞。
3、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玩偶兔娃娃的舞蹈,你们想不想去参与小兔音乐会啊?兔娃娃告知我说,要想参与小兔音乐会还要学会小兔跳,你们会不会啊?”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师:“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老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其次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师:“兔娃娃们跳得真不错,假如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老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与兔子音乐会吧。!”
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5、组织幼儿跳舞出场。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老师看表皱眉说“哎呀,今日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小兔音乐会结束了,要明天才有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吧,小兔子回家咯!”幼儿跳舞出场。
中班韵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让幼儿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老师的体态是在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提示幼儿在做螃蟹横行、隐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弱起的歌曲。尝试依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反映并唱歌。
2、发觉“挨次”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依据歌词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幼儿会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儿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转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老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开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2)老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老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老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4)老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老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示意幼儿歌曲即将开头。
3、老师尝试用与前奏全都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老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老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假如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老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老师动作的示意)
4、老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嬉戏。
(1)老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唱歌嬉戏。
老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老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嬉戏。
老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乐表演《幸福拍手歌》。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2
目标: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爱好,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
2.学习节奏律动,把握○ⅹ|○ⅹⅹ∣
预备:
1.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风等理发用具。
2.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过程:
1.阅历沟通,了解理发的基本过程:
2.幼儿谈谈自己去理发店理发的阅历:
——“你去过理发店吗?”
“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老师播放理发师为顾客理发的录象,巩固幼儿的阅历:
——“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引导幼儿说清晰理发的挨次。)
“顾客在理发时心情是怎样的?”
3.节奏律动,学做小小理发师:
感受旋律:
——“边听边想想这位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
学习节奏“○ⅹ|○ⅹⅹ∣”
——“请你跟着音乐拍一拍,把理发师兴奋的'心情告知大家。”(幼儿随乐拍击节奏。)
节奏律动,用动作表现理发师理发的情景:
——“假如你是理发师,你会怎样为顾客理发呢?”
○ⅹ|○ⅹⅹ∣××××︱×—|
3.学唱歌曲,结伴玩理发嬉戏:
老师随节奏律动扮演理发师:
——“你觉得我的理发技术怎么样?”
“我为顾客理发时做了哪些事情?”
再次观赏表演,并师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两人一组,边唱歌曲边玩理发嬉戏。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中班音乐教案:鼓阵。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心情。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伴侣们今日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日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教案《中班音乐教案:鼓阵》。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争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协作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欢乐。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仿照和表现。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本心情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鼓舞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运用丰富、好玩的动作来表现,体验自由表达和制造的欢快。
活动预备:录象带、磁带、各色皱纹纸、四快圆纸板、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看录象,观看煮面的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一)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1、没下锅的面条是怎么样的呢?(硬硬的、直直的)
2、煮好的面条有是什么样的呢?(弯曲、软软的)鼓舞幼儿尝试肢体弯曲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用身体松软无力,放松关节来表现。
3、面条下锅后怎样一点一点变软的呢?引导幼儿表现身体及四肢波浪、肢体缠绕、翻滚、转圈。
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煮面的过程。
(二)乐曲的想像和表现:
1、完整观赏乐曲。
2、分段观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变化。
3、鼓舞幼儿依据音乐节奏表现动作,对于大胆、独特的动作赐予评价、仿照改进,老师供应必要的示范。
4、集体表演,充分感受表演的欢快。
(三)结束部分
放松嬉戏:
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盛面了。嬉戏结束老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活动场地。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依据老师的提问和图片的挨次记忆歌词内容和挨次、活动预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夫伯伯,小伴侣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识歌词。
1.老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老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
2.老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老师依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老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老师留意指图示意幼儿记忆歌词。
2.老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嬉戏,进一步记忆歌词。老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挨次提问,幼儿根据歌词回答。
老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对?
(三)老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老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老师:这次我们玩对唱嬉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终的两句一起唱。
2.老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嬉戏。
(四)老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嬉戏。
1.老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嬉戏。老师唱问句,老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老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嬉戏。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6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带来的欢乐心情,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观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的结构--五个乐段,能用肢体动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创编音乐嬉戏,感受同伴间合作表演的欢乐。
教学预备:
1、乐曲碟片一张。
2、五张故事图片。
3、小狗头饰若干。
4、皮球若干教学。
活动过程:
1、观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欢乐心情,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师:老师给小伴侣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大家仔细倾听音乐。播放音乐。
(2)老师提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了以后心情怎样?"
(3)提问:"在这首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图片,故事导入:
师:老师给这首曲子编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图片一:今日的天气真好呀!一个叫每天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和他心爱的小狗一起去树林里漫步 。
(2)图片二: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小狗观察有几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每天恳求到:"我也想去玩一会儿,行吗?"每天同意了小狗的恳求,在一旁休息。
(3)图片三:小狗玩了一会儿,累了!于是又和每天连续漫步 。
(4)图片四:这时候来了一群小伴侣,他们对每天说:"你的小狗好可爱呀!我们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漫步 吗?"每天说"好哇!"于是,小狗神气地走在前面,小伴侣们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漫步 。
(5)图片五:天慢慢黑了!小伴侣们都回家了!每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们又一起吹着口哨,快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门口,咦?小狗去哪了?每天吹起口哨召唤小狗,小狗立刻从一旁蹿到每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来,似乎在说:"我在这呢!"于是,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注:图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感受进行曲音乐的特点,感受回旋曲式的风格。
(1)师:我们结合图片一来听一听A段的音乐。(播放第A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能听出他们在漫步 吗?漫步 的速度怎样?请你来学一学,请幼儿到前面仿照,关心幼儿加深对第一段音乐的印象。
(2)请幼儿结合图片二听一听B段音乐,(播放B段音乐及图片二)提问:B段音乐你听到后有什么感觉?是欢快还是低沉?我们怎么表现这段音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欢乐的玩耍,(让幼儿听B段音乐进行表演,体会小狗和伙伴玩耍时欢乐的心情)。
(3)师:我们结合图片三来听一听下段音乐。(播放第三段音乐及出示图片三)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和A段音乐一样,图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轻松欢乐的心情,老师解释一下这样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点,乐曲中有反复的地方。
(4)结合图片四听一听C段音乐,老师进行讲解,由于有伴侣的加入,队伍增大了所以音乐相比之下也最雄壮有力,幼儿表现这段时要精神饱满,雄壮有力。
(5)出示图片五,及音乐最终一段,倾听音乐又变回了轻快的节奏,老师告知幼儿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仆人轻松的向家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当听到三声狗叫时,扮演小狗的小伴侣欢乐的和仆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仆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引导幼儿听出乐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每天吹着口哨,带着小狗在漫步 ),在此基础上再区分乐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壮有力,大家集体漫步 )。引导幼儿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象这样:A-B-A-C-A乐段的风格的乐曲就是回旋曲式。"
4、创编音乐嬉戏,感受合作嬉戏带来的欢乐。
(1)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我们应当怎样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个扮演仆人奥嘟嘟,一个扮演小狗。
(2)与幼儿一起争论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别怎样表演。
(3)播放音乐,集体表演: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奥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头饰。乐段一、三、五乐段时两人手拉手围成圈在线上踏步走。乐段二,"奥嘟嘟"坐在线上等待,"小狗"去取一个球,玩在身上滚球的动作。乐段四,大家集体踏步向圈内走,以一个乐句为变化,第一三乐句向圈内踏步走,其次四乐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换,嬉戏再来一次。
5、结束:"原来口哨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还这么管用。孩子们,牵上你的小狗,我们一起去操场上漫步 吧!"播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在歌曲间奏处加上动作把握间奏处的停顿。
2、通过活动把握音名1、2、3的唱名DaReMi,感知三个音的凹凸。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卡片DaReMi。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
胡老师带小伴侣们进教室做嬉戏喽!
二、感知DaReMi。
1、今日,我们班来了三位好伴侣,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是现在它们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叫出来。老师按歌曲节奏说出部分歌词:"我们在一起,去找好伴侣。好伴侣,好伴侣,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声音太小没听见,我们大声一些再来一次。
2、你们熟悉它们吗?它们还有另外的.名字呢!(老师逐个唱)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就是这样称呼它们的,DaReMi就是它们的唱名。
3、感知三个音的凹凸,识记三个音的音名、唱名。小伴侣熟悉它们了吗?你们知道好伴侣的家在哪里吗?我们把好伴侣送回家。老师和幼儿问答: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三、学习演唱歌曲。
1、好伴侣来了真快乐!胡老师要唱唱好伴侣的歌了,听!
2、老师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3、这首歌里的好伴侣是谁呀?那这首歌的名字就叫DaReMi。
4、再来听一听,这首歌什么地方没有唱,不唱的时候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没有唱的地方称它为歌曲的间奏,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呢?DaReMi一个比一个高,像是在爬高楼一样
5、学唱歌曲。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间奏时做往上爬的动作。
6、表演歌曲。站起来一边唱一边加上自己喜爱的动作。
四、做嬉戏。
1、老师将卡片藏在个别幼儿手中,让他们接唱歌曲。
我们来做个嬉戏,DaReMi藏在了小伴侣的手里,等大家喊DaReMi时,你就站起来告知大家"在这里'。
2、老师请全体幼儿从椅子下取胸饰。
DaReMi藏在了每个小伴侣的身上,(请幼儿看看好伴侣是谁)等大家喊DaReMi时,你就站起来告知大家"在这里'。
活动结束:
我们去找其他小伴侣也来玩玩这个嬉戏吧!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8
活动目标
1、熟悉几种常见的车子,了解洒水车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2、通过观看比较,感知洒水车的特别功能。
活动预备ppt课件:会唱歌的.车
活动过程
1。课件演示,叙述汽车的名称。
抢救车
消防车
警车
洒水车
2。引导幼儿叙述,这些汽车有什么用?
3。重点观看洒水车图片,了解洒水车的基本构造以及用途。
(1)这是什么车?洒水车是什么样子的?
(2)请你们认真看一看,洒水车上有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用?
(3)洒水车有什么用呢?它在什么状况下工作?
洒水车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4)师带领幼儿仿照发出洒水车的声音。
4。小结:洒水车是专给公路洒水的汽车。
洒水车的车头和卡车差不多,车身是一个大水箱,
里面装满了水,水箱的四周有排水管,水由排水管喷出,把公路冲洗得很洁净。
5。观赏儿歌《洒水车》
洒水车,叮咚响。
公路上,常来往。
喷出股股水花来,
干洁净净又凉快。
6。师鼓舞幼儿老师一起念儿歌《洒水车》。
7。带领幼儿开展音乐嬉戏《洒水车》
嬉戏玩法
(1)幼儿围成圆圈站立,老师扮演洒水车司机,
老师随着音乐边开洒水车边唱歌,司机双手做做洒水动作,面对司机的幼儿必需马上躲闪表示避开水,司机自转洒水,
全体幼儿理解返回自己的座位上,嬉戏可进行2—3次。
(2)变换角色让幼儿扮演洒水车司机进行嬉戏。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9
课题生成: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布满着节奏:声音的节奏、建筑的节奏……中班幼儿节奏感的进展较之小班已有了肯定提高。但在音乐表现时,仍消失形式单一,甚至节奏不准究其缘由是阅历的缺乏和音乐节奏的敏感性较差。引导能们生活中已有的节奏与他们接触到的音乐节奏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动作表现这些节奏,可以较好地提高他们音乐敏感性及表现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问在幼儿学习阅历的状态存在的,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这也正如皮亚茶理论:幼儿在活动中进展,在与客观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阅历。因此,我试图供应较为丰富的材料,创设一个相宜幼儿现在的环境,从而提高他们制造性地表现节奏、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幼儿依据已有阅历和供应的材料,乐观探究,尝词方式制造性地表现自身对节奏的感知。
2、幼儿能在集风光前大胆表现,并在观看、仿照同学方式中丰富自身阅历。
3.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表现爱好和表现自己的欲望。
活动预备:
1、行过“找一找有节奏的声音和现象”的活动。几种常见二、四拍节奏型有初步的熟悉,熟识《杨柳青》
2、录音机、《杨柳青》等音乐磁带。
3、创设供幼儿表现节奏用的环境。供应材料:扣若干,锅、碗、盆、筷若干、雪碧瓶、易拉罐若干,搓衣板,彩带装等。
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人音乐嬉戏。
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漂亮的春天快要过去了,自己的舞蹈来表现春天吧!”
播放ABA段式音乐,师幼随着音乐做嬉戏,老师告知幼儿:
“一粒一粒的种子,悄悄地躺在泥土中。春风吹,渐渐地渐渐地发芽了,长出叶子了,长成小苗了,开出一朵一朵的小花。”(A段)
“小花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呀!这个世界好美它们兴奋地跳起舞来。”(B段)
“月亮渐渐地升起来了,小花们有些累了。它们渐渐地闭起了花叶,在温顺的月光中悄悄地休息了。”(A段)
2、引导幼儿说诞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现象。
(1)师幼争论: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幼儿熟悉到声音有节奏才好听。
(2)引导幼儿回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
老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谁能告知: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
3、老师鼓舞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多种方式去表现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0
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的节奏感及辨别节奏的力量。
2、感受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
背景图一幅、动物四个、大节奏图谱四张、节奏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爱好师:今日我们教室里来了四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呢?请小伴侣们猜一猜。(师用叫声分别引出小青蛙、小猫、小鸭、小狗,并出示动物图片)(二)活动部分1、观看小动物的房子,发觉特殊之处。
师:这些小动物想请小伴侣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出示背景图)师:你们再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幼:有节奏符号2、提出规章。
师: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殊,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伴侣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协作)(1)老师依次“按门铃”。(如:我先去小青蛙的家,我要按门铃了xxIxxI….)师:现在,我第一个想去小青蛙的家,青蛙家的门铃是这样的(呱呱/呱呱)。让我来试一试,门开了,哦,原来“呱呱/呱呱”就是小青蛙家的门铃。然后再去小猫家,小猫家的.门铃和小青蛙家的不一样,是这样的:喵—,哇,小猫家的门也开了。接下来我想去小鸭家,小鸭家的门铃有点难,听清晰,假如你拍得对就会开门,是这样的:嘎嘎嘎。最终一个就是小狗家,小狗家的门铃和小鸭家的有点差不多,但其实是不一样的,小狗家的门铃是:汪汪汪。
(2)请小伴侣和老师一起敲小猴、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师:刚才华老师去了一趟小动物们的家,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去一次吧!先是小青蛙家….
4、辨别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协作)(1)现在我要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谁的家?
师:这样吧,我们来玩个嬉戏,现在我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来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请几个小伴侣来选择一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师:请一个小伴侣选择你最想去的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我们一起来猜猜他去的是谁家。
(三)嬉戏部分1、嬉戏“举小屋”(播放幻灯片协作)师:这个嬉戏真好玩,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现在小伴侣的椅子下面都有几种节奏卡,等会你听到哪种就把那个举起来。
(幼儿每人一套小屋模型,辨别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2、嬉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四个小伴侣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四周。老师用钢琴弹一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辨别后,快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师:老师这还有几间房子,是谁的家呢?(一一出示)现在我请四个小伴侣每人一个把小屋举起来,其他小伴侣听到老师弹的是哪个小屋的节奏就立刻走到小屋的后面。
(四)结束活动小伴侣,外面来了很多小动物也想请小伴侣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去吧!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1
要求:
1、能用自然的声音、节拍精确 地唱歌,并激发幼儿的欢快心情。
2、能按歌中的句子形式缤纷对自己所熟识的小动物编出新的歌词,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制造力。
3、复习嬉戏《开火车》,能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遵守嬉戏规章。
预备:农场背景图一张、各种小动物图片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活动室,要求动作合拍。
二、发音及节奏练习《加油干》,要求做动作有精神、有力度。
三、仿编歌曲《在农场里》
1、出示图片(背景图)
聪慧的叔叔阿姨门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农场,农场里面住着很多小动物,先请小伴侣听一听,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老师范唱一遍。
2、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再范唱一遍。
3、仿编歌曲。
(1)农场好大,好绿呀,小猪、小鸭想要请我们小伴侣动动脑筋,猜一猜,农场里还住着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叫的',并把它编到歌里去,唱给大家听。
(2)幼儿自由发挥讲清晰动物,并把编好的唱歌给大家,其余幼儿可做动物的动作,老师赐予确定、鼓舞。
(3)集体个别练习,让幼儿学着唱,老师加以确定。
四、复习嬉戏《开火车》
农场里的小动物看到小伴侣这么爱动脑筋,心里真兴奋,它们就请叔叔、阿姨们预备了一辆火车,让我们一起到农场里去做客,喜爱吗?集体做嬉戏一遍。
五、老师请火车头带着全体火车车厢听开火车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2
活动目标
1、在嬉戏中辩听音乐心情的变化,感受并初步理解乐曲ABA的三段体结构。
2、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心情变化,体验音乐嬉戏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学会在嬉戏中调控自己的心情和行为。
活动预备
1、课件《绿色的森林》
2、绿色的`报纸,场地布置成绿色的树林。
活动过程
一、观赏课件前半部分,感受对比色,理解音乐嬉戏背景。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里有谁?
3、假如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办?
二、观赏课件后半部分,感受音乐的性质。
4、幼儿听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对比
5、幼儿叙述音乐故事。
6、小兔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7、大灰狼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三、观赏音乐,感受乐曲ABA段的结构,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心情变化。
8、用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椅背上“行走”。
9、跟着音乐的节奏,原地踏步走。
10、创编大灰狼找小兔、生气、灰溜溜的动作。
11、依据B段音乐,仿照大灰狼的动作及表情。
12、幼儿连贯地完整表演。
四、嬉戏
a)幼儿穿上绿色的“衣服”做嬉戏,请若干自愿者扮演大灰狼。
b)幼儿随老师做嬉戏2—3次。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3
活动目标:
1、利用图像引导幼儿,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
2、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依据歌词仿照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3、能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体验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难点:
1、能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会运用肢体动作仿照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2、会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活动预备:
语词节奏图谱,铃鼓。
活动过程:
1、出示音乐图画书,让幼儿观看。
1)这是谁?它要跑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说出:灯台)
2)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
今日老师带来一首小老鼠的歌,我们来听听,小老鼠毕竟发生了蟹什么事?
2、播放歌曲,让幼儿倾听。
1)你听到了什么?
2)小老鼠滚下来发出什么声音?
3)我们来数数小老鼠犯了几个跟斗。
3、学唱歌曲。(点音乐图画书学唱、轮唱等)
4、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来仿照小老鼠
小老鼠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动作?头油吃呢?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呢?
5、尝试拍出语词节奏,并用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1)小老鼠跑呀跑,跑到哪里?(上灯台)
2)小老鼠头油吃后发生什么事?(下不来)
3)小老鼠叫妈妈,妈妈来了吗?(妈妈不来)
4)最终小老鼠怎么样了?(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
5)引导幼儿用点、捶、摇的动作拍出语词节奏(出示图谱)
6)学习用乐器铃鼓来演奏。(先全体一起演奏,后分角色演奏。)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4
活动重点:对音乐活动感爱好,能够动起来参加到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欢乐。
活动难点: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制造力。
活动简介:这是一节音乐活动,是通过艺术训练来激发幼儿爱好,进展幼儿。艺术训练激发爱好的目的是将浅层爱好引申,并提高到有肯定深度的动机水平,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忱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乐观主动的参与者。
整个活动旨在通过艺术训练培育幼儿的审美力量,体验审美愉悦,幼儿的愉悦包括感受美、发觉美以及制造性地表现美。
感受美是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力量,这次活动结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观赏音乐《秋天的落叶》,音乐以轻柔、舒适为主,旋律美丽,通过肢体语言深化对秋天意境美的感受。
发觉美是通过艺术活动发觉美,幼儿发觉的美多半是自发的而缺自觉性。我在活动中培育幼儿通过学习自觉的发觉美的力量,发觉“一叶知秋”的现象
制造性的表现贯穿活动始终。新纲要指出:供应自由表现的机会,鼓舞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敬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制造,确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共享他们制造的欢乐。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坚持“启发引导”幼儿,而不会否定幼儿的想象,鼓舞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欢乐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也真诚、喜悦的心去发觉、去接纳、去观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幼儿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而老师的接纳、赞许和共享是对他们最大鼓舞,这些给予了儿童满意感和成就感。
传统的幼儿艺术训练通过仿照把握技能技巧,不需要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亦步亦趋的根据老师的动作做,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而这次活动以坚持幼儿制造为主,在活动中我尝试溶入“奥尔夫教学”理念,从最基本的走路、拍手、拍肩等动作中培育音乐的节奏。在简洁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念和对艺术活动的热忱。
在教学方式上以情境式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欢乐,也是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有更多制造性表现的.前提。
新纲要指出教具要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为主,所以在教具的选择上,我力求简洁,但在简洁中能带给幼儿真实感和新颖感。例如:树叶胸饰,是平常小伴侣漫步 时捡了后制作的,通过佩带树叶胸饰,让幼儿能更真实的看到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也启发幼儿想象假如自己是小树叶会怎么样?同时也加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意识,而塑料袋的使用目的则是为了给幼儿以新颖感,知道音乐的来源来自身边,来自生活,从儿对音乐、对生活都有更多的探究欲望,更好的激发幼儿去发觉大自然更多的隐秘。
在活动设计上也是力求层层深化,环环相扣的。
第一部分:以“小树叶”的歌曲开头,渲染秋天风吹落叶的气氛,引导幼儿乐观、乐观、英勇的心情。由“秋天到了……风吹醒了树叶,小树叶要活动活动”引出音乐。
其次部分:是音乐的观赏《秋天的落叶》首先分段观赏,由小伴侣来想象、表现小树叶的故事,老师在活动中起启发和确定的作用:启发幼儿表现,确定幼儿的表现。
第一段音乐观赏两次,第一次观赏我加入了文字朗诵,由音乐创编语言,目的不仅是“承上”:承接音乐“小树叶”,同时也“启下”,为启发幼儿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做铺垫。而其次次的播放是为了让幼儿自由表现小树叶飘落的情景。
其次段音乐是重点观赏段落,我一共观赏四次。第一次观赏目的主要是为了听出树叶飘落时,秋雨和树叶玩耍的声音,自然出示教具:塑料袋。引起幼儿的新颖感。其次次观赏目的是为了满意幼儿想要尝试这种新颖感的愿望。第三次观赏重点是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第四次是请幼儿能观赏出音乐间奏处,请幼儿尝试用造型表示。
第三段是观赏两遍,请幼儿体会小树叶和小雨玩耍后欢快的样子。这时可以请小伴侣拉手、转圈等不同声势表现欢乐的小树叶,在跳舞的样子。
第四段音乐是同第一段相同的,前后呼应,小树叶醒来后确定也有休息的时候,所以我们想象了树叶躺在地上休息,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然后是整体观赏,让小伴侣体验小树叶欢乐、闲适的一天。
第三部分:在轻柔、欢乐的音乐声中,小伴侣渐渐离开活动室。由于活动的设计、音乐的剪辑、对音乐的理解都是自己的尝试,包括奥尔夫理念的初步渗入等等,确定有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说在选取音乐上,我选了一首好像是平淡的,没有太多激情的音乐,但是,你听多了,悄悄的听,你会听到许多故事,观赏音乐的价值不是你学会了什么,我只是想让小伴侣知道,音乐是有感情,里面是有故事,可以来表演的,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体会到欢乐”。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编各种舞蹈动作。
2、让幼儿熟识乐曲的结构,并熟知嬉戏的方法。
3、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活动预备:
音乐5段、电脑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一只蟑螂在房间里发觉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于是,他就招呼他的伴侣们一起来共享,大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兴奋的跳起来了舞。
2、你看(老师示范动作:跳,跳,动一动)(做两个)
3、一起来(跟着老师做两个)
4、提问:我们还可以动哪里呀?(请幼儿做动作,并大家一起仿照)好,我们再来做一做,看看谁的动作跟大家不一样哦。(听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5、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好吗?请听。(放音乐跳舞)
6、真不错,那我们站起来跳一跳,请听音乐。(放音乐跳舞)(老师要去动孩子)
二、学习其次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法》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绿色环保培训教材》课件
- 山东省博兴二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精准医疗治疗服务项目合同
- 通勤车合同协议书
- 2025科学仪器行业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蔬菜水果居间合同
- 安装窗帘合同范本
- 设备订购合同协议
- (一模)芜湖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海油春季校园招聘19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护理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 医疗保险结算与审核制度
- 围城读书分享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