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1页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2页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3页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4页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容量分析重量分析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有机波谱分析当前1页,总共61页。classificationofinstrumentanalyticalmethod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法光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分析仪器联用技术质谱分析法当前2页,总共61页。1、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electrochemicalanalysis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电泳分析法库仑分析法极谱与伏安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当前3页,总共61页。光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红外法原子发射法核磁法荧光法紫外可见法分子光谱原子光谱2、光分析方法的分类当前4页,总共61页。classificationofchromatographicanalysis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激光色谱法电色谱法超临界色谱法3、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当前5页,总共61页。4、其他分析方法的分类其他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联用技术热分析法当前6页,总共61页。当前7页,总共61页。色谱过程图解组分的结构和性质微小差异与固定相作用差异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不等差速迁移色谱分离当前8页,总共61页。色谱过程

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相对运动的两相,固定相(stationaryphase)和流动相(mobilephase)。

色谱过程是组分的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多次“分配”的过程。当前9页,总共61页。第一节色谱法发展与分类一、什么是色谱法色谱分析法简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方法。1906年,植物色素分离,色带当前10页,总共61页。图示固定相——CaCO3颗粒流动相——石油醚

色带当前11页,总共61页。定义、实质和目的定义: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实质:分离目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当前12页,总共61页。一、色谱法的历史发展1.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的研制2.色谱新方法的研究3.色谱联用技术4.色谱专家系统当前13页,总共61页。俄国植物学家Tswett于1901年发现:利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1903年发表文章:Onanewcategoryofadsorptionphenomenaandtheirapplicationtobiochemicalanalysis1906年Tswett创立“chromatography”—“色谱法”新名词1907年在德国生物会议上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展示显现彩色环带的柱管(一)色谱分析法的历史当前14页,总共61页。1930年R.Kuhn用色谱柱分离出胡萝卜素1935年AdamsandHolmes发明了苯酚-甲醛型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发明了离子色谱1938年Izmailov发明薄层色谱1941年Martin&Synge发明了液-液分配色谱1944年Consden,Gordon&Martin发明纸色谱当前15页,总共61页。1952年Martin&Synge发明气-液色谱1953年Janak发明气-固色谱1954年Ray发明热导检测器1957年Martin&Golay发明毛细管色谱1959年Porath&Flodin发明凝胶色谱1960年液相色谱技术完善70年代离子色谱与薄层扫描80年代超临界流体、毛细管电泳当前16页,总共61页。二、分类:1.按两相分子的聚集状态分:流动相固定相类型液相色谱液体固体液-固色谱液体液体液-液色谱气体固体气-固色谱气体液体气-液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当前17页,总共61页。续前2.按操作方式分:平面色谱

纸色谱薄层色谱高分子薄膜色谱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毛细管柱色谱

电泳法当前18页,总共61页。3.按分离机制分:

分配色谱:利用分配系数的不同

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

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当前19页,总共61页。3.按分离机制分:

亲合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当前20页,总共61页。

定性参数定量参数柱效参数分离参数相平衡参数第二节色谱原理当前21页,总共61页。

色谱分离过程

当前22页,总共61页。当前23页,总共61页。由过程可知,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吸附、分配、离子交换、亲和力、分子尺寸等差异,使固定相对各个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不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当前24页,总共61页。第三节经典液相色谱法一、吸附柱色谱法是根据吸附剂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在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导致各组分在色谱柱中产生差速迁移,使各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不同而分离当前25页,总共61页。1.吸附作用与吸附平衡吸附剂一般为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性固体颗粒,其表面有许多吸附活性位点。组分分子、流动相分子与吸附剂表面吸附活性位点之间吸附和洗脱速度相等时即达到吸附平衡。当前26页,总共61页。固定相→吸附剂(硅胶或AL2O3)具表面活性吸附中心吸附系数注:Ka与组分的性质、吸附剂的活性、流动相的性质及温度有关吸附平衡Xm+nYa→Xa+nYm

当前27页,总共61页。图示分离机制: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无数次洗脱→分开当前28页,总共61页。Ka的意义若Ka值较小,则说明该组分在固定相保留作用较弱,不易被吸附,迁移速度快,先流出柱。当前29页,总共61页。2.吸附等温线一定温度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被吸附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浓度相对关系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isotherm)横坐标为组分在流动相的浓度,纵坐标为在固定相的浓度。一般分为直线型、凸型和凹型三种当前30页,总共61页。凸形等温线吸附剂表面有不同吸附力的位点,组分分子优先占据高吸附力位点。在浓度较低时,组分吸附牢靠较难洗脱,高浓度时,吸附在低吸附位点的组分分子吸附较为松散,洗脱快,导致组分在浓度较高区域迁移速度快于浓度较低区域,流出曲线为前缘陡峭,后部托位的不对称峰形。当前31页,总共61页。

柱色谱

色谱图随时间t记录色谱流出曲线,即色谱图I

tRWσ

t0tR′

h

h/20.607ho

Wbt进样空气组分1组分2

(惰性物质)

tR保留时间t0死时间当前32页,总共61页。(二)固定相与流动相1.固定相(1)基本要求:均匀、坚固颗粒,吸附力强且可逆,不发生化学反应及溶解。(2)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当前33页,总共61页。2.流动相(1)基本要求:纯度合格、溶解样品、粘度小,性质稳定,可挥发便于回收样品(2)选择从试样、吸附剂和流动相三个方面考虑。相似相溶、混合溶剂、梯度洗脱当前34页,总共61页。(二)分配柱色谱法流动相→必须与固定相不为互溶载体→惰性,性质稳定,不与固定相和流动相发生化学反应固定与流动相均为液体,液态固定相是固定液被涂渍在惰性材料载体上构成固定相当前35页,总共61页。(二)分配色谱法分配系数注:K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有关利用被分离的各个组分在互不相溶的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试样组分在两相间不断产生分配平衡。当前36页,总共61页。图示分离机制利用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溶解度差别实现分离连续萃取过程。分配系数大越易分离。当前37页,总共61页。(二)固定相和流动相1.固定相将固定液涂渍在一定粒度的载体上构成。载体(又称担体)仅起负载一定量固定液的作用。固定液是样品的良好溶剂,不溶或很难溶于流动相当前38页,总共61页。分配色谱法两种类型1.正相色谱法:用极性溶液作固定液,用非极性或弱极性溶液做流动相,分离极性化合物。2.反相色谱法:用非极性或弱极性溶液作固定液,用极性溶液做流动相,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当前39页,总共61页。(三)离子交换色谱法网状立体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带有许多活性基团,一部分为与骨架相连的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基团或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等不可交换的离子基团,另一部分是这些离子基团上结合的与其电性相反的可交换的离子。当前40页,总共61页。(三)离子交换色谱法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被分离组分→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弱酸性强碱性弱碱性当前41页,总共61页。图示分离机制:

依据被测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交换能力(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当前42页,总共61页。(三)离子交换色谱法选择性系数

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X+→RSO3-X++H+

注:Ks与离子的电荷数、水合离子半径、流动相性质、离子交换树脂性质以及温度有关固定离子可交换离子待测离子当前43页,总共61页。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性能1.交联度:X7,交联度大,树脂网眼小,大离子难进入,交换速度慢,选择性好。2.交换容量:即能参加交换反应含有的活性基团数,一般为1~10mmol/g。3.粒度:以溶胀后能通过的筛孔目数表示。当前44页,总共61页。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流动相组分离子的保留值可通过调节流动相的pH值或离子强度来控制。多采用各种缓冲液来控制流动相的pH值当前45页,总共61页。四、尺寸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以多孔凝胶为固定相,按照分子大小顺序对试样中组分进行分离。流动相→水——凝胶过滤色谱流动相→有机溶剂——凝胶渗透色谱当前46页,总共61页。分离机制:利用被测组分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选择性渗透实现分离当前47页,总共61页。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亲水性凝胶等作固定相以水或水溶液做流动相当前48页,总共61页。小结:四种色谱的分离机制各不相同,分别形成吸附平衡、分配平衡、离子交换平衡和渗透平衡K分别为吸附系数,狭义分配系数,选择性系数和渗透系数除了凝胶色谱法中的K仅与待测分子大小尺寸、凝胶孔径大小有关外,其他三种K值都受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的影响当前49页,总共61页。图示当前50页,总共61页。第四节平面色谱法是将固定相涂铺成平面层状,色谱分离在此平面上进行,为开放式的离线操作。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电泳法当前51页,总共61页。一、薄层色谱法按原理可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尺寸排阻法当前52页,总共61页。(一)基本原理将固定相(吸附剂)均匀地涂抹在光洁表面上,将待测试样点在一端的起始线上,再把点样后的薄层板放进密闭容器中,使薄层板的底端浸入适当的溶剂进行展开。借助薄层板上吸附剂的毛细管作用,溶剂会载带分离组分向前移动展开,因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所以组分移动速率不同,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彼此分离,在板上形成不同距离的斑点当前53页,总共61页。(二)固定相与流动相1.固定相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也可选用硅藻土、聚酰胺和纤维素等当前54页,总共61页。2.流动相也称展开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