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说明书_第1页
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说明书_第2页
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说明书_第3页
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说明书_第4页
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S1-2PAGEPAGE2第一篇说明书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项目概述重庆直辖以来,全市公路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建设,形成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共同组成的路网格局。2018年底,全市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1313公里,其中国道3160公里(国家高速1803公里、普通国道1357公里),省道8153公里(省级高速63公里、普通省道809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73%。国省干线公路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全市公路交通发展水平,总体缓解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为加速推进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一段时期,是重庆市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一统三化两转变”、“五大功能区协调发展”等战略任务全面实施,全市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城乡面貌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公路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足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重庆大都市区,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组成部分。2011年12月25日,大足区正式挂牌成立。大足区北临潼南区,东北接铜梁区,东南邻永川区,西南界荣昌区,西北连四川安岳县。截止到2013年底,大足区面积1436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24个镇,有212个行政村、100个社区,常住人口为74.43万人。大足石刻、龙水小五金、汽车生产为大足区三大特色。其中,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7.05平方公里(不含龙水、双桥地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6.6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9%,园林绿地面积6.11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0.4平方公里,公园面积0.13平方公里。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主线起于季家镇场口狮子桥桥头(K0+000),止于磨子桥(K2+835);支线起于主线K0+406处(ZK0+000),止于东风水库坝顶(ZK0+198),与既有道路相交。项目总长2.876km(扣除桥梁段)。道路现状:K0+000~K0+561.585段为新建道路,沿线大多为荒地、旱地、农田等;K0+740~K1+380段为季家场镇路段,现状道路平纵线型较好,可满足三级公路标准,该段仅作路面改造设计。K0+741.585~K0+852.5现状道路路基宽度6.5~7.5米,K0+875~K0+1380现状道路路基宽度约10.5米。由于该段两侧房屋密集,本次设计对该段仅进行路面改造,不改变其平纵技术指标;K1+380~K2+835段现状道路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约6.0米,沿线多为一侧房屋一侧菜地或水田,本次设计基本沿旧路布线,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局部路段进行平纵优化。本项目的建成将实现乡镇、旅游景区、工农业园区的普通干线公路全覆盖,极大支撑新型城镇化、产业化建设要求。K0+561.585~K0+701.585段为新建桥梁及引道,K0+852.5~K0+870段为既有桥梁,根据项目设计合同要求,桥梁及引道均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另外,对于K0+852.5~K0+870段既有桥梁,建议业主单位请具有合格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予以利用。图1-1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位置图1.2任务依据编制主要依据有:1)《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2)《重庆市统计年鉴》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6)《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3363-2019)1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1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17)2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3830-2018);22)《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011-2019)23)《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项目合同书;24)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省市的相关规范、标准、法则。1.3测设经过1.3.1准备工作2021年5月,将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编制任务委托我单位执行。我单位接受任务后,将该项目下达给项目工作组,并立即开展工作。2021年5月中旬,我单位项目组即开始进入现场进行现场踏勘。1.3.2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绘该项目工程测量工作由我公司勘测大队承担,测量阶段主要完成了全线的控制测量、1:2000测量成图、路线中线测量、工点测量及结构物的勘测调查等工作。路中线测量:在主要路线方案确定后,中桩测量组随即进场开展中线放线工作。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第9.2(9.2.1、9.2.2、9.2.3),9.3(9.3.1、9.3.2)条规定,并结合确定的路线走向,进行了逐桩实地中桩放线测量。放线中桩桩距一般为20米,在地形变化较明显、地方道路等特殊位置均加测了中桩。外业记录均按专业记录薄现场填写。质量控制和成果精度:在外业测绘的各个阶段,严格按我公司CCRDI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公司总工办领导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多次不定期现场旁站质量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及时作了改正和完善。通过逐级检查和验收,勘测成果资料齐全、精度可靠,满足规范要求,可提交相关资料供设计使用。(1)平面控制本次控测目的在于作为以后原路恢复测量和设计线路的放样基准点使用。本次平面控制测量等级按规要求为二级,施测按二级GNSS控制点施测。本次控制点测量使用中海达HD-A10GNSSRTK接收机,采用网络RTK方式依据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CORS服务进行测量作业,先采集控制点的WG84经纬度和椭球高,然后发送给地理信息中心进行解算,解算成果为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本次在测区范围布设了三个二级GPS控制点,作为测区平面控制点。二级点以“DY”冠头,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本次布设三个控制点为:J1、J2、J3。GPS测量技术要求测量等级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系数a(mm/km)二等≤5≤1三等≤5≤2四等≤5≤3一级≤10≤3二级≤10≤5平面控制精度要求测量等级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等1/100000三等1/70000四等1/35000一级1/20000二级1/100002.2.2高程控制本测区高程基准测量按五等水准要求施测。即沿公路前进方向,每隔1km左右设置1个。点位选在导线点上,与导线点共用桩位,共设点位3个。由于沿线国家水准点较少,且破坏严重,后依据地理信息中心进行解算成果按闭合导线往返测量,闭合差限差按f<40Li(Li为检测段长度,单位为km、f单位为mm)计。最大闭合差限差f=2mm,满足精度要求。高程控制测量技术控制要求测量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K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路线、隧道桥梁二等±1±2600100三等±3±66010四等±5±10254五等±8±16101.6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等级(mm)(mm)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二等≤4L≤4L≤6L三等≤12L≤3.5n或≤15L≤20L四等≤20L≤6.0n或≤25L≤30Li五等≤30L≤45L≤40Li选埋GNSSRTK点的选埋时,每对点互相通视,分布合理,点位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高度均小于15°,远离高压线和无线电发射源,保证了点位观测精度和接测,标识埋设铁钉,喷涂油漆标记。观测采用中海达HD-A10GNSSRTK接收机观测,连接城市CORS网络-重庆市全球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网络RTK,GNSSRTK接收机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为2cm,垂直收敛阈值为3cm;观测前对GNSSRTK接收机进行了初始化,观测值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01m,测回间的时间间隔均大于60秒;各点分别初始化测量≥4测回,每测回设置为自动连续测量10组数据取中数;当测量显示点位的平面、高程精度小于2cm,PDOP值小于3,数据链显示值≤2,为“固定解”时才开始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测量的WGS84坐标进行对比检查,当测量互差值≥2cm时,剔除离异值较大数据,重新补测并比对合格后取平均值。地形图1)地形图采用大地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1:2000比例尺。2)图面整洁,综合取舍合理,1:2000地形图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图面内容完整,经抽查地形图高程点精度可靠。3)外业数据采集,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按照“草图法”进行外业数据采集,采用GPS(RTK)按照“编码法”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结论该项目控制点布设覆盖全线,控制点布设合理,控制点平面及高程均满足规范要求。地形图美观整洁,内容完整,精度满足规范要求。1.3.3外业踏勘、调查6月3日全体测设人员进驻现场,开始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全面收集了沿线地形、地质、水文、道路、桥梁、土地、规划、经济、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对重大方案问题和涉及本项目实施的关键问题及时向业主汇报、提请业主协调,并多次征求了各级有关部门的意见。6月5日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外业调查工作,6月5日—6月8日院咨询审核部对外业勘测工作进行了验收,并提出初测验收意见。项目组根据验收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转入内业设计阶段。1.3.4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区原有场镇过境公路,随着季家镇及附近乡镇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场镇段堵车现象严重。为缓解场镇段交通压力,本项目急需实施。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省道路网,进行省道路网升级改造的需要,完善规划道路系统,促进沿线土地开发的需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季家镇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2既有道路现状及利用情况2.1路线平面:现状道路平面线型总体为东北-西南走向,线型较好,大部分可利用老路线型,但局部存在小半径与连续弯道线型组合,最小半径约为15m,需进行线型优化。纵面:现状道路纵面整体高差不大,较为平缓,局部凹凸路段需调整线型设计。2.2路基K1+380~K2+835现状道路为四级公路,局部路段由于受地形限制为等外级公路,道路平纵指标差,现状道路路基宽度约6.0米。沿线多为一侧房屋一侧菜地或水田,本次设计基本沿旧路布线,本次设计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局部路段进行平纵优化。原路路基存在的主要缺陷为:(1)原路道路窄,路面破损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出行安全、行车舒适性差。(2)边沟不规整,质量较差,部分路段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影响路基稳定和安全。路基不均匀沉降2.3路面现状道路路基宽度约6.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经现场实际调查,路面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病害,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路面破损严重2.4桥涵原路有涵洞共计3道,为圆管涵、石拱涵。由于本次改建道路标准提高路,路线平纵调整较大,故既有涵洞均无法利用。2.5安全设施沿线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及护栏设施等交安设施,严重不足且不规范,不能保障行车及行人安全。波形护栏、混凝土防撞墩和警示标志破损厉害且设置严重不足,整体防护能力不足。本路段设置的交通标志数量较少,已经不能向司乘人员提供信息。其他主动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几乎没有。3技术标准根据业主单位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并结合本项目在整个区域路网的地位、使用功能、远景交通量、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相邻公路技术等级,确定本项目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采用8.0米,场镇段及旧路改建段维持旧路技术标准;支线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等级为四级公路II类,设计速度为15km/h,路基宽度5.0米,路面宽度4.0米。主要技术指标表(主线)1道路名称采用值规范值备注2公路等级三级/3公路长度(m)2.676/4设计速度(Km/h)30(20)305路基宽度(m)8.0(6.5、10.5)7.56行车道数量227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658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30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9004001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值(m)25011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0004001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值(m)25013会车视距(m)606014最大纵坡%6.7815最短坡长(m)120(70)10016小桥及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1/2517路面设计轴载BZZ—100/18路面结构型式沥青混凝土路面/①K0+000~K0+561.585、K0+701.585~K0+740段为新建路段,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8m,路面宽度7m,土路肩加固各0.5m宽。②K0+561.585~K0+701.585段为新建初心桥及其引道(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③K0+740~K0+852.5、K0+870~K1+380段为场镇段,维持旧路技术指标,仅作路面改造设计。④K1+380~K2+835、K0+870~K1+380段为旧路拓宽改建段,平纵维持旧路技术指标,路基宽度拓宽至8m。括号内数值为改建段旧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支线)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采用值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15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20253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2254最大纵坡%12105最小坡长米45706路基宽度米4.557路面宽度米3.548标准轴载KN1001009路肩宽度米2×0.2510大、中桥洪水频率1/501/5011小桥及涵洞洪水频率1/251/254.路线主要控制点、走向XB20季家镇至安岳界段(季家环城路段)改建工程,主线起于季家镇场口狮子桥桥头(K0+000),止于磨子桥(K2+835),主线长2.678km(其中K0+561.585~K0+582.41为初心桥、K0+582.415~K0+701.585为初心桥引道,K0+852.5~K0+870既有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支线起于主线K0+406处(ZK0+000),止于东风水库坝顶(ZK0+198),与既有道路相交支线长0.198km;项目总长2.876km。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终点、拟建的初心桥、沿线房屋等。项目主线设计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8.0米,旧路扩宽及场镇段维持旧路技术指标。不同设计标准段增设限速标志以保障行车安全。项目支线设计等级为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四级公路II类,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5.0m。5.沿线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5.1气象、水文5.1.1气象路线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较早,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秋多绵雨,冬无严寒,无霜期长,云雾较多。根据大足气象站1958~2009年实测降雨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06.8mm,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最大年降水量1601.3mm(1998年),最小年降水量643.1mm(2006年),相差2.49倍;降水集中在汛期4~10月,平均降水量为884.1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8%,其中主汛期5~8月,平均降水量为611.2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冬季12~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为54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4%左右;实测最大月降水量为504mm(2002年6月),实测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151.5mm(2002年6月),最小月降水量为1.9mm(2006年8月)。多年平均气温16.5℃,气温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变化较大,7~9月最高,1月最低。多年平均蒸发量1001.3mm,多年年均相对湿度85%,多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平均无霜期323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44小时。5.1.2水文大足区属长江流域,根据地质调查,勘察区勘察区内可见大量农田、鱼塘,均有少量积水,农田水深0.20~0.6m,鱼塘水深1.50~3.00m,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局部发育山间冲沟,雨时为排水通道;勘察区跨越濑溪河根据现场地质调查,桥位区跨越濑溪河 ,溪沟该处宽约20~40m,勘察期间水流较大,为常年性流水,水深约0.50~2.0m,勘察期流速约0.5m/s,水位355.12m,为附近地表水排泄通道,大气降水是该区域内的主要地表水来源。综上该区地表水主要体现为农田、鱼塘、河流及冲沟,河流为常年河,流速较缓。5.2地形、地貌勘察区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为392.5~361.4m,相对高差为31.3m。地形平缓,地形坡角8°~20°,溪沟纵向地形坡角约5°~15°,表层主要覆盖第四系粘土及填土。5.3地质构造勘查区位于螺观山背斜北倾伏端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56°∠1°,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地质构造简单。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L1:倾向240°,倾角82°,裂面平直粗糙,无充填,宽0.3~1.2cm,裂隙间距0.8~2.20m不等,延伸2.50~4.0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L2:倾向145°,倾角76°,宽0.1~1cm,裂面平直、粗糙,无充填,裂隙间距0.9~1.30m不等,延伸1.0~2.0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5.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图B,路线所经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ROMANVI度。应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及《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的相关规定进行设防。图5.4-1线路区构造纲要图5.5地层岩性根据本次野外工程地质测绘表明:本项目涉及区域的地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l)、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线路区出露地层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土层(Q4):主要有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淤泥(Q4el+dl)及人工填土(Q4ml)。(1)素填土:杂色,以粉质粘土、砂泥岩碎石颗粒组成,呈松散-稍密状,土石比4:6~7:3。碎石颗粒粒径为0.5~12cm,最大粒径30cm。主要分布于原有道路及居民房屋地段,厚0.5~1.8m(ZK02)。(2)粉质粘土:黄褐、红褐色,主要呈可塑状,斜坡地段夹较多的碎石及角砾。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斜坡及农田地段,斜坡地段分布厚度不大,地形相对平缓及冲沟地段厚度较大,其中濑溪河右岸,厚度较大,钻探揭露最大厚度7.2m(ZK09)。(3)淤泥质土:灰褐色,黑褐色,主要呈流塑状,含有有机质,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分布于沿线鱼塘,厚1~1.6m(ZK12)。(4)圆砾土:杂色,松散,含有大量生物碎屑,泥沙充填,砾石直径0.2至3cm,含量40%至60%,磨圆一般,呈次圆状、圆状,分布于濑溪河内,厚0.7~1.7m,饱和。2、侏罗系(J)(1)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红色、紫红色泥岩局部夹细砂岩。该层主要分布于全线。局部基岩露头,表面风化严重,局部已形成岩腔,钻探揭示厚度4.3~12.7m(ZK13)。5.6水文地质条件线路走廊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分布不均,农田及斜坡低洼地段土层较厚,斜坡顶部地段土层较薄。出露地层为侏罗上统遂宁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局部夹有薄层砂岩等,为隔水层。路线区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由于含水层广泛分布,沟槽成为各段地表水、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路线走廊带内地下水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5.6.1地下水类型根据地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线路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赋存在各斜坡坡脚冲沟内坡积、残坡积土层中,受地形和岩性控制,水力联系差,地下水水量小,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冲沟内稻田、鱼塘水补给。(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等。由于其裂隙性质、裂隙发育程度,含水岩组的岩性不同,其富水性不同,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线路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渗入补给。构造裂隙水分布区在植被发育,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渗入条件好,渗入补给量大。裂隙水分布区裂隙发育状况一般较好,地下水以较大的地表水分水岭为分水岭,向两侧分流,地下水在裂隙中径流,途径较大,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中。5.6.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勘察区赋存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各种地下水的排泄路径、通道各有所不同。(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势低洼的沟谷带亦接受地表冲沟水的补给,因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以坡残积高液限粘土为主,渗透性极弱,因此入渗补给条件差,该类地下水一般经短途迳流后,在地势低洼处渗出,就近排向冲沟。(2)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势低洼的沟谷带亦接受地表冲沟水的补给,因区内多为斜坡地形,大气降水易形成坡流顺坡排泄,入渗补给条件差,排泄条件好,该类地下水一般经短途迳流后,在地势低洼处渗出,就近排向冲沟。5.6.3地下水动态变化局部地下水除在地势低洼的沟谷带接受地表冲沟水的补给外,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的动态同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一般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雨控制显著。5.6.4地下水水质评价工程区为Ⅲ类水环境淡水区,据周边建筑工程经验,场区地下水对砼结构物具微腐蚀作用。场地周围无污染源,人工堆填土主要为砂泥岩碎石、砼块、砂土、粉质粘土等,无腐蚀性堆填物,场地中环境土对砼结构物具微腐蚀作用。线路区环境类别为Ⅱ类,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CC20-2011)附录K判定: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等级为微。5.6.5地下水对线路工程的影响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地下水较贫乏,富水性较弱,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为相对隔水层;该类型地下水主要对线路段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地层中泥岩及页岩组成的边坡影响较大,由泥岩、页岩组成的边坡岩体易风化,其风化厚度大,层间结合差,在饱水条件下,降低边坡岩体层间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易造成边坡的失稳,产生滑塌。5.7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5.7.1特殊性岩土1、软土地基场地第四系广布与软基密切联系的地层为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沟谷、平坝地段,地表一般为水田或鱼塘,还有零星分布溪沟等,由于排水不畅,形成由饱和粘性土组成的软基。具有含水量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小的特性,易产生过大工后沉降或引起填方路堤的失稳。根据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场地内的特殊土主要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多分布在水田、鱼塘地段,过湿土路基段主要为水田和鱼塘表层,农田区域上部软塑粉质粘土层濑溪河左岸厚度一般厚度0.80~4.80m,濑溪河右岸较厚3.9~7.2m,鱼塘区域上部淤泥层厚度1~1.6m。分布见附表3。建议设计结合软弱地基特性及场地条件建议进行如下地基处理:1)软弱土层厚度小于4m的填方路堤,主要进行浅层处治,软弱土层厚度≤2.0m时,采用1.0~1.5m片石排水沟进行处理;软弱土层厚度在2~3m时,采取换填0.5m+1~1.5m片石排水沟处理;软弱土层厚度在3~4m时,则采取换填1~1.5m+1.5m片石排水沟方式处理;2)软弱地基厚度较大(>4m),填方高度较大,有条件促使土体固结沉降的段落,主要采用插板或碎石桩进行处治;3)对于低填方路段(填高<5m)且软弱土层厚(>5m),或薄层淤泥质土层(冬水田路段、鱼塘、水塘等)时,采用换填1~1.5m+抛石挤淤+土工格栅进行处理;4)尽量避免在沟谷软弱土路基路段设置涵洞构造物,实在无法避免时,涵基一定范围须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加固处理。2、填土地基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场地内的填土主要分布于原有公路及居民房屋地段,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粉质粘土及泥岩、砂岩、等碎块石组成,粒径多为0.50~30.0cm,厚约1.10~1.8m,呈松散~稍密状态。填土软硬相混,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为不均匀地基,由于其强度及压实系数不能满足路基要求,不得用于填筑路堤,挖方段弃土必须废弃。5.7.2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对线路走廊区进行地面地质调查,收集前人资料,线路区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软基。5.8区域稳定性及地震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在大地构造上处在扬子陆块北缘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南部边缘外侧,项目区内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工程场地及附近40km范围内没有发生过Ms>4.7级的破坏性地震。外围中、强地震对工程区的最大影响烈度不超过Ⅵ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项目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0.35,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项目区域构造稳定性好。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线路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水平地震系数为0.10g。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执行。6.路段区主要建筑材料1)块片石大足区砂石厂的块片石储量丰富,可供本项目使用;上路距离约30km。2)砂、碎石大足区砂石厂的砂、碎石储量丰富,可供本项目使用;上路距离约30km。3)水泥、钢材大足区水泥厂、钢材厂的水泥与钢材储量丰富,足够本项目使用;上路距离约30km。4)其他材料本工程所需钢材、木材、沥青等其他材料可就近购买,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5)水电沿线施工用电用水可就近解决。7.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7.1景观协调设计中充分重视公路自身线形协调设计、公路线形与结构物协调设计和公路线形与环境协调设计,不片面追求高标准。路线部分路段地形复杂、控制因素较多,平面选线过程中灵活运用技术标准,作到平面依山而设充分利用既有道路,降低对山体大面积开挖破坏。7.2路基边坡、防护景观根据沿线气候、地质、水文条件等,结合当地经验,路基防护以经济实用、与周围环境协调且施工方便为原则。项目区植被茂盛、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为了使边坡状况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应优先选用植物防护,采取工程防护、植物防护和配合打造景观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挖方路基设计主要考虑岩石的类别、稳定性、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与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