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A.工业废水 B.汞、银、镉固体废弃物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吸气时,胸廓及膈顶部的变化分别是A.扩大、下降 B.缩小、下降 C.扩大、回升 D.缩小、回升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A.身体迅速增高 B.身体迅速发胖C.出现第二性征 D.性器官迅速发育4.学校的食品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需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以下关于食品安全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B.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C.学校食堂的一日三餐种类应多样化,既满足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注意营养均衡D.为了保证学生饭菜可口,应制作多油多盐多油炸食品以满足学生的口味5.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B.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树苗成活D.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6.女孩小彩旗在2014年春晚上进行了4小时的自转表演而不倒,这说明她具有发达的()A.大脑 B.小脑C.脑干 D.脊髓7.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I、II、III、IV表示血液流经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III表示组织细胞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III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I表示小肠8.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B.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C.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9.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A.成年人血多,损失200—300毫升对人体没有丝毫影响B.定期放血有助于身体健康C.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奉献爱心人人有责,不应该考虑健康问题10.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一组是()A.垂体、胰岛、甲状腺 B.胃腺、肠腺、腮腺C.皮脂腺 D.肝脏、甲状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小狗做算术 B.谈虎色变 C.小熊打球 D.婴儿吮奶12.人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童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幼儿期13.关于食品安全的做法错误的是()A.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的摊点B.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C.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D.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仍可食用14.家鸽具有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身体散热过快 B.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大C.食物中营养少 D.消化系统发达15.我们通过鼻腔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A.肺泡的数目增多 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C.呼吸的频率增快 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17.“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视觉,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角膜 B.视网膜C.视觉神经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18.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神经元 B.树突 C.神经 D.神经中枢19.血液的组成包括()A.血浆和红细胞 B.血浆和血清C.血浆和血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0.合理膳食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下列饮食习惯正确的是()A.经常不吃早餐 B.暴饮暴食C.盲目减肥 D.按时就餐21.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22.人体新鲜的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液体(
)A.血液 B.水 C.血浆 D.血清23.生活中处处有知识,下列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A.霉变的食物重新加热到70℃以上就能食用B.充足的睡眠能促进青少年和儿童身高的增长C.食品制作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就会危害人体健康D.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4.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射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要经过的路线是()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主动脉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25.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胃腺、肾上腺26.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襞上的______内。(2)若图中①是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______。(3)若⑤为肾脏的毛细血管,则④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______。(4)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______。27.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③的名称是________;血管⑧的名称是________。(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图中标号________。(3)血管⑦里流________血。(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________。28.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3)循环系统中的________是动力器官,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4)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宜,若输血中出现凝集现象,最容易导致________堵塞。(5)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图中只能经过②,不能经过③排出的物质是________。(6)人体各系统能够协调配合工作,主要是靠________的调节。2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颗糖丸挽救无数儿童2019年1月2日,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及免疫学家、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教授因病去世。人们之所以亲切地称呼顾教授为“糖丸爷爷”,是因为他发明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挽救了无数儿童。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山病毒引起的人类(特别是儿童)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甚至造成个别患者死亡。不少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肌肉发生萎缩,肢体发生畸形,甚至不能行走,导致难以矫治的残疾。解放初期,脊髓灰质炎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据统计,1949年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高达4.06/10万,并在个别城市成为爆发性流行事件。为此,党中央在疫苗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必须分别建立针对这三种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当时国外研发的液体灭活疫苗成本高,因此顾方舟教授团队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方便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使用,需要创造出方便运输又能让儿童爱吃的疫苗。顾教授还借鉴中药滚动技术及冷加工工艺,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制备出了脊髓灰质炎“糖丸”,替代了国外疫苗。“糖丸”疫苗使用方便,儿童爱吃,在我国迅速得到推广。从1961年首先在城市儿童中开始使用,至1995年,我国“糖丸”的使用总量已经达到了51.4亿剂,年均使用量超过1.5亿。相应的,我国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本土病例数在1995年已经降为0,并维持至今。这是一个人间奇迹!2000年,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本文改编自2019年1月18日《生命时报》,王月丹教授属名文章。)(1)从寄生的细胞看,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_____病毒,它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造成三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不同。(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儿童服用“糖丸“这一措施属于_____,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服用“糖丸”后,机体会发生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3)与国外的液体灭活疫苗相比较,顾方舟教授团队研制的糖丸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条)(4)你觉得作为一位科学家,顾方舟教授最令你敬佩的是_____。30.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__________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_。(2)a在血液中由_______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_______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______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进行治疗。31.下边是2017年11月18日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结合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原标题:湖南卫计委:桃江四中已确诊29例肺结核)湖南省桃江县四中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一事有了新进展。昨日,湖南省卫计委发布情况通报,截至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有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对疑似及预防性服药学生的诊断待观察、复查后再予以确认。通报称,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尽快到当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肺结核病人应当注意做到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普通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但如果不规范治疗,则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1)根据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可以判断,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除此之外,还有_____传染病、_____传染病和_____传染病。(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_____的特点,有些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一般其传染性最强是在_____。(3)报道中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患者属于_____;肺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4)要防止传染病蔓延,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_____、_____、早隔离、早治疗。
参考答案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详解】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判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故选:C。【点睛】考查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此类题目中考中特别常见,我们人类要很清醒的认识这一问题,从现在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A【解析】
根据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据此解答。【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膈顶下降,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导致呼气。3、B【解析】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详解】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A正确;B、身体迅速发胖,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B错误;CD、青春期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CD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4、D【解析】
(1)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2)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详解】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符合食品安全,A正确;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符合食品安全,B正确;学校食堂的一日三餐种类应多样化,既满足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注意营养均衡,C正确;为了保证学生合理营养,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并少放味精,D错误。【点睛】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5、D【解析】
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呼吸作用生是指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由叶片失水的过程。【详解】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可见幼叶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一个枝芽就发育成了枝条,故A正确;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故B正确;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C正确;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下进行,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任何时间都在进行。6、B【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的表层有大脑皮层构成,大脑皮层上有许多功能区,所以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若脑干受到损伤,将会危及生命。可见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7、B【解析】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3)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胰岛分泌胰岛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详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组织细胞,A错误;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肾单位。尿素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C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Ⅲ不是Ⅰ,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正确识图。8、D【解析】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为了使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则眼睛的晶状体变薄,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如果晶状体的调节后还看不清远处物体时,此时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要通过晶状体来调节,A错误。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而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错误。光线由亮变暗,瞳孔扩大,光线由暗变亮,瞳孔缩小.因此当人从暗处进入明处时瞳孔会变小而不是会变大,C错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和成像特点。9、C【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和献血的知识,据此作答。【详解】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人体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通过造血得以恢复,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对于人体的血量,失血以及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要熟记。10、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详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A、垂体、胰岛、甲状腺都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B、胃腺、肠腺、腮腺都属于外分泌腺,B错误;C、皮脂腺属于外分泌腺,C错误;D、肝脏属于外分泌腺,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11、D【解析】
本题考查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详解】ABC.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小狗做算术、谈虎色变、小熊打球,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ABC不符合题意。D.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婴儿的吮吸等。婴儿的吮吸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件反射。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12、B【解析】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答题。【详解】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春期。青毒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代。【点睛】关键是掌握青春期生理的发育,理解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13、D【解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应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5个字。【详解】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的食品卫生无保障,所以应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的摊点,A不符合题意;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增强少年儿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B不符合题意;认清“三无“食品的危害,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C不符合题意;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可以食用,D符合题意。【点睛】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要关注食品安全。14、B【解析】
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身体呈流线型;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详解】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因为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很大,所以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食物。故选B。【点睛】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15、C【解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因此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16、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首先明确的是肺泡的数目、呼吸肌的数目不会改变,变得只是呼吸肌的发达程度和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详解】A、肺泡的数目是一定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不会使使肺泡的数目增多,故不符合题意;B、呼吸肌的数目也是一定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不会使呼吸肌的数目增多,故不符合题意;C、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会使呼吸肌的更发达,收缩力量增强,肺活量增大,因此呼吸频率会降低,就能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故不符合题意;D、经常参加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故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会使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17、D【解析】试题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18、A【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详解】AB、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A正确;B错误。C、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C错误。D、脑与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9、C【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20、D【解析】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据此解答。【详解】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ABC、经常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盲目减肥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错误。D、按时就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是合理的饮食习惯,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合理膳食是本题解题关键。21、D【解析】
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其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详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所作为。【点睛】关键是掌握青春期生理的发育,理解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22、D【解析】不加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凝结成血块,血块的上方会出现少量淡黄色液体,叫做血清。23、A【解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详解】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等,霉变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符合题意。B、充足的睡眠能促进青少年和儿童身高的增长,青少年和儿童要保证充足睡眠,不符合题意。C、食品制作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不符合题意。【点睛】平时要注意多积累生活常识。24、D【解析】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详解】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先体循环:注射部位-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①肺动脉-肺毛细血管-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⑦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胃)。故选D。【点睛】关键正确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25、A【解析】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详解】A、甲状腺、性腺都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B、肠腺属于外分泌腺,B错误;C、唾液腺、肝脏都属于外分泌腺,C错误;D、胃腺属于外分泌腺,D错误。【点睛】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26、小肠绒毛动脉血尿素、氧气④→③→⑨→②→①【解析】
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是肺部毛细血管,②是肺动脉,③是右心房,④是体静脉(上下腔静脉),⑤是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⑥是主动脉,⑦左心房,⑧肺静脉,⑨是右心室,⑩是左心室。【详解】(1)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血液内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尿的形成过程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因此从肾脏里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会明显减少,另外组织细胞消耗氧气,氧气量也减少;缠绕在肾小管上的毛细血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送回血液。(4)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此处含二氧化碳量多,氧气量少,血液流经此处时,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这样含二氧化碳量较多的静脉血进入④下腔静脉,收集到达心脏的③右心房,右心房的血进入⑨右心室,心室收缩时开始了肺循环,血液进入②肺动脉,最终达到了肺部毛细血管,静脉血内的二氧化碳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经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故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⑤→④→③→⑨→②→①。【点睛】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新陈代谢方面的知识,另外要学会识图。27、右心室肺静脉④动脉瓣膜【解析】
此题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据此回答。分析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上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主动脉、⑧肺静脉。【详解】(1)从图示可以看出: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上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主动脉、⑧肺静脉;(2)④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3)血管⑦主动脉里流动脉血;(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路径。28、吸收肺心脏肺部毛细管网(或者毛细管网)二氧化碳神经系统【解析】
图中: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组织细胞、D表示肾脏;①表示吸收过程、②表示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详解】(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图中①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B表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4)在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万不得已可以异型者之间输血,但必须缓慢,输血量不能过多,使献血者的凝集素能及时被受血者的血清稀释,防止发生凝集反应,最容易导致肺部毛细管网堵塞。
(5)人体通过②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排除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通过③排出的物质是尿素、水、无机盐等,因此图中只能经②不能经过③排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6)人体的各系统之所以能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理活动,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过程以及正确识图。29、动物蛋白质外壳核酸遗传物质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疫苗成本低、便于运输、使用方便、儿童喜食、易推广从传染病防控、科学家精神、疫苗制作工艺等角度作答均可【解析】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磁饱和恒压电源供电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男式羊绒大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工艺喷砂保护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烘板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热转印条形码打印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涂层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泛血红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水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氟硅氧烷弹性体(FVMQ)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机械压力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玻璃瓶丝印制度
-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肺炎
- 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 pzt压电陶瓷制备工艺
- 中班游戏教案《背夹球》
- 第5课《小心“马路杀手”》课件
- 零星维修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课件
- 森林消防员劳务派遣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妇科学妇科感染病
- 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