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1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2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3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4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当前1页,总共63页。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背景:(1)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重用(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出现了私人讲学2、主要流派及代表:(1)道家:老子和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3)墨家:墨子当前2页,总共63页。(4)法家:商鞅、韩非子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强调统治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局限性: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使每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4、意义: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当前3页,总共63页。2、孟子:(1)主张实行“仁政”(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主张“性本善”3、荀子:(1)主张统治着施政用“仁义”和“王道”(2)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3)提出“人之性恶”论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A、老子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当前4页,总共63页。②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庄子①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①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②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3)墨家①代表人物:墨子②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当前5页,总共63页。知识巩固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提倡“仁”“克己复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荀子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君民舟水关系;“性恶论”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老子春秋世界万物本原为“道”;“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万物不停运动、转化;庄子战国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追求精神自由;法家韩非战国主张法治、权术、树立君主权威;变法革新当前6页,总共63页。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当前7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尚贤当前8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当前9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当前10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当前11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当前12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08上海历史)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当前13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

B.玉石特点与我国古代道德规范相吻合

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

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前14页,总共63页。课堂检测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当前15页,总共63页。材料一:“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颜渊》和《论语-季氏》材料二: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材料四: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是兄弟。“---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材料一中孔子的所谓礼的实质是?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在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材料四说明什么?当前16页,总共63页。1)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2)维护奴隶制度3)相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孔子重在德,反对任意苛杀和任意刑杀,韩非重刑,强调重刑镇压人民反抗。4)鲁迅揭示无论儒家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两者在实质是一致的。当前17页,总共63页。谢谢观看当前18页,总共63页。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礼乐崩坏天下大乱产生的原因诸子百家当前19页,总共63页。老子像

当前20页,总共63页。庄子像

当前21页,总共63页。孔子像当前22页,总共63页。孟子像

当前23页,总共63页。荀子当前24页,总共63页。墨子像

当前25页,总共63页。韩非子当前26页,总共63页。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当前27页,总共63页。孔子的从政经历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当前28页,总共63页。万世师表当前29页,总共63页。当前30页,总共63页。孔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当前31页,总共63页。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

当前32页,总共63页。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当前33页,总共63页。有人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节圣诞节耶稣孔子世界看孔子:当前34页,总共63页。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世界看孔子:当前35页,总共63页。

2005年9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当前36页,总共63页。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前37页,总共63页。当前38页,总共63页。2006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图片展有何感想?古代!当今!中国!世界!当前39页,总共63页。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仁者爱人。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子曰:恭、宽、信、敏、惠。在这些关于仁的言论中,哪一个最能代表孔子的“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那么,怎么去实践“仁”呢?当前40页,总共63页。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宁远书屋制作当前41页,总共63页。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礼”强调的实质是什么?孔庙——杏坛当前42页,总共63页。为政以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前43页,总共63页。

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私人讲学,有教无类当前44页,总共63页。孔子讲学图当前45页,总共63页。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当前46页,总共63页。史料:有关孟子的思想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曰:“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当前47页,总共63页。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当前48页,总共63页。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前49页,总共63页。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人)和霸道(以力服人)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孟子主张王道,谴责霸道;荀子却兼谈王、霸。《荀子》书中,反复地将王道霸道作了对比分析。他推崇王道理想,坚持王道胜过霸道当前50页,总共63页。史料:有关荀子的思想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仁义君舟民水性恶论当前51页,总共63页。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生平 思想主张老子,名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著有《老子》(《道德经》)①哲学:世界本原是“道”,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并相互转化。②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当前52页,总共63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名言(1)“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世界的根本(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体味道家思想当前53页,总共63页。看图说话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说说漫画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以柔克刚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当前54页,总共63页。你能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庄周梦蝶当前55页,总共63页。庄子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齐物论》

逍遥的人生态度周庄梦蝶图当前56页,总共63页。庄子名言“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当前57页,总共63页。庄子——

道家学派代表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②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庄子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吏,不久隐归,著《庄子》。庄子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坏、正误、大小、高低没有绝对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当前58页,总共63页。守株待兔的故事说明什么?当前59页,总共63页。“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