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1.gif)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2.gif)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3.gif)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gif)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4c73f1f98e252c662f8fad120114244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1、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第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首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不同。其次,相对于与实践的关系而言,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层次不同。最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作用不同第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联系:
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根植于具体科学土壤中,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第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3、哲学的基本问题
3.1哲学的基本问题
3.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3.1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其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和划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最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又反过来成为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3.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第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第十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历史形态
4.1哲学的基本派别划分标准:根据对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的基本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十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第十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第十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凡是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是不可知论。第十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第十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4.2哲学基本派别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第十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第二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第二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4.2哲学基本派别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第二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第二十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把自我意识、主观感受当成世界的本原。第二十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柏拉图《理想国》“理在事先”“绝对理念”把抽象概念、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第二十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十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第二十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2、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第三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动物只具有感觉和心理形式。第三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三十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意识的本质: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第三十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第三十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三十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恩格斯第三十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第三十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的大脑第四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2)静止的含义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错误的。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方法论意义: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四十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3)时间和空间问题上的辩证法第四十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第四十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第四十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3)时间和空间问题上的辩证法
(1)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2)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第四十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1)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绝对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时空观念是对客观时空的主观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和绝对的。相对性:不同事物的时间、空间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也是随着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对的。第四十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时间的有限性: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始有终的。时间的无限性:指整个宇宙的发展是无始无终的。空间的有限性:指每一具体事物都是有边有际的。空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始无边无际的。
第五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总之,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第五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解释。第五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无法进行。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第五十三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五十四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五十五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五十六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第五十七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运用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实践的形式第五十八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调节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实践的形式第五十九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准备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生产中的问题离开科学实验是无法解决的。在实践的三种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地位。实践的形式第六十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3、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第六十一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实践的过程也是客观的。
实践的基本特征第六十二页,共七十页,2022年,8月28日
第二,主观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医疗用品的冷链物流管理策略
-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妈妈班活动方案国庆节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4《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6~9的加减法-用减法解决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1少让父母为我担心(说课稿)-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 第3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2
- Unit3《It's a colourful worl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2课时)
-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word模板
- a320飞机刹车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 GB 5009.2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并联电容器课件
-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课件
- 色素性皮肤病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论
- 学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 anthone温控仪说明书LU920
- 童年创伤问卷(CTQ-含评分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