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21)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1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21)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2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21)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21)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4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21)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归纳1、代入法2、词性法3、推断法4、排除法词语解释题1、借助语意断句2、借助句子成分断句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4、☆借助结构句式断句文言断句题1、内容理解分析2、人物评价3、阅读启示主观题考点1词语解释题(一词多义)例: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代入法。

用“代入法”解决“实词意思勾连”题,即将选项中课内古文词语的意思代入勾连的课外古文词语,对比异同,反之亦可,以此判断正确的选项。解题思路:“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出自课内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加点词“面”,课内句中解释为“当面”,代入课外句子中则文意不通。“常被发面铜具”中的“面”应作动词用,意思是“戴面具”。考点1词语解释题(一词多义)例: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2.词性法。

现代汉语有以下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解题思路:“手不释书”和“即书诗四句”两句中的“书”词性明显不一样,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据此可断定两词意思不一样。考点1词语解释题(一词多义)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3.推断法。

通过课内勾连课外的方法都不能确定词语的含义时,可反复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来推测理解词义;有时也可以根据汉字的形义相结合的特点来揣摩其含义。解题思路:“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中的“据”,根据前文意思是:他骑在马上没什么事,就在马鞍上默诵诸经的注疏,那就可推断“据”是“坐在”的意思。考点1词语解释题(一词多义)4.排除法。

通过前面三种方法将最不可能的选项排除,再从余下的选项中选择答案。考点2文言断句题例: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此句应该翻译为:“呼喊老兵去道边酒肆,与他一起痛快地喝酒,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状况。”所以,此句断句为“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1、借助语意断句。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需断开的地方,就是我们现代汉语句子中需加标点的地方(注意句尾不用加“/”,超过题目要求断开处数不得分)。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找名词(代词),辨主宾,一般在主语前、宾语后断开。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主语)填其室(宾语)/未尝稍降辞色。”☆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人称代词举例例句第一人称

吾《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论语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我我饭毕(我吃完饭了)予《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余《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朕(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孤《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臣《唐雎不辱使命》:臣未尝闻也。仆(pú,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人称代词举例例句第二人称

汝《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卖油翁》:汝亦知射乎汝辈(你辈)女(rǔ第二人称代词,后作“汝”。)《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若《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尔《卖油翁》:“尔安敢轻吾射!”乃(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乃父(你的父亲);乃兄(你的哥哥)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富贵不能淫》:子未学礼乎?君《唐雎不辱使命》: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着,以君为长者。公《咏雪》: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公大笑乐。阁下《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阁下您认为这是有仁爱之心的人吗?)足下(是晚辈称呼长的敬词,或对同辈朋友的敬称。)例如:大将军足下。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第三人称

之《曹刿论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其《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彼《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谲诈之士。”其他

或(有的人)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莫(没有谁)《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人称代词举例例句考点2文言断句题(1)借助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断句的地方。句首语气词之前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断开。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断句的地方。句首语气词之前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断开。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考点2文言断句题(3)☆时间词前后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如《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考点2文言断句题(4)☆关联词之前往往断开:关联词主要有“故”“由是”“是故”“是以”“然则”“然”“然而”等。如《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5)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如《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考点2文言断句题(1)借助文言语法中的一些固定结构断句:4.☆借助结构句式断句。判断句式:“……者,……也”。如《〈论语〉十二章》:“是知也。”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如《〈论语〉十二章》:“不亦乐乎?”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如《庄子》:“见笑于大方之家。”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如《〈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考点2文言断句题(2)借助结构相似的句式断句:4.☆借助结构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不少对偶句、排比句,可考虑在这些句子间断开。有些文章有大量的骈句,这些句子句式整齐、结构对称、以四字句、六字句居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辅助断句。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如《荀子·劝学》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考点3主观题答案:①用丰厚的财物去诱惑韩国大臣韩珉;②用大军威胁韩国大臣韩珉(厚赂之以利,悉兵以临之)。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方法技巧:找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根据上文中关键句可知昭阳分别用丰厚的财物去诱惑韩国大臣韩珉;用大军去威胁韩国大臣韩珉,最终使五国之约落空。也可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即“厚赂之以利,悉兵以临之”。类型一:内容理解分析

五国①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②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公仲果惧兵而营利。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注释】①五国:分别指赵、魏、韩、燕、楚五国。②韩氏辅国:韩国大臣韩珉。后文“公仲”同此。【例】结合上文说说昭阳为使五国之约落空所做的计划是什么?考点3主观题答案:①聪明(记忆力强),从“已在吾腹中矣”“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可看出;②恃才傲物,从他怠慢使者(即“自负才名不肯谒耳”),大骂使者和去见使者受到怠慢脱帽就走等可看出。

解题思路:①抓住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正面描写;②抓住文中对周围人的反应等侧面描写;③采纳文中评价性的句子。类型二:人物评价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学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④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注释】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④恚(huì):生气,发愤。【例】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考点3主观题答案:选文告诉我们不能只一味效法古代,还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创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学习方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解题思路:①直接指出文中蕴含的道理或作者的思想情感;②仔细分析议论抒情的句子,将句中的道理解析出来;③可以从人物的行为和性格上得到启示,探究做法是否合理;④联系现实,得出有益的经验教训或生活规律。类型三:阅读启示(赵武灵)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①?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②也。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