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疗法-童玉娟绘画治疗_第1页
表达性艺术疗法-童玉娟绘画治疗_第2页
表达性艺术疗法-童玉娟绘画治疗_第3页
表达性艺术疗法-童玉娟绘画治疗_第4页
表达性艺术疗法-童玉娟绘画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

■是一种新起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

■它

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

■它能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帮助当事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建立对不同刺激的正确反映,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第一页,共52页。艺术治疗与表达性艺术治疗

一般来说,艺术治疗中的“艺术”指的是视觉艺术,如绘画、陶艺等,而音乐治疗、舞蹈治疗、戏剧治疗等则可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不可混为一谈。第二页,共52页。

音乐治疗

用音乐刺激感官、宣泄情绪、抚慰心灵,以恢复、保持及改善个体心理及生理的健康。舞蹈治疗

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我与探索内在,对于情绪低落、紧张及人际沟通不良等问题有显著的帮助。患者可获得身心的舒解,并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及记忆力。戏剧治疗

利用演剧及剧场上的技巧,协助个人处理内在心理及外在环境的冲突。主要利用角色扮演、玩偶、面具等相关的戏剧元素和设计活动的参与,让案主在可以安全宣泄情绪的环境下,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社交技巧和创造力。第三页,共52页。绘画治疗

绘画,提供一个方式可以表达心中的焦虑、忧郁、孤寂或害怕等种种复杂情绪,一旦画出来之后,会获得很大的释放。画画本身,同时也是一个魔幻时刻,画者一面进行着创作,一面会与内在进行交互对话,对话内容会显露出内在未解决的难题;同时绘画的创造性也会带来的治愈力量,绘画创作、绘画作品本身,以及将绘画作品用言语表达出来,都能起到得天独厚的心理治疗效果。第四页,共52页。绘画治疗团体绘画治疗第五页,共52页。戏剧扮演舞蹈治疗第六页,共52页。童玉娟女士她是台湾著名学者、心理学家毕业于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童玉娟老师从事幼儿教育二十年,专长于儿童心理咨询辅导、儿童发展、儿童绘画疗愈、儿童游戏疗愈、儿童团体辅导与亲子教育。长期在台湾带领表达性艺术治疗师资训练班、儿童与青少年艺术治疗实务应用班、儿童游戏治疗应用训练班、戏剧治疗理论与实务班,是台湾知名的表达性艺术治疗专家。曾任中华熊妈妈保母公益协进会秘书长,辅仁大学推广部、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讲师,教学认真风趣幽默,理论与实务兼顾,深得学生喜爱与信任。童老师教学理论基础深厚,在实务教学的经验部分,透过多家园所的教学历练,更能将实务与理论结合,强调「应用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主轴。第七页,共52页。童老师在台湾开设的系列课程都有:表达性艺术治疗师资训练班儿童与青少年艺术治疗实务应用班儿童游戏治疗应用训练班儿童绘画疗愈实务应用班故事疗愈师资培训班戏剧治疗理论与实务班第八页,共52页。讲师简历1.台湾辅仁大学推广部讲师2.台湾元智大学幼保系讲师3.台湾国立空中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4.台湾南亚技术学院幼保系讲师5.台湾康宁医护专科学校幼保科讲师6.台湾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幼保系讲师7.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讲师8.中华熊妈妈保母公益协进会秘书长第九页,共52页。课程特色童玉娟老师擅长绘画治疗、故事/绘本疗愈法、戏剧治疗、游戏治疗等。绘画治疗大概的说来,并没有不适用的年龄,只要当事人能握笔绘图即可,从儿童到成人皆可。由于绘画治疗适用范围广,本课程中绘画治疗体现环节较多。除绘画治疗之外,课程中融合近游戏疗法、故事疗法、戏剧疗法等。第十页,共52页。绘画治疗的原理是什么?◆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应用的是投射技术◆绘画的语言丰富、内涵清晰第十一页,共52页。绘画折射人的心理绘画分析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投射”,在心理学中有三种含义:1、是指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等,投射到环境中的人、事或物上。2、指个人情绪对外界环境的影响。3、指个人从经验出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第十二页,共52页。为什么绘画有著不可替代的功效?人类先有图画后有文字,儿童也是先学绘画再学文字的。一幅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图画传递的信息比语言更丰富,读图是最简单、最直接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方法。作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构图等都有著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著他的个体信息。第十三页,共52页。上课的形式一边体验,一边教学。(体验式教学)分组活动:2人一组进行讨论,分享及回馈自己的心得与看法。学员每堂课须自备画具课堂学习工具:画笔、纸、剪刀、彩纸、水彩盘、毛笔、墨水、胶水、双面胶。(水彩、水彩笔、蜡笔)第十四页,共52页。课程画面描述把学员分组,两人一组。学员使用自带的铅笔、水彩橡皮及纸张等。按照每个环节的不同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自画像、家庭图、房树、人、风景等图画。然后根据讲师教给的图画分析标准,相互之间对图画进行分析、解释。通过绘画作品来了解被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判断他的心理活动的状况。第十五页,共52页。在自画像、树、家庭动力图、人房树动力图等环节,每个学员都被要求自己画,并把画拿出来被分析。每个学员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童玉娟老师分析。

第十六页,共52页。课程内容时间主题内容第一天白天相见欢说明规则、分组及自我介绍(破冰)理论与实务表达性艺术治疗理论、辅导关系、诠释及辅导自我探索(配合绘画、故事等)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观的探索及了解晚上情绪与压力从线条、色彩、造形探索自己的情绪及压力状态第十七页,共52页。自画像自画像——对自己形象的描画。通过画自画像可以反应出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描述是很抽象的,但一旦用笔画在纸上,就会具体起来,就会把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出来:你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你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如何看待,你的个性如何?第十八页,共52页。自画像的尺寸大小——最大心理学意义在于能折射出画者对自我的认知。例如: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11英吋的图画纸上,若所画的单一人物图形超过9英吋(22公分左右高),则可能蕴含着幼稚、夸张及补偿性防御和一种觉得无力和无效的情感伪装,这方面行为的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恐吓性。第十九页,共52页。相反的,假如图像呈现的是小于2英吋(5公分左右)则可推论,作画者则可有强烈的不适当、低劣、低自尊没有自我感。这些个体,不论是小孩或成人,则无法防御、抵抗,一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被打破、进入时,则显得焦虑和沮丧。第二十页,共52页。课程:第二天时间主题内容第二天白天动力图画探索及了解自己的家庭及人际互动状态房-树-人探索及了解自己的家庭压力及内在动机晚上风景构成图探索了解自己的焦虑状态第二十一页,共52页。动力图画伯恩思和考夫曼(Burns&Kaufman,1970,1972)使用家庭动力绘画方式,要求作画者画出家中每一份子的活动画面。通过图画中展现的人物之间动态现象,来了解作画者在家庭中的互动情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人际互动情况。1.风格样式:指图画风格型式,如区隔式、囊套、在人物底下画出底线、在纸张及底部的线条、鸟瞰…等。2.人物动作层级:画中人物间彼此间能量的动向,这些能量反应出受试者的焦虑、逃避或冲突,包含有活动层级、沟通层级、滋养层级..等。例如打球的心理表征意义可能是竞争或妒心。

第二十二页,共52页。动力图画3.人物特征:指单独人物的特征,例如:身体的完整性、脸部的完整性及人物面向等。4.格局:指家庭成员在图画中的位置、距离、面向等等,包含人物相对大小、人物相对距离、人物相对面向、障碍物,由此可以反映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与亲密程度。5.特殊表现:指在家庭动力途中,特殊的表现方式及图形,例如:手部特征、涂黑、不对称的四肢,是否画出牙齿、人物是否有性别区分、漏昼等。第二十三页,共52页。房-树-人

绘画中的场景:指导语的描述:在你的前面有一张白纸,一支铅笔(2B)和一块橡皮,现在请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一座房子。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画一只要你认真地把它画出来就可以了。第二十四页,共52页。房-树-人图画分析举例在我们内心浮现的房屋形象往往和我们自己的家,或自己理想的家是相联系的,它也代表我们的身体、或精神家园。人与房屋的主题常表现出人与家庭的关系、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或我们对自己的接受程度。第二十五页,共52页。房子地面、地底下强调的人格特征:

自我力量和安全感,和母亲的关系,过分的自我保护,退行性行为,可能有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等。第二十六页,共52页。画长方形整齐墙面的人格特征:第二十七页,共52页。房子的墙壁在纸的边缘的人格特征:幼稚化,婴儿似的资质不足。生命能量缺乏,视线狭窄。童心未泯,不成熟。第二十八页,共52页。有污点的墙壁表面的人格特征:心灵的创伤焦虑待人处事缺乏清晰性第二十九页,共52页。墙壁左边有阴影的图形—人格特征:第三十页,共52页。墙壁的右边有阴影的图形表达的人格

特征:第三十一页,共52页。风景构成图

1969年日本中井久夫先生所提出的,最早用来治疗精神分裂者的一种技术。源自荣格沙盘治疗的观点,可使治疗者了解描绘者在风景构成图中,由二度空间进入三度空间的距离与整合性、空间的表现性质与色彩效果的概念。而这些对于精神异常的个案相当重要,因为这些个案的空间构成具有相当的特异性。I.河川:河川象征著无意识的人生道路,能量的流动。2.山:由境界。焦点、方向看。3.田地:关系整幅昼是否具有统合性。4.道路:指风景构成图中道路的的形状、形态、种类等等。第三十二页,共52页。风景构成图5.房屋:象征个人对环境知觉及感受。6.树:代表自我成长的过程。7.人物:人物可以呈现个人的感受性、成熟性、柔软性。8.花:是活力、希望、生命的象征,隐含受试者生命感及感情,代表者受试者能深入参与周遭环境的人、事、物。9.动物:受试者对外的能源管道及生命感、个体潜意识的内在能源与冲动性的表现。10.石:自我强化及保护的意识。II.桥:联系与沟通的象征。12.太阳:是生命力或力量的象征。第三十三页,共52页。后几天时间主题第三天我的生命历程第四天隐喻性肖像第五天荒岛之旅太极图内容探索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发展及对未来的期望故事背后的隐喻性问题及负向的认知思考探索问题解决能力、意志力及念力结构探索两极的思考及问题第三十四页,共52页。第三天我的生命历程

——其中某环节“手工创作”该环节所需物品:各色粉采纸(选自己喜欢的颜色)、4开图画纸、剪刀、胶水运用素材创作人偶或是贴画,创作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生命、成长历程。创作结束后,由学员分享自己的作品。第三十五页,共52页。手工人偶第三十六页,共52页。手撕彩纸贴画第三十七页,共52页。第四天隐喻性肖像从第四天开始,学习出现转折,此时学习的难度升级。隐喻性肖像:探讨故事背后的隐喻性问题及负向的认知思考。此时运用故事疗法。故事疗法举例:小华的故事第三十八页,共52页。案例的背景資料案主:小华,七岁,男孩。有高智商但对学校不感兴趣,送来谘商的主因是冷漠、对同学缺乏包容母亲:父亲两岁时即去世,之后和妈妈、姊姊一同成长,不了解关于男孩和男人的事,觉得他们是来自外星球的陌生人,唯一知道的是他恨男性。个性易怒,批评小华见过的所有男性治疗师。父亲:忙于工作,与妻子有被动接受的关系。第三十九页,共52页。小华的故事小华第一次治疗中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熊,他试着从蜂窝中取出蜂蜜,他从蜂窝中得到蜂蜜,他带蜂蜜回家,然后把蜂蜜吃了。」第四十页,共52页。治疗师的分析蜂窝:小华的母亲,是爱(蜂蜜)的来源,但这份爱却潜藏着毒针和疼痛。熊并没有得到蜜蜂的阻挠:小华希望在寻求母亲关注时,不会被母亲的敌意所伤害。治疗师在响应的故事中尝试让小华了解母亲有时会给他关爱,有时则会处罚或辱骂他;此外,也建议小华另寻其它让他获得满足的事物,以弥补没获得母亲关爱的遗憾。第四十一页,共52页。治疗师回应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熊,这只熊非常喜欢蜂蜜。这附近有蜂窝,但是熊知道蜜蜂并不会欢迎他去拿蜂蜜,有时候蜜蜂们很和善,只会轻轻的螫他,有时候却不。熊知道自己够聪明的话,应该离蜜蜂远一点,否则会被螫伤。当蜜峰不友善的时候,他会去森林中的另一条路,那儿有枫树,而枫树会滴下甜甜的蜜糖;当蜜蜂们友善的时候,他会回去跟蜜蜂要一些蜂蜜。」第四十二页,共52页。心情小書說故事疗愈第四十三页,共52页。心情故事小书的故事疗愈第四十四页,共52页。第五天此时,学习内容已经从自画像、树、房子等具体实物,转变成抽象事物。第五天画“太极图”,典型是抽象画。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才真正体现出一个咨询师的悟性和功底。“荒岛之旅”、“太极图”。第四十五页,共52页。在这个部分里,也就逐渐体现出作画者自己的创作性、并通过创作过程,使曾经的痛苦和创伤达到疗愈,使心理境界达到升华,使人格得到完善。太极图是谁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达到如此和谐、平衡的状态才能创造出太极图来。这也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第四十六页,共52页。第四十七页,共52页。表达性艺术疗法的适用范围:绘画的适用范围?既可以用于团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试调节夫妻关系调节亲子关系促进人际沟通治疗和矫正青少年不良习惯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相关信息促进精神病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治疗。第四十八页,共52页。表达性艺术治疗特色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其特色(Wadeson,1980;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