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位于水土组团G标准分区北侧,道路与现状云汉大道、观音山路、Z4路北延伸段及区域规划道路相交,项目由西向东延伸,基本贯穿整个观音山,为连接水土中心区与观音山公园的上山通道。本项目包含4段道路,为方便项目工程设计,暂定名为观音山路辅道、1号路、2号路、3号路,观音山辅道、3号路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1、2号路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均为30km/h,道路总长约4.67km。观音山路辅道按城市次干路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30km/h,单侧道路标准路幅宽度14.5m,项目起点为现状云汉大道与观音山交叉口,且该交叉口为现状菱形立交,即观音山路下穿云汉大道,两侧设置辅道与云汉大道平交。本次观音山路辅道起点与现状观音山辅道相接,然后向东延伸止于1号路交叉口,近期采用辅道与1号路平交并封闭地通道,远期考虑设置跨1号路上跨桥,并与西侧地通道直接相接。观音山路辅道左线工程范围内道路长293.413m。观音山路辅道右线工程范围内道路长350.280m。1号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8.5m,设计车速30km/h,道路起于观音山路辅道交叉口,然后向北延伸,止于2号路,1号路工程范围内道路长1332.213m。2号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8.5m,设计车速30km/h,起点接1号路,然后由西向东穿越整个观音山山体,止于竹溪河西侧3号路。2号路工程范围内道路长2825.725m。3号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26m,设计车速30km/h,道路起于Z4路北延伸段二期,向北延伸,止于2号路交叉口。3号路工程范围内道路长211.105m。二、设计范围1、本次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包含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全线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与相交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交通监控等安全设施。2.此次图纸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交通监控系统只包含前端立杆、基础建设、防雷接地、取电管线路由部分,不含后台控制系统。三、道路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观音山路辅道、3号路观音山路近期仅实施辅道,远期考虑设置跨1号路上跨桥,并与西侧地通道直接相接。观音山路辅道与1号路采用平交,并对远期上跨桥进行预留。(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行车速度:30km/h;(3)最小停车视距:30m;(4)路面设计轴载:BZZ-100(5)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道路平、纵线形设计标准与规划技术指标对比表项目规范技术指标观音山辅道技术指标3号路设计技术指标道路等级次干路次干路次干路设计速度(km/h)303030最小圆曲线半径(m)402805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5045平曲线最小长度(m)50260.640145.360圆曲线最小长度(m)20160.64055.360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凸曲线2501800——凹曲线2501800——最大纵坡(%)8(推荐值)10(极限值)6.53坡段最小长度(m)100120.206442.858竖曲线最小长度(m)2563——停车视距(m)30≥30≥30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年)1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年)15路面设计轴载BZZ-100注:以上规范技术指标均采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2)1号路、2号路(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行车速度:30km/h;(3)最小停车视距:30m;(4)路面设计轴载:BZZ-100(5)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道路平、纵线形设计标准与规划技术指标对比表项目规范技术指标1号路设计技术指标2号路设计技术指标道路等级支路支路支路设计速度(km/h)303030最小圆曲线半径(m)40508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3535平曲线最小长度(m)50124.156118.914圆曲线最小长度(m)2054.15648.914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凸曲线250800——凹曲线2501200——最大纵坡(%)8(推荐值)10(极限值)88坡段最小长度(m)100145.000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7560停车视距(m)30≥30≥30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年)1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年)15路面设计轴载BZZ-100注:以上规范技术指标均采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四、采用的规范和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突起路标》(GB/T24725-2009)《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GA/T851-2009)《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14)《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GA/T870-2010)《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五、交通标志设计交通标志是交通工程土建项目的延续,是道路完成基本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道路交通设施中最基本、最必要的交通诱导、交通安全保障及交通秩序管理系统。它集交通管理、交通诱导、安全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保障驾驶员正确、畅通、安全、舒适行车的必要设施,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保证道路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功能的充分发挥。1、设计原则: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设计使用对象,从整体路网的角度出发,结合周围路网体系合理地选择标志信息;严格依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标志,标志版面以及支撑杆结构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相应要求执行;版面设计以驾驶员按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够及时辨认的信息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重要的信息给予重复显示,同时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防止信息过载;标志布设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与道路线性及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提高局部标志的视认性;标志的布设应充分注意与监控、信号控制、环境等其它沿线设施系统的协调配合;交叉口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向驾驶员提供明确的“路权分配”信息,确保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根据以上原则,本项目交通标志的主要布设方法如下:在交叉口进口道右侧适当位置设置指路标志;在出口道右侧适当位置设置禁止停车、限速的禁令组合标志;在出口道右侧设置地名确认标志,地名确认标志可附着于路灯灯杆上;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导向车道的路口,在导向车道标线起点处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在无信号灯控制路段斑马线两端设置人行横道指示标志;在纵坡坡度大于7%时,在纵坡坡脚或坡顶以前适当位置设置纵坡标志;当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在曲线起点外面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急弯路标志,但注意设置位置不应进入相邻的圆曲线内。2、技术要求2.1标志版面及材料设计标志板应采用牌号为3003的铝合金板材,抗拉强度不小于95Mpa,标志版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标志牌的滑动铝槽应采用综合性能等于或优于牌号2024的铝合金型材。其耐候、耐盐雾腐蚀、机械性能等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标志板宜采用整块铝板制作,如版面尺寸较大时,可进行拼接,应尽量选用大尺寸铝板,减少接缝数量。铝板厚度不小于1.5mm,当版面面积大于等于4m2且小于10m2时,铝板厚度应不小于2mm,当版面面积≥10m2时,铝板厚度应不小于3mm。标志版面颜色参照设计图以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相关规定;所有标志均采用IV类超强级反光膜,交通标志反光膜各项指标还应符合《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的规定。文字原则采用中英文对照,汉字应用标准黑体(简体)字,应书写规范、正确、工整,字高与字宽相等,指路标志的英文地名使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使用英文。2.2版面规格及文字尺寸大小指路标志版面大小采用4800mm*2400mm规格,主要信息文字大小均为40cm,辅助信息文字大小为25cm;所有标志均应设置边框;按照国标确定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道路实际微调尺寸,如:在中央分隔带、交通岛或隔离栏设置的标志;在路面宽度小于6米的道路上设置的标志;指路标志上路名、地名过长等。2.3标志支撑结构设计标志结构采用单立柱式、单悬臂式、F悬臂式和附着式;标志结构的基本设计风压W为0.3kPa;基本设计雪压值为0.35Kpa;地基的承载力不小于200kPa;标志板与滑动铝槽用铆接,标志板与标志柱通过抱箍和滑动螺栓连接;标志底板滑动槽铝采用φ5×10铝合金铆钉铆接,铆钉间距不大于15cm;铆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铆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充版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立柱采用的钢材应符GB8162-2008的要求;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顶;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与其保持垂直;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标志结构中的所有钢铁构件(包括螺栓螺母等)必须采用热浸镀锌做防锈处理,主梁、横梁、法兰盘的镀锌量为600g/m2,紧固件为350g/m2;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做喷沙(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柱式标志的标志内边缘距路肩边缘≥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m。悬臂式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和指示标志的角度为0~45°;标志基础不得露出地面,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立柱长度;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个;标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六、交通标线设计1、设计原则应符合道路设计要求,充分体现道路总体设计的意图;应与交通实际运行特点相适应,有利于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应与交通标志设置配合使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也可单独使用;应遵循适当设置的原则,不得出现传递信息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应与周边其他交通设施表达的信息相匹配,传递的交通信息不得相互矛盾;应保证交通标线在使用期间的可视性,及时对交通标线进行维护。2、设计内容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的相关规定,本工程交通标线主要由车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导向车道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标记等其他路面标记。除特殊说明外,地面标线使用热熔型涂料标线(表面撒反光玻珠),标线干膜厚度为1.8mm。热熔型涂料必须符合GB/T16311-200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要求。在对向车道之间设置对向车道分界线,对向车道分界线采用黄色实线,线宽150mm;同向车道之间设置时同向车道分界线,同向车道分界线采用划2m空4m白色虚线,线宽150mm;路口人行横道线宽40cm,间距60cm,长6m;停止线与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距离为2m,停止线宽40cm;公交停车港标线宽45cm,虚线部分采用划1m空1m的白色虚线;导向箭头设在临近车道变化处,图案为白色,导向箭头长度为6m;当纵坡大于3.5%的纵坡路段应设置车行道纵向减速标线,线宽30cm,间距100cm;车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150mm,在横坡低的一侧边缘线每隔6m留出3cm的缺口,以利于排水。车道边缘线内设置反光突起路标,设置间距为6m,颜色及设置间距须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突起路标反射面应尽量与驾驶员视线垂直。3、技术要求所有标线及标记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用于施划道路交通标线的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并应具有可视性,具备良好的反射能力,白天、夜间及雨天视认性符合要求。热熔标线干膜厚度普通型0.7mm~2.5mm,突起型3.0~7.0mm,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量18%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撒0.3Kg/m2的玻璃微珠;地面标线设置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规定执行;交通标线颜色的色度性能应符合《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的规定;新划交通标线的初始逆反射系数应符合《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GB/T21383-2008)的规定;突起路标的颜色及设置间距须符合《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的规定,反射面应尽量与驾驶员视线垂直;突起路标高出路面一般不超过25mm,并应符合《突起路标》(GB/T24725-2009)的要求。七、交通信号灯设计交通信号灯应能被道路使用者清晰、准确地识别,应能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交通信号灯的配置应与道路交通组织相匹配,应有利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有利于大容量公共交通车辆的通行,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交通信号灯设备应安全可靠,能够长期连续运行。当交通信号灯设备出现故障时,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出现互相冲突的交通信号。1、设计原则1.1、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与安装应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的相关规定。1.2、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条件,应根据路口情况、交通流量以及交通事故率确定。1.3、交通信号灯的视认范围应根据车速和车道布置情况确定。交通信号灯的视认范围内不应存在盲区,不能满足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同类信号灯。1.4、城市道路的特大桥、长大隧道等路段,可根据交通组织要求或设施养护要求设置车道信号灯。可变车道、收费口和检查通道应设置车道信号灯。1.5、全封闭道路中实施控制的匝道,应设置匝道控制信号灯。1.6、行人信号灯应有倒计时显示或者闪烁提示。倒计时或闪烁提示时间应保证行人能安全通过路口1.7、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周期不宜大于180S。1.8、交通信号灯设置倒计时显示时,其颜色与被计时信号灯一致。2、设计内容2.1信号机符合《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相关规定,有效期内国家检测报告;;确保与重庆主城区现有交通信号控制后台无缝对接;信号机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功能;支持无线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应当有明确的当前状态指示;具备人行按钮控制;人行按钮应当设有人行通行信息提示;单机不少于12组机动车信号灯输出和不少于4组人行灯输出;并有扩展至32信号灯输出组的能力;具备“节假日”、“星期”和“普通”等多种模式,不小于255个日计划调度方案;不小于20个配时方案(日计划),每个配时方案支持不小于48个时段;支持控制方案总数不小于250个;通过RJ45口与上位控制计算机通信实现远程控制;支持动态自适应协调控制,支持自适应倒计时控制;交通信息采集功能:周期流量(含饱和度)和统计流量应当能同时记录并上传,通信中断至少应具备保存3天以上的流量数据;独立黄闪控制、故障保护至少支持绿冲突、红灯全灭、红绿同亮、过流、检测器、通信等;车辆检测器具备扩充为64路检测器的能力;信号机参数设置及查询至少支持三种方式:手持数据编程器、ANDROID手机/平板电脑、远程中心设置;具备2个以上EIA-RS-232C、2个以上EIA-RS-485和一个以太网接口(RJ-45)通讯接口。2.2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箭头图案,发光单元透光面直径400mm;圆盘指示信号灯:满盘图案,发光单位透光面直径400mm;人行横道信号灯:人行灯光发光单元透光面直径为300mm。三联组合。上联灯中红色站立人形,中联灯中绿色静态人形,下联红绿双色倒计时显示;倒计时数码显示器:双色点阵显示,双层箱体设计,内层压铸铝箱体,字高480,0-99秒自学习追踪式,无须单独供电;闪断通讯式。2.3信号灯杆:方向指示信号灯悬臂式灯杆:热浸锌,横梁外径100-214mm,厚8mm;立柱外径320-380mm,厚10mm;人行横道信号灯单立柱灯杆:热浸锌,φ114*4500。信号灯结构由信号灯、支柱、基础、紧固件等组成;信号灯的技术要求要求必须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相关规定,控制仪器、信号灯及仪器接口应与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相统一;信号灯与立柱横梁通过抱箍底衬连接;立柱及钢管横梁采用的钢材选用Q235钢,立柱与横梁大小的选择依据国标关于结构设计的要求进行计算设计;立柱、钢管横梁、法兰盘、抱箍、抱箍底衬、柱帽、加劲肋及连接螺栓、螺母、垫圈等钢铁件,采用热浸锌进行防锈处理,立柱、横梁、法兰盘的镀锌量为550g/m2;紧固件为350g/m2;所用的贴角焊缝,其厚度和强度应与被焊构件相等,焊缝应打磨光滑;基础埋设:基础一般采用现浇制作,基础顶面应预埋Q235钢底座法兰盘及地脚螺栓。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底座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平齐),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地脚下部为标准弯钩,地脚螺栓宜事先进行热浸锌处理,镀锌量350g/m2,预埋时其方向应与底座法兰盘保持垂直。施工时如果遇到平曲线段,应注意调整预埋法兰盘的方向,使其纵向中心线与行车方向保持一致。基础施工完毕,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宜控制在80-100mm以内,并对外露螺纹部分加以妥善保护,另外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基础需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装上部结构物。基础预埋时必须考虑立柱或立柱附着标志其倾向净空应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2.4信号灯管线:信号灯控制线缆采用RVV4*1.5mm规格,线圈馈线采用RVVSP2*1.5mm规格,主电源线采用RVV3*6mm规格,线圈腊克线采用FVN1.5mm规格。每组信号灯必须单独放线至信号控制箱,每根电缆线预留一股备用芯线。交通信号设施的管道过街采用φ110 热镀锌钢管,埋深不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采用φ110PVC管,埋深在不小于0.5m;人行道管道沿人行道每3m包封一处,每处包封长0.3m;过街管道沿车行道通长包封;交通信号控制机的电源引自道路照明箱式变电站,单独计量,各路口信号控制机均单独运行,但与通信手孔井相通,留有控制机联网的余地;信号灯、接线手井、控制机接地应符合GB14886-2006、GA47-2002等相关规定;八、高清电子警察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模式)1、系统建设原则标准化:系统的标准化是系统建设的前提,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安部《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户未来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规模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既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系统必须能与之前建设的电子警察系统相配套,须通过光纤传输接入辖区交管部门现有电子警察后台,以便统一管理。易用性:系统应采用嵌入式,模块化的设计使安装使用方便。用户只需简单的接线,并按相应的调试程序进行安装调试就可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所有实时监控、牌照识别、实时上传等工作,均为完全智能控制,不用单独设置。合理性:严格以系统工程学及其它先进理论指导设计,使系统的各部分合理配置,有机融合并尽可能的发挥设备潜力和软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采用先进设备和软件,使系统具有完备的功能,并且易于升级换代,在保证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实用性:系统功能充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人机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管理、维护、扩展。可行性:系统设计、选材、选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与用户及公安部、省厅颁布的相关规划和标准规范相适应,与用户在经济能力方面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靠性:采取选用高集成设备,采用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监控和容错等技术来保证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具有防病毒,防误操作特性,有较强的抗干扰、抗静电能力,同时提供数据备份、恢复措施。系统还将提供用户等级权限保护,有效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兼容性: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现有处罚平台,实现无缝式衔接。易于集成、性能可靠、功能完善、操作简便、技术先进、扩展性强、维护方便是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2、系统功能电子警察系统前端设备由卡口单元和抓拍单元组成,均采用高清智能摄像机,人脸像素达不低于50*50。支持驾驶人面部特征采集功能,辅助认定违法驾驶人。支持监控录像功能:视频质量不低于720P/8fps,前端存储时长不得低于30天。输出图片格式J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