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管网设计说明_第1页
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管网设计说明_第2页
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管网设计说明_第3页
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管网设计说明_第4页
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管网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网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中的配套给排水管网工程部分,位于长寿区葛兰镇。根据现场实际及道路设计资料,本次设计雨水管网在收集道路两侧雨水之后接入拟建排水河沟或现状市政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污水管网则在沿程收集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污水之后接入东北侧拟建市政污水管网;设计给水管则引自北侧已建市政给水管网,而后顺道路人行道敷设至各用水地块儿。给排水管网外的通信、燃气、电力等其他工程管线,本工程仅作平面位置预留,不在本次实施范围内。排水管道平面布置详见相关设计图件。2、主要依据(1)项目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详测图;(3)重庆峻桥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葛兰工业组团五期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19.08(4)我司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的资料;3、采用规范程及工程验收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9)《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10)《排水检查井(02S515)》

(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8)《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2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188T-2012(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GB50007-2011)(2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2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2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7)《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GB50974-2014(29)《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30)《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3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4、给水管网设计本项目设计一条DN200消防给水合用管道(平均埋设1.2m),管道管材采用DN200PE100管,电热熔连接。设计管道自场地北侧已建市政给水管道引出,随后沿拟建道路进行敷设,直至设计用水区域。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基础。消防水源,当市政给水管网设有市政消火栓时,其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4.1给水管网附属构筑物(1)阀门在管线上设有蝶阀、排气阀、排泥阀等。本工程阀门采用蝶阀,其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阀门均设计在阀门井内,所有阀门均须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5S502-89页。(2)阀门井给水阀门井采用国标图集05S502-89页矩形立式蝶阀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定制,井墙采用钢筋混凝土,井盖、井座采用球墨铸铁材料。人行道下用轻型,车行道下采用重型,阀门井爬梯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品。(3)消火栓管道设计按《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执行,两消火栓间隔不超过120米,型号采用SA100/65型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保证两检修阀门间距不隔断5个以上消火栓.管网高处设排气,低处设排水,排水管道就近引入市政雨水井且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消火栓作法参见国标图集参考07MS101-1/6页,消火栓闸阀井选用07MS101-2/66页,井室高度按1.0m计,消火栓闸阀前设置伸缩节。国标图集05S502《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中所使用的统计钢筋级别采用HPB235、HRB335级,根据《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的规定,施工中分别用HPB300和HRB400级钢筋替代。4.2给水压实验与消毒本工程在埋管前应预先进行水压试验,试压前管内充水24小时,加压后须恒压10min,如水管及其附件和接头未损坏,外观无渗漏现象为水压试验合格。当埋管完毕后,也应进行分段水密性试验,其长度结合本工程情况取管线总长的一半,水密实验按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进行。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00米,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表9.2.10-1之规定。管材种类工作压力P(MPa)试验压力(MPa)钢管PP+0.5且不应小于0.9化学建材(PE管)≥0.11.5P,且不小于0.8球墨铸铁管≤0.52P>0.5P+0.5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行冲洗消毒。冲洗水应清洁,浊度应小于3NTU,冲洗流速应大于1m/s,直至冲洗排放水与进水浊度一致。管道冲洗后应进行含氯水浸泡消毒,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20mg/l的清洁水浸泡24小时后,水质化验合格为止。5、排水管网设计5.1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5.2排水管网计算(1)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管设计重现期取3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q—采用长寿区暴雨强度公式(l/s.ha);ѱ—径流系数,本工程取综合径流系数0.35;F—汇水面积(ha);设计暴雨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a);—降雨历时(min);—设计降雨的重现期,取3年。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降雨历时(min);-地面积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本工程取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各排水管渠的长度(m);—各排水管渠的流速(m/s);水力计算采用谢才曼宁公式:雨水管道按照满流计算,n值根据规范要求取值:塑胶管N=0.009,混凝土管N=0.013。雨水管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转输流量设计管径设计坡度设计流速最大过流能力(hm2)(L/s)(L/s)(mm)(%)(m/s)(L/s)1Y1~Y108.82853.52444.188000.52.691350.622Y10-1~Y104.59444.1808000.52.691350.623Y10~Y1616.141561.88853.5210000.53.122448.834Y16~Y2326.282543.141561.8812000.53.523982.075Y25~Y345.71552.5608000.32.081046.186Y34-1~Y342.70261.2808000.32.081046.187Y34~Y5112.691228.02813.8410000.32.691896.868Y55~Y652.66257.4108000.452.551281.31(2)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本工程设计范围内的污水主要为农畜产品加工时产生的生产废水和企业上班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根据业主提供的“重庆市长寿区农畜产品加工区“一期”污水排放量测算”资料可知“一期”污水排放总量约2649.89吨/日,即30.67L/s,总变化系数K取1.87,则管网设计污水流量为57.35L/s。经计算,本项目中雨水管道采用管径dn400~dn1200FRPP钢带增强加筋管,最小敷设坡度0.003,满足排水要求;污水管道采用管径dn400聚乙烯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最小敷设坡度0.003,满足排水要求。5.3管材、基础及接口(1)管材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知(第1号~第5号)》的规定,本次设计中采用新型塑料管材。本次设计本次设计污水过街横管、雨水管及雨水口连接管采用FRPP钢带增强加筋管,环刚度SN≥12000N/m2;本次设计污水管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B型管在人行道下,管径≤1000mm,埋深≤5.0m,环刚度SN≥8000N/m2;管径≤1000mm,埋深>5.0m及车行道下,环刚度SN≥10000N/m2。管材采购时采用信誉好、相应检测资料完善的产品,保证所用管材质量优良。(2)基础排水塑料管采用砂垫层基础,管道基础回填密实度必须达到相应设计要求,详细做法详见大样图。对于软土基础接入检查井或涵洞处等构筑物和岩土分界段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的排水管道处,采用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当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范围较大时,应在管段上连续设置一个以上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做法详06MS201-1第35~36页。(3)接口FRPP钢带增强加筋管采用热熔或者卡箍连接,聚乙烯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采用热熔或者卡箍连接,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间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承插头距离检查井不小于1.5米。钢筋砼排水管接口形式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5.4排水管网附属构筑物(1)检查井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本次设计检查井采用钢筋砼检查井,检查井深度H≤2.0m采用浅型,检查井深度2.0<H≤5.1m采用深型,H>5.1m采用增强型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根据"渝市政委〔2010〕204号"通知要求:车行道上检查井采用重型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人行道上检查井采用轻型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井座采用方形,井盖采用圆形。爬梯采用塑钢材料成品。所选铸铁井盖应符合《铸铁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2)雨水口本工程采用浆砌混凝土块双箅雨水口,雨水箅为球墨铸铁成品。双箅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的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雨水连接管如果位于车行道上,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处理。5.5预留管与通道考虑到本次道路施工完成之后,道路下敷各种市政管线与已有道路以及拟建厂区内各种管线之间的衔接,本次设计于道路起止段及中部每隔一定距离(100~300m)设置DN400横穿管涵,预留管以1%的坡度敷设,以防管内集水,管涵的具体设置位置详见平面设计图。5.6防沉降、防冲刷措施本项目通过加强地基承载力和压实度控制、设计管道采用塑料类柔性管道、管井间采用柔性接口来防止管井的不均匀沉降;项目中的雨水排出口接入拟建河道,河道底部设计为20cm后C25素砼护底,可避免排出口处河底遭受冲刷。5.7管槽开挖基槽开挖前,应对拟开挖场地地下管网情况进行调查。基槽开挖应尽量与相邻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现有建(构)筑物造成影响和破坏;必要时可进行托底处理,并严禁爆破开挖。管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临时开挖边坡坡率为:土层1:0.5(每阶高4m),基岩强风化带1:0.35(每阶高4m),基岩中等风化带1:0.25或直壁开挖(每阶高8m)。对于深度超过4m的沟槽,应进行放坡退台开挖,退台宽度不小于0.8m;当不具备退台放坡条件时,应对沟槽坑壁采取必要的支撑等开挖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和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沟槽支撑开挖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好,方可组织实施。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及沟槽排水。地下水发育地段应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措施,使地下水降到沟槽以下0.5m,以防止水泡沟槽。施工混凝土基础时,槽底不得积水。5.8管槽回填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基槽应及时回填,回填应在保证管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土在管底两侧至管顶上50厘米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及大于50毫米的大块砖石硬块,分层夯实,管两侧压实面高差不应超过30厘米,压实系数≥0.90。管顶覆土≥0.5m以上部分可采用素土分层压实,压实系数≥0.90,道路下的管道,其密实度还应满足道路路基的质量要求。管道回填不得采用机械强夯。5.9管道试压和闭水试验工程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验收,其中自流管道需按要求作闭水实验,压力管道必须作压力实验。试压:压力管道安装完毕后须做压力试验,试验压力≥1.5Pn,合格后方可回填。1)试压前,管端应敞开,事先用管堵或管帽堵严,并加临时支撑,不得用闸阀代替管道设计中的固定支撑应达到一定强度。2)试验段内的所有阀门应打开,当管道内有压力时,严禁修整管道缺陷和紧动螺栓,检查管道时不得用手锤敲打管壁和接口。3)试压时先排除管内空气,灌满清水浸泡24小时。4)对系统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后,检查管道和接口,如无渗漏再提高到试压力1.5倍。压力管道压力降不得大于0.2Mpa.5)压力管道预试验、主试验阶段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应按下列规定执行:①预试验阶段;按上述规定完成后,应停止注水补压并稳定30min,当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则预试验结束;否则重新注水补压并稳定30min再进行观测,直至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②主试验阶段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预试验阶段结束后,迅速将管道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压力的10%~15%;期间应准确计量降压所泄出的水量(△V)并按下试计算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Vmax;△Vmax=1.2V△P()式中V———试压管段容积(L);△P——降压量(MPa);Ew———水的体积模量,不同水温时Ew值可按表9.2.12采用。EP———————管材弹性模量(MPa),与水温及试压时间有关;Di————管材内径(m);en————————管材公称壁厚(m)。△V小于或等于△Vmax时,则按本款的第(2)、(3)、(4)项进行作业;△V大于△Vmax时应停止试压,排除管内过量空气再从预试验阶段开始重新试验。表4.4温度与体积模量关系温度(℃)体积模量(MPa)温度(℃)体积模量(MPa)52080202170102110252210152140302230c.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d.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时,则应持续观察60min;整个9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e.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不能满足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重新组织试压。5)自流管道需做闭水实验,其实测渗水量应不大于q=0.0046Dq—允许渗水量(m3/24.km),d—管道内经(mm)6、施工注意事项6.1污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以实测为准。6.2沟槽边坡开挖深度大于3.0m时应增加支撑措施,边坡坡度及支撑方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的规定。6.3若无特别注明,管道基础承载力应不小于150Kpa,管网附属构筑物基础承载力应不小于200Kpa。道路填方段管道密实度应大于90%。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超挖0.5m,在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应联系设计人员现场研究解决。6.4在工程施工前应加强现场调查及核实工作,制定好建设实施方案及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基础开挖至持力层后,建设方需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勘察单位派出勘察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判断和检测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是否满足本项目设计要求,明确基础持力层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在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设计单位再行根据现场踏勘和检测成果进行复核;工程施工过程中则需加强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的基槽验收工作,在一段基槽开挖完毕之后,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地勘、监理、质检及设计单位等进行现场验槽,待确定基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若施工中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报告建设方、地勘、监理、设计会商解决。6.5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施工中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研究解决。6.6排水管道内底标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井井面标高可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6.7沟槽回填应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并要求同时进行,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管道两侧高差不得大于0.3m,其密实度与路基要求一致。回填方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和CECS210:2006规程的要求。6.8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与其它综合管线施工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管线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6.9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6.10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或施工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希望施工单位全面系统地熟悉图纸,如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包括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请及时通知我院会同解决。对施工问题的处理,应以书面签署盖章为准。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