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_第1页
2023年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_第2页
2023年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_第3页
2023年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_第4页
2023年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精简篇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多台独立自主计算机遵照规定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系统。(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计算机网络发展3个时代---第一种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以及应用。Internet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全世界第一种分组互换网Arparnet分组互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互换方式,它将要传送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分组,并以此为传播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分组互换方式与老式电信网采用电路互换方式长处所在:线路运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长处。(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企业开发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局域网络。INTERNET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年INTERNET前身ARPANET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重要进行网络技术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实用阶段,重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年是INTERNET进入INTERNET商业化阶段。进入INTERNET商业化阶段。(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征询委员会(10)ISO:国际原则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构造: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按地区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拓补构造: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按互换方式:电路互换网、分组互换网、帧中继互换网、信元互换网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构造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顾客应用程序、文献传播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可以发送、接受信息任何东西。(2)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物体,它包括一种或多种实体。(3)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互相都能接受某些规则集合。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控制信息)、定期(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1.4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1.4.1OS模型基本层次概念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有关物理链路上传播非构造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受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流控。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操作、路由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作用是将详细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根据传播层规定来选择服务技术;向传播层汇报未恢复差错。传播层提供建立、维护、拆除传送连接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透明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管理功能。表达层①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达;②完毕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应用层①提供OSI顾客服务。1.4.2局域网与OSI模型对应层次功能在LAN中数据链路层可分为哪两层?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2)LAN层次功能详解:*物理层和OSI物理层同样,重要处理在物理链路上传递非构造化比特流,建立、维持、撤销物理链路,处理机械、电器和规程特性。介质访问控制层重要功能是控制对传播介质访问,不一样类型LAN需要采用不一样控制法;逻辑链路控制层可提供两种控制类:一种是无连接服务,另一种是面向连接服务TCP/IP协议集尤其注意!!!TCP/IP是一组INTERNET协议系列,而不是单个协议。(2)TCP/IP协议集与OSI模型比较网络接层,有时也称链路层,其功能是接受和发送IP数据报;IP层有时也称网络层。他处理网上分组传送以及路由至目站点;传播层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端到端数据传送;应用层处理特定应用。(3)由SUNMICROSYSTEM企业推出NFS网络文献系统特点?(3)由SUNMICROSYSTEM企业推出NFS网络文献系统特点?①提供透明文献访问以及文献传播;轻易扩充新资源或软件,不需要变化既有工作环境;高性能,可灵活配置。NFS是基于UDP/IP协议应用,其实现重要是采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机制,RPC提供了一组与机器、操作系统以及低层传送协议无关存取远程文献操作。RPC采用了XDR支持。XDR是一种与机器无关数据描述编码协议,他以独立与任意机器体系构造格式对网上传送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支持在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传送。第二章数据通信数据通信:两个实体间数据传播和互换。2.嗷据通信技术2.1.1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模拟数据:在某个区间为持续值数据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为离散值数据模拟、数字数据之间互相转换问题?模拟数据通过编码解码器(CODEC)转换成数字数据,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转换成模拟数据(MODEM)数字信号传播与模拟信号传播各自优缺陷?模拟传播是一种不考虑内容传播模拟信号措施,在传播过程中,模拟信号通过一定距离传播之后,必然会信号衰减,为实现长距离传播,模拟信号传播都要使用信号放大器,不过,放大器也会增长噪音分量,假如通过串连放大器来实现长距离传播,信号将会越来越畸形;与此相反,数字传播与信号有关。衰减会危及数据完整性,数字信号只能在一种有限距离内传播,但为了获得更远传播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中继器接受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成1模式和0模式。2.1.2多路复用多路复用分类及其解释频分多路复用(FDM)运用传播介质中不一样载波频率来同步运载多种信号多路复用技术B.时分多路复用(TDM)运用介质能到达位传播率超过传播数字数据所需数据传播率长处,运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交叉,从而传播多种数据信号多路复用技术T1载波位构造及传播速率共193位,第8位是信令和控制信号,第193位是帧编码,传播速率是1.544M/BPS两种PCM载波传播速率以及丁2、T3载波传播速率一种是和T1载波同样1.544M/BPS,另一种是2.048M/BPS。T2载波传播速率是6.312M/BPS,T2载波传播速率是46.304M/BPS。2.1.3异步传播和同步传播异步传播一次传播一种字符数据,每个字符用一种起始位引导,用一种结束位结束,一般起始位为0,停止位为1同步传播为了使接受方确定数据块开始和结束,还需要此外一级同步,即每个数据块用一种前文(preamble)位模式开始,用一种后文(postamble位模式结束,加有前后文数据称为一帧。2.2数据互换技术2.2.1线路互换什么是线路互换?通过网络中节点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专用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传播互换方式线路互换所历经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2.2.2报文互换什么是报文互换?将目地址附加在报文中,然后让报文从节点到节点通过网络传播互换方式报文互换比较线路互换优缺陷线路效率高无需同步使用发送器和接受器传送数据不会出现如线路互换中因通信量变大而导致呼喊被封锁现象,只是报文传送延迟可以把一种报文发送到多种目地可以建立报文优先权报文互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转换发送部操作终端保文可以被截获,然后存储或重新选择到另一台终端途径报文互换重要缺陷是他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通信规定2.2.3分组互换(1)概念解释分组互换是一种结合了报文互换和线路互换各自长处互换技术,其中,它采用了限制长度数据报,以及虚拟连接虚电路措施,从而到达更好互换效果。2.2.4三种互换技术比较(1)三种互换技术合用不一样场所对于交互式通信来说,报文互换是不合适;对于较轻和/或间歇式负载来说,线路互换是最合算,由于可以通过拨号线路来使用公用系统。对于两个站点之间很重和持续负载来说,使用租用线路互换线是最合算。当有一批中等数量数据必须互换到大量数据设备时,宁可用分组互换措施,这种技术线路运用率是最高。数据报分组互换合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报文。虚电路分组互换事宜浴场互换和减轻各站处理承担。2.2.5信元互换ATM(异步转移模式)采用信元互换2.3数据传送方式分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在并行通信中数据传播所使用并行数据总线物理形式计算机内部数据总线诸多就直接是电路板扁平带状电缆圆形屏蔽电缆2.3.2串行输入/输出(1)串行输入特点串行数据传播中,每次只传送一位数据,速度比并行传播慢,不过,实现串行传播硬件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特点。2.3.3串行数据通信系统进行串行通行三种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数据传播、接受定期可以通过数据链路控制来实现串行数据通信两种传播措施异步串行传播通信硬件通过附加同步信息措施传播数据同步串行传播同步信息包括在信息块内措施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优缺陷同步通信取消了每个字节同步位,从而使数据位在传送为中所占比率增大,提高了传送效率。同步通信容许顾客传送没故意义二进制数据容许PC机顾客通过同步通信网络与计算机实现通信2.4检错与纠错检错法概念检错法是指在传播中仅仅发送足以使接受端可以检测出差错附加位。检错法分类奇偶校验法冗余校验法(LRC)循环冗余校验法(CRC)2.4.2纠错法自动祈求重发(ARQ)当发送站向接受站发送数据块时,假如无差错,则接受站回送一种肯定应答,即ACK指令;假如接受站检测出错误,则发送一种否认应答,即NCK指令,祈求重发。正向纠错法发送站发送能使接受站检错纠错冗余位2.5通信硬件2.5.调制解调器(1)调制解调器是一种数据通信设备(DCE)(2)调制解调器作用就是将数据在数据格式与模拟格式之间转换(3)AT指令集ATD拨号指令(ATDP:脉冲拨号,ATDT音频拨号)ATH挂机指令ATA应答指令(ATSO=0表达取消自动应达,=某个非零整数,则表达振铃这个整多次后应答)ATZ——将调制解调器内寄存器值设为默认RS-23原则(1)何谓RS-232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数据终端设备与数据通信设备在进行串行二进制数据互换时接,EIARS-232C(2)RS-232物理层特性机械特性接原则机械部分指定两个通信装置怎样连接。规定了有两个连接器,接到DCE为母,接到DTE为公。原则规定使用25针连接器,DB25连接器已成为一种实际上原则。电信号特性+3V~+15V正电压表达SPACE-3V~-15V负电压表达MARK在-3V+3V之间构成一种转换区域,实际上,传播一般使用+(-)12VRS-232C引脚分派引脚功能分类数据线路:分为数据传送和接受两条线路发送数据(TD,引脚2),接受数据(RD,引脚3)控制线路:控制线路传送PC或调制解调器中某些条件ON/OFF指标来指示该引脚线路状态处在启动或是关闭DTR,引脚20:数据终端就绪,由PC产生以使调制解调器理解PC已准备就绪DSR,引脚6:数据设备就绪,由MODEM产生,以告诉PC当MODEM打开时,已和线路连接好且处在数据传播模式RTS,引脚4:祈求发送,由PC产生毅同志调制解调器它想要传送数据CTS,引脚5:清除发送,由MODEM产生告诉PC它可以进行数据传送CD,引脚8:载波检测,也称为接受线路信号检测装置(RLSD),有时还称为数据载波检测(DCD),他告诉PC机调制解调器与否已建立了有效连接RI,引脚22:振铃指示地SG,引脚7:信号地PG,引脚1:保护地定期电路①TC,引脚15:称为发送定期②RC,引脚17:称为接受定期空调制解调器连接,关键是将发送数据TD和接受数据RD交叉连接,实际上是直接通信2.5.3通信适配器异步通信适配器也叫串,异步通信界面,通用异步接受器废送器或UART同步通信适配器最常用同步通信适配器是SDLC和BSC2.6通信软件功能调制解调器控制呼喊徊答模式切换自动重拨号挂起数据控制功能流控制(XON/XOFF)文献传播数据操作功能字符过滤转换表终端仿真特殊功能外部文献操作后台操作回到操作系统编辑器第三章局域网基本特性决定局域网特性重要三种技术:用来传播数据传播介质用来连接多种设备拓补构造用以共享资源介质访问控制措施这三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数据类型、网络响应、吞吐量和效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多种网络特性。3.1局域网定义和特性局域网络定义将小区域内多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通信网络从协议层次观点,局域网可包括着下三层功能,将连接到局域网络数据通信设备加上高层协议和网络软件构成为计算机网络。小区域可以是一建筑物内、一种校园或者大至几十公里大区域。局域网络经典特性:高数据速度(0.1Mbps~1Mbps),短距离(0.1km~25km),低误码率(10-8~10-11)局域网中协议构造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由于局域网不存在路由问题,因此,一般不单独设网络层;由于LAN介质访问控制比较复杂,因此数据链路层提成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两层局域网原则重要为IEEE802委员会所制定IEEE802局域网原则3.2拓补构造网络拓补定义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措施和形式称为网络拓补。(2)选择网络拓补时所考虑重要原因费用低,灵活性,可靠性3.2.1星型拓补星型拓补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链路接到中央节点各个站点构成,采用星型拓补互换方式重要有报文互换和线路互换,线路互换更为普遍,既有数据处理和声音通信信息网大多采用这种拓补构造,目前流行PBX就是星型拓补经典星型拓补优缺陷:以便服务每个连接只接一种设备不会影响全网集中控制和故障诊断简朴访问协议f缺陷是电缆长度和安装扩展困难依赖于中央节点3.2.2总线拓扑(1)总线拓扑定义采用单根传播线作为传播介质,所有节点都通过对应硬件接连接到传播介质上拓扑方式总线拓扑长处:电缆长度短,布线轻易;可靠性高;易于扩充。总线拓扑缺陷:故障诊断困难;中继器配置:在总线干线基础上扩充,可采用中继器,需要重新配置,包括电缆长度剪裁、终端器调整等。由于接在总线上站点要有介质访问控制能力,因此终端必须是智能。3.2.3环型拓扑环型拓扑定义由某些中继器和连接中继器点到点链路构成一种闭合环网络拓扑构造环型拓扑长处电缆长度短无需接线盒合用于光纤环型拓扑缺陷节点故障引起全网故障;诊断故障困难;不易重新配置网络;拓扑构造影响访问协议。3.2.4树型拓扑定义由总线拓扑演变过来,形状象一颗倒置树,顶端有一种带分支根,每个分支还可延伸出子分支网络拓扑构造长处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轻易。缺陷对根依赖性太大,假如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3.2.5星型环拓扑定义由一批接在环上连接集中器构成,结合了星型拓扑和环型拓扑长处网络拓扑构造长处故障诊断和隔离以便;易于扩展;安装电缆以便。缺陷需要智能集中器电缆安装问题3.3介质访问控制(MAC)定义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播介质进行访问管理措施共享介质方式中最常用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和标识环传递措施。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MAC措施连接在以太网总线上任何一种设备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尝试发送一种帧。标识环传递是标识环网中采用MAC措施。标识是一种专用控制帧,不停传递于各站点间用来标志环路与否空闲以便站点用来发送数据帧。为处理网络换方式是不一样于共享介质方式另一种在桥接技术上发展起来冲突,深入提高网络有效带宽一种MAC措施。为处理网络互换机相称于集线器位置,但不象集线器那样需要向所有端重发输入帧,而是去观测此帧目地址和源地址,确定“转发”方向。互换机一般是由I/O缓冲、I/O端和互换部件三部分所构成,常常采用“穿通”、“存储转发”两种内部转发技术。3.4局域网协议原则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局域网协议原则是IEEE8802-X原则或称IEEE802-X原则,另一方面尚有美国国标学会(ANSI)X3T9.5委员会制定FDDI原则.IEEE802原则系列含义及内容简视IEEE802.1IEEE802.16ISO93羊4细内容见教程P44)LAN参照模型服务访问点SAP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物理层第四章局域网系统☆局域网系统是将小区域内多种通信设备连在一起通信网络。4.1总线/树型网络(1)总线/树拓扑是一种多点介质,多种设备共享单个数据通路,而同步只容许一种设备发送数据。在总线/树拓扑多点介质传播中,有两个方面问题需要尤其考虑:要决定介质上哪个站可以发送数据MAC措施;要处理信号平衡问题。为了满足多点介质中数据传播不会因发送器信号过弱,在信号衰减中达不到信号传播规定;或信号过强以致电路过载,产生谐波和其他假信号。因此,对于N个站系统,为了满足上述规定,需要考虑n*(n-1)/个排列状况。两种发送技术:基带传播(数字信号双向传播全频发送)和宽带传播(模拟信号无线电调制,采用FDM复用技术单向传播)4.1.1基带系统基带发送技术最长传播距离是5M,最大站点数是1,数据速率可到达10MBPS,可用中继器连接各段总线。以太网五大构成部分:收发器接受或发送信号,监听总线上信号,检测总线上信号冲突以及实现站和总线电缆地隔离。收发器电缆由四对电缆构成,连接控制器和收发器,他功能是传送数据和控制信号,给收发器提供电源。50欧姆同轴电缆50欧姆终端匹配器吸取信号以防止反射效应。控制器。以太网三种不一样大小构造(见资料P49,图4.5)基带总线系统也可以用价格廉价但性能较低双绞线作为传播线,由三部分:双绞线总线、终端匹配器、控制器接。最大长度为1公里,最大数据速率为1M/BPS连接站点数达几十个。4.1.2宽带系统宽带发送技术是一种单向传播技术,一般采用75欧姆有限电视电缆作为传播介质。并且采用模拟信号传播。两种不一样宽带构造:单电缆构造采用不一样传播频率发送信号和接受信号,端头是个有源频率转换器;双电缆构造采用相似频率发送在不一样通路中发送和接受信号。单电缆构造缺陷:使用复杂元件;需要使用频率分叉器。单电缆系统中三个原则分叉器及其低、高频带范围子分叉器,低频带为5MHz~30MHz,高频带为54MHz~3MHz中分叉器,低频带为5MHz~116MHz,高频带为168MHz~3(4)MHzC. C. 高分叉器,低频带为5MHz~174MHz高频带为232MHz~4MHz宽带系统由五部分构成:电缆:中继线电缆,直径为0.75英寸~1.0英寸,在3MHz下衰减为每英尺0.7dB~1.2dB,可达几十公里;分布电缆:直径为0.4英寸~0.5英寸,衰减为每1英尺1.2dB~2.0dB,用于短距离和分支电缆;连接站到LAN电缆:直径为0.25英寸1.0英寸,衰减为每1英尺4dB~6dB。终端匹配器放大器:用来赔偿电缆衰减,对低频系统不需要。对单电缆宽带系统,放大器必须是双向。向偶合器和分叉器:功能是将一种输入提成两个输出,或将两个输入合成一种输出;控制器4.1.3基带系统和宽带系统比较基带系统长处:不需用Modem,价格廉价;构造、技术简朴;轻易安装;缺陷:只有一种通道;容量有限;距离有限;宽带系统长处:容量大;多种通信模式;构造灵活;大覆盖范围;采用成熟CATV。缺陷:需要MODEM,价格贵;安装和维护复杂;两倍传播延迟。IEEE802.局域网络IEEE802.3是支持CSMA/CD算法局域网,最常用基带IEEE802.3局域网络有四种:10Base5主干网,粗缆)10Base2(价格廉价,细缆)10Base-T(易于维护)10Base-F(光纤网,适于楼间互连)详细图形参见P52-P534.2环型网4.2.1环型网工作原理中继器提供了环型网三个基本功能:数据插入环中、接受数据、数据从环中删除报文进入环中删除措施:当目站接受到报文后,即在目站将报文从环中除去;目站接受了报问候,报文仍在环中,直到返回发送站才将报文删除,这种措施有三个长处:相对第一种措施,可减少为了识别地址所产生延迟为一位延迟;由接受站点变化报文某一标志位,回送至发送站可作为回答响应;容许多点广播。中继器在环型网运行中四个状态A.监听状态:发送状态接受状态旁路状态4.2.2标识环介质访问控制标识环三个不一样变化方案当站点获得控制标识后能发送得报文数目;控制标识形势和位置是包括在信息帧内还是在信息帧外;发送站何时将标识释放给下一种站点。三种标识环网:DCS,ESM,Prime环型拓扑构造最大长处是:由于采用点到点通信链路,被传送信号在每一结点再生,因此,传送错误可减到最小,整个网传送距离可很长。点到点通信环型构造可采用光纤作为传播介质,具有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长处。最大缺陷是可靠性问题。4.3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网FDDI网几种性能指标是一种高性能光纤标识环局域网,运行速率为1Mbps,最大距离可达2公里,最多可连接10个站点。FDDI包括了两个光纤环,一种顺时针方向传播,一种逆时针方向传播。任意一种环发生故障,另一种可做备用,如两个环在同一点发生故障,则两个环可合成一种单环,长度几乎增长一倍,每个站点具有能加入两个环或旁路站点功能开关。FDDI定义了A和B两类站点,A能连接到两个环上,B只能连接到其中一种环上FDDI使用了4B/5B编码技术,这种编码同曼彻斯特编码比较失去了时钟自同步长处,但大大节省了元件费用。4.4迅速以太网4.4.1迅速以太网类型迅速以太网同以太网比较高速率、低成本(其他内容参见P58)迅速以太网所支持三种类型发送接受器两种用于双绞线(即1Base-T4和1Base-TX),一种用于光纤(即1Base-FX)名词解释UTP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4.4.2迅速以太网产品(1)迅速以太网产品分为适配器和HUB适配器构造简朴,一边是总线构造,将数据传送至主机、中继器或HUB;另一边接到所选介质。HUBa)共享机制中继器b)互换机值互换器4.4.3迅速以太网技术互换技术两种重要应用形式是折叠式主干网和高速服务器联接为了支持将互换器使用逐渐向下过渡,生产迅速以太网厂家开发了具有如下特点产品:更多端数;更大缓冲;更好地址过滤;管理工具;第五章局域网软件☆网络操作系统是使网络上各计算机能以便而有效共享网络资源、为网络顾客提供所需多种服务软件和有关规程集合。5.1操作系统概述及其发展操作系统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操作系统是单块式,由一组可以任意互相调用过程构成,安全性差,可扩展性差;另一种构造是层次式,UNIX,NOVELL,NETWARE以及VAX/VMS,此类操作系统由于层次性强,轻易对操作系统进行增强,但兼容性差;client/serv模试,以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制Mach为代表。5.2网络操作系统概述及其特点5.2.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网络操作系统所应具有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献管理,之外尚有提供高效、可靠网络通信能力;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5.2.2网络操作系统特点特点从体系构造角度看,当今网络操作系统也许不一样于一般网络协议所需完整协议通信传播功能,但具有所有操作系统职能,如任务管理、缓冲区管理、文献管理、磁盘、打印机等外设管理。从操作系统观点看,网络操作系统大多是围绕关键调度多顾客共享资源操作系统。从网络观点看:L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一般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网路接卡以及拓扑构造。OSI模型第三层到第五层网络软件重要对应如下两种功能:支持高层服务支持有效、可靠网络数据传播OSI第七层和第六层功能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将其作为内部功能来实现一种经典网络操作系统所具有特性:A,硬件独立B.桥潞由连接多顾客支持网络管理安全性和存取控制顾客界面5.3网络操作系统构造WINDOWSNT系统构造(1)WINDOWSNT构造框架可分为系统顾客态部分(保护子系统)这部分由诸客户进程、诸服务器进程构成,WindowsNT有两类保护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集成子系统系统关键态部分(NT执行体)NT执行体格构成部件重要作用:I对象管理程序;II安全调用监视;进程管理程序;当地过程调用(LPC);虚拟内存管理;内核:对中断和异常做出响应;调度线程:提供一组基本对象和接;I/O系统包括下列自部件:I/O管理程序,文献系统,网络重定向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设备驱动程序,高速缓冲存储管理程序;VIII硬件抽象层(HAL)IX.以上这些构成部件重前六个都要实现两组函数:系统服务和内部例程UNIX系统构造UNIX系统分为关键层和实用层两部分内核可按其功能划分为:存储管理,进程管理,进程通信,中断、陷阱与系统调用,输入输出管理,文献系统。所有顾客进程通过陷阱方式调用内核提供服务NETWARE系统构造(1)最重要是基于模块设计思想开放式体系构造5.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功能WindowsNT网络功能WindowsNT内装网络简介(1)WindowsNT是一种将网络功能集中在操作系统之中网络操作系统,它I/O系统包括五个部分:输入输出管理程序文献系统缓冲存储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网络驱动程序NT内装网络工作流程顾客态软件调用本机I/O服务-I/O管理程序创立I/O祈求包(IRP),并将祈求送至WindowsNT重定向程序-重定向程序将祈求包提交传播驱动程序-传播驱动程序处理祈求包并将它放置在网络上。WindowsNT内装网络特点将联网能力加入到操作系统中,使之成为操作系统功能一种构成部分;NT支持文献复制、电子邮件和远程打印,而不必规定顾客在机器上再安装任何网络服务器软件;内装网络包括诸多部件,但最重要是重定向程序,服务器和传播驱动程序现存多种网络,网络驱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在NT系统中也很轻易进行数据互换和交互内装网络是开放式,多种部件可以动态调入、卸出。WindowsNT内装网络功能(1)网络功能内置于操作系统内核;NT网络部分与LANMANAGER.MS-NET间互操作性和网络级兼容性。与其他网络系统互操作性。提供以便地建立分布式应用程序机制(5)开放性WindowsNT网络体系构造(1)位于应用层命名管道是NETBIOS更高层接,它在两个系统之间提供一种抽象、可靠和易于使用数据通路。重定向器是解释网络I/O祈求并生成对下层协议调用,以实现网络I/O功能。为支持重定向器和服务器,定义了统一传播界面。传播层和网络层是由传播驱动模块所构成。在链路层上定义了NDIS供其他硬件厂商开发其网络硬件驱动器。UNIX网络功能文献管理(1)文献复制:如uccp命令联合文献系统文献系统保护顾客程序执行分为显示分派方式和隐式分派方式NetWare网络功能NetWare网络通信通道技术NetWare同步能连接四个通信驱动程序;NetWare重要运用Shell程序大量调用DOSINT12H软中断来与服务器通信NetWare网络传播协议自主性NetWare网络传播协议自主性体目前两个重要部件:A.开放数据链路层接(ODI)Streams模块LINUX操作系统LINUX功能大量免费源代码支持多种文献系统支持TCP/IP网络些一完备实现LINUX常用软件基本命令和工具VI,EX,PICO,JOVEGUNEMACS文本与文字处理程序GROFF,TEX,TEXINFO程序设计语言和辅助软件GCCX窗系统网络设置支持TCP/IP,UUCP第六章服务器与工作站基本概念在局域网实际应用中,最重要仍然是资源共享,包括高速或珍贵外围设备共享、信息共享、访问文献系统和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是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重要构成部分。6.1网络服务器服务器概念一种为网上顾客所众所周知,具有固定地址,并为网上专门提供服务网络节点。三种不一样网络服务器类型打印服务器(PS)终端服务器(TC)磁盘服务器6.1.1打印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重要功能PS驻留在已知位置,顾客通过约定协议和他通信;送到PS分组有命令和数据两种,PS负责此类分组处理;将文献从打印队列中删除或停止;发送文献提成数据块或者存储起来,或者立即打印;如服务器有故障,可将一种错误标志码回送给顾客;可以有几种打印机同步接入一台打印服务器,在网上也可以配置多台打印服务器6.1.2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概念在局域网环境下,终端可通过网络接到主机在网上传送数据,将数据包装成分组。在虚电路连接下TC功能按终端BREAK键,给TC发接入信号;TC响应,首先和主机网络接通信,网络接可一是专门硬件,或者是操作系统终端驱动器,TC和接之间设置一条虚电路;TC告知顾客已经设置好连接;顾客在终端上输入数据,TC接受数据,包装成对应分组,通过新设置虚电路传送至主机,此时相称于终端和主机直接相连。顾客中断PC以实现连接结束。6.1.3磁盘服务器顾客程序从当地磁盘读数据过程顾客程序向操作系统发一种读祈求;操作系统接到该祈求,从内部表信息中算出磁盘上地址或块号,然后将命令发给对应磁盘驱动器,并具有:磁盘号,读起始地址,要读块数和将数据写入内存地址;磁盘给顾客响应,将数据送给顾客。顾客程序从远程磁盘读数据过程识别网络操作,发出网络祈求;B.分组将祈求发送至磁盘服务器,服务器响应,发送数据分组给远程顾客驱动器;顾客驱动器拆包,将数据送至操作系统,接着和当地磁盘同样操作磁盘服务器软件由下列部分构成网络模块,处理网络接和各层协议;服务器进程,处理所有顾客祈求,服务器进程实现“顾客-磁盘驱动器”协议;常规磁盘驱动器,实现真正访问磁盘。共享磁盘系统长处顾客除了可以使用当地磁盘容量外,还可使用磁盘服务器提供存储容量;充足提高了珍贵磁盘运用率;有也许使网络上所有顾客共享只读数据,这节省了每个顾客机器空间;配置补带当地磁盘顾客机器网络价格廉价。6.2文献服务器6.2.1文献服务器接接作用将顾客认识文献符号名映像到服务器认识文献表达号。文献服务器不直接和顾客接,而是通过文献系统、数据库系统这样应用系统间接和顾客接。6.2.2文献服务器构成文献服务器硬件基于PC机服务器小型机、大型机、超级服务器超级服务器是一台专门设计成文献服务器PC文献服务器软件服务器软件即网络操作系统。6.2.3文献服务器指标存取速度;(2)存储容量;安全方略;可靠运行。6.2.4服务器硬件文献服务器硬盘文献服务器处理器文献服务器内存6.2.5服务器软件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有三个构成部分网络操作系统模块使工作站可通过网络使配器及电缆和文献服务器或其他工作站互换信息,包括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工作站部分软件,重要是发出祈求信息,并送往文献服务器;文献服务器部分软件,重要是产生对祈求响应信息;某些常用服务器软件功能登录到服务器;映像驱动器;共享资源;服务器安全:包括顾客标识、令和授权、许可网络工作站WINDOWS工作站将WINDOWS3,X装入PC机时,需要占用5MB~7MB磁盘空间,WIN9X更大安装WINDOWS工作站环节A.在文献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在服务器上共享WINDOWS在局域网上配置WINDOWSUNIX工作站网络版本UNIX命令把哦扩RLOGIN、RCOPY和RWHO,顾客还可使用远程访问(TELNET)、文献传播(FTP)和发送电子邮件(SMTP)等功能。SCO企业SCOUNIXSystem版本使目前UNIXPC工作站最流行商业软件。第七章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互连是将多种局域网互相联连接以实现信息互换和资源共享7.1网络互连需求7.1.1局域网互连需求局域网有如下三个限制原因局域网覆盖距离是有限;局域网能支持联网计算机数目是有限;局域网上能传播通信量是有限。当组织需要配置有不一样类型局域网时,需要处理异种网络互连。7.1.2网络互联类型(1)五种网络互联类型相似类型局域网互联不一样类型局域网互联通过主干网将局域网互联通过广域网(WAN)将局域网互联局域网访问外部计算机系统7.1.3网络互连处理方案7.2中继器(1)是最简朴局域网延伸设备,运行在物理层。其功能是放大或再生局域网信号。7.3网桥(1)网桥运行在OSI数据链路层7.3.1桥接以太网桥接局域网采用一种称为交叉支撑树算法(spanningtr^e7.3.2源途径选择(1)源途径算法与交叉支撑树算法区别所在第一它是能充足运用所有路由器能力;源途径算法不需要在网桥中作任何处理源途径透明⑴spanning七桥有时也称为透明桥7.3.4转换桥(1)在不一样局域网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用到转换桥FDDI网桥分布式光纤接数据网桥连接众多以太网和标识环网,是校园网常用一种方案。FDDI主干网互联以太网或标识环网需要采用一种称为封装技术7.3.6网桥限制网桥只能用于联接数量不多、同一类型网段以太网桥重要限制是在网络任意两个节点间,难于提供多于两个不一样路由用源途径选择标识环网能支持多于两个途径,不过对于较大网络难于管理。网桥合用于相似类型局域网互联;转换网桥合用不一样类型局域网互联;封装网桥合用于FDDI主干网互联。7.4路由器7.4.1路由器功能能支持多种链路联接复杂网络,具有动态选择路由以平衡通过各个路由其通信负载功能。路由器与网桥区别它能根据分组类型过滤和路由;它支持在LAN段之间有多种链路网络,当某个链路损坏时,可选择其他路由;路由器可根据网络通信状况决定路由,当网络负载很重时,各路由器能动态选择路由。7.4.2路由算法PPP协议:只规定路由器能互相操作,而不提供任何路由选择,这合用于连接两个网,而每两个网各自采用不一样路由协议。RIP协议容许由路由选择功能,但总是按最短路由做相似选择。此外,它路由功能并不强,它并不考虑当时网络通信状况以及通信费用。OSPF协议克服了上述缺陷,它合用于大网络。7.4.3路由器配置方案7.5网关网关不仅具有路由功能,并且能在两个不一样协议集之间进行转换。网关原理如同不一样国家语言翻译,将不一样协议集协议进行翻译、转换。第八章网络应用8.1多顾客应用8.1.1局域网环境下多顾客应用标识顾客:用来登陆到局域网上账户标识或顾客标识。访问磁盘扇区:实用根目录中文献;8.1.2文献共享与记录锁定(1)应用程序使用文献共享和记录锁定来保证可以持续不停对文献进行更新;文献锁定若覆盖了应用程序使用文献整个时段,将会严禁其他人访问文献;多顾客程序使用记录锁定来保护数据文献完整性。8.2文字处理8.2.1文献共享8.2.2跟踪文献8.3电子表格(1)Lotus1-2-3和MicrosoftExcel具有便于多种顾客应用电子表格功能:包括将电子表格提供应其他顾客;使其他顾客可以改善模式;跟踪是谁变化了电子表格特定部分。8.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系统是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前途网络应用之一。8.4.1电子邮件与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由两部分构成:标识顾客邮箱和标识邮箱所在计算机。8.4.2电子邮件信息格式电子邮件信息包括两部分:报头(包括有关发送方、接受方、信息主题等方面信息)和主体。8.4.3邮件传播(1)Internet邮件传播原则是简朴邮件传播协议(SMTP)电子邮件具有分发、列表和转发功能;TCP/IP协议簇中包括了邮局协议(POP)。X4报文处理系统(1)X.4是由CCITT于1984年制定用于电子邮件原则;(2)X.4报文格式:信封、报头、本体(3)X.4在OSI模型中应用层,可以分为顾客代理层和报文传送层两层;在局域网环境下,在每个节点不装配MTA,而在UA下装配一种提交和传递实体(SDE),节点也可通过广域网和其他MTA相连。8.5在线服务在线服务系统可分为如下四大类:信息;B.通信;服务;专题组(SIG)8.5.1家庭办公8.5.2电子教育(1)美国在线教育基础设施是电子大学网络(EUN)8.5.3电子银行自动存取款(CD/ATM)系统电子汇款系统销售点自动转账系统8.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CIMS网络特点(1)CIMS通信特点通信距离短通信实时性强异构环境下通信通信可扩展性异种机进程间报文通信(2)CIMS网络特点开放性原则化C.实时性丰富网络服务I虚终端服务II文献传送服务III网络文献系统(NFS)电子邮件制造报文规范(MMS),虚拟制造设备(VMD)常用编程接:进程间通信(IPC):一种基于套接字SCOCKET通信形式远程过程调用(RPC)适应工厂物理环境、地理环境8.6.2制造自动化协议定义MAP,是美国通用汽车企业(GM)提出一种用于制造自动化局域网协议。MMS有两种称呼:ISO把它叫做MANUFACTURINGmessagespecificationISO9506,而EIA则定名为maunfacturingmessagingser或cRS-511MMS协议关键是VMDMMS重要有八大类应用功能:上下文管理,加工程序传播管理,加工程序运行控制,变量访问,操作员通信,VMD支持,时间管理和日志管理MMS是一种不对称主-从式通信协议,使用了发起者和响应者概念MMS采用有连接证明型通信方式,两个MMS顾客必须线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络,然后才可以在MMS环境中互换信息。8.6.3办公自动化协议(TOP)(1)办公文献构造(ODA)提供原则文献构造,它目是除了可以穿件和在网上传递任何类别文本外,还要能在另一端再生、修正和进行其他文本处理工作。ODA基于三阶段文档产生过程:编辑过程、排版过程和影像过程。结合通用原始图形互换规范(IGES),计算机图形文献规范(CGM)和图形关键系统(GKS)等使TOP3.0称为一种具有自己独特地位全功能办公室网络。8.6.4场地总线定义由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提出一种用于互连工业低层设备,运用串行数字通信一种工业低层总线局域网。场地总线是指分布在生产现场初级自动化设备与控制室里较高级自动化设备之间一种用于短报文传播数字式串行通信链路。SP-50委员会专门从事于场地总线研究H1与H2总线区别总线名称链路类别电气特性H1总线点-点通信链路20mA电流,最高载波频率为96HzH2总线多点通信链路载波频率超过1kHzCIMS中点-点通信点到点通信是把低层设备与其控制器直接相连后实现信息互换一种通信方式点-点通信在CIMS众运用诸多原因是CIMS中有许多高档加工设备;通信费用低廉,易于实现CIMS集成通信构造第九章广域网☆广域网是作用地理范围从数十公里到数千公里,可以连接若干个都市、地区甚至跨越国界、遍及全球一种计算机网络。有时也称为远程网。广域网构成(1)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首先采用存储转发分组互换原理开发了ARPANET美国TELENET,加拿大DATAPAC、欧共体EURONET、IBM企业SNA网、DEC企业DECnet网等。9.2点到点通信(1)点到点通信一般有两种状况:第一种:成千上万各族只有多种局域网,每个局域网具有众多主机和某些联网设备以及连接至外部路由器,通过点到点租用线和远地路由器相连;第二种:成千上万个顾客在家里使用MODEM和拨号线连接到INTERNET,这是点到点连接最重要应用。SLIP办议(1)1984年制定,协议文本用于描述RFC1055。(2)SLIP协议问题所在:没有任何纠错检错功能;只支持IP分组,当INTERNET不停发展和扩大且包括诸多非IP协议网络时,SLIP不合用;每一方需要懂得另一方IP地址,且在设置时不能动态赋予IPD.SLIP部提供任何身份验证SLIP未被接受为INTERNET原则,版本多,不易互操作。PP协议INTERNETIETF制定了PPP协议PPP协议三大功能:成帧措施可清晰辨别帧介乎和下一帧起始,帧格式还处理差错检测;链路控制协议(LCP)用于启动线路、测试,任选功能协商以及关闭连接;网络层任选功能协商措施独立于合用网络层协议,因此可合用于不一样网络控制协议(NCP)X.25公共分组数据网CCITTX.25提议是常见公共数据网一种协议。X.25包括有关一组协议:CCITTX.3,X.28,X.29,X..75等,X.25描述了将一种分组终端连接到一种分组网络上所需要做工作,它特性是容许建立一种能提供两种类型分组互换网络,这两种类型是高优先级类型和正常优先级类型。X.25是一种中速数据网络,一般速率在64Kbps以内。9.4综合业务数字网(1)ISDN目是提供经济、有效、端到端数字连接以支持广泛服务。ISDN定义ISDN是由综合数字网发展起来一种网络,它提供端到端数字连接一支持广泛服务。ISDN特点:提供开放式原则接;提供端到端数字连接;顾客通过公共通道、端到端信令,实现灵活职能控制ISDN系统构造数字位管道:即在顾客设备和传播设备之间通过位流管道。ISDN环境应用包括如下功能:线路互换,分组互换,公共通道信令,网络操作和管理数据库以及信息处理和存储功能。ISDN一种重要特性是使用公共通道信令技术,以实现顾客网络访问和信息互换,容许使用公共通道信令通路来控制多种线路互换连接,公共通道信令在D通道上传播。9.5高速广域网9.5.1发展高速广域网驱动原因近20数年,计算机速度提高了百万倍,而网络速度只提高了几千倍,因此,网络速率以称为瓶颈。最终顾客不仅规定传播数据,还需要传播诸多多媒体信息大量光缆铺设,处理了传播介质频宽问题,而瓶颈转为互换系统速率和频宽。美国政府高性能计算和通信计划(HPCC)推进。异步转移模式(ATM)和同步光纤网络(SONET)是实现高速网络底层重要技术和设施。用于ATM速率为155Mbps~622Mbps,SONET速率为51.8Mbps~9.953Gbps9.5.2互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是由美国Bellcor企业提出,提供DS-1到DS-3速率高速城域服务,基于IEEE802.6原则.对于N个局域网联接,全联接方案要租用n(n-1)/2条长距离线,而SMDS只需租用n条最邻近SMDS路由器短距离线。SMDS基本服务是无连接分组传递服务,分组格式包括三部分:即目地址,源地址、以及可变长顾客数据,最长为9188字节。SMDS处理猝发式通信机制如下:接到每个访问线路由器包括一种计数器,并以常速率计数。当分组抵达路由器时,每次检查一下计数器读数与否超过度组长度,假如是,则无延迟被发送,并将计数器数减去已被传送分组长度;假如分组长度不小于计数器数,则分组被丢弃,这种机制首先为顾客提供了迅速服务响应,另首先也可限制顾客使用超过起伏废对应频宽。9.5.3帧中继是一种只是简朴地提供面向连接、将数据从甲地传递至乙地、廉价、中速公共网。帧中继只提供最低服务,即决定每个帧起始和结束,以及甲侧传播差错。假如接受到一种坏帧,帧中继只是简朴地把它丢弃,由高层协议来处理这个差错,不像x.25,帧中继部提供响应和正常流控。9.5.4宽带ISDN和ATM使BISDN有也许实现一种技术称为异步转移模式(ATM)。ATM基本概念是使用一种称为信元、小、固定大小分组传送所有信息。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中5个字接为信元头,48个字节为顾客数据。ATM速率为155Mbps和622MbpsATM特点:面向连接技术;采用固定长度信元;每个信元由标识符作为标志;话音、视频和数据都可由ATM信元信息域传播,ATM对各类信息都同样处理,实时通信可获得保证频带;无连路对联路纠错控制;无连路对链路流控;ATM信元高速互换,根据输入信元报头信号做路由判断;地址是基于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概念。9.5.5从窄带到宽带ISDN传播模式概念传播模式是指通信网络中采用传播、多路复用及互换技术。线路互换是在通信双方两个站之间故意条专用通信通路,用于线路互换经典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FDM)和同步是分多路复用(STDM)分组互换是将顾客信息封装成分组,其中包括了用于路由和其他网络内部控制信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服务发展交互服务种类:会话服务信报服务检索服务传播服务种类:无顾客控制功能传播服务B.具有顾客控制能力传播服务宽带服务三个重要特性:不是所有服务都规定很高传播速率和带宽,但活动图像传播服务及高速数据通信确实有这种规定。某些服务由很高猝发性,用高峰位率与平均位率之比来表达猝发性,对面向连接数据传送为1Mbps50Mbps,文本传送为1Mbps20Mbps,电视会议为1Mbps5Mbps。对网络规定是能支持多种不一样速率服务,能支持猝发性通信,要考虑信息丢失敏感应用和延迟敏感应用网络进展采用单一传送模式并能支持所有服务方案具有特点:全数字式;简朴是线非常高速互换,只有端对端差错恢复过程;灵活。对未来也许出现服务没有严格限制,可提供高效、可变速率服务,能妥善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编码解码器技术发展。第十章Internet☆目前信息网络发展三个趋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规划和建设;全世界最大互联网(Interne)t规模和应用正在飞速地发展;商业化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很大市场,并正在大力开拓。Internet形成和发展Interne定X(1)Interne是全球最大、开放、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计算机互联网。窄义上Interne指上述网中所有采用IP协议网络互联集合,其中TCP/IP协议分组可通过路由选择互相传送,一般把这样一种网称为IPInternet(3)广义上Interne指IPIntern加世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站网络。Interne形成Interne是由ARPANET发展和演化而成,ARPANET是全世界第一种分组互换网。(2)1972年在首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ICCC)上初次公开展示了ARPANET远程分组互换技术。Interne发展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发展第二阶段,关键是NSFNET形成和发展。伴随Interne规模扩大,应用服务发展,以及全球化需求增长,提出了Internet商业化,并开始建立Alter和PSInet这些商用IP网络。Internet系构造Intern体系构造框架(1)Internet最底层是物理传播管道;TCP/IP协议是实现互联网络连接性和互操作性关键;在高层,TCP/IP协议为Interne顾客提供了终端访问方式和客户服务器方式服务工具。TCP/I协议概述⑴TCP/I胁议与OSI模型比较第二层表达TCP/IP实现基础,Others表达MILNET,IEEE802.3CSMA/CD,IEEE802.4TokenBus以及IEEE802.5TokenRin等。第三层网络层中,IP为互联网协议,ICMP为互联网络控制得报文协议,ARP为地址转换协议、RARP为反向地地址协议。第四层为传播层,TCP为传播控制协议,UDP为顾客数据报协议、NVP为网络语音协议在第五一七层中,SMTP为简朴邮件传送协议、NSP为名字服务协议、DNS为域名服务、ftp为文献传播协议'TELNET为虚拟终端或远程终端访问。TCP/I协议组数据链路层不是TCP/IP一部分,但它是TCP/IP赖以生存多种通信网络和TCP/IP之间接。网络层具有四个协议:IP、ICMP、ARP、RARP。网络层功能重要由互联网络协议(IP)来提供,除了提供端到端分组分发功能外,IP还提供了诸多功能,例如用以标识分组和重组功能,使得很大IP数据报以较小分组在网络上传播。第三层最重要协议是IP,IP基本任务是通过互联网传送数据报,各个IP数据报之间是互相独立。需要连接独立管理网络路由器可以选择它所需任何协议,这样协议称为内部网关连接协议IGP。在IP环境中,一种独立管理系统称为自治系统。跨越不一样管理域路由器合用为外部网关连接器设计协议EGP,EGP是一组简朴、定义完备正式协议。(6)TCP/IP在第四层提供了两个重要协议:传播控制协议(TCP)和顾客数据报协议(UDP)传播控制协议(TCP)TCP可以在众多网络上工作,它可以提供虚点路服务和面向数据流传播服务,顾客数据可以有序且可靠地传送,当一种分组通过不可靠分组子网时也许发生丢失,破坏、反复、延迟及失序,TCP服务提供了一种可靠进程间通信机制,协议可以自动纠正多种差错。顾客数据报协议(UDP)顾客数据报协议是对IP协议组扩充,它增长了一种机制,发送方使用这种机制可以辨别一台计算机上多种接受者。Internet字和地址(1)Interne上计算机地址可以写成两种形式IP地址格式域名格式(2)Interne上IP地址提成A、B、C三类A类地址分派给少数规模很大网络,详细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第一种八位为网络标识,其中第0位为0,表达A类地址,其他24位均为主机标识;B类地址分派给中等规模网络,详细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前两个八位为网络标识,其中前两位为10,表达B类地址,其他16位均为主机标识;C类地址分派给小规模网络,详细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前3个八位为网络标识,其中前三位为110,表达C类地址,其他8位均为主机标识;10.4连接Internet措施将计算机连接到一种局域网,这个局域网服务器是Internet一种主机;运用串行接协议(SLIP)或点到点协议(PPP),通过拨号方式进入一种Internet主机通过拨号进入一种提供Interne服务联机服务系统。10.5Intern应用和工具Intern应用和服务(1)通信获取信息共享计算机资源Interne基本工具电子邮件:常用功能有多种接受者,邮夹服务,回信,转发,通讯录,加密。文献传播协议:常用命令有设置传播模式:有ASCII和二进制模式目录操作连接操作发送操作获取操作远程登陆:TELNET(4)Archie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图书管理员使用Archie找文献措施:其一,一直文献名可以用Archie找到文献所在主机及目录;其二,模糊查询。WAIS(6)Gopher(7)(8)Mosaic(9)USENETNews(10)Listserv第十一章环球信息网☆环球信息网是一种交互式图形界面Interne服务,具有强大信息连接功能,目前是Interne增长最快网络信息服务。11.1环球信息网基本概念11.1.1环球信息网特点分布式信息资源统一顾客界面支持多种信息资源和多种媒体演播广泛用途11.1.2环球信息网基本概念超文本连接超文本标识语言通用资源访问地址浏览器服务器协议WEB浏览器和服务器11.2.1浏览器LYNXMidasMosaicNetscapeMSIEWEB服务器NCSAWEB服务器CERNdWEB服务器PlexusdWEB服务器Netscape^览器设置和使用Netscape窗Netscape境配置(1)通用配置(2)Netscape高级配置(3)Netscape电子邮件配置Netscap使用(1)使用工具条(2)书签功能(3)地址簿功能(4)使用邮件功能(5)使用HISTORY功能(6)选择语种和字体(7)使用页面编辑器(8)协助信息第十二章TCP/IP网络安装和调试12.1硬件配置和基本概念12.1.1网络配置基本概念(1)有关网卡基本参数A,内存地址中断号(IRQ)I/O端地址MAC地址(2)MSClient使用信息主机标识工作组名WINS服务器DHCP服务器TCP/IP协议使用信息A.主机名域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12.1.2安装网卡与电缆(1)硬件安装保证网卡上所有开关都按照选择对地设置拔电源,开机箱插网卡D.装机箱启动计算机运行网卡分析程序设置所用资源排除网络硬件故障TCP/I通信故障一般查找措施首先检查TCP/IP通信软件与否正常,若无出错信息,用PINGLOCALHOST测试本机网络;检查TCP/IP通信软件工作环境(重要检查通信参数地设置和同信进程分派)判断故障是出目前客户机端还是服务器端;用上节简介措施检查网络硬件设备配置WINDOWS平台TCP/IP联网安装和运行Windowsforworkgroups(1)在setup中安装windowsforWorkgroups与安装windows3.1区别:WindowsforWorkgroup中只有两个兼容网卡及驱动程序表,其他驱动程序可以从网卡厂商获得;在Config.sy文献中加入附加网络协议和网卡驱动程序Device无论运行ExpressSetu还是CustomSetup都需要提供下列附加信息:主机名、工作组名、使用网络打印机类型,网卡类型以及它所使用IRQ、基本I/O端地址以及基本内存地址;于其他类型网络服务器相联时,还要提供网络类型登录后进行网络设置A.Windows网络参数设置;NetworkSetup设置12.2.2安装MicrosoftTCP/IP-32Windows95平台TCP/IP联网Windows95网络配置Windows95TCP/IP办议配置添加TCP/IP协议配置TCP/IP协议WindowsNT平台TCP/IP联网12.4.1WindowsNT网络配置选择联网方式安装IIS选择与设置网卡选择网络协议选择网络服务确认网络组件设置调整网络绑定设置域选择IIS12.4.2配置TCP/IP协议安装和配置协议手动配置TCP/IP自动配置TCP/IPTCP/IP配置过程12.4.3用Ipconfigsping测试TCP/IPIpconfig实用工具用来检测本机TCP/IP配置和到其他TCP/IP主机域网络连接Ping使用工具一种用来手工检测TCP/IP配置和诊断连接故障工具(3)使用Ipconfi和pingUnix平台TCP/IP联网(1)建立网络时需要遵照环节设计物理和逻辑网络构造分派IP地址;安装网络硬件;为每个主机配置启动时候地网络接;设置路由服务程序或者静态路由。12.5.1【地址获取和分派(1)分派IP地址给一种主机时候,一般需要建立机器名字和地址映射关系,这可以通过修改/etc/hos文献、DNS或者其他域名系统来实现理解/ETC/HOSTS文献内容(p225)12.5.2网卡配置Ipconfig命令语法:Ifconfiginterface[family]addressupoptionsnetmask:设置网卡子网掩码broadcast定义网卡广播地址metric影响路由12.5.3路由配置(1)Route:配置静态路由定义静态路由、赔偿变化路由表项命令格式:route[-f]op[type]destinationgatewayhop-countBSDI和OSF/1系统用routeflush而不是用route-f(2)Routed:原则路由daemon特点:outed只支持RIP;具有服务器模式(-s)和安静模式(-q)两种运行方式;routed-可以用来调试路由routed一般动态寻找路由信息,不需要做任何配置。假如全网只有一种网关,routed-可以将这个默认网关路由作为全网默认路由。(3)gated一种更好路由daemongated可以细粒度控制广播路由、广播地址、信任方略、距离向量等。12.5.4系统启动时网络配置(1)网络配置一般是通过修改/etc/r文献直接修改其ifconf、groute命令所在配置行。(2)伴随Solaris发展,ifconfig选项netmask和broadcasts始采用netmask+和broadcast/格式;(3)假如/etc下存在defaultrouter个文献,系统就从这个文献里读取默认网关IP地址Linu网络安装与配置12.6.1安装时进行网络配置常规部分派置完毕后,系统提醒选择网卡类型,从菜单中选定“NE2023”。系统提醒选择手工配置或自动配置,选择手工配置,填入IRQ和I/O地址。在随即对话框中,填入主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继续后续安装。12.6.2手工进行网络硬件配置(1)linu网络设备LO:回送接,用于测试目;ETHN:第N个以太网卡。DLN:第N个DL端。SLN:第N个SLIP接。PPPN:第N个PPP接。PLIPN:第N个PLIP接。(2)以太网安装12.6.3手工TCP/IP网络配置设置主机名:hostnamename设置IP地址(3)编辑hosts^Pnetworks文献为IP进行接配置第十三章网络管理与安全13.1网络管理需求13.1.1网络管理范围SNMP网络管理协议13.1.2网络管理系统需求(1)当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需采用管理系统:网络物理分布较广;网络顾客不停增长,网络性能开始下降;需要区别看待顾客时;需要访问广域网或企业内其他计算设备;当顾客超过12个时。13.1.3网络管理对象(1)需要管理部件可分为三类:物理网络、联网硬件、PC机以及网上运行软件。13.2网络管理功能(1)网络管理有8种功能:性能分析,安全、故障监测,配置管理,网络图,目录管理,网络规划以及计费管理。13.2.1性能分析性能分析包括对LAN上数据量及使用资源监测;根据网络通信量记录可采用如下改善网络性能措施:增强服务器功能;增长其存储容量;增长服务器数量;把LAN分段以限制总通信量;变化使用模式以防止高峰时段;改用更快网络。网桥或者路由器可以把不一样LAN连接到一起,被连接LAN称为LAN段。路由器亦可用于把网络分段,网桥对小网络比较合适而路由器合用于大网络13.2.2安全性威胁到LAN安全重要原因包括非授权顾客存取、电子窃听、通过公共网侵入黑客直接从网上截获信息以及病毒等。网络操作系统(NOS)系统安全功能A.NOS不能处理所有安全问题,NOS重要是控制LAN上终端或PC对网上资源访问。NOS一般不能处理LAN上偷听网上传播数据这个重要问题,偷听方式有:用电子偷听设备探听数据传播时铜缆所发射出电磁信号;把一种终端接到LAN上,直接获取其他顾客广播数据三种处理方案数据加密法;用光纤消除电子窃听威胁;运用HUB对数据起过滤作用。病毒病毒影响可分为三类:轻微影响,严重影响,最严重影响。物理安全13.2.3故障监控克服故障影响最有效措施是常常作数据备份并把他们放在安全地点。根据应用重要性以及网络规模,有多种检测措施写后读校对事务处理跟踪磁盘镜像及双套磁盘D.镜像服务器不间断电源13.2.4配置管理从OSI七层模型角度来剖析配置管理物理层:假如offic已经采用了构造化布线系统,则网络增长新顾客时就不必按章新电缆,假如使用了HUB,就能通过管理终端实现新增设备与网络连接。数据链路层:在这一层规定维护网上设备地址更新表。网络层:最为复杂一层,需要把配置变化告知路由器,由于配置变化影响到第二层以及第三层地址。高层:作为OSI高层,TCP/IP或其他协议常驻留在LAN计算机中,或者只在LAN通信服务器中。13.2.5网络图两种网络图:地理图提供网络地理图像拓扑图表达出网上设备和链路互相间关系13.2.6目录管理13.2.7网络规划13.2.8记费管理13.3通用管理系统协议SNMP网络管理协议SNMP缺陷是它只能管到NIC,不能管到PC、服务器或打印机,这是由于SNMP只波及到OSI模型底下三层,而网上计算机活动与七层均有关系。CMIP网络管理协议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可以提供完全端-端管理功能,它覆盖了OSI七层。IEEE802.1局域网管理原则IBM以及3COM分别开发了称之为异构系统LAN管理原则。13.4.1网络安全技术13.4.1网络安全层次模型物理层:在通信线路上采用某些技术使得搭线偷听变得不也许或者轻易被检测出;数据链路层:点对点链路可以采用通信保密机进行加密和解密;网络层:防火墙结束被用来处理信息在内外网络边界流动,它可以确定来自哪些地址信息可以或者严禁访问哪些目地址主机;应用层:针对顾客身份进行认证并建立起安全通信信道。13.4.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可以分为IP过滤、线路过滤和应用层代理等三大类型。第十四章构造化布线系统14.1构造化布线系统14.1.1布线系统发展(1)基于中央Hubs构造化布线系统十分流行,这种系统易于管理,能更好支持办公室内人员及计算机位置移动,以便后来网络扩展。(2)同一种布线系统目前能支持Ethern。和Tokenrin两种LAN。(3)Ethernet于总线构造,规定末端开环网络,它不能是一种闭环,由于Ethernet采用广播技术,通过一种特定设备,数据沿环传播,不过没有网络移走数据机制,因此假如闭环,会导致数据无限制循环。(4)Tokenring需要有一种闭环,其上数据是沿着环次序地从一种设备传到下一种设备,并具有网络上一走数据功能。Tokenring布线按照最初概念把设备串联成环是不够可靠,由于,其中任何一种设备有了毛病,都会使整个网络瘫痪。于是发明了MAU,用来增长网络可靠性。网络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