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_第1页
【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_第2页
【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_第3页
【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_第4页
【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目录TOC\o"1-2"\h\u16861土建施工工艺问题及处理办法 130184摘要 128081引言 1105731土建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分析 2126731.1材料质量 215358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03771.3施工水平 2117632建筑工程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 2125802.1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2203722.2蜂窝现象 3211642.3混凝土表面“起粉” 3273572.4露筋现象 3183812.5混凝土离析 4252532.6施工裂缝 4221653土建施工工艺质量问题解决对策 5248433.1强化对于原材料的控制 5132593.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等因素 5139073.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是避免和预防产生质量通病的最后环节 627694结语 721443参考文献 7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就建设工程的整体状况而言,土建施工质量的优劣与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为此,应有效地控制可能影响土建施工工艺质量的因素,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施工质量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对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进行了识别。在建筑业中,混凝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原材料,不仅物美价廉,而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所以被广泛使用。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且强度等级范围广,这也是混凝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以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常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解决对策引言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施工工艺的管理,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土建工程事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施工工艺中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土建工程建设。1土建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分析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表明,能够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1材料质量水泥(包括矿粉、粉煤灰等凝结物)、集料(砂、石、陶粒等)、水和外加剂等。有一种质量不合格,都很容易出现裂纹[1]。例如砂石,若含泥量超过标准,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透性,若干燥,就会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因集料中含泥硅化物,若遇碱性物质,会发生骨料反应,产生膨胀胶,吸水后会有局部膨胀或拉应力现象,造成构件出现爆裂裂缝。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原材料,不仅物美价廉,而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所以被广泛使用。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不同,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的质量检验机构的要求进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2]。1.3施工水平建筑的水平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钢筋混凝土需要进行结构的浇筑、构造的制作以及运输、堆放等,如果施工水平不合格,容易造成各种裂缝[3];如果是细长的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2建筑工程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自收缩现象,主要是由水泥水化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干燥引起的,水胶比越低,自收缩越明显[4]。水胶比不同时,收缩率不同,这种差异主要出现在早期,随着龄期的增加,其增长速度会逐渐改变。温度湿度是影响混凝土早期收缩最重要的因素。当湿度相同时,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越高收缩越小。与以河砂为原料的混凝土相比,山砂作为原材料的混凝土收缩量较大,而山砂产地不同,收缩性能差异较大,若砂中泥质含量越高,收缩越大。2.2蜂窝现象若混凝土结构存在局部松散或石子多、砂浆少的情况,就会出现空洞,因其形状似蜂窝,故称其为蜂窝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6]:①混凝土配比不科学,特别是石子太多,砂浆太少;二是搅拌时间过短,导致拌和时间不均匀,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③施工过程中石子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石子砂浆离析现象;④在混凝土下料时,没有进行科学分层,出现振捣不实等[7]。尤其是某些水泥施入减水剂后容易引起异常冷凝,这就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强化使用效果。诚然,若能自行选择减水剂,则要看水泥的具体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减水剂,从而降低蜂窝现象的产生。2.3混凝土表面“起粉”若混凝土表层结构相对松散,强度不够,混凝土表面就会起粉。若起粉量少,对抗压强度和等级影响不大,但若起粉现象严重,则会导致耐磨性能下降,抗渗性能不理想,不美观。混凝土表面结构松散、强度低是造成“起粉”的主要原因[8]。尽管其抗压强度等级较轻者影响较小,严重时会破坏混凝土路面或建筑物地面等,大大影响工程质量。引起“起粉现象”的原因主要有[9]:①不科学的混凝土配比;②表面层较大,导致表层水化产物之间不能紧密搭接,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压光不够紧密,没有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导致早期水分散失太快,使表面的水泥因水分不足而无法进行水化。2.4露筋现象砼内部出现主筋、架立筋和箍筋等局部裸露现象,称为“露筋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在灌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发生位移,或垫块未放置,或放置量太少,使钢筋与模板紧靠在一起;②结构构件的截面过小,钢筋密度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导致水泥砂浆完全充满[10];③水泥砂浆不能完全充满;③水泥砂浆不能完全充满设定的模板。2.5混凝土离析如果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易造成严重后果,常见的是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耐久性和均匀性也会受到影响,关键是在后续的浇注入模、振捣等操作中,造成混凝土收缩不均匀。2.6施工裂缝关于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6.1温度裂缝若混凝土体积较大或部分地区温差大,混凝土或结构表面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混凝土早期收缩的最重要因素。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湿度越高,收缩越小[11]。与以河砂为原料的混凝土相比,以河砂为原料的混凝土体积和收缩大,导致大量的水转化为热量,集中在室内不能及时散发。温度会迅速升高且速度明显过快,导致内外温差大产生拉应力。2.6.2收缩裂缝水泥收缩主要是自身收缩,与外界湿度几乎无关,外部湿度影响不大。例如集料中含泥硅化物,若遇碱性物质它将与聚集体反应,发生骨料聚集产生膨胀胶,吸水后遇到碱性物质会有局部膨胀或拉应力现象,造成构件出现收缩裂缝。尤其是混凝土收缩时,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内部也会产生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2.6.3不均匀沉降若基础不牢固,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变形,会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这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2.6.4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开裂比如,碱集料反应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膨胀而产生裂缝。氯离子的侵蚀会导致钢筋锈蚀,也会导致混凝土开裂。3土建施工工艺质量问题解决对策3.1强化对于原材料的控制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加强对水泥质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否真正提高和提升。选择时,资质和产品认证并不是选择时唯一考虑的因素。在实践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关键是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常规测试,检查其强度和凝结时间是否真的合格,检查其强度和凝结时间是否达到标准。水泥的另一主要成分是砂,主要是看含泥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泥浆和有机物的含量。在运输到场内后要做好检测,必须进行测试,确定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搅拌水和外加剂,在搅拌过程中,不能使用污水,水必须无油或杀菌剂。事实上,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是通过外加剂的作用来体现和体现的,其本质是水泥与高效外加剂是否协调。此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减水剂对水泥有选择性,即不同质量的水泥的减水率有很大的差异。减水剂的用量相同,水泥不同,使用效果也不同,要达到相同的效果,需要加入不同剂量的减水剂。另外,有的水泥在加入减水剂后容易出现异常凝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以提高使用效果。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可以自己选择减水剂的话,要根据具体的水泥类型,再选择合适的减水剂。最好是测试后投入使用。3.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等因素3.2.1混凝土配合比首先施工人员在充分了解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理念后,结合混凝土施工特点,确定初步的合理原材料,并对现场采集的原材料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第二,将试样送到正规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对应的取样检测,对混凝土科学的混凝土搅拌同时进行科学配比。最终,由监理部门对本实验室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查和验证,并经各部门确认后,才能进行工程施工。3.2.2混凝土密实度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监督,如:混凝土搅拌现场应均匀地布置插件,准确地排列插件,振捣间距300mm,时间以15s~30s的浮浆不沉落和平整,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不能出现混凝土振捣遗漏或过振现象。若在此过程中出现水平钢筋下部有水份和空隙的现象,则必须进行相应的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间隔应掌握在20min~30min,以提高混凝土的紧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3.2.3施工温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和湿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本文以混凝土搅拌为例。为了保证适当的搅拌温度,建议浇筑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冷却水,并控制厚度,特别是对表面冷却效果。混凝土有循环水管,建筑商也可以用它来冷却混凝土。此外,如果在冬季施工,则有必要加强保温措施,同时防止因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采取保温和防潮措施。3.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是避免和预防产生质量通病的最后环节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是预防常见病的关键。因此,建议明确具体要求、难度等级、持续时间等。在正式施工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更加需要结合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设计和方法,科学安排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同时检查。另外,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虽然温度和湿度条件不容忽视,但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应及时加以保护。在项目结束时进行质量验收。监理工程师有必要检查质量控制信息是否完整、真实、合格。严格按照规定验收。合格的工艺则需要出具验收报告并签字确认。4结语总之,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建筑质量密切相关,更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结果表明,在土建工程的施工阶段加强质量控制是关键。在具体施工中,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影响,操作也十分复杂,任何一个因素不合理控制都会影响土建工程质量。当前施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材料控制、混凝土影响因素的管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参考文献[1]裘晓东.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标准[J].2021(2012-3):338-339.[2]任忠辉.论土建建筑施工方法与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9,574(13):16-17.[3]王阳.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工艺分析及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22):38.[4]陈亮,陈爽,董行.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工艺分析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No.160(06):160+163.[5]陈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5):45.[6]连世润,赵飞.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标准论述[J].2021(2016-9):256-256.[7]任晓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