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文化史d第四课圣人_第1页
文明文化史d第四课圣人_第2页
文明文化史d第四课圣人_第3页
文明文化史d第四课圣人_第4页
文明文化史d第四课圣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圣人孔子孔子是中国文明文化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之枢纽。孔子之后的中国、乃至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就因为有孔子。孔子就是中国文明之圣人。有孔子才有中国,是中国必然尊孔子。孔子的时代与天命孔子时代,礼崩乐坏。封建的各项制度开始崩坏,君子群体败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比如出现“盗”、“游”士。孔子清楚自己的天命:重建秩序。为此,孔子做了两件事情:总结既有经验,这就是删定六经。提出新时代的社会秩序原理,即仁。由此,孔子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传道之圣人,作为儒家之创始人。孔子的生平《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三十岁开始授徒。四十岁,于学上无惑。五十岁而知己之天命,乃起而行道:先出仕于鲁,后周游列国,寻找行道于天下之机会。六十岁,桓魋欲杀孔子,又绝粮于陈蔡。《述而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耳顺者,乐于从人也。六十八岁,反鲁。读《易》,作《春秋》,面向新时代培养晚期弟子。1、传中国之道诗、书、礼、乐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书、礼: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後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乐: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诗: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早年主要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易与春秋易经: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春秋: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後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後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孔子以春秋为万世立法。以成六艺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古典时代的六艺,是君子掌握的六种技艺。此处之六艺,乃是艺人也即教育君子之六经。透过删定六经,孔子令尧舜以下华夏治理之道成为可道、可传者。由此,古典制度变成理念,变成理想,而树立了万世之大法。朱子《中庸章句集注》序:“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以上是孔子作为圣人的功业。2、孔子的主张《颜渊篇》“克己、复礼为仁”,可概括孔子基本思想结构。复礼孔子重建秩序之基本主张是复礼这是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张,后儒也经常要求复封建。复礼意味着什么?请回顾关于礼、礼治的讨论。依仁孔子之新发明:仁。仁有多重含义,最为基本的含义可见于《中庸》第二十章:“仁者,人也”。其含义有二:第一,每个人肯定自身为人,人当如一个人那样存在。第二,郑玄注云:“人者,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人视任何他人为人,这也是每个人肯定自身为人的逻辑所要求的。因此,仁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肯定自身为人,且相互肯定为人。且这里的人,已无等级性,而是一般的人。因此,孔子首倡人之平等理念。孟子由“仁”而发现、深入“心”,发展出儒家的人性论与形而上学。中国文明演进之模式《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旨在为后世立法,然孔子乃是在“因”中有所“损、益”。这就确定了中国文明演进之基本模式,也即: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变革、调整,故可久、可大。3、兴“学”以塑造新兴君子孔子不仅表述了道,提出了理念,也通过学,塑造了在历史过程中构造道之实现形态的主体:“士君子”群体。由学而士君子《论语》首章揭示了儒家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宗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前:第一,没有专业之学,古典君子在实践中学。第二,庶民几乎很少有教育机会。“学”造成了新兴士君子群体。封建之士是一个固定的等级,这个新兴士君子则由学塑造,人人皆可成就为君子。士君子是平等社会中的德能优秀者,为“四民社会”之首。朋-合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的形态是结成社团。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样的团体生活中,新兴士君子联系合群的德行和技艺。儒家士君子结成多个层次的会社: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天下。自远方来,又回到远方:中国之合,就是依靠儒家士君子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社团。行道天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士君子不仅活跃于社会,为实现优良秩序,也必然寻求改造政治,并利用政治权威追求理想。为此,士君子谋求进入政治结构,“人”就是在政治结构中掌握着权力的人,也即君王。士君子与国王发生关系。士君子面临困境:君王不知、不用:游士。或者用而发生冲突。道与权力、道统与政统之分立、紧张乃至冲突,贯穿于孔子之后中国历史。君子就是公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由学塑造的儒家士君子就是超越理性经济人的积极公民。他们的作用与古典君子一样:合群。通过发起、组织、管理“群”,儒家把普通人提升为公民。正是孔子创造了中国的公民社会。孔子塑造中国历史孔子塑造了他之后的中国文明孔子传承古典文明,尤其是周制。孔子塑造了传播这个文明、并创造新制度的儒家士君子群体。借助于孔子所删定之经,这个群体生生不息,以至于今。这个群体就是中国历史之主体。孔子就是圣人,只有圣人之名可以形容孔子对中国文明文化史的贡献。有人说“去圣乃得真孔子”,这是现代人的自负。承认孔子是圣人,也绝不影响我们进行思想与制度的创造,相反,孔子让我们始终站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中国正在归向孔子一百年前,知识分子开始否弃孔子。文革中达到高潮。四十年前,有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国精英群体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