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三教案:8.1 法治国家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三教案:8.1 法治国家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三教案:8.1 法治国家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三教案:8.1 法治国家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三教案:8.1 法治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法治国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表现;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2、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表现,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懂法、守法、用法,推动法治国家进程。3、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法治国家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原因;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理解良法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依法治国的原因?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每个原则如何理解?导入新课: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本节课我们学习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讲授新课:8.1法治国家展示本课学习目标:1.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表现2.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84--88,思考下列问题:(认真阅读、勾画答案,标记疑难、提出问题。)1.什么是法治国家?有哪些具体表现?2.为什么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3.何为良法?怎样坚持良法之治?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5.建设法治国家有什么重大意义?【探究与分享】: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依法征收环境保护税,实施多年的排污费不再征收。结合材料,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有什么积极作用?1.有利于解决排污费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预等问题;(政府)2.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环保意识和遵从度,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纳税人)3.有利于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收”体系;(经济)4.有利于激活企业的节能减排动力,提升环保水平、减少污染。(企业)5.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法治国家的内涵(1)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2)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P87【相关链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是古代谚语,出自墨子。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会制定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让所有人跟着这个制度走;有小智慧的人善于办事,通过处理好一件事来获得自己的利益。2.法治国家的特征(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内涵: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思,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举例:我国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举例: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知识拓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2)坚持良法之治原因: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良法标准:①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合理性)②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备性)良法制定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举例:立法为民——《立法法》的修改此次《立法法》的修改,突出人大主导立法,完善“开门立法”,为公众参与立法创造了条件,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声音为立法带来了最鲜活、最丰富、最真实的一手信息,使出台的法律更接地气、更管用。此次《立法法》的修改可以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可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改变有的法律“不接地气”,积极回应社会呼声,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更新,为实现“良法善治”铺就坚实的法治根基。此次立法法修改,增加一些新的制度和程序,就是要保障在立法过程中及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将使人民当家作主在法律制定权上得到更加突出的体现。(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内容: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原因: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要求: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探究与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结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讨论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①要根据形势发展和需要,及时修改、完善与公民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②要规范、畅通保障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渠道并增强实效。③要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资源保障,使公民有条件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④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提升公民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引导公民依托自治组织行使和维护权利。(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内容: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要求: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针对第一目进行反馈练习【反馈练习】1、所谓良法,就是捍卫人们的权利和自由,防止暴政,制裁犯罪,维护正义的法律。与之相对应的是恶法,恶法是维护独裁专制、维护暴政、侵害人权、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损害正义的法律。下列关于良法正确的是(A)①良法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②良法能得到社会中所有人的认同③良法应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④良法不必靠强制力保障发挥效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一部良法的制定,不仅需要立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更需要广泛汇聚民意民智,这是因为(C)①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权应得到尊重②汇集民意民智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③我国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④立法过程必须维护立法机关的权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共有271部,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超过7000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表明(B)①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③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彰显公平正义④我国坚持良法之治,逐步健全法律体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探究与分享】两会期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日常监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回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的方式大体上有这么几种,一是每年3月听取和审议一年一度的‘两高’工作报告,二是每年10月‘两高’都会在常委会上作专项工作报告,三是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四是依据监督法开展询问和质询,五是专题调研。”思考:查阅宪法相关规定,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二)监督宪法的实施(2)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监督职权。上述规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主要法律依据。(二)建设法治国家1.法治的地位和条件(1)地位: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条件: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1)推进宪法实施:①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完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检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知识拓展】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例。为了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用修改的方式发展宪法,而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开成,因此,宪法解释就成为宪法发展中最具操作性的一种方式。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①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②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知识拓展】法律体系是指的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相关链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有着不同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①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②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1)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对国家机关)(2)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对公民)。(3)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对国家)。【课堂小结】8.1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具体表现(二)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具体措施:推进宪法实施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重大意义【巩固练习】1.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国家(C)①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能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③能够充分汇集民意民智,提高立法司法质量④能促进国家各项事业有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共有271部,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超过7000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表明(B)①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③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彰显公平正义④我国坚持良法之治,逐步健全法律体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我国原有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是针对保护一些珍稀的、濒危的野生物种,却没有从源头上管住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交易、食用等不良行为,也就一直潜伏着对人类传播病毒的风险链条。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表明(C)①人大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强化市场监督②我国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进,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③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④真实反映全体公民意愿是我国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从2020年3月1日起,《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此举(A)①有利于提升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维护网络安全②有利于及时规范网络行为,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③表明我国权力机关坚持科学立法,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④表明要通过法规和制度对公民政治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9年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用好用足现有法律制度,坚持严格执法,提升监管威慑力。由此可见,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有利于(D)①规范公民行为,保证每个公民都能遵守宪法和法律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③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④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领域有法可依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土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的赔偿。不符合这一事实的说法是(B)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7.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宪法监督,要()①完善人民检察院宪法监督制度,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②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③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④加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使其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议案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①③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一段时间以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频发,人们呼吁尽快通过立法保护“头顶上的安全”。2019年8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是草案中一个突出问题,二审时就因各方意见不统一而没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