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儿科病例分析题1(共20道题,总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简答题(问答题):针对有关问题作简要扼要旳回答。(共20题,每题5.00分)1、张某,男,3岁。发热1日,身体蜷缩,哭闹不宁,鼻塞流清涕,咳嗽声作不扬,咽部不红,舌苔薄白,身无皮疹,指纹鲜红浮露。分析该患儿旳病机,作出初步诊断。(5.00分)
2、患儿,女,4岁。因发热咽痛2天来诊。患儿素喜进食香燥之品。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不退,体温高达39.2℃,喉核赤肿明显,溃烂化脓,吞咽困难,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数。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5.00分)
3、患儿,男,10岁,2023年8月3日就诊。间断四肢抽搐7天。患儿于7天前忽然起病,高热持续不退,体温最高39.6℃,继而四肢抽搐,日多次,神昏,谵语,头痛项强,呕吐,皮肤可见出疹发斑,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5.00分)
4、李某,男,6岁。间断神昏抽搐3年余。患儿为早产儿,既往惊吓史,发作时惊叫,急啼,面色时红时白,四肢抽搐,神昏,平素胆小易惊,精神恐惊,舌淡红,苔白,脉弦滑。动态脑电图检查异常,可见多导弥漫、不规则尖波、棘波、尖-慢、棘慢、多棘-慢综合波发放异常,并混有肌电。请写出疾病及证候诊断,病机分析,治法,方药。(5.00分)
5、患儿,男,6岁。白幼反复感冒,平素易汗,一周前于感冒后出现全身水肿,遂来诊。刻证:全身中度水肿,颜面为著,小便量少,色黄,气短乏力,自汗出,便溏,咳嗽,痰黏稠,脉虚弱。体检:咽红,扁桃体不大。尿常规: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HP,白细胞少许。血浆白蛋白:28g/L,血胆固醇7.7mmol/L。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诊断,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5.00分)
6、患儿,男,5岁。反复感冒,白天小便次数较多,夜间尿床,每晚常在2次以上,呼之可醒,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5.00分)
7、患儿,5岁。腹痛反复六个月,疼痛以脐周为主,能自行缓和。曾在农村生活2年,平素喜咬手指,大便2日1行,面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粟状白点,舌红。大便粪检:发现蛔虫卵。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5.00分)
8、患儿,7个月。因持续发热2周于8月上旬就诊,体温波动与38~39℃,气温高时体温较高,无汗,口渴,无咳嗽流涕,口唇干燥,烦躁喜哭,尿频,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请写出中医诊断(分型)、证候分析、治疗原则及治疗方药。(5.00分)
9、张某,女,1岁6个月。腹泻40天就诊。患儿40天前发热、腹泻,经西药抗感染等治疗,热退月余,但腹泻延久不愈。诊时大便稀溏,臭味不著,日3~5次,多于食后作泻,面黄发枯,形体消瘦,神疲惫怠,舌淡苔白。(答题规定:写出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5.00分)
10、患儿,男,5岁。咳嗽2天。患儿2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流涕,昨日咳嗽加重,频频作咳,咳嗽不爽,痰黄量少,不易咯出,鼻流黄涕,咽喉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两肺听诊,呼吸音稍粗糙,未闻及啰音。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5.00分)
11、患儿王某,男,4岁。一年内感冒8次,肺炎2次。患儿为早产儿,气候稍变则易感,平素纳呆食少,挑食,神疲肢倦,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稍干。无发热,无流涕及咳喘。查体:面黄少华,咽不红,舌质淡,苔少,脉细无力,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5.00分)
12、黄某,男,7岁。发热咳嗽10日,伴胸闷、心悸3日。患儿大概半月前患感冒,高热不退达1周,伴见咳嗽、咽喉疼痛、肢体酸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详细不详),体温下降,咳嗽减轻。但近3日出现胸闷、气短、心悸,时有心前区疼痛,舌红,苔黄、脉数有结代。请分析:(1)该患儿诊断是什么?中医辨证怎样?(2)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检查?(3)怎样进行中医治疗?(5.00分)
13、李某,女,8岁。2023年3月20日就诊,昨日发热,偶有咳嗽,今日出现耳下腮部肿胀疼痛,触之微热微痛,进酸食痛剧,张口不利,咀嚼不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其母诉该患儿发病2周前曾与同年级一类似症状患儿玩耍。体检:T:37.9℃,P:90次/分,R:22次/分,BP:95/60mmHg。腮腺管口红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肿胀处边界不清,皮肤不红、触之微热微痛,有弹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试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5.7×109/L,N:65%,L:30%。(1)初步考虑为何病?诊断根据是什么?(2)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3)该患儿中医诊断是什么(何病何证)?请述辨证分析。(4)该病中医怎样治疗?(5.00分)
14、患儿,男性,3岁。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1天就诊。患儿3天前始见咳嗽,渐见痰多、咳嗽夜甚,1天前发热,气急。查体:体温38.1℃,神清,咽充血,双下肺可闻细小水泡音。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试写出诊断(包括病、证)、证候分析、治法、方药。(5.00分)
15、患儿,男,3岁。因发热3天,伴咳嗽喘促2天来诊。3天前因洗澡受凉后发热,体温高达39.5℃,第二天出现咳嗽喘促,气急鼻煽,烦躁,口唇轻度发绀,喉间痰鸣,呕吐痰涎,口干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5.00分)
16、患儿,10岁。咳嗽喘促3年,复发伴加重5天,证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稀白痰,形寒肢冷,面色淡白,恶寒无汗,无发热,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脉浮滑。查体:T36.5℃,听诊可闻及两肺哮鸣音及痰鸣音。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5.00分)
17、患儿,女,1岁3个月,昨天开始发热,热峰39.8℃,伴哭闹不安,不欲进食,少许清涕,今早发现患儿口唇、咽峡部有多种溃疡点,周围焮红,流涎,大便2天未解,尿黄短,舌红,苔黄,指纹浮紫。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包括剂量、煎服法)。(5.00分)
18、患儿,男,9岁。近1年来,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宁,喜插嘴,活动过度,常干扰他人,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不能集中精力完毕作业,常常情绪不稳,好发脾气,轻易冲动,爱好多变,学习成绩较差,胸中烦热,纳少口苦,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5.00分)
19、患儿3岁,低热37.4℃,流涕咳嗽,纳差恶心。2天后出现口腔内疱疹,疼痛流涎,手、足掌心出现豌豆大斑丘疹,疹色红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请写出诊断、立法、方、药。(5.00分)
20、患儿6岁,因发热5天出疹4天来诊。刻下症见:低热午后尤甚,全身皮肤潮红,可见红色皮疹及鳞片样脱屑,咽喉红肿疼痛,唇口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请作出中西医诊断,并给出治法及主方。(5.00分)
参照答案:
[简答题]
1、发热而见身体蜷缩,是恶寒发热同在,是为外感表证。哭闹不宁,也许因风邪上犯而头痛所致。鼻塞流涕,是风寒犯肺之证。咳嗽声作不扬,因风邪犯肺,肺气不宣。咽部不红,舌苔薄白,指纹鲜红浮露,均属于外感风寒证候。身无皮疹,表明目前无出疹性疾病旳明显征象。综合分析,患儿应属外感风寒表证。初步可诊断为:风寒感冒证。
2、诊断:乳蛾毒炽盛证。
证候分析:患儿喜食香燥之品,素体肺胃热盛,复感外邪循经上攻,搏结喉核,热毒炽盛,故见喉核赤肿明显,血败肉腐成脓,正邪相争故发热,热毒炽盛,充斥气分,则高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代表方药:牛蒡甘桔汤加减。处方:牛蒡子10g、射干10g、山豆根3g、桔梗6g、玄参10g、连翘12g、黄芩10g、黄连4g、栀子6g、甘草6g。
3、诊断:急惊风,暑热疫毒证。
病机分析:患儿发病于夏季,感受暑邪。暑邪化火,直中心包,扰乱神明,闭塞心窍则神昏谵语;火极生风,肝风内动,故四肢抽搐,头痛项强;暑邪伤津耗液,故见高热,口渴,便秘;邪入营血,血溢脉外,故皮肤出疹发斑。起病急暴,八候体现急速强劲,符合急惊风旳诊断。
治法:清热祛暑,开窍息风。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生石膏20g(先煎)、生地黄15g、黄连6g、水牛角15g(先煎)、栀子10g、黄芩10g、知母10g、赤芍10g、玄参10g、连翘6g、牡丹皮10g、钩藤10g(后下)、僵蚕10g、羚羊角2g(研末冲服)、甘草6g。
4、诊断:癫痫,惊痫。
病机分析:患儿起病前有惊吓史。平素胆小易惊,精神恐惊,暴受惊恐则神气愦乱,可见惊叫、急啼,面色时红时白;气机逆乱,肝风内动,故神昏、四肢抽搐。脉弦滑均为惊恐之象。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镇惊丸加减。
处方:茯神10g、酸枣仁10g、朱砂0.5g(研粉,冲服)、石菖蒲15g、远志6g、钩藤10g(后下)、天麻10g、胆南星6g、半夏10g、黄连5g、沉香2g(研粉冲服)、甘草6g。
5、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中医诊断:水肿,脾虚湿困;感冒,外感风热。
病机分析:患儿自幼反复感冒,卫外不固,肺气素虚,故易自汗出,易感冒,气短。脾气虚运化失常,水湿困阻则见水肿、便溏,脾主四肢,脾气虚可见乏力。舌淡胖,脉虚弱均是脾气虚征象。咽红,咳嗽,痰黏稠为外感风热之象。总之,本例息儿属本虚(脾虚湿困)标实(外感风热)。
治法:温运中阳,行气利水,佐以疏风清热。
主方:实脾饮合银翘散加减。
处方:黄芪20g、干姜3g、茯苓15g、白术15g、槟榔6g、草果6g、金银花6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桔梗6g、甘草6g。
6、中医诊断:遗尿,肺脾气虚证。
病机分析:肺气局限性则不能固护肌表,易被邪袭,故常常感冒,上虚不能制下,以致夜间遗尿,日间尿频,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故见纳呆便溏,气血生化无源而见轻度贫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均为脾肺气虚之象。
治法:补肺健脾,固摄止遗。
主方: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处方:党参10g、黄芪15g、白术10g、当归6g、升麻3g、柴胡3g、益智仁10g、山药10g、乌药6g、山楂10g、焦神曲6g、甘草3g。
7、诊断:蛔虫病,蛔虫证。
病机分析:患儿5岁,脐周疼痛,粪检发现蛔虫卵,此乃蛔虫病。腹痛因蛔虫频频扰动,使肠腑不宁,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虫静则疼痛自行缓和;面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粟状白点是虫踞肠腑,使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所致;大便2日未行是腑气不通;舌红乃虫积日久,化热之象。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主方:使君子散加减。
处方:使君子10g,芜夷3g,苦楝皮10g,槟榔10g,青皮6g,大黄3g,胡黄连3g,甘草6g。
8、中医诊断:夏季热,暑伤肺胃证。
证候分析:患儿禀赋局限性,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亏而内热炽盛。暑气愈盛,熏蒸愈热,故发热持续不退,肌肤灼热;暑伤肺津,则无汗,尿频数;暑伤胃津则口渴,口唇干燥;暑热扰心则烦躁喜哭;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均为暑伤肺胃证候体现。
治法:清热解暑,养阴生津。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西瓜翠衣6g、荷梗6g、西洋参6g、麦冬6g、石斛6g、栀子3g、黄连1.5g、知母6g、淡竹叶6g、粳米6g、甘草3g、芦根10g。
9、诊断:泄泻(脾虚泻)。
证候分析:久泻伤脾,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不能分清别浊,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而致泄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脾胃虚弱,运纳无权,故多于食后作泻,食欲不振;脾气虚弱,生化乏源,故面黄发枯,形体消瘦,神疲惫怠,舌淡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党参6g、白术6g、茯苓9g、甘草6g、薏苡仁9g、桔梗6g、山药6g、白扁豆6g、莲子肉9g、砂仁6g、六神曲6g、大枣3枚。
10、诊断:咳嗽风热咳嗽证。
证候分析:起病急,风热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咽喉疼痛,鼻流黄涕;热邪炼液成痰,故咳痰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发热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征。呼吸音稍粗糙,未闻及啰音。亦符合咳嗽(支气管炎)旳诊断要点。
治法:疏风清热,宣肃肺气。
代表方药:桑菊饮加减。
处方:桑叶10g、菊花10g、苦杏仁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薄荷6g(后下)、前胡10g、桔梗6g、芦根15g、甘草6g。
11、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证。
证候分析:患儿先天禀赋局限性,后天调护失宜所致。气虚卫表不固故易感,气虚局限性则神疲肢倦,气虚运化无力则纳呆;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阴虚火炽、迫津外泄故盗汗,舌红苔少均为阴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药:生脉散加味。
处方:太子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白术10g、茯苓10g、石斛10g、牡蛎30g(先煎)、鸡内金10g、莱菔子10g、糯稻根30g。
12、(1)该患儿诊断是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证属风热犯心证。患儿以感冒起病,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蕴于肺卫,则发热、咳嗽、咽喉疼痛,风热邪毒内舍于心,伤及心脉,心失所养,则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等。舌红,苔黄属风热犯心之证。
(2)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心肌酶谱检测,有条件者可做病原学检测。
(3)患儿属病毒性心肌炎风热犯心证。治法以疏风清热、解毒护心;方药以银翘散加减。
13、(1)初步考虑为流行性腮腺炎。
诊断根据:1)患儿李某,女,8岁。
2)春季(2023年3月20日)就诊。
3)其母诉该患儿发病2周前曾与同年级一类似症状患儿玩耍。
4)昨日发热,偶有咳嗽,今日出现耳下腮部肿胀疼痛,触之微热微痛,进酸食痛剧,张口不利,咀嚼不便。
5)血常规:WBC:15.7×109/L,N:65%,L:30%。
(2)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血清和尿淀粉酶,血清特异性抗体,患者唾液、尿液、脑脊液或血液标本病毒分离等检测。
(3)中医诊断为痄腮,温毒在表证。邪毒初侵,表卫失和,则见发热。邪毒侵犯足少阳胆经,气滞血郁,则见腮部漫肿疼痛。邪阻经脉,关节不利,则见张口不利、咀嚼不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温毒在表之象。
(4)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柴胡葛根汤加减。常用药:柴胡、天花粉、葛根、黄芩、桔梗、连翘、牛蒡子、生石膏、甘草、升麻。腮肿明显加夏枯草;咽喉红肿加马勃、板蓝根。
14、诊断: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
证候分析:风热闭肺,肺卫失宣,则发热;邪热上攻则咽喉红肿;邪热闭肺,肺气郁闭,失于宣肃,则咳嗽,气急;风热在表,故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主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药物: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桔梗6g、牛蒡子10g、前胡10g、射干10g、黄芩10g、麻黄5g、苦杏仁10g、生石膏15g(先煎)、瓜蒌10g、甘草6g。
15、诊断: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
证候分析:患儿初起外感风寒,郁闭不宣,正邪相争故发热;感后寒邪化热,肺失清肃而咳嗽气喘,气急鼻煽。气滞则血瘀,肺气郁闭,口唇紫绀;热扰心神而烦躁;热伤津液故口干面赤;热灼津液,痰阻气道故喉间痰鸣,呕吐痰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乃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涤痰,宣肺降逆。
代表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处方:麻黄5g、苦杏仁10g、生石膏20g(先煎)、甘草6g、桑白皮10g、葶苈子10g、紫苏子10g、前胡10g、黄芩10g、虎杖10g。
16、诊断:哮喘寒性哮喘证。
证候分析:患儿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病史。患儿平素肺脾肾功能局限性,致痰饮内停隐伏于肺,遇外邪引触而发,发作时痰气交阻,阻塞气道,而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因感触寒邪而发,故见咯稀白痰,形寒肢冷,面色淡白,恶寒无汗,鼻流清涕等症状。两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也符合哮喘旳诊断。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代表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麻黄4g、桂枝5g、干姜4g、细辛3g、半夏10g、白芍6g、五味子6g、苏子10g、莱菔子1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案件质量流程管理办法
- 火电厂热网水侧高效清洗工艺优化与运行策略研究
- 公司工会经费管理与收支优化方案
- 保健管理处方管理办法
- 申请报告书的撰写
- 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办法
- 地理空间数据底座在区域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践意义
- 船舶复合材料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技术
- 普通美容广告管理办法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招考编外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610-2025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预防及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021年秋修订)
- 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附答案
- 夏季安全生产八防
- 2025-2030年中国写字楼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8 Once upon a Time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课时)
- 上海2025年上海市第一批面向西藏籍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邹平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公司员工饮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