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_第1页
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_第2页
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_第3页
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_第4页
放疗基础知识(复旦肿瘤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JemalA,etal.CACancerJClin2011;61:69–90新发病例新发死亡

(百万)(百万)男性6.6

4.2女性6.03.4总计12.7

7.6恶性肿瘤的全球统计第一页,共54页。200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标化发病率188/106,新发病例4.6万(男性54%),每千人中3人以上罹患癌症三万人因癌症死亡(男性60%),居心脑血管疾病后第二位死因,每千人中2人以上因癌症而死亡累计约18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每百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8):421第二页,共54页。肿瘤治疗总体概况BentzenSM,etal.,RadiotherOncol2005;75:355–365DelaneyG,etal..Cancer2005;104:1129–113752%-70%的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第三页,共54页。放射治疗(RadiationTherapy,RT)利用电离射线(IonizingBeam)治疗疾病,特别是各类恶性肿瘤的临床学科,故亦可称放射肿瘤学-RadiationOncology

放射物理放射生物 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放疗第四页,共54页。1895年Roentgen发现X线

12/22/1895阴极射线管第五页,共54页。1896年第一例放射治疗1920sX线治疗喉癌镭治疗宫颈癌1930s

Courtard建立了分次放射治疗的方法1950s

钴-60治疗恶性肿瘤1970s

CT应用肿瘤诊断和治疗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模拟定位机应用1980s

MRI应用肿瘤诊断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应用1990s

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

CT模拟机第六页,共54页。一.放射生物学基础第七页,共54页。放射物理放射生物 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放疗第八页,共54页。放射治疗物理手段生物效应第九页,共54页。光子射线X射线

射线粒子射线

电子线(线)粒子中子负π介子质子线性能量传递(LET)单位轨迹上能量传递的水平

低LET射线:X射线

(<10kev/μm)

射线 电子线

高LET射线:中子(≥10kev/μm)

粒子 负π介子第十页,共54页。x、

射线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对电子效应电离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子线电离激发

韧致辐射第十一页,共54页。电离射线的剂量吸收射线与(穿射)物质相互作用,其能量被物质吸收单位:Gy(格雷,Gray)1Gy=100cGy=100rad=1J/Kg第十二页,共54页。1Gy=1J/Kg60J 1Kg水 水温↑0.0120C60Gy 人 ?第十三页,共54页。1Gy=1J/Kg60J 1Kg水 水温↑0.0120C60Gy 人

死亡第十四页,共54页。放射生物学探讨放射线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即放射线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效应,以及这两类组织被照射后所起的反应主要在三个层面推动放射肿瘤学的发展:1)判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如对乏氧和DNA损伤修复机制的阐述2)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如乏氧增敏剂、非常规放疗3)放疗的模式研究,即疗效或损伤预测模式和各类不同照射方式之间合理切换模式的研究第十五页,共54页。辐射作用的时相物理过程--能量吸收 电离和激发(10-16至10-12秒)化学过程--自由基形成

损伤出现(10-12至10-2秒)生化过程—DNA受损损伤修复/无法修复/错误修复(1秒至数小时)生物过程(数小时至十数年)

--细胞死亡(肿瘤控制,晚期损伤),第二原发肿瘤第十六页,共54页。

细胞水平生物学

整体水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七页,共54页。1.1分子水平的放射生物效应第十八页,共54页。射线作用的靶DNA射线引致DNA损伤第十九页,共54页。利用由钋产生的α粒子进行的微束实验显示:细胞核是辐射敏感部位DNA是主要的靶点Poloniumαparticles010µmScaleofcellandneedle第二十页,共54页。直接作用:任何形式的辐射,如X或γ射线等被生物体吸收,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关键靶区,使靶自身被激发或电离,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改变。间接作用:

辐射作用于细胞中的其他原子或分子(通常是水),产生自由基,由自由基作用使靶产生损伤。射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第二十一页,共54页。射线作用的分类射线直接破坏DNA直接作用射线产生的自由基破坏DNA间接作用H+OH-每1Gy产生:碱基损伤 >1000

单链断裂-1000

双链断裂-40第二十二页,共54页。照射对克隆源细胞体外存活的影响XX存活细胞定义:有形成集落的能力,即分裂生长成50个细胞的能力,也称为“集落形成”

coloningforming第二十三页,共54页。受损伤细胞的转归凋亡分裂死亡分裂畸变不能分裂,但保持生理功能分裂一代或几代 失去分裂能力没有改变或改变很少加速再增殖第二十四页,共54页。1.2细胞水平的放射生物效应第二十五页,共54页。G0---静止期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M---有丝分裂期细胞周期G0、S期相对不敏感G1期相对敏感G2、M期敏感第二十六页,共54页。放射生物学中的五个R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再充氧(reoxygenation)再增殖(repopulation)放射敏感性(rediosensitivity)

第二十七页,共54页。放射损伤的修复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第二十八页,共54页。细胞周期的再分布细胞周期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敏感细胞杀灭,不敏感细胞进入敏感期第二十九页,共54页。再充氧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较富氧细胞低2.5-3倍分次放射治疗后,富氧细胞杀灭,乏氧细胞再充氧,放射敏感性增加血管氧浓度富氧乏氧坏死第三十页,共54页。再增殖正常组织修复损伤、增殖肿瘤组织加速再增殖 --克服:加速超分割,加用化疗等等放疗的原理:肿瘤和正常组织在增殖和修复能力上的差异增殖的肿瘤细胞第三十一页,共54页。放射敏感性的概念

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包括肿瘤退缩的速度和程度。包括肿瘤和正常组织对放射作用的相对反应放射敏感性与肿瘤的增殖能力成正比,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第三十二页,共54页。放射敏感性的分类高度敏感:精原细胞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中度敏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低度敏感:大部分脑瘤、软组织肿瘤、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第三十三页,共54页。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第三十四页,共54页。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不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放射敏感高的肿瘤往往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未必具有可治愈性喉鳞癌血管内侵犯第三十五页,共54页。1.3细胞存活曲线及早、晚反应组织第三十六页,共54页。细胞杀灭的“靶学说”细胞的DNA双链中的某一特定区域存在关键位点即存在所谓的靶靶受到放射损伤后将直接或间接引起细胞死亡“单击单靶杀灭”:假设单次打击细胞内的单个关键靶点即可引起细胞的死亡(又称为α型细胞死亡)“单击多靶杀灭”:假设细胞内有n个靶,只有把n个靶全部打中,细胞才会死亡(又称β型细胞死亡)第三十七页,共54页。细胞存活曲线及数学模型稀疏电离密集电离第三十八页,共54页。早、晚反应组织生物学特点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可把正常组织和肿瘤分成二大类,在临床上直接表现为放射反应出现时间的早晚。增殖快的为早期反应组织或肿瘤,如皮肤和小肠上皮细胞等,增殖慢的为晚期反应组织或肿瘤如CNS,肺等组织。第三十九页,共54页。晚反应组织早反应组织第四十页,共54页。人肿瘤及正常组织的

/

比值晚反应组织平均值2.9早反应组织平均值10.6肿瘤通常>10第四十一页,共54页。大部分肿瘤的/比值与早反应组织接近或略大于早反应正常组织第四十二页,共54页。分割量与细胞生存细胞存活率单次剂量高/值:早反应组织大部分恶性肿瘤低/值:晚反应组织增殖缓慢的恶性肿瘤AB第四十三页,共54页。二.放疗临床总论第四十四页,共54页。2.1放疗的方式第四十五页,共54页。放射治疗方式外照射,或称远距离放射:放射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某一处组织,是最常用的方式内照射,或称近距离放射:指放射源密闭后直接放在人体表面、自然腔道内或组织内第四十六页,共54页。前列腺癌的外照射与内照射四野外照射后前I125粒子植入内照射前列腺轮廓I125粒子1234第四十七页,共54页。2.1放疗分类第四十八页,共54页。放射治疗分类根治性放疗--患者可生存较长时间,且无严重的后遗症姑息性放疗--以解除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如清洁溃疡、解除疼痛或压迫第四十九页,共54页。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疗法1.颜面部皮肤癌2.鼻咽癌3.扁桃体癌、口咽癌第五十页,共54页。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口腔癌(除齿龈癌以外)喉癌精原细胞瘤乳癌Hodgkin氏淋巴瘤与非Hodgkin淋巴瘤宫颈癌食管癌肺癌第五十一页,共54页。姑息性放射治疗

(PalliativeRT)对象:无法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目的:缓解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