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修订版 课件 c7-12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_第1页
建筑施工安全修订版 课件 c7-12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_第2页
建筑施工安全修订版 课件 c7-12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_第3页
建筑施工安全修订版 课件 c7-12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_第4页
建筑施工安全修订版 课件 c7-12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大模板工程的应知应会知识2009年8月目录1、高大模板工程的相关规定2、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的作用3、模板工程相关规范4、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5、常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形式6、软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7、高大模板工程的存在问题8、几点建议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稳定是决定整个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是施工的技术难点和重点。一直以来我都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相当重视,严抓方案的编制质量,但在现场检查、方案审核中,发现了一些高大模板工程的存在问题长期未引起大家足够重视,我决定从如何掌握高大模板工程应知应会知识入手,总结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对高大模板工程常见问题加以讲解,系统地整理出应知应会知识,与大家共同学习,目的是避免问题反复发生而一直得不到解决。1、高大模板工程的相关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不断增多,对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防止模板支撑体系倒塌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将模板工程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施工过程中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中明确指出,模板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明确了方案所包含的内容,对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规模和论证审查办法做出了具体规定,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即0.5m厚的板,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即梁截面积大于0.72㎡)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合肥市《关于加强合肥市高达模板支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合建质安【2008】08号文,又做了更细致的要求。毫无疑问,通过审查,能够发现和改正一些错误和不足,使方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对确保模板工程的安全具有积极作用。2、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的作用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的作用是指导施工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要求施工方案应当能够切合工程实际、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模板施工方案的编制质量应突出针对性和科学性,着力提高方案对现场施工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编制人员自我保护的有力证据)3、模板工程相关规范主要常用规范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和《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于2008年12月1日实施,填补了模板安装工程没有规范指导的局面,但目前送审模板方案均未将该规范列入编制依据,方案内甚至有违反强制性条文的内容,问编制人居然都不知道有此规范,也从来未学习过。为此,技术质量部下发了建七二技[2009]172号文。需要模板规范的,我这里有电子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公司虽然每年都有高大模板方案编制,但至今没有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此稍作袮补。分公司有PKPM计算软件,项目编制时基本都是在宋工的指导下编制的,但对宋工提出的构造修改意见重视不够,专家论证时还会出现低级错误,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希望有关技术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重复再犯,这影响你们的声誉和被信任度。分公司其实每年均有很多经审批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包括经市高大模板专家组评审通过的方案,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案样板,但项技术人员常都抱怨自己以前没遇到过,无从下手,没有好样板参考,造成每次均要重复大量修改和工作效率低下,其实网上有很多好的方案,只是自己懒,不去查找而已,分公司以后定期收集这些宝贵的资料提供给大中专生参考,特别是对专家组评审意见所提出的问题要重视,并加以改进。5、常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形式

5.1梁模板钢管支撑体系5.1.1多道承重立杆、两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1.2二道承重立杆、三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2梁模板门架支撑体系5.2.1单门架、二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2.2单门架、三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2.3双门架错位、二层龙骨的搭设方式

门架错位尺寸为6005.2.4双门架错位、三层龙骨的搭设方式

门架错位尺寸为6005.3板模板门架支撑体系5.3.1单门架、二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3.2双门架、二层龙骨的搭设方式5.4板模板钢管支撑体系5.4.1钢管立杆、二层龙骨的搭设方式6、软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现阶段在建筑施工领域,由于计算已程序化,使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软件时,很多人出现随意套用,不加分析选择计算模式(简图),对输入参数意义不明而任意选用,对输出结果不进行合理性分析就盲目采用等现象,选择了错误的计算程序也未意识到,生成的错误计算书自己判断不出来,可见如何选择正确的计算程序很关键,如果不给给予足够重视,则由于软件使用不当而造成工程事故的出现是难免的。针对这一现象,就软件应用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6.1各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可以为计算提供很好的手段,要想正确的计算结果,并在施工中应用,除了程序的准确性外,还与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和计算简化的合理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施工计算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作为模板设计的依据。6.2每一种计算程序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力学假定模型上,程序应用时一定要熟识了解编制的技术条件和使用条件,严格按照程序的数据要求正确输入数据和荷载数据,同时设定正确的计算参数,经校对、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6.3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正确地确定各种参数的取值,以满足设计要求。6.4在审核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少联营队伍使用破解版软件出计算书,计算书出现大量不合常理的错误和随机生成错误的数据,但项目部根本未意识到,认为软件生成的计算书肯定信得过,有的项目在计算时不能满足要求,用手动修改计算结果;分公司对计算书进行复核,发现很多问题。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在实际施工中要使用正版软件,破解版则用于平时学习;更不要自欺欺人的任意修改计算结果。6.5由于施工计算软件的迅速发展,大大减少计算强度,明显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软件功不可没。但施工计算软件毕竟是一个辅助设计工具,智能化功能较弱,在设计模型、参数选用、结果分析等方面必须由设计人员来做。而且,施工计算软件也会有漏洞、出错,这是用软件不可避免的的,因而还需要校审把关。总之,好的软件不等于计算结果必定正确,正确的计算结果也不等于设计必然合理,使两者成立的条件是计算者对软件的正确使用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判断。6.6目前公司主要使用PKPM建筑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复核计算。6.7软件实际应用中注意事项支架的立杆稳定性验算时,承载力应留有一定的富余,因为软件在计算时满堂架是按Φ48×3.5来考虑的,实际上,目前市场上Φ48×3.5钢管不易买到,可能使用的钢管达不到此面积,此外,使用多年的钢管或者门架因锈蚀等原因截面积也会减少;软件中有钢管壁厚的选项,计算时应选Φ48×3.0,但文字描述时用Φ48×3.5。软件在计算中考虑的是立杆的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需靠构造措施来保证,必须注意,如剪刀撑、抱柱、连墙杆以及《模板规范》的支架高宽比要求等。7、高大模板工程的存在问题7.1立杆基础的土层未进行夯实处理,基础高低不平,影响立杆稳定性。当地基承载力不足甚至会引起支架下沉变形,失稳坍塌。7.2立杆底部未设置底座或垫板,甚至上托当作下托使用。7.3立杆排距、水平杆步距超出方案设计要求,梁侧楼板在梁横枋上直接加短顶而未采用任何拉结措施。7.4钢管立杆违反规范要求采用搭接,影响立杆的直接传力。规范要求立柱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原理:搭接一般采用旋转扣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对立杆稳定极为不利,理论上可以理解为一个铰接节点,但目前规范和理论计算时,不考虑此连接点存在,而按整个长立杆计算,且忽略此处的偏心弯矩,因此该连接点就成了立杆中的薄弱环节。扣件式立柱采用对接接长,能达到传力明确,没有偏心,可大大提高承载能力。试验表明,一个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2.14倍。而搭接会产生较大的偏心荷载,造成事故。7.5扫地杆与地面距离大多超出规范要求的200mm,纵横水平拉杆由于梁板模数不统一,无法接通形成整体,个别工程甚至漏设扫地杆。无扫地杆造成坍塌无扫地杆7.6水平杆未按要求与已浇筑的结构混凝土柱拉结或对顶,整体抗倾覆能力薄弱。

7.7纵横向水平杆、水平剪刀撑未按规范要求设置,严重影响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另一向无水平杆另一方向有水平杆无无有另方向无另方向无另方向有缺水平杆缺水平杆无扫地杆,水平连系杆一个方向设置,另一个方向每隔两根立杆设置另一方向无水平杆无剪刀撑引起连续跨塌,支架倾斜7.8受力构件钢管材料周转次数多,保养不当,部分锈蚀严重、弯曲,其强度大幅降低,木枋截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采用残旧木枋代替。搭设模板支架钢管的存在问题

普碳钢管易锈蚀,严重的出现麻坑。租赁的钢管来路复杂,管壁严重不匀,从2.6~3.5mm不等,一般为3.0mm。钢管管端经多次气割或电焊,端面严重不平整,用作立杆时,在对接扣件处有初弯曲,严重影响立柱承载力。搭设支架扣件的存在问题扣件来源杂乱,质量不匀。劣质扣件进入施工现场。旧扣件的螺栓有滑丝,仍勉强使用7.9上托、下托螺杆超出规范要求的长度,规范要求上托只允许伸出200,下托不宜超过200mm(当超过200mm时,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进行修正),而实际很多高大支模项目中上托伸出长度为500~600mm,下托为400~500mm,且未采取其它拉结固定措施,影响了承载力及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解决方法:为防止托座伸出过长,在支架搭设前,应充分考虑到支架主构件和托座的正常高度,当预计会出现超规范的情况,应加矮架作调整,避免影响支架系统承载力的降低。悬臂过大悬臂过大7.10门架未遵循高架在下、矮架在上的原则搭设,或将门架头下脚上违规倒装。没有按要求设置门架斜撑(如用铁线绑在架上)、门架的排布各架边立杆不整齐影响安装Φ48钢管水平杆和没有按要求安装Φ48钢管水平杆等现象。7.11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没有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承受偏心荷载。原理:承重支撑系统立杆按中心受压杆件进行计算,实际承受偏心荷载设计就不合理,当存在众多小偏心荷载,局部很容易产生偏心弯矩的累加。因此,水平、斜支撑钢管通过扣件与立杆,立杆与立杆之间连接产生的偏心弯矩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在承重支撑系统的设计中往往被忽略,这也是导致立杆失稳而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图7.11-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7.11-2梁支撑架立面简图是属承受偏心荷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已禁止使用。(与脚手架规范想抵触,PKPM软件这种形式还在使用)图7.11-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7.11-2梁支撑架立面简图扣件钢管立柱的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承载力相差大轴心受压偏心受压7.12梁模板门架支撑和梁模板钢管支撑的实物搭设采用三层枋,查方案则采用二层枋,方案变更未按要求办审批。支撑系统在搭设过程中与计算的工况或者假设不一致的情况,如板支撑立杆与梁边距离过大,在施工现场较常见;三层木枋支撑的第二层木枋的排布间距不同,也会改变第三层枋的受力,虽然第二层木枋的数量一样。7.13对于门式架、扣件钢管支架系统,在安装过程中未采用线锤或经纬仪密切监测其安装垂直度,垂直度未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以内,降低了支架系统的安全性。7.14送审的方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编制质量粗糙、方案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有的方案甚至出现计算错误等严重问题,编制质量有待提高。也有方案滞后编制,个别甚至事后补批方案的情况。7.15分公司在日常现场检查和高大支模验收时,都会提出一些整改意见,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家可以发现不少存在问题实际提出了很多次整改,同样的问题总是在不同的工地重重复复发生而未得到有效预防纠正,在持续改进方面有待加强。7.16模板工程作为临时结构,不少人对其按设计方案、规范标准的技术要求执行的观念不强,思想松懈,往往不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是习惯凭经验、按常规办事。即使编制了模板方案,也有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并未真正地指导施工,往往存在模板方案与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不符的现象。7.17很多时送审的方案已经用红笔划出来并注明什么原因,但大多数要反复送审至少3次,最离谱的是送审次数高达5次,但问题还有很多未改好,我个人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相当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也大大增加工程部审核工作量。7.18很多方案中只注意了支模高度,对跨度、施工总荷载或集中线荷载入围的部分没有列入专项施工方案中。7.19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由文字叙述部分、支模大样和计算书三部分组成,但三部分相应的内容表述不一致,连编制人自己都搞不清,施工班组如何搭设呢?7.20计算思路混乱,计算简图、计算工况不符合支架图纸或实际状况,计算漏项,荷载标准值、材料强度设计值取值不合理。7.21梁高>0.7m未有设穿心螺栓和设计计算,出现计算漏项,或<0.7m设置2道穿心螺栓。7.22计算小楞时,梁侧模板自重荷载及楼板混凝土荷载按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不少方案漏算此项荷载或按均布荷载计算。7.23与传统支撑体系不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具有支撑高度大,体系自重大的特点,在设计中更强调体系的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底部立杆的强度和支承楼面的承载力验算等问题。其中转换层支承楼面的承载力验算一直是方案编制中的一个弱项,至今未能较好解决,尚需深入研究。7.24搭设前未计划好立杆的竖向接头位置以及各段立杆的长度,架设立杆时,将长度不合适的立杆采用扣件与横杆扣接来调整架体高度,未按设计意图实现。规范是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7.25立杆与水平杆的接长位置相邻不按要求错开,且在同一步跨内。规范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7.26小楞(即次龙骨或梁底枋)间距宜与立杆纵距成模数关系,否则应按活荷载并利用包络图的形式验算杆件的最大内力,实际大量方案很多未注意到这一细节。7.27普遍欠缺模板的优化设计意识,编制人是先按经验确定模板的构造,然后用软件进行验算,保证模板系统是安全的就可以了,但这样设计的模板系统并不是最佳的结果,要通过试算,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反复优化设计方案,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节省材料和施工成本的目的。7.28编制方案时不动脑筋,原文照搬,甚至工程名称是别的项目名称,询问图纸内容一问三不知,编制人不看图纸编方案这是大忌,这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7.29方案内计算书出现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也发现有不少,属于不严肃,也是不安全和危险的,明显是没有认真校对。7.30不少人手头上方案版本有很多,这个版本通不过,下次又送另外几个版本,未意识到方案根本不符合所建工程规模特点,所编方案毫无针对性可言。如图7.31-1木方、木托梁计算方法中要确定木方按两跨连续梁计算还是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居然很多人不知道。如图7.31-2梁模板支架要考虑梁两侧的楼板荷载,也是很多人不知道。7.31采用软件默认值计算,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生成错误的计算书。7.32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立杆间距不超过0.8m,合肥市支模管理办法规定步距不得超过1.5m,也有送审方案步距大于1.5m,立杆间距超过0.8m的现象。说明编制人员没有认真执行文件,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文件出台。水平杆设置不合理,数量少一半,步距1.8m>1.5m。7.33JGJ162-2008规范中对剪刀撑、水平拉杆等设置比以前有了更高要求,而且是属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编制方案时也未关注到。7.34常用门架的纵向间距为900、600、450三种,但方案中出现很多无厘头的间距,如纵向间距为1000、800等,其两门架间的两侧交叉支撑根本无法正常安装。8、几点建议8.1由于手工计算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为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分公司三年多前已使用PKPM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复核施工计算书,可以说计算软件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纠正了无数错误,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事实证明使用效果不错。在原建设部2007年修订并颁布实施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对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网络化;建立并开通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从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在特级资质标准中增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其目的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建筑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8.2方案审批要做到层层把关,各尽其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对方案编制质量负责,分公司初审时严谨把关,以后送方案要对照今次讲课所列问题逐一检查,将有明显错漏、违反规范标准、前后矛盾和犯低级错误等方案要修改后才能送审,不要将错漏百出的方案直接送分公司审批,这样可大大减少方案送审往返时间。最好是先和宋工及我联系,帮助制定可采取的支撑形式,然后进行方案编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3宋工在审核方案的四年多时间内,很多人半信半疑或不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是不安全的,甚至提出质疑,她都耐心地使用PKPM安全计算软件进行即时演示,按其参数输入上机计算,并帮助其分析为什么将计算出来是不安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