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及要求:第一、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第二、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重要意义;第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难点: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曾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工人阶级为什么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1978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为1.2亿多人。2000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近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61%,占城乡从业人员总数的36.67%。我国每年新增城市就业人口有1000多万,大多数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转化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9.14%,私营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7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新特点二是,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在国有经济单位,平均18个职工里有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到1999年,5个职工里就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其次,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目前,约有1亿多职工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在各类服务业中就职的人数显著增加。1998年,我国1.23亿城镇职工中,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管理等行业工作的人数,达到3172万;在交通、邮电、商业、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等行业工作的人数,达到2798万。再次,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职工的年轻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第四,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劳动合同制。据统计,1997年,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的合同制职工人数比重已经达到一半以上,原先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另一方面,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职工个人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自己能力、水平和意愿选择职业,在单位、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四是,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不一,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一部分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好或者自身的原因而下岗失业,收入减少。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关系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变化,即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和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1.新的社会阶层2.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的原因与条件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一,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第四,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伟大而艰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新社会阶层的贡献
一、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三、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第一,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第二,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第三,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第四,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第五,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四、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一,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第二,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族地区的自身发展。第三,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第二、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即是说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法宝。资料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个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一)、内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二)、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必须尊重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尽管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互相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建立巩固的国防,因为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资料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职责。
资料
为了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要努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1.光荣的历史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在1927年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简称为“红军”。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抗日战争时期,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同时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改称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的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光荣历史1、他们为中国革命及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极大贡献。2、他们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非常的贡献。3、他们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和平劳动,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红军主要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骑兵、炮兵、工兵及通信兵分队。当时的组织体制和编制也不统一,通常是按方面军、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进行编组。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解放战争中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根据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将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编组为野战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迈入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2.优良传统正确的政治路线正确的军事路线正确的建军路线优良的民主传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向坚持执行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三大任务,开展政治、经济民主活动,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原则,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究战略战术,发扬英勇顽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①打得赢②不变质打得赢: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要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切实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不变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要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资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总要求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第一,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二,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军队的现代化,是其战斗力水平的最直接的反映,是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军队建设要着力解决现代化问题。
第三,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就是要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增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走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走科技强军之路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第三,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军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开拓战斗力建设的新局面。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盆花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极箔产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山东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幼儿戏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运动选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文学批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营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厨师厨房岗位管理培训教学课件(一)
- 采购需求管理附件2采购需求-PR-PO操作说明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简要分析课件
- 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
-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应聘登记表员工招聘登记表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共识 课件
- 常见婚姻家庭纠纷及调解的技巧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ppt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