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内蒙古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内蒙古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内蒙古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内蒙古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有限公司xxxx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三项目部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xxxx有限公司xxxx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三项目部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项目共有桥梁447.2m/7座,共有桩基156根。桩基直径有1.2米、1.5米,桩长有15米、17米、18米、19米、20米、22米、25米。桩基工程拟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系数大,安全隐患多,为确保工人施工安全,特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二、编制依据①《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2015)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③《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生产经理和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工程部经理、安全部经理、项目部专职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设专职安全员,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文明施工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四、安全施工方案1、安全施工流程1.1、孔桩开挖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定,现场专职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综合的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挖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1.2、孔桩开挖前由专职安全人员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用电、安全防护等相关安全施工要求及防护措施,并办理安全责任签字手续。1.3、参加挖孔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身体合格,严禁未成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病、精神分裂症等不适合于挖孔作业的人员挖孔。1.4、禁止使用金属制品吊桶,提升吊桶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1.5、孔下作业不得超过2人,孔下作业人员和孔上人员要确定有联络信号。地面孔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坠落伤人的物品。1.6、孔深挖至超过人身高时,必须在桩孔内安设靠护壁的半圆防护板罩,在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躲避在护板罩下。1.7、井下人员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塌落或护壁出现裂纹现象应及时加强支撑,如有险情,及时给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1.8、挖孔、起吊、护壁、余渣运输等所有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防毒面具、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品,必须在使用前检查,确保使用的安全。1.9、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1.10、下孔前必须有专人进行有害气体的检测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才可下孔作业。挖孔时用送风机不断向孔内吹入新鲜空气,保证挖孔作业人员安全。1.11、孔底施工人员不得吸烟,不得带有明火;挖孔人员必须每隔一小时更换一次,避免孔底施工人员过于疲劳。1.12、当天挖孔,当天浇筑砼护壁。人离开施工现场,要把孔口盖好,四周设置围护设施并设立明显警戒标志。1.13、孔内作业照明必须采用12伏以下的安全电压,照明线路必须用防水绝缘的电线,灯具必须使用防水防爆灯具。1.14、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由软爬梯上下孔,严禁施工人员坐渣土提升设备上下;每班作业前要打开孔盖进行通风。1.15、挖孔抽水时,作业人员必须上地面后才可进行,抽水后电源必须断开。1.16、每道工序后必须经相关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继续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允许下一道工序作业。1.17、严禁一切车辆靠近正在孔下操作挖孔的桩位,至少在3米以外设置安全线,以免发生意外。1.18、孔下有人工挖孔或打砼护壁,孔口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必须离开时,孔下应停止作业,应让孔下人员上孔后方得离开;1.19、如遇塌孔马上停止施工,立即从孔内撤离,并通知项目部人员。1.20、轱辘必须采取双挂钩,挂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1.21、施工场区应设安全标识,挂牌警示,夜间应张挂红灯,划定安全通道。用钢管围档等硬性防护措施,防止大型牲畜进入。1.22、计算卷扬机配重:吊斗重0.179吨,二力平衡原理,在卷扬机上配重按1吨计,远大于提升重量,可以满足安全要求。2、应急事故及处理措施2.1、人工挖孔塌孔处理措施:①发生险情后,应通知所有指挥人员、管理人员到位,各负其责,并拨打电话120急救中心。②立即设立警戒线,疏散周边人员,给抢险救护人员一个充分活动的场地。③查看当天挖掘纪录,确认遇险人员在井下的准确位置,用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办法进行抢救,可动用机械;在距人员位置1m左右,应采用人工挖掘,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防遇险人员受二次伤害。④解救上来的伤者要立即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⑤分析事故原因,上报上级部门。⑥塌孔的救援措施,调整开挖方法,及时增设临时围挡措施。跳槽开挖护壁,桩芯50cm范围内先不开挖,外围每开挖30cm及时打设ø22@10cm的钢筋,待护壁开挖成形后,在钢筋外侧填塞装有混凝土拌料的编织袋,及时绑扎护壁钢筋并立设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同时加强模板的加固工作。⑦如果开挖过程中采用临时围挡措施后仍然涌沙不断,或是涌水涌沙量大且速度急,孔内人员应及时撤出,抛填孔外预备好装有黏土的水泥袋、黏土及石块。⑧涌水涌砂部位充填密实后,沿桩孔孔壁打设ø32小钢管,钢管长度L=2.0m,钢管前端1.0m钻设ø10mm的注浆孔,钢管按环向间距30cm布设,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固结砂层,待注浆固结2天后再进行开挖。2.2、孔底施工人员中毒处理措施:①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上报项目部,组织人员立即设立警戒线,封锁现场,离散周围群众。②立即向下送风,并将中毒人员拉到地面,用担架抬到安全地带,进行人工呼吸,待救护车到达后,马上送附近医院进行救治。③分析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查清有毒气体来源,若为管线泄漏,立即通知管线产权单位,同时采取措施,封锁附近区域,疏散周边人群;若为地下残留污浊气体,立即向孔内通风,同时使用空气监测仪检测孔内空气含氧量,符合标准后,首先下放活物(鸡或鸭)待留10min无异常后,挖孔人员方可重新下孔继续作业。④依据调查原因,总结经验,处理有关责任人,避免重复犯错。2.3施工人员触电处理措施:①出现人员触电后,应立即关掉电源总闸,并尽快将触电人员送往当地医院救治。②分析调查事故原因,惩处事故责任人,上报有关部门。2.4重物坠落砸伤施工人员处理措施:①马上将伤者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②分析事故原因,上报有关部门。3、其它应注意事项(1)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对挖孔桩处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交底,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2)孔下正常作业不得超过2人,本工作面内安排1人作业,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穿雨衣、雨裤及长筒雨靴。孔下作业人员和孔上人员要有联络信号,使用高性能、远程、大功率对讲机做为联络工具。地面孔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坠落伤人的物品。每工作1h,井下人员和地面人员进行交换。(3)井下人员工作时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塌落或护壁出现裂纹现象应及时采取支撑措施。如有险情,及时给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4)每节开挖深度为1m,严禁超挖,遇土质条件不好,易坍塌土层,应适当较少每节深度,暂定为30~50cm。(5)地面人员注意孔下人员发出的联络信号,反应灵敏快捷。经常检查支架、滑轮、绳索是否牢固。下吊时要挂牢,提上来的土石要倒干净,装入斗车卸在孔口15m以外弃土场。(6)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防水绝缘线。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7)当天挖孔,当天浇筑护壁砼。施工人员离开施工现场,要把孔口盖好,四周要做好围护设施并设立明显警戒标志。(8)由于土层中可能有腐殖质物或腐殖质物产生的气体逸散到孔中,因此,要预防孔内有害气体的侵害,挖孔作业前提前10min向孔内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后方可作业。毒气检测方法使用沼气报测器放入孔内进行检测或用小动物活体放入孔底,看是否有异常现象。若属情况正常,人方可下孔作业。五、安全应急预案5.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为救援组织机构总负责人,对事故进行整体规划部署救援工作;项目副经理为施工现场直接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工作;项目部总工为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工程事故救援方案的提出和确立及审批工作;安检工程师为工作负责人,负责伤亡人员的抢救工作;作业队长、安全员配合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全线抢救工作(如现场协调、调配机械设备及救援物资)。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事故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项目部与施工所在地公安局、消防队、地方医院等建立好协作关系,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下图):总指挥:对事故进行整体规划,全面部署救援工作。现场救援组: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组员: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疏散人群;做事故具体处理方案,并督导落实;负责实施遇险人员的抢救工作;负责事故抢险过程中的内部联络工作。事后协调组:负责事故的内外、上下协调工作。组员:负责遇险人员的运送以及相关设备的调运;负责遇险人员家属的联络及沟通;负责配合医院进行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疗养。5.2、事故调查处理程序(1)速向主管上级及地方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发生伤亡事故,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必须立即报告领工员、工地负责人或项目领导。各级领导接到此类通知后,都应逐级上报。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检查、劳动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h内将事故概况写成书面报告,向上级主管安全部门和当地劳动、公安、检查、工会等部门汇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者的姓名、年龄、工种、身份,事故发生原因及简要经过,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等。如有隐瞒不报、弄虚或故意拖延不报的,要对责任者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2)组织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指挥有关人员抢救伤员,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防止再次事故的发生。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撤离所有人员,建立警戒线、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不得破坏,如果为了抢救遇险人员,不得不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清理事故现场时,必须得到事故调查小组和公安、劳动等有关部门的同意或批准后进行,任何人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干扰调查人员的取证、调查工作。5.3、成立事故调查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有关部门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伤员,维持现场秩序,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或项目副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由总公司和分公司主管部门会同项目所在地的市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死亡事故,按照隶属关系,由省建设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调查组还应该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与所发生事故有直接利益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