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理论和方法_第1页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理论和方法_第2页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理论和方法_第3页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理论和方法_第4页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理论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理论和方法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在以所谓“价值中立”的、“超然的客观态度”,诋毁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以所谓“还原”一个“真实”历史的谎言,否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对这种扰乱人们历史认知的伪史学,必须从理论上予以揭露和批判。一、历史虚无主义秉持唯心主义历史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坚持从1840年以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出发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为主题、以“四个选择”为基本结论的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和结论。这为中华民族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命运、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历史责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了达到否定现实中国政治制度和发展方向的目的,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重新解读,力图抽掉当代中国现实的历史根基。因此从各方面对唯物史观发难,污蔑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作用,忽视了人性”,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和结论要“检讨和推敲”。宣扬历史研究要“价值中立”,持“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树立一种超阶级性的评价标准。如此等等。历史研究是在历史观指导下的思维活动,不同的历史观必然导致对历史的不同认知和判断。虽然,虚无近代中国历史的论者并未表明自己的历史观,但其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评说,鲜明地显示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仅从三个问题上说明。第一,中国近代为什么会发生革命?历史虚无主义认为,“革命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是少数革命家“鼓动”的结果;革命造成了流血与牺牲,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会通过君主立宪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而革命使中国社会走向激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致“误入歧途”。结论是“告别革命”。中国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问题,其关键在于革命究竟是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客观进程,还是按某种主观意志进行“鼓动”的结果?对此,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之间的斗争一直存在。早在1949年秋,毛泽东在驳斥美国资产阶级发言人艾其逊时,就深刻说明了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批判了艾其逊关于中国革命发生一是因为人口多、二是因为西方思想刺激的“神话”,指明“艾奇逊的历史观点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所同具的观点”,⑴(P1509)宣告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客观存在。人类史,即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依赖从前人那里获得的、既定的生产力从事生产,“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塑造着历史的面貌。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1840年以后,在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发展过程被资本和强权扭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仅使近代中国丧失民族独立,在经济上被动地卷入世界市场,而且使中国的生产力在地域上出现了城市与乡村、东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不平衡,也使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都发生了复杂的改变,从而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日益尖锐,中国“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⑶(P542)无法生活下去的中国人民不能不进行造反,掀起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就是这样发生发展起来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血腥镇压下,革命屡屡失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无量头颅无量血”换得的“假共和”,更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认清中国国情,放弃三民主义,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所以,革命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革命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转向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要“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⑵(眦)而不能出于某种观念,或者某种特定的意图。这样人类关于自身以往活动的认识和描述才能够最大程度接近客观的历史活动,将文字中的“历史”还给客观存在的历史。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如果罔顾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必然出现新版的艾奇逊“神话”。第二,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是无数偶然因素的堆积,特别是人的意志、个性、心理等作用的结果,还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历史过程?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及“人性”在历史过程中有决定作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并非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各种偶然性造成的。与此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有相似的方面,即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水平、形式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中“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2](P82)唯物史观不同于“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因为,唯物史观在强调历史过程具有客观性质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的历史活动。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⑷(P247)它强调历史活动中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P287)历史发展规律的形成、存在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最终决定人类行为结局的力量,本质上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6](P671)离开了人类社会和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社会规律就不可能存在并发生作用。这样,人类历史进程就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作用与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的统一。一方面,是不以人的意志、目的为转移,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决定着人的意志、情感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为追求自己目的而活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历史规律,而是从实际存在的条件和可能出发,在认识、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去能动地创造历史。在这个历史统一体中,由于客观、主观条件不同,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存在着做出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人的选择自然也会受其意志、个性、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归根到底取决于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任何选择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蕴含于历史必然性之中,才能产生符合主观意愿的效果。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已经不可能像英国、法国那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过渡。在经济上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在社会内部封建地主、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并存。这种经济和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不同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同于苏俄的无产阶级革命。正如列宁所说“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7](P7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其任务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完成的。由此决定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其前途不再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必然是向着社会主义发展。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跨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这种跨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当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不同阶级为了挽救沉沦的国家命运,提出了不同主张和开展了多种实践。特别是那些志士仁人,为了推翻封建王朝和争取民族独立,或用生命,或用智慧,对民众的觉醒、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都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历史同时也显示,只有那些与时代潮流和国情要求相符的努力和奉献,才得到历史的承认。如自称大清帝国“裱糊匠”的李鸿章,对于满清王朝可谓鞠躬尽瘁,但是不能改变其覆灭的命运。谭嗣同虽然血溅菜市口,刑前长叹“无力回天”,但他希望的社会进步后来却得到了历史的回馈。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否定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存在及其决定性作用,意在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内在的必然趋势;它在理论上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特别是“人性”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意在把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归结为偶然现象,从而为重新选择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提供一种历史理论根据。第三,研究历史能不能持“超然的、中立的”态度?历史虚无主义宣扬研究历史要抱持“超然的、中立的”态度,要坚持“客观标准”。那么什么是“客观标准”呢?历史虚无主义认为,西方列强来到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中国人对此抵抗是“盲目排外”,中国与列强之间战争及结果是“愿赌服输,不存在不平等条约”;封建统治者镇压变法和革命者是“审时度势”、封建官员维护落后专制制度是“忠心耿耿、勉力而为”,等等。这些观点为所谓的“中立态度”、“客观标准”做了最好的注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背叛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他们的“中立态度”和“客观标准”!唯物史观认为,在历史研究中,绝对的“客观”“中立”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因为,其一,从研究主体看,历史研究者作为“现实的人”,不是抽象、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世界观、历史观总会被打上现实社会关系的烙印。在阶级社会里,历史观具有阶级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述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回避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8]这一论述完全适应于历史学科。历史研究及其结论,既受到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影响,更受到研究者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制约。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样的,按照什么方式呈现,选择什么样的史料来说明,实际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其二,从历史研究的对象来看,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有情感、意志的人的活动,历史过程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的结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⑷(P253)正是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历史才是丰富多彩、跌宕曲折的。研究者陈述历史过程、作出结论,必须要作价值判断。如果完全排除价值因素,就会把人的历史写成毫无人文气息的自然界历史。其三,从历史研究的目的看,研究历史不仅仅是要搞清楚“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正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指出,历史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这是史学通过“求真”以达“致用”的基本路径。要“致用”,就不能缺失价值评判,需要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史料的真伪、对历史人物思想观念的对错、对历史事件的是非等进行主观判断。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历史研究坚守“价值中立”、“态度客观”,从理论上看,是把历史研究的主体和对象都视为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没有情感和价值观的、孤立地站在历史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即“抽象的人”。历史研究从“抽象的人”出发,就是从研究者所制造出来的观念出发,所书写的历史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5](P与真实的历史不符。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无数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生命的英烈,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上所付出的艰辛、所取得的成就,否定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功绩,肯定资本主义道路是普世的“人间正道”,其价值取向恰恰是非常鲜明的。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历史观决定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唯物史观把历史研究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同时也要用辩证法观察历史问题。[9]正如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辩证法才有可能。”⑹的46)相应地,放弃唯物史观,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6](P397)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要求历史研究做到:其一,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人类社会如同“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⑹(P395)人类历史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互联系和互相作用的。因此,研究历史应该采取发展的、变化的、互相联系的观点。其二,坚持矛盾的观点。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历史的发展充满了矛盾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矛盾具有特殊性,在历史过程中具体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各有特点,所以,分析历史现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把握主流。其三,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历史的发展看起来好像完全是偶然性在起作用,实际是受隐藏在偶然性之中的必然性支配的。“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4](P649)经济的必然性,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同时,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也会起或大或小的作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10](P354)其四,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历史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掩盖着历史的本质。历史研究不能仅限于观察、描述现象,更不能为现象尤其是假象所迷惑,要深入到现象背后把握本质。列宁曾针对多种政党、政治派别存在的现象,指出“要从发展中观察一切现象,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东西,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要分析各个政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要研究预先决定这些政党的政治活动的意义和结局的客观政治环境”。[11](P262)其五,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考察必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⑵(P375)由于人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P669)自己的历史,所以应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动,以获得对历史人物的正确理解。历史中英雄人物的功绩归根到底是时势所造。其个人主观因素固然不可忽视,但所起作用的大小,最终在于与客观历史环境要求的契合程度。但同时客观历史环境的复杂和多变,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呈现不够充分,都会制约英雄人物的思考和判断。而历史虚无主义完全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对立面,搞形而上学。总体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打着反对虚无主义的旗帜搞虚无。由于受到史料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和研究上也存在着不足,对一些事件的描述存在某些漏洞,对某些人和事件的判断也不一定都准确,对一些史实细节的关注也要进一步加强。这些是需要随着史料的发掘和认识的深化不断克服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史学正是在深入研究中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如关于“西路军”的评价、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判断、关于反右运动扩大化的认识,等等。这种通过研究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使认识日益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过程,本来就是历史研究的常态。但历史虚无主义抓住这些,给马克思主义史学戴上虚无主义的帽子,然后搬出自己的“新思考”。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叙述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有选择地虚无,即对凡是能够支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支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史实都进行质疑、否定,对凡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受到否定的人和事件统统要重新评说,可以说是“见社会主义就怀疑、见中国共产党就批判”,要彻底翻转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论。以上两个特点集中体现在对新中国和毛泽东的评价上。关于新中国,历史虚无主义一是以偏概全,简化历史。把新中国的全部历史简化为“大跃进”、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对这些历史中的曲折失误“挖地三尺”,大书特书,但对新中国在发展生产、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世界和平等多方面则选择“失明”。二是美化民国,反讽新中国。历史虚无主义以民国时期一些大学教授的优厚境遇和思想言论“自由”,以某些历史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对民国时期进行浪漫描绘和温情缅怀,以此论证新中国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却无视民国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军阀混战、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无视在法西斯统治下同为大学教授的闻一多、李公朴被杀、马寅初被关押,无视中国民盟被迫解散的遭遇。这就是以局部现象模糊本质!事实上,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混乱的一个时期。正是在动荡和屈辱中,中国人民才觉悟,才日益鲜明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人心所向的成果。关于毛泽东的评价,历史虚无主义以近乎偏执的态度,从一定要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目的出发,无视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入侵的悲惨境遇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脱离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绝口不提毛泽东自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复兴所做的伟大贡献,而是处心积虑地挖掘毛泽东的错误;对于毛泽东的错误,不是具体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错误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而是以所谓“权力斗争”为核心,以所谓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心理状态为立论依据来展开分析,甚至不惜捏造“史实”,对毛泽东的政治活动、思想观念、家庭婚姻和文才武略进行全方位的抹黑。这种违背事实、颠倒主流与支流的伎俩,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标榜的“客观标准”、“中立态度”的实质。历史虚无主义对毛泽东评价的片面性、绝对化达到极端,甚至超过了西方学者。西方学者由于历史观、价值观、研究方法和掌握史料方面的原因,对毛泽东的评说难免有不当之处。但是,只要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毛泽东研究的,都不会对毛泽东全盘否定。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莫里斯•迈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中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时期新中国建设发展做了全面分析与肯定,尤其是后者运用大量数据,说明毛泽东时期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尽管有诸多过失,但毛泽东有幸使中国有了新的开端。毛泽东是20世纪富有魅力的政治家。”[1094)自称要不偏不倚来写中共领导人的傅高义,也肯定毛泽东统一了中国,并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打开了一条缝。相比之下,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哪有历史辩证法的影子呢?恩格斯曾指出,形而上学一旦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跨入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认识领域,“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⑹(P596)历史虚无主义秉持唯心史观和“西方道路才是人间正道”的政治价值观,必然在历史研究中从自己的观念和政治需要出发,因而不可避免地要遵循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违背历史辩证法。其结果只能是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构建臆造的“历史图景”。三、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方法反科学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运用了科学的方法”,因此研究过程和结论都具有“学术性”。综合相关研究书籍和文章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等等。但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方法具有反科学的特征。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放弃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历史和相关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和知识范围的。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社会分化出阶级对立之后,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史。阶级的划分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不是外界力量强加给历史的主观臆想,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存在。列宁指出,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⑷(P135)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公开讲“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15](P244-245)则印证了列宁的观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对这种客观存在给予了深刻的揭示。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和转化,是阶级社会里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坚持阶级分析方法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因为阶级分析法注重分析隐藏在不同阶级政治思想背后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阶级的物质利益,从经济上揭示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注重从分析一定阶段社会经济关系入手,把握历史事件、历史活动中各个阶级的政治面貌、立场态度及其力量对比,从而深入认识历史运动、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所代表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来说明这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面貌、思想特点;注重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考察人们的活动、观念对哪个阶级有益。这样历史研究就不会停留在浅层次的现象观察和细节描述上,而能够深入到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所以,即使是资产阶级学者也会在一定层面上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背景,即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就出现了这样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他们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整个法国历史的锁钥。”[ii](p同6时,坚持阶级分析法能够更好地运用史料。由于阶级社会里人都分属于不同阶级,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差别,在思想观念上存在鲜明的差别。因此,在历代留下的史料中,或多或少地会保存着阶级的烙印。采用阶级分析法,对史料的思想内容进行鉴别分析,才能可以防止对史料的误读误用。历史虚无主义基于唯心史观,不仅攻击马克思主义偏爱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泯灭人性,而且在其研究中否定、反对阶级分析法,把历史过程归结于人性的影响,归结为人的观念、视野、心理甚至性格等主观因素的作用,从而离探索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第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运用史料分析法。史料分析法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而后才有可能探寻出“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2](P分析史料的“各种发展形式”,要求对史料进行考证、比对和辨伪。因为史料大多是由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间接材料。它们本身由人记录,包含了记录者的价值倾向和选择,未必能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完全吻合。即使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的回忆录等,也会因为观察视角、考虑声誉、维护利益、自我吹嘘或逃避责任等多种原因,不能反映历史事件的真实和全貌。所以,历史研究需要在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然后才能从正确地(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历史事实的真实材料出发,进一步深入下去,向着历史的真理接近。历史虚无主义在研究中,虽然采用史料分析法,却存在两种错误。其一,不是“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得出结论,而是选择性地、按图索骥地发掘史料,对史料不辨析、不考证、不甄别,往往违背孤证不立的原则,根据一两个材料就否定一些重要的历史结论。其二,“经常把文献的历史和现实的历史当作意义相同的东西而混淆起来”,[16](P551)往往根据所用史料的真实性,判断所陈述的历史的真实性。然而,史料的真实只是为说明历史的真实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仅此不够。即使根据史料把握了历史某个或者某些细节的真实,未必就能把握全局的真实。人类历史不是若干历史细节的简单拼凑。历史学也不是史料学,其主要任务不是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考证,而是从史料中找出各种史实之间的互相联系,发现历史的规律性,从而达到对历史整体真实的把握。第三,历史虚无主义扩大心理分析法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心理史学日益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史学的一个分支。把心理分析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给史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如果运用得当,也许会使研究深入到以往无法涉及的领域,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思想的丰富性,以致对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行为方式作出更加细致、准确的描述。但是,心理分析法有明显的局限。心理分析法仅仅从人的本能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