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_第1页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_第2页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_第3页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_第4页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第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DNR):1957年意大利Farmitalia实验室从Adria海岸土壤标本分离获得的放线菌株中提取(1970年中国正定获得同类菌株并提取正定霉素)。60年代末用于临床。第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盐酸阿霉素(ADM):1963年意大利DiMarco从链霉菌变异株发酵液中提出的糖甙抗生素,14羟基DNR。1968年进入临床试验。第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EPI):1975年意大利Arcomone研究发现ADM的同分异构体(4位上OH由顺位变为反位)。1977年进入临床试验。第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阿克拉霉素(ACM):1973年日本梅泽滨夫从放线菌株培养基中分离提取,ADM衍生物,WHO命名为ACM-A型;我国四川彭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同系物,为ACM-B型。1976年进入临床试验。第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976年由Arcamone等合成。DNR衍生物(糖苷基C4位上去掉甲氧基团),具有更高脂溶性的新型蒽环类药。70年代末进入临床试验。第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米托蒽醌(MIT):染料类化合物,1979年美国Murdock和Lederle实验室合成,结构与ADM相近。80年代初进入临床试验。第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吡喃阿霉素(THP):1979年日本梅泽等合成。(ADM氨基糖部分第4位OH由吡喃环替代)。1982年进入临床试验。脂质体阿霉素脂质体柔红霉素第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作用机制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抑制DNA多聚酶Ⅰ;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抑制DNA和RNA合成产生氧自由基;————与心脏毒性相关第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临床药理学特点周期非特异性药血浆半衰期30-50小时不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除IDA外)。主要由MDR1介导耐药,部分药物之间有不全交叉耐药。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粘膜炎、心脏毒性。第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直接作用:原型药与醇式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间接作用:

a.与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的NADPH脱氢酶作用产生氧自由基,打断细胞线粒体内正常的呼吸链,并产生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b.与细胞内Fe3+结合,产生Fe3+-蒽环类螯合物,刺激羟自由基的产生.c.用药中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细胞因子(如IL-2,TNF-α)使心肌细胞受损.d.可能选择性的抑制与心肌纤维生长有关的基因表达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急性毒性:1)发生于静注给药时或给药后几小时;2)发生率0.4-41%,3)主要表现:a.为一过性的心率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也有室上性、室性交界性心率失常的报道.b.非特异性ST-T段改变

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等,很少出现急性心肌缺血。C.各种房性和束支传导阻滞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4)ECG变化多发生于单次大剂量给药(老年人和既往ECG不正常者)。5)化疗结束后数小时(心律失常)或数周(ST-T改变)自行消失。一般不作为继续用药的禁忌症。6)心律紊乱可导致猝死,由药物与低血钾协同作用于传导系统所致。<1%发生于ADM给药后。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亚急性毒性1)发生于结束用药的几天或几周后,2)表现为心包炎和/或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炎综合症),3)DNR比ADM更易引起心包炎。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慢性毒性1)发生于化疗后数周或数月,2)发生率约0.4-23%,3)表现为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累及左心室,很少累及全心室),无特异性症状,最严重的合并症为心肌病,仅少数人通过治疗减缓症状,死亡率27-61%,儿童约20%。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心肌病的发生与药物累积总量明显相关,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AMD:

累积总量<550mg/㎡,CHF发生率 0.1-0.27%,

550mg/㎡, 7%,

1000mg/㎡, 50%,

————(VonHoff,1982AllenA,1992)

>500-550mg/㎡,CHF多不可逆。 有个体差异。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迟发性毒性1)化疗结束后数年发生2)ADM累积量相对低(<480mg/m2)也可发生3)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很少发生心源性猝死。据统计,接受蒽环类治疗超过一年者,常出现II°A-V阻滞,3%表现为恶性室颤和室速。终止治疗十年内18%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十年后高达38%。————SteinherzL(1991)4)发生延迟性毒性的危险因素有: 发育年龄接受治疗、高单剂给药、累积剂量大、纵隔放射。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对高危因素(年龄小/老,女性,既往心脏疾患和高血压,曾应用过蒽环类药物,同时接受胸部放疗)患者的监测、谨慎用药。改变给药方式:延长给药时间(持续静点),降低血药浓度。不影响抗肿瘤效应,但粘膜炎、胃肠反应增加。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3.个体化给药: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跟踪检测以评估心肌结构和/或功能,检测方法:超声心动、同位素血管造影、心肌活检,至少两项检查可以评估对蒽环类药物的耐受能力。

终止用药指征: 间歇期LVEF45%

或 治疗时LVEF下降10%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自由基清除剂:vitCvitE辅酶Q10ß-胡萝卜素N-乙酰半胱氨酸氨磷汀等心脏保护剂:右雷佐生(dexrazoxane)在细胞内水解为EDTA的类似物,主要通过与铁离子的螯合而发挥心脏的保护作用.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蒽环类药物的最大累积剂量ADM:550mg/m2(放射或合并用药,<350-400mg/m2)DNR:600mg/m2(550-800mg/m2)EPI:1000mg/m2(900-1100mg/m2,用过ADM,<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