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

分.)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湿衣晾干C.石蜡熔化D.辣椒剁碎

2.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A铜高镒酸钾稀盐酸

B白磷水冰水混合物

C氮气干冰空气

D水银碳酸钙食盐水

A.AB.BC.CD.D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吹胀气球,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4.空气成分中,可用作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2

A.Cl2B.NC.MgD.S'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

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

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可燃烧

C.可重复使用D.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8.AgNOs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s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02B.NH3C.N02D.N2

9.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0.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12.铀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核外电子数为58B.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元素符号是Ce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013.CsN”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B.+3C.+1D.-3

14.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用天然气作燃料②用铜丝作导线③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④用干冰作制冷剂⑤用焦炭作炼铁原料⑥用

稀有气体作电灯泡灯丝保护气.

A.①②酶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7.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

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wHzQ,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含量最高

C.由42个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1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B.丁一定是氧气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19.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需先点燃酒精灯预热试管,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国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端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20m1614

反应后的质量/g466050

A.m的数值为64

B.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参加反应的X与丫的质量比为1:4

二、非选择题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2)四个氢氧根离子;

(3)氧化铁;(4)碳酸钠—;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22.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如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

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铜<1.0mg/L,铁<0.3mg/L,氟化物<1.0mg/L,游离氯NO.3mg/L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化学指标中的铜、铁是

指—(填“元素”或“单质”).

(2)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Q)、漂白粉[Ca(CIO)2]、"84消毒液”(NaCIO)

等.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z+2Ca(OH)2—CaCI2+Ca(CIO)2+2H20,制取“84消毒

液”是将氯气(CL)通入烧碱(NaOH)溶液中,反应原理与漂白粉的制取相似,请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3)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用_鉴别.

(4)“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

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一的作用.

(5)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23.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

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名称是;B-C的化

学方程式为—.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

为—.

I/A、一\\卜L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E中的浓硫酸作干燥剂.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L

U干燥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选择装置的接口顺序是—(填字母编号)

卜、­B.c-e—-g-h《

C.cfffhfgD.cfhfgff-*e%

(2)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J

(3)若选择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匚一

(4)乙快(C2H2)俗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

碳化钙(CaCJ)与水反应制乙快,同时有氢氧化钙糊状物生成,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从上图中选择实验室制乙快所用的最佳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25.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

止水夹

小资料

活泼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以下

反应:

占燃

①镁+氧气=』♦氧化镁(固体)

②镁+氨气宜度♦氮化镁(固体)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0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

因可能是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

物质中

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填字母序号)

A.木炭B.铁丝C.镁条.

26.如图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请回答:

(1)写出仪器I的名称—.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中白磷不能燃烧,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E中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若用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一端(填字母编号)导气管进入.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

分.)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湿衣晾干C.石蜡熔化D.辣椒剁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辣椒剁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A铜高镒酸钾稀盐酸

B白磷水冰水混合物

C氮气干冰空气

D水银碳酸钙食盐水

A.AB.BC.CD.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

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A、铜是单质,高镒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稀盐酸是混合物,错误;

B、白磷是单质,水是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C、氮气是单质,干冰是氧化物,空气是混合物,正确;

D、水银是单质,硫酸钢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吹胀气球,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

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

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冰融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种类没

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

再分,故选项解释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

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D、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

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空气成分中,可用作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不能做电光源;

C、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电光

源.

【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不能作电光源,故A错;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不能作电光源,故B错;

C、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作电光源,故C错;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电光源.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空气中各成分及用途.

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2

A.Cl2B.NC.MgD.S'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A、CL表示一种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N表示氮原子氮元素,但不能表示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Mg表示一个镁原子,又表示镁元素,还表示镁这种物质,故C符合题意;

D、S”只表示1个硫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宏观、微观构成的含义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元素

组成.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

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含有碳元素;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

如,也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与CuO中0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

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含有碳元素,如NaCI等,故错;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

答案: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

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

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

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可燃烧

C.可重复使用D.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题意,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

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

仍可恢复原状,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

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烧,故选项

说法正确.

C、“碳海绵”具有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

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海绵”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理解题意、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并能灵活运

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AgNC)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s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02B.NH3C.N02D.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AgNOs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

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AgNOs中不含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放出的气体不可能是SO2,故选项错误.

B、AgNOs中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放出的气体不可能是NH3,故选项错误.

C、AgNOs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NO?又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气体有可能是NO?,故选项正确.

D、AgNOs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刈是无色、无味的气味,放出的气体不可能是N2,故选项错

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并能灵

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

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

B、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

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有可能熄灭,现

象不明显,方案不可行;

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是空气和氧气.方案不

可行;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

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0.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

念.

B、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

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草稿纸双面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B.

【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

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

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2.铀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核外电子数为58B.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元素符号是Ce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0【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

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钵,属于金属元素,

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Ce,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

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CsN,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B.+3C.+1D.-3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sN,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可得:(+4)X3+4x=0,则x=-3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

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4.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A、粮据二氧矛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只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石灰水,不能说明呼出

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应做对比实验,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B、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上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中含有氢元素,由质

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蜡烛中含氢元素,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能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

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为1:2;试管1中产生的是后,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

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

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

判断.

1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价与最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

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根据离子的核内的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说

法错误;

B、由②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

离子,故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B说法正确;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是8(第一层是2)的属稳定结构,

由于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所以化学性质不一样,故C说法错误;

D、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

Mg,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

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用天然气作燃料②用铜丝作导线③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④用干冰作制冷剂⑤用焦炭作炼铁原料⑥用

稀有气体作电灯泡灯丝保护气.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④⑤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用天然气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

化学性质;

②用铜丝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③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④用干冰作制冷剂,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

性质;

⑤用焦炭作炼铁原料,主要利用了焦炭的可燃性和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

化学性质;

⑥用稀有气体作电灯泡灯丝保护气,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性质性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

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7.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

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G5H疝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含量最高

C.由42个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

的计算.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大小来分析;

C.根据物质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X22):(16X5)=90:11:40,由此

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故错误;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6X5)=9:4,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B.丁一定是氧气Lr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是否变化来分析;

B、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C、根据图示来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D、根据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有两个分子,反应后有四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

正确.

B、由图示可知,丁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丁可能是氧气,不一定是氧气,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正确;

D、由图示可知,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

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9.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需先点燃酒精灯预热试管,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国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以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

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热固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

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该实验操作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应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试管中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预热试

管,以防止发生爆炸,该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该实验操作

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用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该实验操

作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⑶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20m1614

反应后的质量/g466050

A.m的数值为64

B.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参加反应的X与丫的质量比为1: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可分析先X、Z、W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m的值,推测Y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4g=16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

应的X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60g-16g=44g;W是生成物,生

成的W的质量为50g-14g=36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g+36g

-16g=64g,故该反应为:X+Y-Z+W.

A、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故m的数值为

6g+64g=7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X、Y是反应物,Z、W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法推测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6g:64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

守恒定律.

二、非选择题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2H;(2)四个氢氧根离子40H;

(3)氧化铁FezOs;(4)碳酸钠岫蚀;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故4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40H.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03.

(4)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03.

(5)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硅元素显+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

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朋.

IS1

故答案为:(1)2H;(2)40H-;(3)Fe203;(4)Na2CO3;(5)因

ISi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

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如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

感官指标无异味、一异臭等

化学指标铜<1.0mg/L,铁<0.3mg/L,氟化物<1.Omg/L,游离氯20.3mg/L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物理性质(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化学指标中的

铜、铁是指元素(填“元素”或“单质”).

(2)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IO?)、漂白粉[Ca(CIO)2]、"84消毒液”(NaCIO)

等.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z+2Ca(OH)2—CaCI2+Ca(CIO)2+2H20,制取“84消毒

液”是将氯气(CL)通入烧碱(NaOH)溶液中,反应原理与漂白粉的制取相似,请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CL+2NaOH-NaCI+NaCIO+HzO.

(3)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4)“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

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5)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ACD(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三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元素的概念;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

里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生质决定用途;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S【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解答;

(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5)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可知二者的区别是:该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由图中信息可知,感官指标通常指的是物质的异味、臭味等,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指标中

的铜、铁是指元素;

(2)由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z+2Ca(OH)2—CaCI2+Ca(CIO)2+2H20,由此可以写出

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C12+2NaOH—NaC1+NaC10+H20;

(3)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4)活性炭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5)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能节约用水,需要提倡;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浪费水资源,不宜提倡;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需要提倡;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需要提倡.

故答案为:(1)物理;元素;(2)Clz+2NaOH-NaCI+NaCIO+HzO;(3)肥皂水;(4)吸附;(5)

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的净化、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知识即

可顺利解答.

23.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

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名称是过氧化氢;

B-C的化学方程式为2Hqj甬电卜;.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后温

(A)

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卜」一』L、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

剂,C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过氧化氢

溶液,C是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分析解答;

(2)根据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

气体化合物,所以A是碳,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会

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

确,所以A是过氧化氢,B->C的化学方程式为2Hz惮新,故答案为:过氧化氢;

2H2d通电11;I।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所以A是碳,C是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C的反

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i(01inn

故答案为:co2+ifoiinn

【点评】在解此境砂PV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

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E中的浓硫酸作干燥剂.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要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选择装置的接口顺序是B(填字母编号)

D.c-*h—g-*f-*e

(2)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z+C02=CaC()3I+H学.di=

(3)若选择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I0师叼化t.一

(4)乙快(C2H2)俗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

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乙快,同时有氢氧化钙糊状物生成,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aCz+2H20-Ca(OH)2+C2H2t,从上图中选择实验室制乙快所用的最佳发生装置是U_(填

字母编号).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净化(除杂);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

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镒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要组装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DEF,因此接

口顺序是:defgh;

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书写化学方程

式;

根据对反应的介绍,确定反应的反应物及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制取乙快的反应中所

使用药品的状态及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制取该气体时所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解答】解:(1)要组装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应选择的装

置是:CEF,因此接口顺序是:cefgh;故选:B;

(2)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z+C0z=CaC031+H2O.

(3)若选择装置A制氧气,因为无棉花,故为氯酸钾制取氧气,则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

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I0*n02a.

(4)实验室常用块状碳化钙(CaCz)与水反应制乙焕,衿rl氢氧化钙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Cz+ZHzO—Ca(OH)2+C2H2t;,由于反应非常剧烈,故实验室制乙快所用的最佳发生装置是D.

故答案为:

(1)B;(2)Ca(OH)2+CO2=CaCO3I+H20.(3)2KCIojMnQ21o2t.(4)CaC2+2H2O—Ca(OH)

2+C2H2t,D।।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

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5.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

覆整料

活泼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以下

反应:

占燃

①镁+氧气口^♦氧化镁(固体)

②镁+氮气至燃f氮化镁(固体)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0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

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