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考案一 形象_第1页
2019版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考案一 形象_第2页
2019版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考案一 形象_第3页
2019版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考案一 形象_第4页
2019版语文培优增分一轮全国经典版考案: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考案一 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考向一人物形象例1[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二)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意](一)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春色满园,清风盈袖,鼓荡着我的诗情词绪。(二)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解析概括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概括人物形象,要注重从诗歌描写的相关内容中把握描写对象的形象特点。如第一首诗,写陈居士酒醉清醒后的情形:陈居士大醉清醒后,就到雨后的花园中寻找写诗的灵感。第二首诗,写诗人喜爱饮酒,因为忧愁时饮酒能够让人入睡;而醒来之后走出门外,在月夜之中寻找诗意.第二步,分析人物描写。诗歌中对陈居士的描写集中在“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等诗句中。而这些内容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陈居士喜欢饮酒;另一类是陈居士喜欢写诗。第三步,概括形象特征.分析了诗歌的具体内容后,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从陈居士喜欢饮酒的角度分析,这是他洒脱的性格使然,因为饮酒之后陈居士总是要写诗的,陈居士的饮酒不是酗酒,而是一种文士风采。从写诗的角度分析,陈居士虽然生活并不富足,但他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诗意,这表现了陈居士高雅的情趣等。含义解读古典诗、词、曲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也被称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诗人形象,就是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塑造出来的形象。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创设出来的,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中的木兰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形象,就是典型代表.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答题技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四个着眼点1.区分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分析诗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中的语言、动作、肖像、细节描写等,另外还应注意侧面描写,如环境描写等.3。结合背景、注释和相关的诗句,概括出人物的身份特点、心理特点、情感特点、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等。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词语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爱恨情长、悯农怜民、哀叹昔盛今衰等.4。分析诗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对表达主旨的作用,对抒发情感的意义)。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人物形象,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答题模板第一步:概括形象特征(什么形象);第二步:分析形象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诗歌如何塑造的形象);第三步:明确形象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义).当然这三步不是说每步都应答上,还应根据题目要求及诗歌本身来灵活作答。公式: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1.[2017·贵阳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好事近杨万里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①。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注]①“万花川谷”是杨万里书斋“诚斋”前花园的名字。[诗意]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词人形象。月光朗照下的花园、修竹和书斋既是词人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在词中,花的芬芳,竹的正直,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比喻月色美玉般的坚和洁都透露出词人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词人借徜徉陶醉在月光下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热爱。解析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注意把握诗歌描写的意象的特点。这首词,描写了书斋、修竹、月色、秋光等,从这些意象中可以看出词人是饱读诗书的人(书斋),他志趣高洁(修竹)、热爱大自然(月色、秋光)。回答问题时,先写出词人形象的总体特征,然后分析这些特征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2018·山东德州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②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①金猊(ní):狮形铜香炉。②者:通“这”。[诗意]铸有狮子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请联系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答:答案①慵怠无力。香消烟冷,无心再焚;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髻鬟蓬松,无心梳理;宝镜尘满,无心拂拭;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②内心愁苦。与丈夫的离愁欲说又不忍说,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更可见对丈夫的挚爱深情。③容颜消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写近来自己因离别而日渐消瘦,但却不直接说出,含蓄蕴藉。(任答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先要关注背景,知人论世;然后理解诗句含意,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所处的环境等,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上阕主要写离别前的情景。词的前五句,着力表现一个“慵”字,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主人公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也;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三句,写不忍离别的愁苦心情.最后三句,用排除法写自己消瘦的原因,含蓄地表明自己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而瘦的。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②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③。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④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③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④熏风:东南风.[诗意]此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他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他以自己无能为由辞谢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肖像描写),用比喻突出性格。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考向二景物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例2[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意]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只好罢竿了。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解析(1)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涌,迅疾奔流。(2)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特别是三、四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含义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续表答题技法eq\x(概括特点)→eq\x(描绘画面)→eq\x(分析感情)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二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时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公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4.[2017·山西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注]①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一带。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③紫骝:古骏马名。[诗意]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自古以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的游侠儿,自命不凡地把骏马夸耀。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答: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描绘诗中的景象特点,作答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及特点,然后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诗歌前两联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有无限肃杀之感。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营造)……气氛(氛围);如有情感词,还可以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作答。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意]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的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解析本题问的是环境的特色,实际上要回答的就是意境.颔联中“闲门"二字点出此为常山道人隐居之地,则居住环境就在这一联中去分析。一个“静”字直接点出环境特点,再根据春草之闭门,可得其“幽";再联系颔联意象,分析是怎样营造出“幽静”意境的即可。6.[2017·山东日照一模]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东园雨坐书怀刘崧①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东南竟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注]①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诗意]鸟儿空自鸣叫花儿空自开放,流离的人无论是住下还是离开总是勾起人的哀情。荒废的村庄道路泥泞不堪,故里的田里和房舍里长满了荒草。百姓的苦痛有谁会过问呢,各路英豪正征战不休。东南的天空愁怨漫天,屡屡回头探问传回的军情是真是假。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内容上与上下诗句有怎样的联系?答:答案第二联写出了乡间破败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既交代了上一联作者“哀”的原因,也是下一联战乱造成的结果.(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联的景象特点及作用。“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中的“荒"“泥潦"“半草莱”等写出了乡间破败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第二问,要求分析第二联在内容上与上下诗句的联系,这就需分析上下诗句写了什么内容,再思考与本联的联系.第一联写无论离人是走还是留都会产生“哀”的情感,第二联回答了原因,这样的景象是谁造成的呢?第三联给出了答案--战乱。考向三事物形象例3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诗意]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它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答案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诗。菊花之所以特别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主要还是因为它在百花之后开放,具有耐寒傲霜、不与群芳争艳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菊花一直被人们用来象征一种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气质和品格.许多咏菊诗即由此下笔,写菊花的形象和精神。这首诗中写的野菊,与生长在庭院供人观赏的菊花又有不同,颔联正是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野菊的。“在野"“幽色"“妙香”写出了它的生长环境、色香,“肯为……?”写出了它内心的坚守,据此概括即可。含义解读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对这种事物形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这类诗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如虞世南的《蝉》,就是借所咏高洁不群的“蝉”,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所咏之“蝉”便是诗人的化身。设问方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续表答题技法鉴赏事物形象“三注意”1.注意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的《野菊》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菊”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2.注意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1)关注时令色彩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及其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及其事物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及其事物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杨万里的《野菊》中“重阳”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萧瑟的。(2)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的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3.注意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杨万里的《野菊》就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答题模板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歌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之情。公式:诗中塑造了×××形象,×××(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写了×××之情(这是概括形象的意义,这一步骤不作强求)。7.[2017·邯郸一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问题。柳絮二阕韩琦其一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其二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诗意](其一)时常烦恼那东风不安分守己,高楼长路也无法阻挡它的无边无际。满腔心浮气躁的情绪,生来就不是什么稳重的花朵。(其二)如雪花纷飞的柳絮一点也不矜持,狡黠地环绕着冒充繁花并在当中飞舞。有时故意从花枝间穿过,引得无数蜂儿误认为是枝头繁花,而成群结队地竞相追逐.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答案①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②第一首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的这一特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根据“不定家"“絮雪纷纷"“不自持"等关键词句,可以概括出柳絮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