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长江大学校园景观配置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目录TOC\o"1-3"\h\u188121引言 2296291.1研究意义 2255552调查与分析 3120212.1生活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39142.2公共活动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428502.3教学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4117583存在问题 5317493.1校园景观设计存在滞后性 514053.2植物种类数目不多,比例失衡 521293.3植物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挖掘,季度性变化不够明显 6293903.4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离,与周围建筑群体不够和谐 6103283.5植物景观配置手法单调,缺乏整体性和文化内涵 6324924发展对策 7212614.1针对使用者的特点,提高校园景观设计的前瞻性 7222064.2注重使用者心理需求,丰富观赏性植物种类,增强植物景观季相变化 7297884.3不同功能区依据学生的视角不同,有区别的进行特色景观布置 7262754.3.1加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景观功能性建设 778994.3.2利用小品景观元素体现校园文化主题 814271附录 97262附录A调查问卷 91引言植物景观的营建囊括了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历史美学、色彩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因此,高校校园植物景观不仅要考虑植物景观的实用性功能,还要能够体现大学校园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等特色。一般来讲,著名的高等学府之所以能够成为学子们魂牵梦萦的心头之地,除了因为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外,不容置疑的是现如今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吸引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的亮点。因此,现代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在注重发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遮光吸尘等传统功能外,还需要具备潜移默化的文化效应,满足师生心理上的需求,譬如凝聚心智、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等,同时还应相应地体现包括专业特色、景观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等在内的学校自身特征。近年来,随着各高等学府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校园内未来的规划发展和现实的处境也对校园景观建设提出了挑战,如何为授业师者及莘莘学子营造一个静谧祥和、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1研究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的高校校园,是高校校园众多师者学子日常学习、休闲、生活的重要生态区域。在该重要的生态区域中除了有密集的活动人群还有许多优美的人工的建筑、硬质的铺装等,此外,还配备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些要素无一不是用于熏陶治学读书的老师和学生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在这里,学校师生在严谨治学、科学研究的闲暇间隙,可以通过感知自然放松身心和相互交流,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即心境”,亦如歌德所认为的绿色能给人一种“真正的满足”。由此可见,优美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及院校内丰富多样的植物等自然景观对创造更加良好舒适的教学生活环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高校校园校内对植物环境的规划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在高校校园的规划建设与环境布局中,应当充分理解景观设计的隐形文化功能等重要性,将景观文化融于高校校园的建设中,使两者切实耦合。这是动关高校校园未来发展之大局的举措,其影响必将深远。从全国范围来看,伴随着高校校园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为了解决各高校校园的当务之急——满足高校校园办学的硬件要求,部分高校校园的校园建设相对仓促,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例如,在规划和建设上只注重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物的建设,而忽视了植物景观营建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系统规划,又或者仅仅把植物景观作为建筑物的一种补充。可见,植物景观的营建与规划在高等学府的建设和发展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选取长江大学校园进行深入调查,在了解校园内植物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对使用者(主要以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校园植物景观的满意度调查,搜集统计分析高校校园环境数据,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2调查与分析以长江大学校园的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及教学区为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量表(见附录A),对长江大学各功能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量表从以下十个指标来进行评价:1、植物面积比较大、植物株数、种类比较多(C1植物物种多样性);2、各种植物比例均匀及数目比较多(C2植物生活型多样性);3、各种植物属性突出,观赏系数比较好(C3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4、植物的色彩变化比较明显,季节性变化比较突出(C4植物景观时序多样性);5、植物空间结构、艺术构图及搭配模式等多样化(C5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6、周边环境中小品、园路、建筑等景观与植物景观合理、协调(C6植物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7、各种植物与生活环境比较契合(C7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8、各种植物与校园内环境主题、建筑风格比较协调(C8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9、植物景观比较赏心,悦目感很好(C9植物景观的可达性);10、植物景观的立意主题突出,体现校园文化内涵(C10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上述量表采用10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经检验该量表效度和信度都在有限范围,可以进行调查评价。笔者随机抽取含长江大学20个专业,共1258位学生(男生722人、女生536人)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58张,回收有效问卷1216张,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6%,具有代表性。综合评价长江大学高校校园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及教学区的植物景观,可计算得出各项评分结果(如表1、表2、表3、表4)。2.1生活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生活区是师生课余活动利用最主要的区域,主要由宿舍和食堂等组成,是学生休息、生活的重要场地。师生最需要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校在此区域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都比较注意空间布局,具体测评结果如下表1。表1长江大学生活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C1C2C3C4C5C6C7C8C9C10权重指数0.27380.05770.09860.04240.18960.13240.08120.03560.04710.037151.3045.3160.9644.6769.8752.1156.8252.3847.8752.11从综合测评结果可以发现C5的分值为最高(69.87),说明学生比较满意他们生活区植物景观空间结构和艺术构图搭配。大学城植物景观设计者重视人文和谐,在宿舍和饭堂等生活区,留出比较大空间,满足学生使用,这个是比原来的校区好。其次C10得分也比较好,说明该大学植物景观的立意主题突出,体现校园文化内涵。与旧校的对比,我们发现多数学校,在植物景观设计,注意学校植物文化内涵,突出各区域植物景观的特色,与周围建筑风格协调。长江大学生活区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周边场地协调性一般,植物景观可达程度有限。大学城高校学生宿舍植物景观物种最少,植物数量稀少,宿舍楼之间,由简单几棵乔木和平坦的绿地组成,稀有绿化,2.2公共活动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公共活动区是师生运动、休闲的主要场地,其核心区是运动体育场,以及以它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以中心广场为中轴,向两侧延伸,由各区域绿地和不同类型运动场地和附属植物景观组成。调查发现中大和华工学生对他们学校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C5(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C10(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评价比较好,从整体来说,这两个方面是比较好的。其次就是C7(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说明长江大学校园植物与生活环境比较契合。从调查结果来看,公共活动区的综合评价得分较低,并不理想。活动区植物景观设计有点脱离了意义,作为各校人流量最大的空间场所,其植物景观功能有待提高。表2长江大学公共活动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C1C2C3C4C5C6C7C8C9C10权重指数0.27380.05770.09860.04240.18960.13240.08120.03560.04710.037152.6352.6649.8852.8969.2555.9859.5758.9953.8575.22各类绿地类型配置不够和谐,不能满足各个空间区域的有效配置,整体的效果一般。普遍问题是,植物物种缺乏多样性、季节多样化,各个空间的植物配置效果比较单一,有待优化。在公共活动区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整体布局,也要考虑空间围合和疏散搭配。公共活动区的植物景观主要为满足师生休闲、娱乐、交流、运动等提供绿色场所。2.3教学区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教学区是校园核心区域,是教师传道受业、学生拼搏学习的主要场所,各校教学区都有独特的校园绿化理念和植物景观品位以及文化内涵。从学生评价数据可以发现,教学区的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分值比师生生活区、公共活动区都高,说明各校比较重视教学楼附近植物景观的设计。教学区的植物物种丰富指数较高,植物数目比较多,植物配置模式多样化,季节性植物色彩变化指数相对合理,特别是植物景观的立意主题与各校教学楼等建筑群落关系紧密,体现各校文化内涵。表3长江大学教学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C1C2C3C4C5C6C7C8C9C10权重指数0.27380.05770.09860.04240.18960.13240.08120.03560.04710.037158.3759.8258.4069.4758.6861.2162.5952.3862.5970.21从调查评价结果可以知道,与生活区和活动区相比较,教学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更好,大部分学校做得比较好,为师生工作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学区的绿化主要围绕教学楼和图书馆、实验楼等进行布置。3存在问题虽然各校植物景观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植物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根据综述的国内外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现状分析,现对长江大学植物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3.1校园景观设计存在滞后性调查研究和各方面的研究资料及成果相对较少且并不完善,大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受到较多限制因素。从长江大学规划之初,可看出大学校园设计大多注重校园的建筑设计,而对于景观设计业主方各学院大多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景观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师生对校园植物景观的心理上的需求。由于校园景观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比较单一,但是使用者具有周期性变化、时代感较强的特点,导致设计往往存在滞后性。3.2植物种类数目不多,比例失衡在长江大学中园林植物共有48科153属280种。乔木类共计135种,其中共有115常绿乔木,20种落叶乔木。灌木类共计83种,其中共有70种常绿灌木,13种落叶灌木。竹类13种。藤本类17种。草本类34种。虽然长江大学校园的绿化面积及植物数量都不小,但应用于绿地景观中的植物总类变化相对单一。3.3植物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挖掘,季度性变化不够明显从走访中,很多学生反映了,长江大学的植物都是常绿乔木,色调比较单一,全年变化不大。主要是路边都以小榕树和樟树为主,其他植物比较稀少,比较单一和枯燥,季节性变化不大,全年都是绿色,空间的层次感稍显单调、缺乏意境。只有开花的季节,校园的色彩丰富指数,才是最好的。不同种色植物有不同季度性的变化,其叶和花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红色植物景观视觉穿透力强,师生关注度强;白色和蓝紫色的景观,更受年轻学生追求,代表浪漫、纯洁、神秘。总之,不同种色植物景观对师生的心理调节作用比较显著,在校长期科研教学的老师和年轻的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色彩是存在比较好的要求。而且长期科研教学和生活比较枯燥,环境色彩的变化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希望各校关注校园植物时序多样性,充分挖掘各种植物的自然属性。3.4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离,与周围建筑群体不够和谐从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对大学城各校植物景观综合评价C5、C6、C7、C8分值不太理想。这反映了,从开放性空间、到半开放性空间、再到私密性空间,植物景观的配置缺乏合理性,植物的空间结构和艺术构图的搭配需要提高,植物与周围建筑还需要进一步协调,提高植物景观与生活环境的适应程度和默契程度,进一步规划校园植物与建筑风格等协调。特别是一些茂密的区域,由于空间拥挤不够开阔,缺乏科学配置、植物品种多,立体层次感不强,绿化多而美化不足,出现混乱的景观,其植物景观有待梳理、规划、提高。校园的植物景观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展示出校园空间的优美的形式。人文景观作为记录校园历史和人文活动的主体展示的是校园空间的灵魂。校园景观再优美,缺乏了人的灵动,也就缺乏了生气和精神内涵。在考察了长江大学校园景观后,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在校园植物景观的布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和人文景观的充分融合,这就造成了自然景观的意境和人文环境功能的不协调,设计思路缺乏整体性。3.5植物景观配置手法单调,缺乏整体性和文化内涵步入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大树草坪式及密林植物式的种植栽培方式。植物景观结构一成不变,千遍一律,难以充分表现植物自然景观与功能美等特征。结合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可发现,长江大学得分可排序为“教学区>公共活动区>生活区”排序,由此可看出,该大学对教学区、公共活动区的植物景观建设重视度高于对生活区景观建设的重视。由此观之,各功能区之间还不能达到相对较均衡的状态,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延续性与整体性规划都有待提高。长江大学植物景观观赏度不高。植物的造景美化功能,应该追求各个校园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的景观意境。在植物配置时,注意各种配置模式,通过挖掘各种植物的自然属性和不同的造景手法,提高植物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丰富校园植物的文化内涵4发展对策4.1针对使用者的特点,提高校园景观设计的前瞻性建议在规划设计时,就要把使用者的特点考虑进去。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相对封闭,学习和就业竞争压力大,使部分学生心理存在相对孤独、敏感和脆弱等问题,同时学生好动,不喜欢一成不变,崇尚变化和创新。校园景观可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设计。多样化配置高校校园园林植物景观,公共活动区以自然式为主配置模式,多种模式辅助结合,强调突出自然美。借鉴花境、花坛等的配置形式,结合多种配置手法,营造活力四射、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与此同时,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特别是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的敏感性非常高,作为高校植物景观的设计人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开言路,开展针对具体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征集,使得环境的受益者成为环境的主导者。4.2注重使用者心理需求,丰富观赏性植物种类,增强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观赏性,他们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景观效果,这就是植物景观的特色和自然的魅力。植物景观配置,忽视了各种植物属性特征,植物的色彩变化不够明显,季节性变化一般。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和配置时,应该考虑植物的属性、色彩、形状等,做到层次分明,疏落有致,制作出富有变化的生态园林。4.3不同功能区依据学生的视角不同,有区别的进行特色景观布置作为公共活动的广场绿地区域,学生一般是身处其中,配置主要以灌木为主。可选取观赏性强,且拥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色彩的灌木类植物为主进行栽植,例如公共活动区可种植垂叶榕、希茉莉、紫吊竹梅、红花继木、红绒球等,利用鲜艳花朵点缀水景色彩。公共活动区应以烘托健康活力、亲切宜人的基调为主。生活区应该提供更多可驻足的景观,通过访谈结论学生反映生活区景观稀少,一般只是穿越,很少停留,回到生活区就只是待在室内。景观可采用乔木和灌木搭配,结合小品、水景、花廊等营造休闲空间,设置不同形式的座椅如围合座椅等,吸引学生驻足,提高使用率和功能性。另外生活区应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统筹兼顾,力求规则式与自然式相互结合,营造舒适、安静的宜居环境,例如可在食堂外种植了乔木、灌木、藤本类、草本类多样化配置植物种类,并注意层次搭配,沿着木栈人行道,从低到高布置植物景观,与周围建筑相协调。4.3.1加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景观功能性建设对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及教学区等各功能区应同等重视。针对学生对长江大学运动场地周边的景观满意度较低,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运动场不仅提供运动的场所,还可以提供交流、集体活动的地方。可以采用的是错层的设计,运用外部空间和层次变幻,灵活布置运动场和自然景观,创造出娱乐和学习场地,4.3.2利用小品景观元素体现校园文化主题借鉴国内高等学府中具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园,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标志性区域,选择具有季节性或地域性特色的植株建造主题区域,并和校园内教学、生活、休闲等功能性特色相结合,从而营造出某些标志性的景点。这些标志性的景点可以成为学校宣传的亮点,增加校园的知名度。很多高校常用小品景观元素表达校园主题,传播校园文化,弘扬校园精神。如校训文化、雕像人文文化等。
参考文献[1]谢月亮,叶子龙,彭彬,黄嘉晴,邢泽嘉.广州市二沙岛体育公园植物设计及景观配置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05):103-108.[2]陈越,张群华,吴亚玲,许译文,万开元.华东地区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研究[J].浙江园林,2022,(04):84-92.[3]陈煜.基于SBE法的风景园林建筑的植物景观配置评价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01):33-35.[4]江晓钰,任飞,余磊.乡村特色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浙江余杭梅秋里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24):86-89.[5]李金颐.江苏省园博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祝遵崚.南京林业大学,2022.[6]王烨.长春市居住区软质景观调查研究[D].导师:吴玉德;宋永学.延边大学,2022.[7]薛晓焱,刘震,王艳梅,耿晓东,蔡齐飞,李志.山桐子在旅游景观配置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对策[J].农技服务,2022,(07):110-115.[8]于永红,张金芝,邵波.山东济南地区绿地结构影响下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2,(06):23-27.[9]危艳梅,翟俊文,米思乐,刘江,任维.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声景效应研究[J].声学技术,2022,(04):577-585.[10]邸高曼.基于唐诗宋词的苔藓植物景观研究[D].导师:王秀荣.贵州大学,2022.[11]王霄.郑州市行道树物种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特征调查分析[D].导师:杨秋生;王旭东.河南农业大学,2022.[12]王怀瑾.河北承德市武烈河植物群落景观配置研究[D].导师:张文松;邓海潮.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13]朱爱青,孙彦伟,张浪,有祥亮,罗玉兰,张冬梅,李明胜.上海郊野乡村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研究[J].园林,2022,(05):100-110.[14]娄宇.基于参与者满意度的社区公园植物景观色彩特征研究[D].导师:龙皎;陈振声.贵州大学,2021.[15]周鞠蕊.重庆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绿化景观评价及营造策略研究[D].导师:秦华.西南大学,2021.[16]顾芳,夏慧仕,朱晓君.带状滨水公共空间植物景观配置策略研究——以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世博段景观为例[J].园林,2021,(10):63-68.[17]黄玲,刘欣怡,曾艺蕾,吴铁明.康养理念下的植物景观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21,(18):72-73.[18]李丹丹,张秦英,董珂,吴晓刚,周冉.天津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21,(04):115-119.[19]李建仪,黄玉源,刘德良.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植物配置分析[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1,(04):79-89.[20]吴滢,李怡,薛宇航,黄鑫,陈剑威.植物配置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缓解作用的调查分析[J].现代园艺,2021,(14):106-108.[21]张莺,王栩.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典型功能区域的植物景观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2):18-21+56.[22]谷丽媛.利用园艺植物智造湖区生态景观[D].导师:钟晓红.湖南农业大学,2021.[23]王悦.西安市城市生活型街道植物景观营造方法研究[D].导师:杨建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24]李晨阳.海绵城市导向下西安中小尺度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杨建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25]苏启航.合肥逍遥津公园植物景观调查及提质研究[D].导师:王嘉楠;祁海燕.安徽农业大学,2021.[26]林梦梦.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D].导师:岳国忠.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27]金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园体验式可食地景设计研究[D].导师:周旭丹.吉林农业大学,2021.[28]张丽霞,彭尚先,齐磊,常闪闪,唐萌,陈鲸伟,韩颖.现代大学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研究浅析——以河南省3所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04):33-37.[29]秦玲.文化景观视野下西安地区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导师:刘丽丽.长安大学,2021.[30]张晓静.遵义市喀斯特传统村落植物造景及特色植物景观形成机理研究[D].导师:黄宗胜.贵州大学,2021.[31]张琬.基于视觉与听觉的秋季校园景观感知与评价[D].导师:高峻.上海师范大学,2021.[32]高姣姣,金祎婷.吕梁恒大华府小区植物景观配置调查与优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06):149-151.[33]章苏蕾,刘雅静,林雪燕,薛秋华.公共建筑绿地植物配置——以农银大学福建分校绿地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21,(01):106-111.附录附录A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此问卷是为了了解长江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现状,请仔细阅读,认真填写,此问卷仅供研究使用,答案无对错,也与你的成绩无关,并且我们会为你所填写的一切内容保密,请不要有任何顾虑,谢谢你的合作!长江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小组1、你的专业是。2、你的性别?□男□女3、你的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担保书2025年
- 货车聘用合同范本2025年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2025版昆明临时工工作时间安排及休息休假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节会场布置与民俗体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电子发票开发与应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跨界合作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版环境监测行业人才培养与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金融资产证券化项目公证服务合同
- 2025版智能穿戴设备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太极教程短视频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瓷砖质量保证合同范本
- bot模式项目协议书
- 肿瘤患者病例汇报
- 2025年日本数学奥林匹克(JMO)模拟试卷:代数方程与几何变换解题策略与实战演练
- 2025年投资银行在智能建筑产业融资中的角色演变与业务创新趋势
- 机房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篇)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医疗信息化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 CCF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真题
- 宠物临床检查技术 课件 3临床六大基本检查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