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学校领导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学校领导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学校领导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学校领导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初一家长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教育子女问题,交流教育子女的大事。首先让我代表我校校长室、行政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向前来出席今天家长会的诸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至以深深的谢意!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能相会。今天,我们能坐在一起进行畅谈交流,这便是我们的缘份。下午,我们走在一起,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使各位的子女——我们的学生读好书、做好人,将来能有所作为。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学校的基本情况刚才看的录像,已经把学校的概况介绍了,这是我校在去年参加省一级学校评估时录制的。2004年1月,我校晋升为省一级学校,现在,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下面补充一些情况,我校今年教职员工已经有208人,学校一校二区,两部分设(初中部和小学部),共有6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8班、小学30班;学生有3962人,其中初中2091人,小学1871人,学校的硬件环境有了新的发展,建成和开通了校园网,更新了电脑室设备,扩建了一批场室。二、初一级学生的特点情况介绍初一级学生年龄还小,正处于由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过程中,他们活泼好动,行为举止及思想状况仍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既有认真做好某一件事的一面,又有幼稚、持久性不强的一面。既向上进取,追求上进,充满幻想积极的态度,又有理想过高而一经挫折便灰心消极或眼高手低的现象,其中还有娇生惯养,惰性思想存在的现象。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很大,自制力不高,逆反心理较强。据了解,这一级学生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太大,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压力。三、家校携手,共同育人针对这一级学生上述这些特点,为了更好教育我们的子女,我们必须做到家庭与学校协调,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首先,我想与家长共同学习探讨几点教子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施教,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现在初一的学生年龄还小,他们内心都很想做好每一件事,但由于年龄所限,自制力不强,有些事无法做得很好,这时,他们需要得到家长的安慰和理解,支持和鼓励。例如考试,每一个孩子都想考好,当考试考得不好时,他们自己已很难受,有些也怕家长骂,假如这时家长能安慰他,帮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责骂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甚至对抗,严重会使孩子产生不想读书的念头。要多鼓励孩子,多为孩子喝彩人总是喜欢表扬和鼓励的,尤其是孩子。他做了某件事,你一表扬他,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就会更认真去做好。有一家美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不懂英语,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让她看,她都说:“棒极了!”然后把作业挂在客厅墙壁上,客人来了,这位母亲就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其实独生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不错!”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位杰出人物。这说明大人的评对孩子的成长存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你鼓励他,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甚至会用行动来证明他真的很笨。3、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人所受的压力一大,做事来就紧张,而且杂念更多。听课会不专心,考试时,一紧张,思路会闭塞。这反而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后果。瓦伦达是美国五十年代走钢丝的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最后一次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原因在于,以前走钢丝,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在想:这是最后一次,千万不能失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生活往往是这样,父母把全部希望系于孩子,最终什么都得不到。因为,引领孩子成长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的心态。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瓦伦达心态”无处不在。所以说,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得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越是在成绩不好时,越是要鼓励他。同时,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有一个男孩每次考不好,回家总挨他爸爸打,于是他经常和人家说:“我爸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每次考试考坏了,他就把我很很揍一顿,然后严肃地说‘记住,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恶劣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厌恶学习,计较得失,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甚至心怀仇恨。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实践发现:“成年人有时会表现出毫无原因的恐惧,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她告诫父母:“我们一个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现在,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将来。”《科技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有关人脑最新研究的文章:一个人在童年受到肉体或是精神的伤害,成年后脑突触就会停止发展,不但会造成智力上减退,也会造成心理素质低下、形成精神的恐慌。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因为和谐是孩子心灵的营养,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儿童的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北京区高校和中小学校的百名教育专家,联名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写信,提出5条建议,希望家长能够和学校、教师更好地协调教育行为,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宽松、和谐和富有朝气的教育环境。关心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没有健康的心态与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自觉修养,一时的成绩也不会真正为孩子们带来终生的幸福。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只要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就不必担心他们一时的成绩高低。给孩子们自己学习走路的机会,专家不赞成强加给孩子们的“培养”计划,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给孩子们建议。树立最好的教育是关心和发现的观念。应当在孩子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之前发现他们的优点与潜能的萌芽。在孩子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同孩子一起去克服困难、分担责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千万不要一味迁就。要让孩子有经过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意愿的经历,使“能力来自学习”、“劳动创造财富”成为每个儿童、少年生活中的真切体会。接着,结合我校实际提一些看法,请各位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对子女的期望要恰当家长总有一个想法,并且经常给孩子说:“我把你送进实验学校就读,你将来一定要考上澄中或金中。”家长们,大家的愿望是好的,但是选拔考试有它残酷的一面。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会带来两种不良的后果,一种是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这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另一种是孩子觉得要求过高而消极对待,甚至放弃。教育中有一个道理叫“跳一跳,够得着”。支持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我校的养成教育已经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了,会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促进子女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其中,要求学生不带手机到校,不骑摩托车上学,要按学校要求整理好头发,勤剪指甲,内宿生不带食物到校、不带贵重物品等等。(具体阐述)严格要求孩子,鼓励孩子吃苦锻炼我们都知道,这一代孩子最缺乏的是吃苦精神,但这一代人却最需要吃苦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艰苦创业,以使他们能成大事。同时,这一代人将来都能读大学,所以,家长要严格要求他们,鼓励他们吃苦。正确对待孩子上网问题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众多家长忧心忡忡,谈“网”色变,有的甚至禁止孩子“触网”,以图把孩子的眼睛蒙起来了事;有的认为网络是高科技、新潮流,孩子喜欢上网是好事,就连孩子沉迷其中也毫无警惕。这两种态度显然都不可取。信息触角无处不在,“堵”不明智,“放”有风险,“导”才是上策。刚刚闭幕的全国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引导和规范他们的上网行为”,家长责无旁贷。毕竟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上网是保证孩子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