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三版)》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_第1页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三版)》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_第2页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三版)》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_第3页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三版)》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_第4页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三版)》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主体论文艺思潮目录第一节文艺主体性的迷失与复苏第二节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学术论争第三节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

第一节文艺主体性的迷失与复苏一、“神性时代”的人的主体性的迷失

围绕文艺主体性问题的困惑、探索与论争,始终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主体性”是在新时期以后才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的,但在百年文论发展过程中,主体性问题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一、“神性时代”的人的主体性的迷失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以“人”的发现和个性主义的张扬为显著标志的。以鲁迅、茅盾、郭沫若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们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潮流,出于现实变革的历史要求,提出了以文学启蒙人生、革除国民性中的“劣根性”、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形象的创作理念。一、“神性时代”的人的主体性的迷失

文艺创作的主体性理论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胡风强调文学创作中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批评了以茅盾、周扬为代表的“再现论”文艺观和以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为代表的“表现论”文艺观,另辟蹊径,倡导一种体验性的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他既强调文艺对生活的依存关系,要求文艺忠实于现实生活,审视普通大众“精神奴役的创伤”,揭露、剖析国民的弱点和劣根性,又强调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要求作家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体验”和“化合”生活,通过与对象的“拥抱”、“肉搏”,达到主、客体相互“交融”,以实现创作主体的“自我扩张”,最终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生相克”的复杂过程完成现实主义的创作。二、改革开放时代文艺主体性的复苏“文化大革命”期间人的主体性的迷失,直接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背景。随着噩梦般的痛苦岁月的终结,新的现实开始热切地呼唤人的主体性记忆的复苏。这种转折是在展示“伤痕”的浓厚时代氛围中展开的。文艺主体性的理论和创作的重新勃兴同历史转折时期的精神主题一样,带有“受难者”哭诉的悲凉格调。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伤痕文学”作品,展现了“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神”性对人性的压抑与戕害,暴露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反主体和非人化的精神实质。“伤痕文学”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展现了创作主体对“文化大革命”的沉重、压抑、凄切的梦魇般的记忆。二、改革开放时代文艺主体性的复苏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走向“改革文学”,反映出时代主体挣脱“文化大革命”旧记忆、展望新空间、创造新生活的一种努力。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柯云路的《新星》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品,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新的历史变革和时代转机给社会带来的新面貌和新状态,展示出新时期的主体精神由感伤、悲愤走向昂扬、振奋的历程。二、改革开放时代文艺主体性的复苏总体来看,新时期文学在“伤痕”、“反思”、“改革”这三大母题背景下的发展,形象地展现出时代变革和历史转型时期人的主体意识的逐步复苏和强化的过程。“伤痕文学”通过感伤而又愤懑的情绪宣泄,生动地传达出“神”性崇拜退场与主体性记忆萌发的重要性;“反思文学”通过对旧时代的审视和批判,从正面初步确立了主体的价值、意义与尊严;而“改革文学”则使新时期文学开始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旧记忆,文艺主体性开始面向现实与未来,展开了面向新的社会实践的新的精神实践。因此,这一时期的主体精神,更多地带有实践群体主体性的特点,表征出人们的精神创造性和自由性的集体记忆的复苏。三、“寻根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与偏移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所展示出来的主体性的复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在旧的理性范式内进行的。此时,主体性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尚未显现出其灵动、自由的一面。只有从“寻根文学”开始,新时期文学才逐渐实现了对旧传统的超越,显现出文艺主体性的独立存在的品格和特征。

三、“寻根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与偏移在“寻根文学”的创作和作品中,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学内容往往被淡化成背景,对历史现实的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的直观把握被多样丰富的创作主体的文化视角代替。这种变换使得“寻根文学”的创作和作品既表现出较强的理性深度,同时审美表现方式上也越趋灵活和富于变化,改变了以前文艺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刻板的色调。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阿城的“三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都以新异的面貌显示出“寻根文学”由于观念变革所产生的创作实绩。

第二节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学术论争一、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学主体性理论”新时期以来,随着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沿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演进轨迹不断向生活的纵深开掘,在理论研究中,人们也相应地不断大力提倡和呼唤人的主体地位、尊严和价值,使弘扬人的主体意识的文艺观念不断得到深化。围绕主体性问题,学者和作家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成果。例如:1979年6月,朱光潜发表了《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力图从文艺创作和美学这两个维度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1981年,高尔泰写了《关于人的本质》,形成了关于人性异化及其复归的完整理论。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悖谬西方人道主义思潮以及19世纪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共同特点是,离开人的现实存在而抽象地谈人的问题,孤立和抽象地呼唤人的自由、幸福、平等、博爱等,极力张扬一种诱人而虚假的观念和美妙而茫远的幻觉,其实质是将人的问题的最终解决从历史和现实领域转移到精神领域。与此相呼应,“文学主体性”理论极力推崇情感的结构和功能,几乎把情感说成精神主体的唯一的意识结构,认为情感即一切,而作家的自我情感即爱。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悖谬“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立足点却把人的实践主体置于人的“精神主体”的统辖、驾驭和摆布之中,把人的精神主体性放在人的实践主体性之上的地位。人的精神主体性本来是人的实践过程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的实践主体性,便不会有人的精神主体性。“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者刘再复却恰恰相反,他认为丧失了人的“精神主体性”,必然丧失人的“实践主体性”。这就完全把问题搞颠倒了。他认为人的精神主体或主体精神主要表现为人的“怀疑意识、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而“超越意识”则是人的精神主体或主体精神所包括的这些意识中的最高层次的概念,往往标示出如下特征,即“超越世俗观念”的超常性、“充当时代文化先驱者”的超前性和“作家把自己的感情推向社会、推向人类”的超我性。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悖谬“文学主体性”理论确实抓住了过去我们文艺界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机械和教条、褊狭和幼稚、失误和疏漏,顺应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呼唤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潮流,以“匡正”和“纠偏”的先锋者的姿态,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的、流行的、往往具有话语主导权的文艺思想几乎完全不同的文学主张。俗话说,“矫枉必须过正”,好像不“过正”便不能“矫枉”,但“过正”了的“枉”非但“矫”不了旧的“正”,而且会变成新的“枉”,即新的悖谬。由于这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具有明显的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的性质,与此相关,派生、演绎和导致了与其哲学基础相联系的一系列文艺理论问题的严重失衡和悖谬。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悖谬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客体性的关系看,“文学主体性”理论疏离人的客体性而孤立地强调人的主体性,从人的主体性所包括的实践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的关系看,非但没有把人的实践主体性视为产生、扩展和实施人的精神主体性的根源,反而把人的精神主体性视为规定、主导和驾驭人的实践主体性的动力;从人的意识结构和人的潜意识结构的关系看,非但没有把意识视为比潜意识更高级的心理结构,反而把潜意识视为比意识更深刻的心理要素,这完全错置和颠倒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秩序和档次。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悖谬其次,从人的个体性和人的群体性的关系看,这种“文学主体性”理论针对我们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比较忽视文艺创作的个性和风格的欠缺,极力通过强调人的个体性而消解和贬斥人的群体性。最后,从人的认知关系和人的价值关系看,人的生存活动本来是认知关系和价值关系的辩证统一。两者以前者为基础,以后者为主导。

第三节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一、理性的变异和主体性神话的幻灭人和文学的主体性发展的这种两面性或双重性,在先锋文学的精神想象与审美实践中得到了清晰的显现。新时期的先锋文学无论以何种角度而言,都是一个意义丰富的群体性存在。先锋文学的观念和实践的表现形态形象地展示了,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含义内的意识形态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后,作为主体性精神王国而存在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但从根本上说,先锋文学的发生与流变,正是人和文学的主体性神话从萌生到渐趋衰亡的一个不断退化和萎缩的过程。一、理性的变异和主体性神话的幻灭人和文学的主体性的解放所引发的先锋文学对以往文学的跨越的另一种表现,是寻找自我独特的审美方式成为创作主体所追求的目标。先锋群体注重文艺的审美品性,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有效的探索,显示出创作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程度的高涨。先锋群体中的不同作家之间,即便是同一个作家的不同的创作阶段,其艺术形式和话语风格也都显出鲜明的差异,可谓异彩纷呈。在西方经过了百余年演变过程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践,在先锋群体手中几年内都匆匆地操演了一遍。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等,种种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方式都融入了中国文艺的现实发展中。由于先锋文学的冲击,审美属性被一些人视为评估当代文学作品的重心和权威性尺度。二、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先锋文学在精神探寻与审美表现上的缺失,使得它最终耗尽了实验的招数,迅速地走向委顿。先锋文学的式微,表征出一个时代的狂放状态的主体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挫伤之后,一个靠臆想和幻觉架构起来的主体性神话的渐趋消亡。这个“悲剧性”事实昭示出企图脱离历史现实约束而痴迷于唯美空间的自由嬉戏的主体之梦的破灭。这种新的情境引发了主体性的收缩,主体精神的驰骋开始重新融入个人世俗生活之中。主体性的这种新的转移表现为继而掀起的“新写实小说”和“个人化写作”的创作潮流。二、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从文艺主体性演进的脉络来看,“个人化写作”潮流是以“新写实小说”作为精神原点而演化的,但同“新写实小说”相比,它确乎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特征。此类创作虽然疏离了先锋文学所追求的纯审美、唯形式和玩弄技术化的倾向,把笔触伸向以个体为中心的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又试图改变“新写实小说”把握现实的“零度”状态,多半以描写个体带有私生活特征的狭小天地,并投放作家自身的主观判断,但是这种主体性的介入又不同于传统写作中所恪守的那种共同的、一体化的价值立场,而局限在个人化的范围内。“个人化写作”的作品是一种面对自身的写作,力图通过自身的经验世界感悟和表现自身的价值判断,多少带有不同程度的粗俗和琐细的切实性。二、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新写实小说”和“个人化写作”的创作潮流,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作品的精神底蕴和主体意识基于历史现实情境的一种内在调整。此类作品既是对先锋文学中所包含的扩张、僭越的主体性的告别,又是对世俗生活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描摹和演练。这样的一种精神承载,使这两股创作潮流都显示出对精英意识和先锋精神或是承接和吸纳,或是拒绝和反叛的趋向。二、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总体来看,新时期文艺主体性的发展从走出“文化大革命”“神性时代”对主体性的异化,经由主体性理论对主体性的大力张扬、先锋文学对主体性的神化和个人化写作的迷失,到21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