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寒地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小区编写人:赵小宇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48872346"目录 PAGEREF_Toc348872346\hIHYPERLINK\l"_Toc348872347”第一章总论 PAGEREF_Toc348872347\h1HYPERLINK\l"_Toc348872348"1。1项目提要ﻩPAGEREF_Toc348872348\h1HYPERLINK1。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PAGEREF_Toc348872350\h1HYPERLINK1.3项目建设目标ﻩPAGEREF_Toc348872353\h2HYPERLINK1。4项目建设方案 PAGEREF_Toc348872354\h2HYPERLINK\l"_Toc348872355"1.4.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ﻩPAGEREF_Toc348872355\h2HYPERLINK\l”_Toc348872356”1。4.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PAGEREF_Toc348872356\h2HYPERLINK1.4.3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ﻩPAGEREF_Toc348872357\h3HYPERLINK\l"_Toc348872358"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ﻩPAGEREF_Toc348872358\h4HYPERLINK\l”_Toc348872359”1.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ﻩPAGEREF_Toc348872359\h5HYPERLINK\l”_Toc348872360"1.7项目效益 PAGEREF_Toc348872360\h5HYPERLINK\l”_Toc348872361”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ﻩPAGEREF_Toc348872361\h7HYPERLINK2。1项目建设背景ﻩPAGEREF_Toc348872364\h9HYPERLINK\l"_Toc34887236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ﻩPAGEREF_Toc348872365\h10HYPERLINK\l"_Toc348872366"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 PAGEREF_Toc348872366\h13HYPERLINK\l”_Toc348872367"3。1项目区概况 PAGEREF_Toc348872367\h13HYPERLINK\l"_Toc348872368"3.1.1自然条件 PAGEREF_Toc348872368\h13HYPERLINK\l"_Toc348872369”3.1。2社会经济状况 PAGEREF_Toc348872369\h13HYPERLINK3.2哈尔滨市无公害蔬菜行业发展现状 PAGEREF_Toc348872370\h14HYPERLINK\l"_Toc348872371"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PAGEREF_Toc348872371\h14HYPERLINK\l”_Toc348872372"3.3。1政策、资金、市场、科技、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 PAGEREF_Toc348872372\h14HYPERLINK\l”_Toc348872373”3。3.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PAGEREF_Toc348872373\h15HYPERLINK\l"_Toc348872374"第四章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ﻩPAGEREF_Toc348872374\h17HYPERLINK\l"_Toc348872375"4.1建设场址选择 PAGEREF_Toc348872375\h17HYPERLINK\l"_Toc348872376"4。2主导产业及产品 PAGEREF_Toc348872376\h17HYPERLINK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ﻩPAGEREF_Toc348872379\h20HYPERLINK5.1市场分析ﻩPAGEREF_Toc348872380\h20HYPERLINK\l"_Toc348872381"5。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PAGEREF_Toc348872381\h20HYPERLINK\l”_Toc348872382"5。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ﻩPAGEREF_Toc348872382\h22HYPERLINK第六章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ﻩPAGEREF_Toc348872384\h24HYPERLINK\l"_Toc348872385”6.1主要生态环保模式-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ﻩPAGEREF_Toc348872385\h24HYPERLINK\l"_Toc348872386"6。2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ﻩ872386\h24HYPERLINK\l"_Toc348872387"6.3高新技术内容ﻩPAGEREF_Toc348872387\h26HYPERLINK\l"_Toc348872388”6.4高新技术研发中心ﻩPAGEREF_Toc348872388\h31HYPERLINK\l"_Toc348872389”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ﻩPAGEREF_Toc348872389\h32HYPERLINK7.1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PAGEREF_Toc348872390\h32HYPERLINK\l”_Toc348872391”7.2环境保护 PAGEREF_Toc348872391\h32HYPERLINK7。5卫生防疫 PAGEREF_Toc348872394\h33HYPERLINK8.1设计依据ﻩPAGEREF_Toc348872396\h35HYPERLINK\l"_Toc348872397"8。2节能措施 PAGEREF_Toc348872397\h35HYPERLINK\l"_Toc348872398”8.3节水措施 PAGEREF_Toc348872398\h35HYPERLINK\l"_Toc348872399”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PAGEREF_Toc348872399\h37HYPERLINK9。3劳动定员ﻩPAGEREF_Toc348872402\h37HYPERLINK\l"_Toc348872403"第十章寒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效益分析ﻩPAGEREF_Toc348872403\h39HYPERLINK\l”_Toc348872404"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ﻩPAGEREF_Toc348872404\h40HYPERLINK\l"_Toc348872405"11.1结论ﻩPAGEREF_Toc348872405\h40HYPERLINK\l”_Toc348872406"11.2建议ﻩPAGEREF_Toc348872406\h40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哈尔滨寒地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小区1。2项目单位及法人代表简介1.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2.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1。2.3企业顾问基本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马军1.3项目建设目标1。4项目建设方案1.4.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哈尔滨寒地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小区建建设地点:1.4.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1、“五位一体”高标准温室大棚300栋2、蔬菜大棚700栋3、露地菜1100亩4、育种中心2000m2,育种检测室600m25、无公害蔬菜加工厂1座年加工鲜菜1300万公斤6、哈尔滨现代寒地生态示范区暨研发中心,相应的科研、检测、信息网络仪器设备,以及配套的园田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7、秸秆收集加工中心1。4.3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是在“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猪舍、沼气池、蔬菜(瓜、果)全封闭的连在一起,实现种植、养殖并举,产(沼)气、积肥同步,生物种群较多,食物结构健全,能流、物流循环的生态系统工程。“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是目前北方农村冬暖型塑料大棚综合发展最为理想的生产模式。它通过沼气把养猪、塑料大棚和棚内种植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沼气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主要有增温和增加CO2浓度的作用。燃烧1m3沼气可以释放约23000kJ热量,一般每100m2的温室大棚配置一盏沼气灯.每燃烧1m3沼气可获得0198m3CO(2)沼液、沼渣在“四位一体”模式中的应用。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这类物质中有很多是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对调控作物生长发育、防治某些作物病害具有重要作用。在蔬菜中施用沼液能促进蔬菜的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沼渣是由未分解的原料固形物、新产生的微生物菌体组成的。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全氮、全磷和全钾,营养成分全而丰富,对于培养土壤肥力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将沼渣作为肥料施入土壤或对蔬菜叶面喷施,不仅能显著的提高蔬菜的产量、改善品质,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保持土壤的可耕性,促进土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石油、煤和天然气至今仍然是燃料和有机化学原料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其储量有限,且又不能再生,因而开发洁净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代替矿物燃料,已成为紧迫的课题.多年来国家一再出台各种指令要求尽快对秸秆进行治理和加以综合利用,目前只有少量秸秆用于颗粒饲料,有机复合肥、造纸、轻体建材板等以外,大部分还没有及时充分利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杆6亿多吨,大量的剩余秸杆是放火烧掉或自然霉烂掉,即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影响交通、民航和容易带来火灾.利用秸杆这一生物质资源,制成可以燃烧的秸秆颗粒燃料,作为锅炉的燃料,它的燃烧时间长,强化燃烧炉膛温度高,而且经济实惠,同时,对环境无污染,可全面代替木材、优质煤、天然气,是高效、节能的环保产品减少对矿物质能源的依赖,提高玉米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以减轻矿物质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哈尔滨华东锅炉厂引进韩国..。。。。。。.。。。。.用最新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产玉米秸杆生物质复合颗粒燃料及生物质燃烧器,其燃烧成本已降到与普通煤等同,是油的1/5,气的/4,电的1/6,省去了单纯燃烧煤增加的环保治理费用,其CO2,SO2,排放量近似零排放。因此,在温室内设置生物质锅炉,为温室供暖的同时,还能够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率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快速增加。污泥含水率高且成分复杂,含有N、P、K等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元素,但污泥中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如果污泥的处置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焚烧发电厂结合自身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适合掺烧污泥的实际生产工艺特点,利用电厂产生的烟气对市政污泥进行干化,干化后的污泥与垃圾一起焚烧发电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污泥焚烧后病原微生物得到彻底杀灭,体积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并最大程度地降低重金属活性,能够较彻底地做到稳定性和无害化.因此,将污泥进行焚烧可以有效解决污泥引起的环境问题并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通过采用.。。。.。生物质锅炉,利用污泥和垃圾作为直接的燃料,掺烧一定量的秸秆,在燃烧的过程中炉膛温度可以达到1700摄氏度,因此能够将二噁英类的物质直接燃烧除尽,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购置设备投资万元;引进优质种猪投资万元;优流动资金投资万元。在资金来源方面,申请中央财政资金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万元,企业自筹万元。1。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按规划分1年完成,所以本项目按一年计划建设期。项目依靠建成后的效益,滚动发展,加快完成农业生态模式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进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1.7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年销售收入万元。其中:年销售蔬菜吨,收入万元,销售育肥猪头,收入万元。正常生产年平均利用润为为万元。-—生态效益循环经济模式则是一种建立在进入系统的物质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其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循环"其结果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最终污染物排放量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在“五位一体”生态技术模式中,一方面,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温棚内的作物光合作用,保证作物自身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外界的太阳能为日光温棚内提供了一定得热量,冬季在生物质锅炉的辅助下,使温棚内一年四季温度保持在10~30℃,保证了棚内蔬菜、杂果、猪及鸡的正常生长,有效提高了沼气发酵的产气率;在沼气池中,畜、禽的粪便及作物的秸秆、落叶等废弃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嫌气厌氧发酵,转变为生物质能,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后变为提供热量的热能和照明。经计算,存栏10~15头猪的日光温棚,温棚内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300~500m3,按沼气热值20900KJ/m3计算,每个沼气池每年可产生生物质能628000~1046700KJ的热值,相当于600~1000㎏优质煤的燃烧热量.全年可产粪便14600~21900㎏,可以产生沼液和沼渣约10~15m3,沼液和沼渣则都用作肥料,施于温棚内蔬菜、杂果等作物。还有部分沼气通过沼气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棚内猪呼吸也产生二氧化碳,对温棚作物充分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温棚内建有沼气池比温棚内未建沼气池的增产20%~30%,同时,每年还可出栏生猪30~45头。同时,使用沼液、沼渣养殖、肥地,还节约了化肥和饲料的投入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可见,本项目的模式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所投入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闭合循环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社会效益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新时代。本项目以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目的,是环境保护、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的发展模式.项目遵循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通过实施“五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培育了以专门种植户为龙头的农村企业―。。。。。。,建设起了“专家+农户+企业”联合运作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共同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良性格局。.。。。公司,企业法人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产业带头人。示范基地内,温室大棚冬季均采用生物质锅炉进行取暖,实现废弃的秸秆、污泥以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本项目预计可以创造400个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将农村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以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为纽带,把特色、绿色农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农民不仅增加了收入,市民也吃上了放心的粮食和蔬菜,对丰富菜篮子发挥了主要作用。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已经跳出了过去的就能源抓能源的小圈子,逐步走向能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轨道。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农办(2011)170号《关于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事宜的通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财办(2012)60号《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530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工程费用依据《吉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综合评价本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符合当地资源开发及发展规划.以此保证全市蔬菜的全年供应,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在国家项目扶持资金的支持下,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建设生态大棚示范工程是现代环保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2.本项目从生态大棚示范工程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哈尔滨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可带动哈尔滨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哈尔滨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节能环保的生态大棚技术和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哈尔滨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6.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本项目区地处哈尔滨市近郊,紧邻哈尔滨工业大学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通过对项目的生产工艺、市场效益分析等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认为该项目可行.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产品和动物性营养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忽视了两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协调作用,使之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脱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能源紧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能源供应仍然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长期无节制的消耗对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构成潜在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约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紧缺,能源品位不高,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因此,中国的农村能源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从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看,是一项特殊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是环境污染加剧.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就农村地区而言,畜禽粪便、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村普遍存在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三是发展生态农业任务艰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特别是解决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残留物超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中国现有耕地面积1.22亿hm2,人均耕地不到0。1hm2,为世界人均数量的42%,这一耕地资源背景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的基本特征。从施用量上看,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是世界上施用化肥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施用量在逐年增加。由于我国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中国东北地区50年代初土壤有机质含量约5%—8%,由于长期使用氮肥,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已降到1%—2%。有机质含量降低,影响了农产品产量的可持续增长。一方面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料无法实现还田利用,污染环境。以动物排泄物为例,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质和增加作物产量都有很好的作用,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直接排入河道或地下,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党和政府对上述问题非常重视,提出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农业的发展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正进行着一场新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将引领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将成为主导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农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我国农业也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哈尔滨市冬季大部分蔬菜依赖南菜北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主要原因是因为东北地区温室的利用率不高,目前结构最好的温室,在12月份至1月份不加温时温室内外只能保持25℃温差,10月份之前和4月份之后温室内不通风情况下会远远超过35℃,所以东北地区的温室因低温或高温等原因大部分时间处于半闲置状态.有效地提高我国温室的周年利用率及降低单位生产能耗,是温室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次,由于冬季经常有极端的天气,在极端的天气很有可能造成蔬菜供应的不畅,严重影响市民的餐桌。此外,温室大棚蔬菜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理化现状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自毒抑制等问题已非常严重。农药和化肥占每年总收入的三成多,使用的杀菌剂烯酰吗啉,也有激素类膨大奇、腐霉剂速科灵、细胞分裂素等,更有甚者使用二嗅氯丙烷(黑水)、克百威(吠喃丹)、涕灭丹(神农丹)、六六六、普特丹、二澳乙烷、杀虫脒、除草醚、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等,造成蔬菜严重的药残。因此,建立科学的生态大棚示范区,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解决哈尔滨市冬季蔬菜供应的重要课题。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自然条件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3。1。2社会经济状况哈尔滨市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5.5万人,辖8区10县(市),总人口987.4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主要铁路有哈大线、滨绥线、滨州线、滨北线、拉滨线。哈大高速、哈同公路(同江)、哈黑公路(黑河)等。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空中交通枢纽之一。2012年哈尔滨市蔬菜面积由166万亩增加到170万亩,总产量510万吨,总产值超过60亿元。2012年新建规划面积500亩以上的棚室基地12个,万亩露地蔬菜基地5个.哈尔滨市已被国家列为冬春淡季蔬菜储备基地,今年计划新建菜窖150个,面积3万平方米;恒温冷库10个,年增加窖储菜5万吨。全市窖储蔬菜面积由40万平方米增加到45万平方米,窖储量由30万吨增加到35万吨。3。2哈尔滨市无公害蔬菜行业发展现状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蔬菜产品。生产无公害蔬菜,一是为城乡居民提供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健康型蔬菜产品;二是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建设不产生负面效应,就是说要把商品菜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主要是重金属、农药和寄生虫卵),严格控制在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和国际有关组织(WHO)(FAO)规定的安全限量指标以下,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和农艺、工艺措施要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哈尔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了9万hm2(公顷),占全省42万hm2(公顷)的21%,总产量212万t(吨),占全省1400万t(吨)的15%,平均单产1570kg(公斤),产值可达14.84亿元。无公害蔬菜0.5万hm2(公顷),总产量18万t(吨),产值1。62亿元,栽培方式上主要以露地生产为主,棚室无公害生产比重较小,用于生产的主要有白菜、甘蓝、元葱、黄瓜、西红柿、油豆角等作物。哈尔滨市的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按照〈哈尔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及<生产操作规程>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等一些提质增效、节本增效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全市已建无公害销售市场2处,年末将达到7处,无公害蔬菜将很快进入市民餐桌。同时多数无公害蔬菜已走出国门,销往俄罗斯、韩国和日本。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3.1政策、资金、市场、科技、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哈尔滨市2011年初,哈尔滨制定了《哈尔滨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一圈两带”,围绕市郊周边设施蔬菜示范圈,哈肇路、哈五路沿线两条百里蔬菜产业带,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基地。出台《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意见》,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元,是该市前10年蔬菜基地建设投入的总和.2012年,哈尔滨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围绕“一圈两带”规划布局,结合全市“一环四线”农业亮点工程建设,按照易改则改,能改多改的原则,推进郊区“粮改菜",以发展设施蔬菜、秋菜冬储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淡季蔬菜自给率为目的,保供稳价、促发展。为保障完成2012年蔬菜生产和基地建设任务,哈尔滨市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政策扶持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蔬菜产销信息监测发布预警制度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做好产销服务.公司先已和哈尔滨市红利村联合,拟在红利村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高标准蔬菜大棚示范园区,园区内规划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300栋、建设蔬菜大棚700栋、露地菜1100亩,同时计划开发旅游项目,总占地面积2600亩。园区生产将采用全程集约化育苗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绿色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热量补偿回收技术、“五位一体“生态大棚技术、物理防虫技术及反季节生产技术,生产果菜、叶菜、食用菌、葡萄、草莓等产品,预计年产蔬菜、水果1300万公斤,可达到一年四季供应市场,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还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度假服务,打造绿色生态一日游特色品牌,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兄弟共同致富.3.3。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主要障碍因素:受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蔬菜的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哈尔滨市设施蔬菜生产的瓶颈。解决方案:一是采用公司自主生产的生物质锅炉,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阿什河污水厂的污泥以及垃圾作为燃料,取代原来的燃料煤,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利用阿什河污水厂的污水末端的温度,利用水源热泵将热量回收,用于蔬菜的冬季供暖。三是建立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价格的经营理念,种植无公害蔬菜,优质野菜,以及名优特德品种,建立自己的蔬菜品牌,实行免费试吃、网络销售、社区农业、订单销售等相结合的方式,使消费者逐渐认可该品牌产品。第四章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4。1建设场址选择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区选址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4.2主导产业及产品根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及生态农业的区域特色,确定本项目的主导产业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根据项目区蔬菜产业化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区的主导产品是:早春蔬菜、秋延后蔬菜、有机蔬菜、优质野菜、常规特色蔬菜、食用菌以及运用国内先进技术加工的冻菜、真空脱水菜、腌渍菜、保健菜、蔬菜饮料(汁)等系列精加工产品.采用“五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热量补给回收技术、滴灌技术、蔬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对项目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孵化。项目区实施品牌战略,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使蔬菜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推出“牌"绿色蔬菜、有机蔬菜.4。3规划建设方案项目针对哈尔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在优质种苗、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优质野菜、菌类、蔬菜精深加工及技术示范方面进行建设,并在种苗、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批发销售等方面建立蔬菜安全标准化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辐射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1)寒区“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示范区在。。。。。。。。建设。.。.栋“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示范区,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亩,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豆角等传统品种。特色蔬菜栽培()亩,特菜包括两部分,一是奇异蔬菜,即栽培特殊品种的蔬菜,它们在颜色和体形上显示出于众不同的特点。二是栽培全国名优的野菜,通过温室内微气候的调节,实现全年的野菜的供应。项目建成后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吨,优质猪肉。。。.。吨。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大棚基础建设、排灌设施和遮阳、防虫网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施、控温控湿设施、生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等。(2)蔬菜清洗、加工、储存及配送中心在。。。。。。。.建设集蔬菜的清洗、加工、储存及配送中心,该中心的占地面积为..。亩,项目建成后,日生产能力为。.。吨,储存能力为。。.。.吨。蔬菜产品利用采收后技术处理形成二次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主要建设内容是四层加工中心的主体结构、设备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包括场地平整,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通信,绿化等)。冬季通过生物质能锅炉进行供暖,保证冬季生产的顺利进行。该生物质能锅炉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秸秆、污泥及垃圾作为燃料,从而取代传统锅炉燃料煤或者油,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3)秸秆收集加工中心按照基地的实施情况在。。.。..。村建立。。.。万吨秸秆收集加工中心,以秸秆成型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和经营实体,采取易物置换和成员优惠销售等多种灵活方式,使全村农户全部用秸秆颗粒及先进的生物质锅炉设备,是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的一个新举措,达到节能、环保、增收、节支目的.主体建设内容是……m2厂房的建设(4)阿什河污水厂污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阿什河污水厂投资兴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电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吨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吨(含水率。。。。)。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吨、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吨,安装。。。。。。万千瓦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千瓦时,每小时对外供汽。.。.。吨以上。总投资是。。。。。亿元,项目拟与地方政府、污水处理厂签署了垃圾供应和污泥供应协议书,并确定垃圾处理价格为。。。。。.元/吨,污泥处理价格为.。。。。元/吨。采用循环流化床和污泥燃料化焚烧发电技术,利用后道焚烧发电工序产生的蒸汽余热,进行前道的污泥干化技术。发电除供应蔬菜基地进行生产之外,还可以并网,并且产生的热量还可以作为常去集中供热的热量来源。(5)哈尔滨现代寒地生态示范区暨研发中心公司拟在。.。。。.。建设。。。..。m2的哈尔滨现代寒地生态示范区暨研发中心,主要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和食品学院的科研力量,建立产学研技术园区,为科研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企业,为蔬菜产业化开发做好储备。建设内容为土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4.4产品产量年提供名、优、特、稀品种蔬菜苗。。.。亿株,年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万吨,年加工蔬菜。.。。.万吨。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5。1市场分析5。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市场供求现状分析资料显示,哈尔滨市的蔬菜基地在连年征占中锐减,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两轮“菜蓝子”工程建设的16万亩蔬菜基地,目前仅剩4万亩,其中,效区近2万亩棚室,全部被征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230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67万亩,减少27。4%.而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一增一减之间,吃菜的成本在提高.蔬菜种植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了菜价居高不下。近几年,城市扩张所征地范围逐步向近郊、中郊扩展,使得近郊、中郊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急剧减少,蔬菜产量也跟着下降;此外,由于近、中郊的蔬菜产地向远郊发展,增加了运输成本,再加上连续上涨的人工费等,使得蔬菜种植成本增加。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增加,蔬菜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为满足市场需求,大量的外地蔬菜涌进哈市,3、4年前哈市从外埠进菜量为1。8亿公斤,而目前的进菜量增加到3亿公斤,其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哈市整个蔬菜市场的53%。外进蔬菜由于运输成本等,价格自然较高,从而拉高了整个市场的菜价。根据哈市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一般建一栋温室或大棚,从育苗、生产管理、采摘到棚室维护,需要10个月以上的劳动时间,如果每亩棚膜蔬菜按照用工1。5个人来计算,发展30万亩棚室蔬菜,就可使45万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同时,还会带动营销、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市场前景分析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菜"。蔬菜是人们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现在最能反映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要数家家户户的“菜篮子”里的商品了。过去食品供应紧张时,大家都想多吃点肉,既解馋,肚里又可增加油水;而如今大家都提倡“绿色健康”饮食,一日三餐中荤素营养的合理搭配,使得蔬菜的消费量有所增加.当然蔬菜的品种也不是过去的萝卜、土豆和白菜“老三样”了,而是无论春夏秋冬,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农贸市场里,各种新鲜果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并且还不断有新品种上市,这让千家万户的餐桌食品越来越丰盛,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然而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蔬菜竟成了餐桌上的隐形杀手.如今很多的农产品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生产出的蔬菜味淡、残留农药量大,已影响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土壤的品质退化,环境污染,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保护良好地生态环境对生产无公害蔬菜至关重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激素和除草剂,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废气、废水、废渣和治理环境污染,以营造良好地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活空间留下一片净土,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当然这也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爱护和要求,近几年无公害蔬菜的出现使其倍受广大市民的青睐,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已成全国和全区的必然之势。由于种植无公害蔬菜的投入较多,如果实行优质优价会不会有人买,这是让菜农最担忧的。笔者就目前市场分析认为,当前与20世纪80年代有所不同,只要货真价实,这种蔬菜肯定不愁卖。以乌鲁木齐为例,城市的蔬菜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低收入群,主要以外来务工者、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为主体,他们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对蔬菜的质量和品种要求不高,吃饱就可以,但对蔬菜的价格十分敏感,通常会在早、夜市购买价格低廉的蔬菜。第二类是大部分工薪阶层,他们十分注意蔬菜品种的多样化,对蔬菜的加工比较注意,但一些价格不是很高的无公害蔬菜,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类人群一般在超级市场和固定蔬菜销售点购买.第三类就是有较高以上的收入群体,他们对蔬菜的要求不仅需要吃的好一点,而且还要有丰富的营养,并且十分注意食品对保健的影响,但对其价格高低不太计较.目前后两类人群是规模化蔬菜基地产品和无公害蔬菜的主要消费者。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百姓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逐步提高,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吃安全、放心的无公害蔬菜.5.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实现“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其结果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由于从源头开始严格把关养殖环节,生产的生猪产品又无污染,生产“优质放心肉”,使产品进入绿色、有机食品行列,为此,产品的市场竞争很强.5.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市场定位从市场消费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针对高消费人群的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风格,制订产品策略,包括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及投放市场后的新产品开发等,使项目产品形成系列化、多品位、多风格,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以“五位一体”技术生产“优质放心肉”和“无公害蔬菜“,使产品进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行列,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将进入哈尔滨市民的餐桌。—-营销方式和渠道制定详实有效营销方案,秉持“诚信”理念组建销售团队,构建多重销售途径.网络销售:设立销售部,建立蔬菜网上订购网站,通过网络可以销售一部分蔬菜。社区农业:通过在社区设立专卖店,并配合一些优质的杂粮、鸡蛋以及一些其他的肉类等,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指导性消费。蔬菜直通车:设立蔬菜直通车,坚持平价销售,打开市场。订单农业:通过订单农业,发展年、节猪、菜预定模式,为高端消费者生产优质猪肉.观光农业:在适当的时候组织蔬菜品尝活动,借活动之际宣传产品。——产品市场的保护措施安全措施:推广应用“五位一体“技术,对蔬菜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使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价格措施:根据市场调查,项目区生产的产品定位高端,其目的是确保高端蔬菜市场的占有率。第六章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6。1主要生态环保模式—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技术,为周边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无公害蔬菜。通过生态循环产业链,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生产无公害和有机蔬菜、蛋品以及猪肉的生产.建设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污水源热泵供热技术、“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技术等先进技术,项目解决了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以及污泥垃圾等污染的问题,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6.2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1、产地环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域、适宜蔬菜生长,有一定规模面积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不得含有污染源,水源不含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土壤重金属及有毒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确定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地。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基地,确保基地环境质量不下降.2、合理轮作:⑴采用不同科、属作物品种之间的轮作、水旱轮作,建立科学的轮作制度,达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消灭病虫源,减轻病虫害的发生。⑵不断地培育土壤,提高肥力,采用有效措施改造和培肥菜园土,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如酸性土增施石灰,粘性土壤适量掺砂,砂性土掺粘土,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等措施。3、清洁田园和土壤消毒:前茬收后及时消除残茬枯叶及田间、四周杂草,提前深翻晒白,每667m2施生石灰100-150kg4、合理整畦,高畦深沟栽培:地雨水多,地下水位高,要适当深翻,进行高畦深沟栽培,并挖好四周的排水沟,保证灌排两便,合理整畦,做到畦直、沟深(20—25cm5、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要大力推广适全本地区种植的良种。6、种子消毒与处理:⑴种子要进行筛选、精选,播种前用温汤浸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50-55℃温汤浸种10-15分钟或用100倍硫酸铜浸种10-15分钟,或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或用每公斤种子和2克多菌灵拌种。药物浸种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⑵选择地势高、水源足、排灌易、土壤清洁、肥力高、结构良好的地块做苗床.⑶7、田间管理:⑴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菜地经耕翻晒白后选择晴天施下基肥,精细整畦,基地用腐熟农字2500kg,加氮磷钾复合肥20-30kg或生物有机肥125公斤。⑵定植,根据不同品种做到合理密植,保持园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定植时要选择晴好无风天气进行,定植后立即浇水定根。⑶中耕松土除草,适时中耕除草,保持蔬菜根部通气良好,降低园间湿度。⑷适量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适量追肥。前期追肥浓度为0。2—0.3%,中后期浓度为0。5-1%,提倡使用蔬菜专用肥和蔬菜生物有机肥。⑸合理灌溉,一般生长前期田间的湿润为主,中后期见干见湿,提倡沟灌跑马水,切忌水淹畦面。8、农业防治:⑴综合运用抗病虫良种,合理轮作和茬口安排,培养地力,培育无病虫壮苗,提高耕作质量,种子消毒,清洁田园,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科学水肥管理等措施.9、物理防治:推广使用防虫网,培育出无病虫壮苗,减少虫害并克服病毒病的侵染传播,推广杀虫灯、黄板诱虫。10、生物防治:⑴以虫治虫。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来消灭害虫.如瓢虫、寄生蜂等。⑵以菌治虫,利用细菌、真菌等生物农药制剂防治害虫。如阿维菌素、蔬丹等。⑶用性诱剂,诱虫灯捕灭成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11、采收分级蔬菜按品质、颜色、个体大小、重量、新鲜程度、有无病伤等方面分级.A)特级:具本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味,大小一致并且包装排列整齐,允许有5%的误差(数目或重量)。B)一级:具本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味,但允许在色泽上,形状上稍有缺陷,外表稍有斑点,且不影响外貌和保存品质。C)二级:基本具有本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味,允许呈现某些缺点,但不影响外貌和保存品质。6.3高新技术内容为了保证各示范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示范的实施,整体提高示范园的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1.阳光生态猪舍技术及沼气能源技术改变传统的猪舍结构,建造阳光温室型猪舍,同时在猪舍的地面埋设地暖排管,在猪舍的顶部建造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蓄热池将白天的温度储存起来,在夜晚温度低的时候在释放出来;此套系统还可以将夏天多余的温度储存起来,带冬天温度低时释放出来。此设计节省建筑成本的同时,增加紫外线杀菌的功能,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改善了猪肉的风味。东北冬天由于气温极低,沼气池在冬季很难运行。在阳光猪舍内部构筑开发沼气技术很有现实意义。该技术解决东北地区实现周年稳定生产的关键技术,克服了-30℃低温沼气启动的困难,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启动产气。2。生物肥制备技术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对植物根部营养非常重要,因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植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等。但纯自然状态下有益微生物数量不够,作用力也有限。因此,采用“人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就能够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整体活性,从而明显提高土壤的肥力.玉米秸秆和猪粪参与沼气池反应产生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以发电、民用,沼液可以做生物肥.通过沼渣养蚯蚓,蚯蚓的粪便又是很好的生物肥,这生物肥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蚯蚓长大再加工制成动物饲料,又成了乳猪的美味佳肴,形成了以蚯蚓对猪粪进行转化增值。就形成了农业废弃物—沼气池发酵—规模养蚯蚓——蚯蚓生物剂——动植物生产'的产业链。这条循环产业链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环境。3.温室大棚微气候调节系统通过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地暖、蓄热池等先进的技术对温室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由于夏季的温度高,导致很多作物无法正常生长,通过将夏天多余的热量储存到蓄热池,降低温室的温度,同时蓄热池储存的热量待冬季温度较低时再释放出来,对温室进行补热。通过空气源热泵能降低室内的过多的湿气,产生的热量存储到蓄热池,产生的冷气通入菇房,保证蘑菇生长的最适宜温度。4.“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技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技术,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黑龙江省的冬天日照太弱,时间太短,温室的温度难以保证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如果加温,燃料又太贵,生产蔬菜的成本要远远高出市场的销售价格,这成为制约黑龙江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一大难题。本项目在“四位一体”温室大棚的基础上加入了能量的补偿与收集模块,通过在温室内设置生物质燃烧炉及埋设地暖排管,改变冬季寒冷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设定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集约化生产.图6-1“五位一体”温室大棚工艺流程图生态大棚内采用蛋鸡(猪)-沼—菜的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利用蛋鸡(猪)散发的热量提高大棚的温度,蛋鸡(猪)呼出的CO2为蔬菜提供充足的气肥.蛋鸡(猪)排泄物经过沼气池分解后,作为蔬菜优质的有机肥。蔬菜吸收CO2,释放O2,为蛋鸡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蔬菜的残次品成为蛋鸡的优质青饲料.对于猪-沼—菜模式,该方法实现了Ca、C、N、P等元素以及CO2和O2的循环利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利用能源、环保、生态和农牧业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5.工厂化育苗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利用国内外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规程,从而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速度和成活率,同时能保证无公害蔬菜品质以及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技术方案如图6—2。种子处理(精选、加工)种子丸粒化处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精量播种生产线→催芽室→绿化室 ﻩﻩ培育区ﻩ ﻩ ﻩ 种苗6蔬菜精加工技术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蔬菜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提高附加值的一个精加工过程。技术方案如图6—3。采收采收整修、清洗整修、清洗分级分级蔬菜饮料(汁)蔬菜饮料(汁)腌渍菜真空脱水菜药物处理预冷预冷包装包装7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通过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环节的有效监督控制,对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学检测和检验,确保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技术方案如图6—4。受检样品受检样品(现场抽样或送样)受检样本备存(按规定副样保存处理)发现问题进行复检登记分析匿名编号样品检测检测结果复核审核制定检验报告负责人签发报告报告送达用户用户异议执行异议处理规定程序质量保证负责人审核报告6.4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先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1.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2.生物肥低温制备技术3.人工微气候调节技术4。“五位一体"节能环保型生态大棚技术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7。1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果蔬下脚料、生活垃圾、部分猪栏粪用于沼气池,产生能源供应养猪和生活燃料。部分猪粪、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以及沼渣可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肥料。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7。2环境保护本项目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基本上无污染,采用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猪、鸡等畜禽的粪便和垫草及生活废水等。粪便、垫草等可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沼渣可用于基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生活废水量很少,生活排污有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收集市郊的畜禽粪便、垫草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料。对保持市郊的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7。3环境评价本项目贯彻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建设方针,所采取技术措施均为无公害和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可保证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环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本项目在建生态农业示范园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园区界种植防护林,可保证不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7.4安全生产1。项目实施运行中,要保证所需原料无毒无害,且对生产人员不产生危害。2.车辆和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内,要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岗位。3.湖里水质要求要得到保证,不能随意把垃圾、未经处理的粪水排入湖内,造成湖域污染.4.果园及无公害蔬菜等生产基地均需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料,不降解后的生物肥料不能使用,不能对土壤水及大气造成不良影响。7。5卫生防疫卫生防疫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1。在设计中采取分离的布置方法,避免疫病传染。根据养殖特点,选择合理的地块布置各场区,不同品种的养殖场(猪)相隔较大距离分开布置,同样品种养鸡场按规模进行隔离,公、母鸡与子鸡、肉鸡隔离,人货分流.2.健全检验制度,强化检验手段。3。牲畜入舍前或入舍后,对畜舍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4。病、死畜禽一旦发现,立即转入隔离区,然后送到规定地点,按规定进行处理或焚化.5.如检疫出人畜、禽类感染的瘟病,立即隔离人、畜、禽焚化深埋全部病畜禽,划定隔离区,彻底消毒后闲置一定时间后再重新使用.6.鸡等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鸡群入舍前,要将鸡舍等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要每天清扫,猪舍要每天用水冲洗一次,并对畜、禽场合进行定期消毒。7。加强对疾病的预防,要服用低毒药品防止疾病发生,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兽医人员,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出售不允许有病死畜、禽,病死动物必须深埋、消毒.8.良种培育的技术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厨师长聘请与食品安全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储罐租赁及环保法规遵守合同4篇
- 2025年车辆产权转移与保险续保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豪华邮轮定期检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船舶设备进出口代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及责任划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国企业员工外派劳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房屋交易税费减免申请合同3篇
- 2025版地质勘探打井合同范本合同屋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基地合作开发合同3篇
- 物业客服管家的培训课件
- 急性肺栓塞抢救流程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第1-11章 数据与Python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形象价值百万》课件
- 红色文化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十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 《汽车衡全自动智能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