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毛概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体地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2.实事求是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指出: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我们去研究。3.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二.基本问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基本问题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名论断。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民族的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二.基本问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三.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必须结合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理论联系实际(略)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基本内容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者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二.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适当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 基本概念1.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建设创新型国家。4. 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二.基本内容1.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必须结合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兴之路览时指出: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理论联系实际(略)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二.基本内容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一是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基本概念1.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二.基本内容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会主义荣辱观。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二.基本内容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平统一、一国两制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第四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平统一、一国两制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三,平统一、一国两制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3.党的十八大后,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的新举措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四点意见。第一,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第三,坚持增进互信性互动同存异实进取。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基本概念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级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二.基本内容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二.基本内容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指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和评价标准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 基本内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个代表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五部分,考试时长90分钟。联系实际要求:观点正确、语句通顺、联系实际恰当、符合逻辑。2015近代史复习资料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P11~14?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18?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P20~29?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P32?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P38~40?第二章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P44~45和失败的原因P45、教训P46?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P48和失败的原因P49、教训P49?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4和失败的原因P54、教训P55~56?第三章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P57~59、正义性P59~60、进步性的P61~63?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P67?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P72~73?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74?综述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P79~81?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工人事劳动协议政府机关专用版2024
- 2025年个人文化艺术品投资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场部保密信息保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音乐器材回收利用合同规范3篇
- 专利代理销售合同:2024年度标准版一
- 二零二五年度喷锚设备进出口贸易合同4篇
- 2025年度环保产业投资入股保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车位租赁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出借资金借款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四年煤炭买卖居间服务合作协议3篇
- 河北省沧州市五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含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边防通行证委托书
- 肿瘤护士培训课件
- 《浸没式液冷冷却液选型要求》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 《汽车衡全自动智能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GB/T 2550-2016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