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季节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月相变化“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水循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落差大,水流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现代通信技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地域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水循环“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地壳变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水循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波浪的侵蚀作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迎风坡面易形成降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生物与环境“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生物的遗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冬季风的影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一一光照对植物的影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北宋苏轼《望湖楼醉书五绝》)雷阵雨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诗句。你慢慢品味,一定会发现其中的趣味的。二、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来自群里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一一露的形成(液化)。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一露的形成(液化)。4、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一一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5、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一一霜的形成(凝华)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一一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一平面镜成像知识。3、“潭清疑水浅”一一光的折射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一一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5、李白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一一光的直线传播。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一光的反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一平面镜成像7、杜牧《盆地》诗句“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一一平面镜成像。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一光的色散。9、吴伟《题饮图》诗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一一平面镜成像三、诗词与物理教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诗词不仅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且在一些作品中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利用这宝贵的财富,在物理教学中插入诗词,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一、利用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例如,在讲到物体的运动的一些概念时,可用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由此引入运动是绝对的概念,我们脚下的地球永不停止地在运动。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一首名为《襄邑道中》的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晚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又如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引入运动的一些概念。这些诗词生动、形象、有趣。这样引入物理概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利用诗词理解物理概念,可使学生思维流畅,印象深刻。在理解特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现象时,分析风筝为什么能浮在空中的原因,可将清代吴有水的《风筝》读给学生:“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并作受力分析,效果极好。又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影子的形成时,用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再如,讲到色散时,可用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3/4三、利用物理知识欣赏中国诗词,使学生学有所用。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对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三字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气势磅礴的瀑布,在诗人眼中化作银河落九天。如果没有光学知识,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太深。再如通过学习物理,同学们知道一些时空的概念,我们再重温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说的是人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白帝,东到江陵,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阵阵的猿鸣声中,随着轻舟所处位置的变化,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好不令人心弛神往。朝辞白帝,暮抵江陵,这种空间运动也不照供伴随着“一日”的时间变迁吗?四、利用物理知识鉴别中国诗词,使不徨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学习了“物态变化”一章,插入张继的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月落乌碲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通过认真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确有失误的地方。根据物理知识,当露点降到零度以下,地球表面的水蒸气经过凝华而结成霜。可见霜是地面上形成的,它就不曾到过天上,怎么能说'霜满天”呢?显然诗人张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语文日常表达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24
- 中药在抗氧化的作用
- 企业风险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 陪诊师职业发展持续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丁香鱼罐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一段式高温空气预热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学牛津版英语试卷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VOD/KTV点歌遥控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同步圈纸烫金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U封闭底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道德讲堂课件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2025年上半年绵竹市九绵产业投资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雇员招聘5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源需求与保障措施
- 中央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专题07力、运动和-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带答案解析)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3 Keep Fit(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