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脾脏常见疾病的诊断课件当前1页,总共47页。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脾的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受到脾脏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后方,横膈膜的下方。在一般成年人个体中,脾脏大小约为125×75×50立方毫米,平均重量约为150克。当前2页,总共47页。脾脏的常见疾病游走脾并脾扭转脾脏破裂脾血管瘤脾结节病脾梗死脾脓肿脾淋巴瘤脾淋巴管瘤脾转移瘤当前3页,总共47页。游走脾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位于腹腔的其他部位者,称为脾脱垂或异位脾;脾脏既有脱垂又能复位,呈活动或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floatingspleen)。此症甚为少见,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中年以上经产妇产后发病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可高于男性13倍,儿童期也有发生。当前4页,总共47页。患者女,12岁。左上腹痛半年余,现感觉下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放射痛及畏寒、发热。体检:腹部未见肠型、蠕动波;下腹部可扪及质韧、光滑肿物,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21.6×10^12/L。当前5页,总共47页。当前6页,总共47页。CT表现:下腹及盆腔内可见一无明显强化的肿块,其上极向上可见直径约2厘米漩涡状结构影,内可见一管径较细有血管影,至肿块上方约4CM处中断。正常脾区未见脾影,可见肠管。门静脉期肝右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手术所见:脾位于下中腹部及盆腔内,瘀血肿大呈暗紫色,脾蒂顺时针旋转720。脾动脉无搏动,行脾切除术。镜下见脾窦高度扩张、充血,部分区域可见片状坏死。综合诊断:游走脾伴脾扭转图1盆腔内无明显强化的肿块图2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示下腹及盆腔类似脾形态的肿块图3白箭示漩涡状结构,黑箭示血管状影图4肝脏灌注异常,肝右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当前7页,总共47页。临床上游走脾合并脾扭转罕见,多见于20~40岁女性,曾有年龄最小者为2天的报道。脾扭转的临床症状依脾蒂扭转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轻度扭转表现为与脾充m有关的慢性腹痛。中度扭转表现为间断旋转引起的间断性腹痛。重度扭转表现为急性扭转导致的脾梗死和脾肿大、累及邻近器官所致的急性腹痛。本例患者表现为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当前8页,总共47页。游走脾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CT不仅可以显示游走的脾,还可了解扭转后脾的血运情况,是术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本例CT表现脾位于下腹及盆腔,未按正常睥强化模式强化,提示脾缺血;上方可见漩涡状结构,为扭转的脾蒂,文献中亦有报道,可能是实质脏器扭转的特异表现。另外,本例门静脉期肝有叶出现片状低密度灌注异常区。肝灌注异常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见于多种疾病。本例在排除肝脏自身病变和肠系膜上静脉异常后,应考虑脾静脉血来源不足,这对脾蒂急性扭转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当前9页,总共47页。脾破裂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当前10页,总共47页。患者,男性,44岁,上腹外伤,疼痛伴呕吐2小时之主诉来诊当前11页,总共47页。当前12页,总共47页。经地测量:肝周低密区CT值为36HU,脾下极前下缘片状影CT值为58HU,同层面脾脏CT值为45HU肝脏周围积液征象,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周可见略高密度影。结果:手术记录如下:(剖腹探查)取上腹正中切口,探查见腹盆腔有较多的积血和血凝块,脾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脾周有积血。收除腹盆腔积血约1000ML。仔细探查于脾上极脏面可见一深约2cm,长约4cm裂口,时有出血。最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当前13页,总共47页。男,59岁,肝炎后肝硬化6年余,左季肋部外伤10天,腹痛腹胀1天当前14页,总共47页。当前15页,总共47页。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波浪状,肝裂宽,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体积稍大,壁厚;脾在约八个肋单元,于脾脏下极可见多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呈相对呈低密度,肝脾外缘可见弧形液性暗区,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诊断:符合脾破裂。脾脏可见大片积出血灶,周边小的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出血灶周围脾脏组织大致正常。当前16页,总共47页。【鉴别诊断】脾血管瘤;脾淋巴瘤;脾梗塞;脾感染性病变当前17页,总共47页。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受外伤而发生破裂的器官,其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常合并脾包膜下出血、腹腔内积血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等。临床上可有外伤史、左上腹疼痛、失血性休克等表现。
CT多表现为脾实质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不均质高密度或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脾包膜下出血常表现为脾周“新月状”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腹腔内积血常表现为肝、脾与腹壁间带状影或血液充填于肝肾隐窝、结肠旁沟内;增强后正常脾脏明显强化,而破裂脾组织、血肿及包膜下血肿不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当前18页,总共47页。外伤后脾脏内高密度出血灶,一般可明确诊断。脾脏有些类圆形低密度出血灶有时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分,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脾血管瘤增强后有延迟强化,同肝血管瘤强化特点;脾淋巴瘤一般多发,且增强后有轻度不规则强化可鉴别。脾梗塞一般呈片状楔形低密度灶,无外伤病史有利于鉴别。当前19页,总共47页。脾血管瘤脾血管瘤(splenichemangioma)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0.3%~14%,好发年龄为20~60岁,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生长缓慢,病史长达数年以上。当前20页,总共47页。1.CT平扫:1)脾内见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楚。2)较大血管瘤时,脾脏体积可增大,瘤体中央可有瘢痕形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当内部有新鲜出血时,可见高密度区。3)病灶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见有斑点状、星芒状钙化灶。2.增强扫描:1)肿瘤边缘多呈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强化扩大并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与肝血管瘤呈类似改变.2)当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或瘢痕存在时,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当前21页,总共47页。当前22页,总共47页。平扫示均匀的低密度影,边界清。内部有出血坏死时,密度密度可不均匀。增强后肿瘤边缘先出现斑点状强化,增强区渐向中心扩展。3-4分钟后,全部增强,呈等密度状态。当前23页,总共47页。脾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肝、脾、肾、骨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人,儿童及老年人亦可罹患。据统计,20~40岁患者占总人数的55.4%,19岁以下占12.9%,60岁以上占8.3%。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38.5岁,30~49岁占55.6%。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女略多于男(女∶男为3∶2)。当前24页,总共47页。45岁女性,左上腹痛。当前25页,总共47页。【影像所见】平扫肝脾密度尚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结节。增强后脾见弥漫性分布3cm以下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部分形态欠光整,后腹膜见等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滑,无融合。肺部CT示两侧肺门对称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光整无融合。肺内也见多个小结节。当前26页,总共47页。脾梗死脾梗死(infarctofspleen)是脾内的动脉分支梗塞,形成脾脏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脾梗死后,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因瘢痕收缩,脾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较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当前27页,总共47页。1.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左上腹疼痛、发热等。2.X线平片: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3.MRI检查:对脾梗死较敏感,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4.B型超声: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尖端指向脾门。当前28页,总共47页。【CT表现】1.急性期:1)CT平扫:见脾实质内三角形低密度灶,基底位于脾的外缘,尖端常指向脾门,边界清楚或模糊。2)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边界较平扫时更加清楚。2.慢性期:1)CT平扫:梗死区密度逐渐增高,脾脏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而致边缘局部内陷。2)增强扫描:瘢痕组织呈轻微强化的低密度区。当前29页,总共47页。脾梗死。CT平扫(上图)示脾内多发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增强扫描示病灶边界变清,为多发的楔形低密度灶,无强化表现。当前30页,总共47页。脾脓肿脾脓肿(spleenabscess)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病变。发病率在0.14%~0.7%之间,死亡率较高。脾脓肿是败血症脓栓的结果,致病原因分为:①全身感染或脾周感染。②脾外伤后继发感染或脾囊肿继发感染。③免疫机制低下的患者,如HIV阳性。④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后继发脾脓肿等。当前31页,总共47页。【诊断要点】1.症状:1)发热:发热前常有寒战,多为弛张热。2)腹痛:脾区持续性钝痛、胀痛。3)其他: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和消瘦。2.体征:脾大,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中性>0.7。当前32页,总共47页。【CT表现】1.CT平扫:1)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稍低且均匀。2)发生液化坏死后,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大多在20HU左右,边界不清。3)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2.增强扫描:见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则常表现为增强后脾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当前33页,总共47页。女54岁,高热,腹痛.当前34页,总共47页。当前35页,总共47页。脾淋巴瘤(lymphomaofthespleen)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脾淋巴瘤及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两种,后者多见。病理学上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脾脏。CT检查难以区分组织结构。当前36页,总共47页。诊断要点】1.脾脏增大,不规则发热,贫血,胃肠道症状等。2.全身淋巴瘤: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当前37页,总共47页。【CT表现】1.原发性脾淋巴瘤:1)CT平扫:脾肿大,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性低密度灶,边界不清。2)增强扫描:低密度病灶呈不规则轻微强化,边界清晰。2.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1)脾肿大,弥漫性脾浸润,呈小结节状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结节大小在1cm以下。2)增强扫描脾实质低密度轻度强化结节。肝脏多同时受累。当前38页,总共47页。当前39页,总共47页。当前40页,总共47页。脾淋巴管瘤脾淋巴管瘤(spleniclymphangioma)是一种少见良性淋巴管畸形。多为中青年患者。病理学分为三种类型:①毛细血管性淋巴管瘤;②海绵性淋巴管瘤;③囊性淋巴管瘤。以囊性淋巴管瘤多见,病变累及多个脏器时称淋巴管瘤病。当前41页,总共47页。【CT表现】1.CT平扫:脾脏增大,脾实质内见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见粗大分隔。2.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分隔有轻度强化,中央无明显强化,囊壁显示清晰。3.鉴别诊断:脾淋巴管瘤的CT表现类似囊肿,其CT值比囊肿要高,且有粗间隔,增强扫描见边缘和间隔强化,并见囊壁显示,而脾囊肿密度均匀,增强无囊壁显示。当前42页,总共47页。当前43页,总共47页。脾转移瘤脾转移瘤(metastatictumorofthespleen)占全身转移瘤的2%~4%,多见于中老年,主要由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经血行转移至脾;周围脏器恶性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等)直接侵入脾;淋巴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苗木种植与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浙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卷
- 2024版离异双方关于艺术品及收藏品分割的协议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
- 商业检测实验室的仪器管理与维护
- 二零二五年度短视频教育培训拍摄合同3篇
- 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挑战
- 2025湖北襄阳市12345政府热线话务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2020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7:“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年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合同6篇
-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历史 含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学习与临床应用
-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大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辽宁省锦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下半年鄂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2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29498-2024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