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冷却器的课程设计_第1页
煤油冷却器的课程设计_第2页
煤油冷却器的课程设计_第3页
煤油冷却器的课程设计_第4页
煤油冷却器的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页共15页板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二、设计任务1、处理能力:19.8×104t/年煤油2、设备型号:列管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38℃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每年按330天计建厂地址:广西三、设计要求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2、要进行工艺计算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横算结果等)4、编写设计任务书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09年1月5日目录一、设计方案 5⒈换热器的选择 5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5二、物性数据 5三、计算总传热系数: 61.热流量 62.平均传热温差 63.冷却水用量 64.总传热系数K 6四、计算换热面积 7五、工艺结构尺寸 71.管径和管内流速 7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7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8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85.壳体内径 86.折流板 87.接管 8六、换热器核算 91.热量核算 92.热量重新核算 10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14.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3七、设计的评述 14八、参考文献 14九、主要符号说明 15十、主体设备条件图及生产工艺流程图 15一、设计方案1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在本次设计任务中,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38℃。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在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中,对于流体流径的选择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选用ф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i=1m/s。二、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为T=(140+40)/2=90(℃)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t=(30+38)/2=34℃)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煤油在9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ρo=825kg/m3定压比热容cpo=2.22kJ/(kg·℃)导热系数λo=0.140W/(m·℃)粘度μo=0.000715Pa·s循环冷却水在34℃下的物性数据:密度ρi=994kg/m3定压比热容cpi=4.174kJ/(kg·℃)导热系数λi=0.626W/(m·℃)粘度μi=0.000725Pa·s三、计算总传热系数1热流量m=198000000kg/330*24*2=12500kg/hQo=moCpoΔto=12500×2.22×(140-40)=2.775×106kJ/h=770.8(kW)2平均传热温差△tm===39.6(℃)3冷却水用量Wi===83104(kg/h)4总传热系数K管程传热系数Re===27421Pri===4.83αi=0.023Re0.8Pri0.4=0.023(27421)0.8(4.83)0.4=4800.8W/(m2·℃)壳程传热系数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αo=290W/(m2·℃);污垢热阻Rsi=0.000344m2·℃/W,Rso=0.000172m2·℃/W管壁的导热系数λ=45W/(m·℃)==228.7W/(m·℃)四、计算传热面积S’===85.1(m2)考虑15%的面积裕度,S=1.15×S′=1.15×85.1=97.9(m2)。五、工艺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ф25×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i=1m/s。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ns===73.96≈74根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L===16.85m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L=4.5m,则该换热器管程数为NP===4(管程)传热管总根数N=74×4=296(根)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R==12.5P==0.073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温差校正系数应查有关图表。但R=10的点在图上难以读出,因而相应以1/R代替R,PR代替P,查同一图线,可得φΔt=0.97

平均传热温差Δtm=φΔtΔ′tm=0.97×39.6=38.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t=1.25dO,则t=1.25×25=31.25≈32(mm)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nC=1.19=1.19=21(根)5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η=0.7,则壳体内径为D=1.05t=1.05=690mm圆整可取D=700mm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700=175(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B=0.3×700=210(mm)折流板数NB=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4500/210-1=20(块)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7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油品流速为u=1.0m/s,则接管内径为d===0.073m取标准管径为80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u=1.5m/s,则接管内径为d===0.14m取标准管径为150mm.六、换热器核算1热量核算①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凯恩公式αo=0.36Reo0.55Pr1/3()0.14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m)壳程流通截面积So=BD(1-)=0.21=0.03216(m)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uo==0.131m/sReo==3023普兰特准数Pr==11.34粘度校正αo=0.3630230.5511.341/3=464.7W/(m2·℃)②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管程流通截面积Si=0.785=0.0232(m2)管程流体流速Ui==1.001m/sRei==27448普兰特准数Pr==4.83αi=0.023(27448)0.8(4.83)0.4=4804.6W/(m2·℃)③传热系数K==325.1W/(m·℃)传热面积S===61.7(m2)该换热器的实际面积Sp==3.14*0.025*4.5*(296-21)=95.7(m2)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H==(95.7-61.7)/61.7=55.1%2重新核算由以上算式可看出传热面积裕度过大,所以需要重新取数据计算。考虑15%的面积裕度,S=61.71.15=71m2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L===12.2m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L=6m,则该换热器管程数为NP===2(管程)传热管总根数N=74×2=148(根)则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nc=1.19=1.19=14.47=15(根)取管板利用率η=0.7,则壳体内径为D=1.05t=1.05=488.6mm圆整可取D=500mm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500=125(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B=0.3×500=150(mm)折流板数NB=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6000/150-1=39(块)再次进行换热器有关参数核算:S0=0.01641m2uo=0.256m/sReo=5907.7αo=671.8W/m2.ocαi=4804.6W/m2.ocK=414.5W/(m2.oc)传热面积S===48.4m2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Sp==3.14*0.025*6*(148-15)=62(m2)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H==(62-48.4)/48.4=28.1%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①管程流动阻力∑ΔPi=(ΔP1+ΔP2)FtNsNpNs=1,Np=2,Ft=1.5由Re=27448,传热管相对粗糙度0.01/20=0.005,查莫狄图得λi=0.035W/m·℃,流速ui=1m/s,ρ=994kg/m3,所以=5218.5Pa=1491Pa=20128.5<105Pa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②壳程阻力∑ΔPo=(ΔP1′+ΔP2′)FtNsNs=l,Ft=l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F=0.5=0.6903=39uo=0.256=5599.2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B=0.15D=0.5=3057.5总阻力∑ΔPo=5599.2+3057.5=8656.7(Pa)<105kPa壳程流动阻力也比较适宜。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表格一)选用2个12.5t/h生产能力且并联在一起的换热器以满足生产任务。表格一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形式:固定管板式 换热面积(m2):62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管子规格ф25×2.5管数148管长mm:6000物料名称:循环水煤油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操作压力,MPa0.40.3折流板型式上下间距mm150切口高度25%操作温度,℃30/38140/40壳体内径mm500保温层厚度,mm

流量,kg/h8310412500管口表流体密度,kg/m3994825符号尺寸用途连接型式流速,m/s1.0010.256aDN80循环水入口平面传热量,kW770.8bDN80循环水出口平面总传热系数,W/m2·K414.5cDN50煤油入口凹凸面传热系数,W/m2·K4804.6671.8dDN50煤油出口凹凸面污垢系数,m2·K/W0.0003440.000172eDN20排气口凹凸面阻力降,MPa0.02013750.0086567fDN20放净口凹凸面程数21推荐使用材料碳钢碳钢七、设计的评价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以小组为单位,然后组员进行分工合作来确定实验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通过本次设计,我学会了根据工艺过程的条件查找相关资料,并从各种资料中筛选出较适合的资料,根据资料确定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如何计算出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各项参数及数据。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对主体设备图的了解,以及学习到工艺流程图的制法。对化工原理设计的有关步骤及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次设计熟悉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流程,加深了对冷却器设备的了解。在设计的过程培养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习态度。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还认识到,组员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意见,要不然,一个人的能力再怎么强,在团体工作中也是不能够出色完成设计任务。但由于本课程设计属第一次设计,而且时间比较仓促,查阅文献有限,本课程设计还不够完善,不能够进行有效可靠的计算。最后,非常感谢我的同组人员,正是有他们在一起讨论,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使我更快更顺利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本设计。八、参考文献[1]贾绍文,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2]谭天恩,窦梅,周明华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