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4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1页/共49页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民以食为天第2页/共49页(一)操作方法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3页/共49页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神农的传说1、农业的起源:(1)传说中的农业始祖——神农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第4页/共49页”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耜(sì),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白虎通》卷二据材料指出神农为什么被尊为农业的始祖?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2)实际规模性农耕经济的出现: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第5页/共49页第6页/共49页2、农业的地位:(1)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3)是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有什么发展?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第7页/共49页二、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从生产工具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原始农业距今七八千年到商周

春秋开始推广主要战国汉以后第8页/共49页耒耜石斧远古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牛耕铁锄古代第9页/共49页

先以石斧砍去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下种。第10页/共49页(2)从生产的组织方式看:从“千耦其耘”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集体劳作)

材料二:《诗·周颂》“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材料一: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

”的卜辞。赶紧从事你们的耕作吧,一万人一齐来进行耕作。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第11页/共49页小农户个体经营

那么,什么是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12页/共49页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第13页/共49页时间:原因:(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个体耕作成为可能(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封建政府的扶持政策(小农是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特点:(1)分散性(家庭为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3)落后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4)脆弱性春秋战国时期第14页/共49页评价:⑴积极方面: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5页/共49页⑵消极方面: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小农经济十分脆弱。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第16页/共49页2、生产工具的革新:(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4)从用途方面:翻地、除草、播种、灌溉、收割思考:在众多的生产工具哪一件能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象征?第17页/共49页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文献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第18页/共49页犁的每一种形制的发展过程,都带来生产力的突破、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胡泽学《中国犁文化》犁是农耕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农业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

—曹幸穗:《中国犁文化·序》第19页/共49页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发展阶段耕作方式的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商周时期“锄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唐代铁犁牛耕石、骨、木石、骨、木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发达地区)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特点)第20页/共49页唐代曲辕犁第21页/共49页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一图二典型例题分析:

刀耕火种和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第22页/共49页3、水利灌溉的发展:大禹和他的继承人(1)水利在传统农业中的地位:(2)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传说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发明井渠;治黄成功,王景(东汉)第23页/共49页大禹治水(想像画)

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第24页/共49页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特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功能:防洪、灌溉、航运第25页/共49页漕渠白渠

漕渠

第26页/共49页汉代的井渠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第27页/共49页黄河在河套平原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东汉王景治黄第28页/共49页(3)灌溉工具的发明与改进:隋唐五代: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第29页/共49页翻车的模型第30页/共49页筒车第31页/共49页人力水车第32页/共49页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汉代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隋唐五代明清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宋代水转翻车传说秦灵渠第33页/共49页(1)产生原因:(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买卖的合法性4、土地兼并现象:贫者无立锥之地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第34页/共49页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商周)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1、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5页/共49页

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

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第36页/共49页(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但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暴动5、沉重的赋税和力役:第37页/共49页(1)封建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赋税:主要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比率数额:各个朝代不同地位用途:专制王朝的财政的主要来源徭役:封建王朝强迫农民进行的无偿劳动,是封建国家大型工程得以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包括兵役和劳役。第38页/共49页(2)影响:

过于沉重的赋税负担,使大批农业劳动者被迫离开土地,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思考:古代农业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哪些因素有利哪些因素不利?第39页/共49页(1)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不利因素: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第40页/共49页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4、赋税和徭役繁重,使大批农民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第41页/共49页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A课堂练习第42页/共49页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图8(1)图8(2)D第43页/共49页3、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B第44页/共49页4.隋炀帝时许多老百姓为躲避被征作民夫,不惜将手足砍断,还说是“神手、福足”,这说明A.隋朝时百姓经常躲避为国家服务的义务B.徭役过于沉重百姓不堪其苦C.不愿离开亲人不如砍断手足D.怕离家之后的土地被地主兼并失去生存基础B第45页/共49页概念解析:井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