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引: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说:我前来观看《孔子文化展》,既是庆祝这件中法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表示法国对中国文化年的高度重视。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次展览可以使法国公众有机会了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二、“百家争鸣’的局面”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问题探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古代历史上思想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为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在经济上井制崩溃封建经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在阶级关系上,士阶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官到“在民”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阅读【历史纵横与教师的地位提高)结论:一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史时代的产物,是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名称道家墨家儒家法家
时期春秋战国战国春秋战国战国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墨子孔子孟子和荀子韩非子
主要观点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主张“无为而治。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法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第一、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孔子及儒学的勃兴1.孔的生平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年夏二月十八日,享年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孔府位孔庙东侧,“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孔庙孔林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1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孔子的思想第一、思想上,提出“”的思想,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什么仁?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其实际上就是民本思想。如何实行仁?①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②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作用:“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第二、在教育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怎样才算是好学?【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人不能不讲信用【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四、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孟子的思想生平: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孟子的思想:第一、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第二、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第三、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评价: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文章介绍:《与民同乐》【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2)荀子的思想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第一、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第二、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提出性恶思想。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评价: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五、问题解答【学思之窗】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解题关键: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层面进行的概括。思路引领:结合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来理解和认识孔子的这段名言。答案提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精神修养发展过程的概括孔子说自己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30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了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解题关键: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不同看法。思路引领:理解四种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磨砂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保险理赔证明收据模板定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婚礼庆典晚会舞台建设及灯光音响租赁合同3篇
- 2025版贴铝箔岩棉板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采购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乐器分期购买协议2篇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测试题库及答案一
- 2025礼赠偏好调研报告-尼尔森niq-202501
- 墓地买卖合同范本
- 工地用车出租合同
- 教育硕士进修服务合同
-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进展
- 【大学课件】基于BGP协议的IP黑名单分发系统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安全员知识考试题(全优)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