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1.看拼音,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

星期天,全家利用闲xiá()时间打扫卫生。妈妈wǎn()起袖子去擦烟xūn()的灶台,爸爸整理tā

xiàn()的书架。我为了拖yán()时间,少干活,就隐bì()在ǎi()墙后面,偷kuī()着妈妈,不料被妈妈一个jiàn()步冲过来……哎!继续干吧。

2.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兴高(

)烈

)平盛世

难以(

)信

)鸿遍野

金碧辉(

政通人(

(1)用“_____”画出表示安定、兴盛的时代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

(2)请想想每个词语意思,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彩回放。

1.一花一鸟总关情。你看那白鹭“__________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黑”它就是一首精巧的诗;再看“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鳜鱼肥”;你听“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再听“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

2.朱熹谈读书“心眼既不专一,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曾国藩告诫读书人“有识__________________,不敢以一得自足”;只有认真读书才会有“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的灵感;“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只有珍惜时间读书学习,才能实现“天戴其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有八荒”的强国梦!

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待会儿(dāi)

客栈(zhàn)

凛冽(lǐn)

苔藓(xiǎn)

B.嗜好(shì)

鱼鳞(lín)

酬谢(chóu)

削弱(xiāo)

C.龟裂(jūn)

馈赠(kuì)

僻净(bì)

谨慎(jǐn)

D.冠军(guàn)

礁石(jiāo)

湖畔(bàn)

皎洁(jiǎo)

5.下列句子中,“体面”的意思,与另外两句意思不相同的是(

A.老奶奶不禁连连赞叹道:“瞧这孩子,长得真体面。”

B.看上去,太阳花的样子并不体面,然而却有很强的生命力。

C.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在别人眼里是很不体面的。

6.下列诗句中,和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种种的浪费现象常常出现,现在用一句话来提醒大家践行勤俭节约,正确的一项是(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尽量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抓关键语句读。

B.我们读课外书可以沿着课文找书读,从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缩写故事可以把故事中的长句缩为短句,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也可以删去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但要注意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9.“题临安邸”中的“邸”是“旅店”的意思;这首诗是诗人林升题写在旅店墙壁上的诗。()

10.《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白蛇传》和《指鹿为马》都是民间故事。()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诗句都是动态描写。()

13.口头语“鼻子都气歪了”可以用成语“强人所难”代替。()

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14.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读例句,体会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想象画面仿照着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海面平静,太阳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例句,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要不答应,又怕他派兵进攻。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言与实践。

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多参与劳动,给孩子支付劳务报酬,如扫地一次支付1元,刷碗一次支付2元……对这种做法,你是怎么看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读文章,答题。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①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②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③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去。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修改,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但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④“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⑤母亲笑靥(yè,指嘴巴两旁的小酒寓)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1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文思泉涌:_______

笑靥如花:_______

17.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请分别概括短文中勾画的五处场景。

(1)______(2)______

(3)______(4)______

(5)______

18.上面的五处场景,哪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______

19.“骄傲”的意思①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②自豪。

第二段“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这句中“骄傲”一词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我还能用它的另一个意思造句:____。

20.文章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揭示了中心。请结合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文中“如此简单”的理解。

________

读说明文,答题。石墨烯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一种很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一种很软的矿物,常被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约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每秒,几乎是光速的1/300。而且,石墨烯的强度比钢铁还要高200倍。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21.短文主要讲了石墨烯的由来和______,以及______。

22.第二段划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3.第二段划线句子中的“几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

24.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石墨烯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觉得让读者更加亲切。

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滥(làn)竽(yú)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愍(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①滥竽:不会吹竽。竽,一种古代乐器。②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③说:通“悦”,喜欢。④廪食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们。廪,粮仓。食,供养。⑤愍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25.下列语句翻译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2)宣王说之:宣王对南郭处士说。()

26.宣王时,南郭处士能为王吹竽的原因是_____,愍王时,南郭处士逃走的原因是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27.“滥竽充数”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在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____________的人。

评卷人得分七、书面表达28.习作。

题目:与众不同的老师

从上学到现在,教过你的老师一定有很多,其中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别样老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是穿着特别、妙语连珠的语文老师,还是知识渊博、不苟言笑的数学老师?是走路一阵风的体育老师还是幽默的美术老师?……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写下来吧!

要求:

1.选取一件典型事例来体现老师的某方面特点,突出他(她)的与众不同。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表达的情感要真挚。

3.文中不出现老师的真实姓名,不出现学校的真实名称。

4.语句通顺优美,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在450字以上。

参考答案1.

塌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暇、熏、陷、窥、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采太置哀煌和

太平盛世

兵荒马乱

这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的第一名,我兴高采烈的把成绩单拿回家给妈妈看,妈妈看到成绩单,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以及词语造句。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

太平盛世:安定、兴盛的时代。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1)太平盛世:安定、兴盛的时代。反义词:凶年饥岁、兵荒马乱、狼烟四起。

(2)现在国外情景:敌人扫荡过后,城市哀鸿遍野,我们生活在中国,要珍惜如今的太平盛世。3.

素之一忽则嫌白

桃花流水

居高声自远

月落乌啼霜满天

却只漫浪诵读

则知学问无尽

此日中流自在行

白了少年头

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

【解析】

考查默写。

1.①出自课文《白鹭》,如果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黑一点就太黑了。形容人或者是什么物品的颜色白得恰到好处。②出自张志和《渔父》,全诗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③出自虞世南《蝉》,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④出自张继《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①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意思是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②出自曾国藩《曾国藩家训》,“有知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的意思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③出自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全诗为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④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⑤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意思是头顶着苍茫的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⑥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这里的‘八荒’的意思:八荒: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4.A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和词语识记。

A.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B.词语“削弱(xiāo)”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削弱(xuē)。

C.词语“僻净(bì)”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僻净(pì)。

D.词语“湖畔(bàn)”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湖畔(pàn)。

选项A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故选A。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的特点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词语意思和另外两项不一样的是C项。

A项:本句话中“体面”意思是(形)漂亮;大方

B项:本句话中“体面”意思是(形)漂亮;大方

C项:本句话中“体面”意思是身份;体统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写的是七夕节。

C.“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意思是: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们,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时才会停止?7.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诗词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A项中,“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外篇·勖学》。

意思是:别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做,不要浪费一点时间偷懒不用功,饱食伤身,不坚持做一件事,就会一事无成。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

B项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

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C项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潜夫论·明暗》。

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D项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

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8.C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修辞手法、缩写故事的能力。

C项中,“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笨笨的”“有姿态”可以看出是拟人,并不是比喻。9.√

10.×

11.√

12.×

13.×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进行辨析和理解。

本题中“题临安邸”意思是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的诗。所以“邸”的意思是旅店。

(2)

本题考查民间故事。

指鹿为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原义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鹿为马是历史故事。

(3)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解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4)

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理解。

学生可结合所学古诗,进行全文分析,进行解答。

这四句话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

全文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文的意思是: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清泉石上流均属于动态描写。

明月松间照属于静态描写。

(5)

本题考查学生对谚语及成语意思的掌握。

“鼻子都气歪了”形容人特别生气。

强人所难:意思是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可以用“气急败坏”来代替。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14.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异常的平静,红彤彤的太阳仿佛一个大火球似的从海面升起。

小明去图书馆借了本书,他读这本书读了一下午,沉浸于书中无法自拔。

【解析】

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题干要求仿照例句,将一个画面写具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句子写具体,第一。用词汇修饰。如在名词前加形容词。形容词前加副词,动词后加副词,尽量将你的词丰富,变成组;第二,添加与主句相关的信息,如时间地点,动作目的,原因结果,人物衣着,心理状态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和副词,将句子扩写为“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异常的平静,红彤彤的太阳仿佛一个大火球似的从海面升起。”

2.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示例:小明去图书馆借了本书,他读这本书读了一下午,沉浸于书中无法自拔。15.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对。因为让孩子从小就建立了做事就要得到报酬,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多体贴自己的父母,主动地帮父母做家务。

【解析】

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

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可,语句要通顺连贯。先表态,再说明理由。

我赞同父母的这种做法,理由如下:可以调动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以付家务劳动报酬代替无偿给零花钱孩子是通过自己劳动所得,不会乱花;可以使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父母工作赚钱的辛苦。

不赞同:应当正确引导孩子,适当的做家务,可以给予表扬或鼓励,使孩子养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好习惯。16.

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

形容人美丽,笑起来像花一样漂亮。

17.

儿子写作

母亲轻轻地找针线

母亲穿针

儿子帮母亲穿针

母亲笑靥如花

18.第三处“母亲穿针”的场景印象最深,说明了“母亲”确实年事已高,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19.

他因骄傲轻敌而输掉这场比赛。

20.“如此简单”的意思是指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当我出门上学,妈妈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认真听讲放学早点回家时,我耐心地聆听她的嘱咐,并按照她的话去做。父母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子女能过得更好,为子女付出很多的爱,所以在平时的小事情中,我们要满足父母这些简单的愿望。

【解析】

(1)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文思泉涌: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在文中指儿子写作时思路开阔敏捷。

笑靥如花:形容人美丽,笑起来像花一样漂亮。在文中指儿子帮母亲穿过针线后,母亲非常的开心。

(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概括。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主要写了儿子写作的状态,可概括为:儿子写作。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主要写了母亲怕打扰儿子,在找针线时动作很轻,所以可概括为:母亲轻轻地找针线。

第③句话主要写了母亲把线穿过针头,但一次次努力却一次次失败,所以可概括为:母亲穿针线。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这句话写了儿子帮母亲穿针线,所以可概括为:儿子帮母亲穿针线。

“母亲笑靥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主要写了儿子帮母亲穿针线后,母亲高兴的神态,她高兴的为儿子钉起纽扣,所以可概括为:母亲笑靥如花。

(3)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母亲想为儿子订好衬衣袖子上松了的纽扣,可是老眼昏花,线穿不过针孔,儿子看到后帮母亲穿好针线,于是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将上面的五处场景中印象最深的一处写出来,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即可,如:“母亲笑靥如花”说的是儿子帮母亲穿针线后,母亲非常的高兴,说明母亲很容易满足,可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4)

本题考查多义词的辨析以及词语造句的能力。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根据句意可以看出骄傲的意思是为儿子自豪。故本题选②。

“骄傲”指“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时,可造句为: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提高,但切记不可骄傲。

(5)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本文通过记叙母亲为了给儿子缝上纽扣,拿起针线,把线穿过针头想,但一次次努力却一次次失败,儿子发现了母亲的难题,为母亲穿针引线;表现了儿子对忽略母亲的愧疚之情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启示我们要关心父母,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短文结尾处儿子帮母亲穿针引线,实现了母亲那“如此简单”的愿望,也明白了爱要行动、要表达的道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有许多“简单”的愿望,请结合一个具体事例,谈谈自己是如何让父母实现那个“简单”愿望的即可。21.

特点

在生活中的运用

22.

列数字

作比较

23.不能,“几乎”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表达的意思是已经接近但尚不确定、不完全、尚达不到怎样的程度,在文中表示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差不多是光速的1/300,这样从表达上来说就更准确,而去掉就显得很绝对,也就不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了。

24.大家好,我是石墨烯,我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约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同时,我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每秒,几乎是光速的1/300。而且,我的强度比钢铁还要高200倍。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石墨烯的由来,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

文章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石墨烯的特点,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同时,它又能导电,而且,石墨烯的强度比钢铁还要高200倍。

文章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石墨烯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第二段划线句子中“1000千米、1/300”使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每秒,几乎是光速的1/300”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与光速作比较,准确的说明石墨烯能导电的特点。

(3)

本题考查字词的作用。

说明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严谨。因此“大约、几乎右”等词经常使用,这些词语都表示估计,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的准确性了。句中“几乎”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表达的意思是已经接近但尚不确定、不完全、尚达不到怎样的程度,在文中表示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差不多是光速的1/300,这样从表达上来说就更准确,所以不能去掉。

(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介绍了石墨烯薄、能导电、坚硬的特点。本题要用石墨烯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注意使用第一人称,将自己的三个特点介绍出来即可。25.

×

26.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好一一听之。

27.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不懂装懂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