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影响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一)影响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对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领域持续创新。行业主要产品作为重要的功能性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行业以及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我国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行业的发展。2、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及有机硅消费品需求的增长有机硅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机硅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等政策文件中,有机硅材料一直被列为鼓励发展的化工新材料。近20年来有机硅材料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趋势,有机硅消费已超过全球总量的5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还很低,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有机硅行业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度较低,是部分石油基合成材料理想的替代品。目前有机硅行业的产能仍然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随着有机硅行业的不断扩产,将为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带来丰富的原材料及下游市场的应用需求,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提高硅橡胶等消费品的需求量,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及硅橡胶等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将为气相二氧化硅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3、气相二氧化硅行业产品市场应用领域较大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用作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在其他有机硅产品如硅树脂中也有应用;另外在涂料油墨、胶粘剂、合成树脂、化学机械抛光、复合材料、胶体电池、消泡剂、污水处理、农业、化妆品、食品、医药、绝热保温材料等领域,气相二氧化硅的应用将保持持续增长,根据SAGSI预计,未来锂电池市场将是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市场增长点。(二)影响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市场竞争环境较为激烈我国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工艺和规模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装置规模小、产品品种少、缺乏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等问题。在气相二氧化硅领域,赢创工业集团、卡博特、瓦克化学、德山化工等跨国企业仍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气相二氧化硅制造商,在部分领域长期占据高端产品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外气相二氧化硅生产企业积极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国内投资建厂,对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随着国外知名跨国企业的产业布局更为完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较为激烈,对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企业的综合实力、研发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2、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竞争加剧,反倾销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等情形的发生使得新贸易保护加剧,反倾销问题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屏障,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严峻挑战。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可能将影响国内企业产品的出口,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产生不利影响。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2021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产能为45.89万吨/年,国外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厂家比较集中,产能规模较大,赢创工业集团、卡博特、瓦克化学、德山化工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气相二氧化硅制造商,2021年,以上四家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产能的63.00%。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能为17.88万吨,生产企业除以上外资企业外,主要为合盛硅业、东岳硅材、宏柏新材、新安股份、浙江富士特集团、唐山三孚纳米材料等企业。根据SAGSI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从事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企业共计22家,其中外资及合资企业5家,内资企业17家。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气相二氧化硅生产企业的区域布局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共有13家企业,合计产能11.22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64.60%,从产能规模来看,相关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湖北、新疆、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区。我国的气相二氧化硅产业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其制备核心技术和市场主要由德国、美国和日本控制,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气相二氧化硅生产企业不断的技术研发,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除德国、美国和日本外能自主生产气相二氧化硅产品的少数国家之一。虽然我国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工艺和规模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装置规模小、产品品种少、缺乏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等问题。在气相二氧化硅领域,赢创工业集团、卡博特、瓦克化学、德山化工等跨国企业仍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气相二氧化硅制造商,在部分领域长期占据高端产品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外气相二氧化硅跨国企业积极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国内投资建厂,对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较为激烈。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总体呈现产能逐步增长的趋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行业产能的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021年,因海外需求恢复但海外供应量恢复相对滞后,我国的气相二氧化硅出口需求增长较大,同时国内需求也保持稳步增长。根据SAGSI的统计,2022年,我国的气相二氧化硅新增产能预计有3.30万吨,2022年总产能将达到21.18万吨,同比增长18.50%,预计2022年以一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路线的产能在总产能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54.90%增长到59.60%。根据SAGSI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未来新增及淘汰产能和需求预测,预计2026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能将达到28.88万吨,一甲基三氯硅烷原料路线占比将增长到近70%;产量将达到21.4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30%。自2011年起,我国成为气相二氧化硅的净出口国,多年来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进出口量均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和2020年受国际贸易环境日益紧张和海外产能陆续投产的影响,进出口量有一定幅度的下滑。随着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产能的不断扩大,国内气相二氧化硅产品逐步受到了海外客户的青睐,凭借我国企业生产成本的优势,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日本、美国、阿联酋、印度、印度尼西亚为主要出口地区。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进口仍主要来源于日本、比利时、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日本和比利时的进口量分别占我国进口量的58.60%和21.10%。根据SAGSI统计,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0.47万吨和2.00万吨,2021年净出口量为1.53万吨,同比增长40.40%。由于我国未来新增产能(包括疏水)较多,且主要跨国企业均在我国建立了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工厂,预计到2026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进口量将继续小幅缩减,出口量有望快速增长。气相二氧化硅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一)气相二氧化硅在硅产业链中的环节及产品定位从整个高纯硅产业链来看,可分为有机硅产业链和晶体硅产业链。有机硅产业链由基础原料、单体、中间体、深加工产品四个环节组成。生产有机硅的基础原料主要有金属硅、甲醇、氯化氢等,通过基础原料先合成有机硅单体,有机硅单体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和支柱。有机硅单体经水解、裂解、聚合等工序制得各种硅氧烷环体、基础硅油、硅橡胶基础胶料等有机硅中间体,最后经不同反应或添加各类填料及助剂(如气相二氧化硅)后制得各种各样的下游终端产品。在下游终端产品中,硅橡胶、硅树脂、硅油和功能性硅烷是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气相二氧化硅主要添加在硅橡胶和硅树脂中用于其终端产品的生产,而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一种特殊的硅化学品,其主要通过有机硅单体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得,同时又是生产有机硅下游产品的重要原料之一,还可广泛用于其它非有机硅领域。在晶体硅产业链中,硅粉和氯化氢气体合成后会产生三氯氢硅,再经过反复精馏纯化后在还原炉中通过化学沉积工艺生成多晶硅,并副产大量的四氯化硅。传统的改良西门子工艺是四氯化硅在经过氢化还原为三氯氢硅继续作为原料生产多晶硅,剩余部分四氯化硅用于生产气相二氧化硅。此外,三氯氢硅经过与氯丙烯反应会合成中间体γ1(γ-氯丙基三氯硅烷),通过进一步反应可以制备各类硅烷偶联剂,γ1和三氯氢硅在合成反应中会产生副产物四氯化硅,而四氯化硅可用于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目前多晶硅企业普遍采用了冷氢化技术,使得四氯化硅的回用比例显著提高,从而造成四氯化硅的供应减少,因此原材料主要依赖于外购四氯化硅进行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企业将面临淘汰的风险。从气相二氧化硅在硅产业链中的定位来看,以有机硅和多晶硅的副产物为原料均可制备气相二氧化硅,而气相二氧化硅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氯化氢也可以用于有机硅和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气相二氧化硅作为硅材料生产链上闭锁循环的一部分,不仅减少了相关副产物处置的难题,也提高了有机硅和多晶硅副产物的使用价值,对绿色循环产业链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气相二氧化硅行业上游行业情况气相二氧化硅行业上游为有机硅和多晶硅制造行业,其发展与有机硅和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气相二氧化硅主要有两种原料生产路线,分别是以四氯化硅或一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进行制备。在20世纪60-70年代,气相二氧化硅生产主要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生产工艺容易控制,但成本较高。从2011年开始,受多晶硅行业面临漫长的去库存调整影响,此后,主流多晶硅厂家广泛采用冷氢化技术,使得多晶硅厂家对四氯化硅的回用比例显著提高,四氯化硅对外供应减少。随着有机硅单体工业的发展,其副产物一甲基三氯硅烷的出路问题成了束缚其发展的瓶颈,因此以一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制备气相二氧化硅逐渐成为主流。目前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副产物一甲基三氯硅烷的产出比基本稳定,其市场供应量主要决定于有机硅单体装置的开工情况。根据SAGSI的统计,一甲基三氯硅烷主要来源于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副产物,我国现有12家有机硅单体企业在产,多数都自配或合作建有气相二氧化硅装置,没有配套气相二氧化硅装置的有机硅单体企业有唐山三友、鲁西化工和山东金岭化工股份,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甲基三氯硅烷主要由这三家提供。目前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其副产物一甲基三氯硅烷的产出比基本稳定,其市场供应量主要决定于有机硅单体装置的开工情况。(三)气相二氧化硅行业下游行业情况气相二氧化硅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改善下游产品性能方面有重要作用。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用作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在其他有机硅产品如硅树脂中也有应用;另外在涂料油墨、胶粘剂、合成树脂、化学机械抛光、复合材料、胶体电池、消泡剂、污水处理、农业、化妆品、食品、医药、绝热保温材料等领域,气相二氧化硅的应用也保持持续增长。气相二氧化硅最重要的用户是有机硅行业,其中以硅橡胶为主。根据SAGSI统计,2021年有机硅领域消耗气相二氧化硅约7.76万吨,同比增长14.65%。预计2022年该领域需求量为8.81万吨,同比增长13.50%。预计到2026年需求量为13.59万吨,2022-2026年年均增速为11.80%。2021年气相二氧化硅在其他领域消费量约为0.96万吨,同比增长15.70%。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的增长趋势,锂电池等产业对气相二氧化硅将具有较大需求,预计2026年其他领域对气相二氧化硅的需求量将达到1.53万吨,年均增长9.80%。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有机硅是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分支,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用作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气相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补强,另外还能提高硅橡胶的抗高温性和耐化学性,使硅橡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此有机硅行业的持续发展无论从原材料供应端还是市场需求端均将促进气相二氧化硅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趋势(一)气相二氧化硅的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气相二氧化硅最重要的用户是有机硅行业,其中以硅橡胶为主,硅橡胶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建筑装饰、居家用具、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公认的新型先进合成材料,在新基建中也发挥了重要重要。除了硅橡胶以外,气相二氧化硅还可以用于填充硅树脂,特别是用于电子领域和硅橡胶混炼中的硅树脂。我国是涂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涂料中加入气相二氧化硅,可提供防结块、防流挂、乳化性、消光性、悬浮、增稠和触变等功能。气相二氧化硅也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达到改善树脂基材料性能的目的。在胶粘剂中,气相二氧化硅主要作为补强剂和添加剂,起到流变控制、防沉降、防止流挂和补强作用。此外,气相二氧化硅在化学机械抛光、复合材料、胶体电池、消泡剂、污水处理、农业、化妆品、食品、医药、绝热保温材料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随着未来气相二氧化硅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应用领域的多元化为气相二氧化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环保政策趋严将推动气相二氧化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地陆续出台了多个涉及化工园区的环境、整顿、提升、搬迁等政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及环保投入较低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气相二氧化硅由于生产工艺较复杂,设备投入较大,部分企业未来可能将因为产能规模及环保不达标等因素逐步退出市场,市场格局及行业集中度将向研发能力突出、技术工艺先进的企业集中,从而使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国内的多晶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本世纪初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产能在大幅提高的同时,必然导致其还原反应中的副产物四氯化硅的消化成为多晶硅行业发展的瓶颈。四氯化硅作为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品,不能用普通的方法进行处理,传统方法是将四氯化硅提纯,然后跟无水乙醇(或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制备硅酸乙酯(或硅酸甲酯),由于使用量十分有限,且处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困难,因此利用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为原料生产气相二氧化硅是一个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的工艺技术,既解决了束缚多晶硅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了多晶硅生产成本,达到多晶硅生产节能减排、洁净环保、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促进我国多晶硅行业健康发展,又可以给气相二氧化硅行业提供大量生产原料,从而形成产业之间的资源互补,互相利用的循环生态产业链。但目前随着国内多晶硅企业普遍采用冷氢化技术回收及循环使用大部分的四氯化硅副产物,导致四氯化硅供应量大幅减少,使得纯粹采用四氯化硅作为原材料生产气相二氧化硅的企业可能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风险。(三)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有机硅是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分支,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用作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气相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补强,另外还能提高硅橡胶的抗高温性和耐化学性,使硅橡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由于气相二氧化硅产品价格较高,虽然市场上存在使用沉淀法二氧化硅作为替代产品的情形,但气相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补强性能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有机硅单体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副产物一甲基三氯硅烷的出路问题成了束缚其发展的瓶颈,因此以一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制备气相二氧化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气相二氧化硅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使得气相二氧化硅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因此有机硅行业的持续发展无论从原材料供应端还是市场需求端均将促进气相二氧化硅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纳米金属粉末行业市场前景纳米金属粉体综合性能优异,其制造技术壁垒高。由于纳米金属粉体可以满足对材料要求日益严苛的制造业需求,并且其产品附加值更高,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还是从企业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来看,均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因此行业发展受到全球各国重视。伴随金属粉末制备工艺的不断提升,金属粉末终端应用不断拓展。以下游粉末冶金制品行业为例,伴随注射成型、3D打印等新型技术逐步落地,并且在企业成本及环保双重压力下,粉末冶金工艺优势不断显现,粉末冶金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及医疗器械等终端应用领域市场广阔。随着下游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属粉末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金属粉末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传统的金属粉末以铁基粉末和铜基粉末为主,但随着粉末冶金工艺的升级和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的爆发,其他金属粉末近几年也快速发展,尤其是金属3D打印等技术的崛起带动了包括钛粉、铝粉、镍粉、钴粉、锡粉、铬粉在内的其他金属粉末百花齐放。金属粉末100多年来主要被欧美日俄等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垄断,中国企业普遍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在金属粉末领域布局和发力。近几年中国金属粉末企业快速崛起,在多粉末多领域进行。我国市场对高性能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纳米金属粉体凭借其优良综合性能,应用范围以及需求量还在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米金属粉体行业高端生产力较为不足,较多企业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行业结构不合理,未来还有较大优化空间。在海外市场中,纳米金属粉体主要生产商有日本昭荣化学、日本同和、日本福田、德国贺利氏、美国艾慕科技、美国NovaCentrix、、美国元素公司、加拿大CVMR等。在多领域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金属粉末企业加速发展,一批专精创新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密集上市,如铂新材料、东木股份、粤安新材料、钱波新材料、亿通新材料、友研粉末材料、思锐新材料、铂力、中州特材等。从营收来看,2021年,东木股份营收居首,为35.91亿元,研粉材料紧随其后,营业收入27.81亿元。除粤安新材外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5亿元。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021年,钱波新材净利润最高,为2.38亿元,此外,铂新材和亿通新材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和0.96亿元。从毛利率来看,铂涛、钱波新材、粤安新材2021年毛利率排名前三,分别为48.2%、38.3%、37.4%。从净利率来看,心悦新材和钱波新材的净利率都在20%以上,而亿通新材和铂新材的净利率都在15%以上。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95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19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7.4%。美国是金属粉末最大的消费国,其次是中国。PMR预计2022年美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7亿美元,北美市场占比达30.9%。各种技术进步和尖端制造技术的迅速采用将促进美国金属粉末需求快速增长。由于对高精度、耐用性和高强度组件的需求,PMR预计3D打印将在医疗保健和国防部门经历高速增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是全球制造业大国,金属粉末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等领域应用空间广阔,叠加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中国的金属粉末市场规模有望进入加速扩张阶段。金属粉末可以分为单一金属粉末和合金粉末。单一金属粉末分为铁粉、铜粉、铝粉、镍粉、钛粉、铅粉、锡粉、钴粉、铬粉、银粉等,被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结构零件、金刚石工具、磁性材料、摩擦材料电池等下游领域。金属粉末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驱动下,需求进入规模化加速增长时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以上规模,叠加中国持续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