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美学第一编美学的历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朱立元美学第一编美学的历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朱立元美学第一编美学的历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朱立元美学第一编美学的历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朱立元美学第一编美学的历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美学历史——美学历史,不但仅是“美学”学科历史,而就是广义上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在内历史。第1页第1页第一节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基本特色:美学始终被当作哲学一个分支或者构成部分来看待,并与哲学史一起经历了从“本体论阶段”到“结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转换。第2页第2页

本体论:是什么哲学研究结识论:想什么办法论:用什么第3页第3页

我们学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结识也从三个阶段看:本体论阶段(古希腊——16世纪)结识论阶段(17——19世纪)办法论阶段(19世纪末——)第4页第4页一、本体论阶段

积极追问美存在本源,努力摸索美本体以及美事物普通规律。(一)古希腊:理念本体论美学代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美学代表: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三)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美学代表:达·芬奇第5页第5页(一)古希腊1、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1)生平、著作前407师从苏格拉底,至其去世此后游历埃及、意大利前388回雅典建立学园,直至去世著作:近四十篇对话,《大希庇阿斯篇》、《伊安篇》等,可参见朱光潜选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6页第6页(2)哲学观理式世界

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最真实不真实和真理隔了三层模仿模仿第7页第7页椅子王家增:爷爷椅子第8页第8页(3)对美本质结识:真正美是美理式A、美本身和美东西区别:美理式(美本身):单一、永恒、不可感不可见美东西:组合、改变、可见可感B、两者联系:两者是分离,同时有被分有和分有关系。分有方式:模仿/灵感第9页第9页2、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47)(1)生平、著述17岁师从柏拉图,至其去世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老师前335年在雅典办吕克昂学园著作:164种400卷《物理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诗学》第10页第10页(2)哲学观质料因形式因:第一本体个别事物创造因最后因:神目的神:形式形式形式先于质料第11页第11页对柏拉图继承:认可理式存在对柏拉图批判:办法上:放弃神秘哲学思辨,对客观世界进行冷静、客观逻辑分析观点上:强调“理”在“事”中,结识到普通和特殊不可分割,认可现实世界真实性。第12页第12页(3)对美本质结识

A、从实现美路径角度讲:美是由适当百分比构成客观事物内在和外在关系总和。(《物理学》)关系:指适当百分比,有内有外美是客观存在第13页第13页B、美形式原则:“秩序、匀称与明确”(《形而上学》)C、美效果:由部分构成有机整体性。(《诗学》)《诗学》第7章第14页第14页(二)中世纪

美学发展停滞期,美学思想见于神学著作,以上帝为美本体。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对美本质结识:上帝是整一,是最高美、绝正确美,一切事物美都是上帝赋予。第15页第15页(三)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现实——来世情感解放——禁欲主义唯物主义——神秘主义求知——迷信美学思想:认为自然科学是艺术基础,强调艺术家要追求艺术技巧。第16页第16页

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1)生平、著作18岁开始学画一生从事绘画和各种科学研究30岁开始统计创作心得著作《画论》《笔记》第17页第17页(2)对美本质结识:

A、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百分比关系上。达·芬奇《最后晚餐》第18页第18页

B、“镜子说”艺术要忠实模仿自然自然:普遍自然;艺术:第二自然艺术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艺术家要善于观测,把分散美集中起来,加以抱负化。人是小宇宙,要善于表现人精神世界。第19页第19页二、结识论阶段

不再执著于美本体论研究,一切美学思想出发点是“思想着、感受着和知觉着主体”,从主体对美思考和感受中探讨美普通规律。(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荷迦兹、休谟特点:认为一切结识从经验开始,采用经验归纳法研究问题。第20页第20页

(二)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代表:鲍姆嘉通、狄德罗特点:怀疑一切,认为理性是判断结识真理性原则,只靠感性直觉不能结识真理。(三)德国古典美学代表:康德、席勒、黑格尔特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调和。第21页第21页(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1、荷迦兹(W·Hogarth1697-1764)英国铜版画家、艺术理论家著作:《美分析》

办法:理论联系实际,从经验到理论

“美如此长期地被认为是不可解释,这毫不奇怪,由于它许多方面本质不是光靠著作家所也许领悟”第22页第22页

对美分析:美六项原则:适宜:符合一定目的改变:灵活变幻(最主要)一致:整洁、对称(单调,须和其它原则结合)单纯:本身平淡,凭改变给人快感错杂:复杂多样(高度注重)量:百分比恰当第23页第23页

2、休谟(DavidHume1711-1776)英国经验主义集大成者。著作:《人性论》、《论审美趣味原则》第24页第24页对美本质认识:(1)快感说——美实质美不能定义,只能凭感觉认识。“美不是事物本身属性,它只存在于欣赏者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个不同美。”美就等于美感。“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必有随从,而且也是美与丑真正本质。”第25页第25页(2)效用说——美起源美含有相对性“美对人才有效,必定随人利益不同而显出分歧。”效用:不是欣赏者个人实际利害。效用是对全部些人或者和对象相关人来说。第26页第26页依据人体验效用方式不同,美能够分为两种:想像美:经过想像体验效用快感。(效用感强烈)感觉美(形式美):事物形式是最直接、最显著效用。(效用感弱)第27页第27页

(3)同情说——效用起源同情:即共鸣,是人心设身处地地分享旁人情感或假想事物情感功效。如:《人性论》柱子:上细下粗——安全感上粗下细——危险感再如:黛玉葬花读者—黛玉—落花第28页第28页(二)大陆理性主义美学

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1、著述:1751-1772年主编《百科全书》(17卷)亲自撰写4卷文学作品:《修女》《拉摩侄儿》美学著作:《关于美本源及其本质哲学探讨》(又称《论美》,是为《百科全书》中美学条目所写)第29页第29页2、对美本质结识:“美在关系”外在于我美:真实美(形式美)关系到我美:见到美(主观)真实美:由事物内部关系所决定。相正确美:从事物和事物比较相对关系中产生。第30页第30页(三)德国古典美学1、康德(Kant1729-1804)(1)生平、著述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大学广泛学习物理、数学、哲学、神学等1746-1755做家庭教师1770升为专家1779退休,继续著述著作:三大批判前批判期批判期第31页第31页(2)对美本质结识(对美分析)A、审美判断是无利害情感判断(质)B、审美判断有无概念普遍性(量)C、审美判断有无目的合目的性(关系)第32页第32页纯正美和依存美

纯正美(自由美):无目的,无概念,自由如:大部分自然美。由于我们无法把任何观念加给它。依存美:受明确概念制约,以有目的完善性为前提,是有条件美。如:建筑美第33页第33页D、审美判断必定性(模态)快感4种模态:结识活动——也许让人高兴感官享受——高兴不能普遍传达善——以概念为基础必定性审美——范例必定性第34页第34页2、黑格尔(1)生平、著作1788神学院,与谢林同窗1808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海德堡大学专家1829柏林大学校长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美学》第35页第35页绝对精神理式最高真实唯一真实在现实中与现实割裂发展改变永恒不变(2)哲学思想黑格尔绝对精神和柏拉图理式不同:第36页第36页(3)对美本质结识:“美是理念感性显现”(《美学》第一卷142页)

A、美是内容与形式统一。内容:理念形式:感性形象第37页第37页强调了美和真统一。“美本身必须是真。”是对康德过度强调纯正形式批判。比如:哥特式建筑总特性:自由上腾,隔绝科隆大教堂第38页第38页B、美是理性与感性统一。

“美生命在于显现”显现:是自觉行动,是直接呈现。

第39页第39页C、美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绝对理念本身就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统一。美含有实践性。人把自己能力、抱负、理念“人化”到环境中,使自己得到“实现”、“必定”或“生展”。比如:小孩往水里投石子。

“人把他环境人化了。”这是自我创造;在对象里直观自己本质。第40页第40页三、办法论阶段

美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局面,主要表现为研究办法多样化。美学家们致力于采用各种新办法从新角度研究美学问题。第41页第41页代表:克罗齐(BenedettoCroce1866-1952)著作:《美学》(《作为表现科学和普通语言学美学》1902)对美本质结识:艺术即直觉,美即表现。(一)表现主义美学——哲学办法第42页第42页(二)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心理学试验办法格式塔(Gestalt):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强调事物有机整体性。代表:阿恩海姆(RuddfArnheim1904-1994美国)著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第43页第43页观点:艺术本质是力表现。

1、知觉(尤其是视知觉)是艺术活动基础(1)知觉含有理解能力知觉能积极地选择、简化、抽象、分析综合、纠正、辨认。视觉=视觉思维第44页第44页(2)知觉含有整体性所有现象都是格式塔现象,知觉对象不是支离破碎。2、知觉对象是“力”,是力样式和结构。力:从物理学借鉴而来,指“内在张力”,一个心理“力”。这种力同样有方向和量度。第45页第45页3、艺术是力表现。(1)艺术品是各种力相互作用有机整体。(2)艺术品各种张力组成元素:位置、色彩、形状、运动、题材等。(3)艺术品各种张力不同配置决定了艺术品艺术性高低。第46页第46页塞尚·坐在黄色椅子里塞尚夫人画面上主要力:上升之力向右前方力向下重力互相平衡合力之稳定第47页第47页思考:1、简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芬奇、休谟、狄德罗、克罗齐、阿恩海姆对美本质结识。2、如何理解黑格尔“美是理念感性显现”。第48页第48页第二节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一、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基本特性(一)中国老式思想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二)中国古典美学总体特性: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本源、实质和含义。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说天人合一表达了中国古典美学内在精神和主导思想线索。(三)理论特色:精神超越性、思维综合性、取向人伦性和贯穿、渗入于其中天人合一灵魂。第49页第49页一、先秦:儒道两大美学老式形成(一)儒家美学

1、哲学基础:仁含义:博爱就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50页第50页

2、对美本质结识:美善统一,强调美社会功利性。孔子(前551-前479):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第51页第51页(二)道家美学

1、哲学基础:道(1)状态:无形、无限,超越时空,不可言说(2)地位:是世界本源(3)实质:自然(4)就宇宙万物和个体生命而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庄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第52页第52页

2、对美本质结识:美是超功利性,美本质是道。庄子(前335-前275)(1)美本源是道。“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第53页第53页(2)美是超功利性,审美最高境界是自由。

A、自由:“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

B、达到自由路径:心斋:空静心胸。“虚者,心斋”(《庄子·人间世》)坐忘:抛开一切是非得失杂念。“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C、审美境界:辛庆削木为鐻第54页第54页二、魏晋南北朝:美学自觉时代刘勰(约465-约532)著作《文心雕龙》对美本质结识:《原道》1、从自然美看:“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奇,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第55页第55页

2、从人艺术创造看:“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第56页第56页人自觉——文学自觉(美与艺术自觉)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陆机《文赋》:“诗缘情”嵇康《声无哀乐论》:“自然之和”顾恺之:“传神写照”宗炳《画山水序》“山水以形媚道”“山水质而有趣灵”,“澄怀味象”,“畅神”“卧游”第57页第57页三、唐宋美学:与艺术实践结合紧密画论(一)唐·张彦远(815-875)《历代名画记》“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霞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旨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历代名画记》卷二)第58页第58页绘画生命在于“得意”,而不在“形似”。意:道,自然改变之规律。强调绘画艺术中美本质在“道”,绘画要表现事物内在本质而不能单求形似,内容与形式要统一。第59页第59页(二)宋·郭熙(1023—约1085)《林泉高致》1、“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林泉高致·山水训》)绘画之美本质在“大意”。2、何谓“大意”?(1)大意是自然景物内在生命力。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第60页第60页明代美学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含有浪漫色彩新思潮(思想和文艺领域)——个性解放色彩浪漫思想观念(美学)第61页第61页直率大胆地表现个人情感李贽“童心说”汤显祖:“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第62页第62页清代美学:诗论:以实学为根基,但主情说仍然上有主要地位黄宗羲:“诗以道性情”(《马雪航诗序》)李渔:“王道本乎性情”(《闲情偶寄》)叶燮(1627-1703)《原诗》美是客观、自然。“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王夫之:“情之所至,诗无不至”第63页第63页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袁枚:“性灵说”王干禛:“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第64页第64页除诗话、诗论外,画论: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小说第65页第65页第三节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一、当代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较之古典美学一个巨大改变,是横向移植和译介了西方美学,又利用西方美学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纵向反思,形成一个中西互释基本格局,在此格局中启动了中国美学当代转型漫长历程。第66页第66页中国当代美学从王国维始,于古今转换大变关头,受西方与日本双重影响,得学术与文化互相激荡,产生了一花(美学)开四叶(四种基本模式)景观:一是梁启超社会学模式,要求美学为政治服务,服务于中国当代性国民性转换,让中国人民由臣民变成新民。二是蔡元培教育学模式,把美育作为当代性人格培养一个主要方面,以美育代宗教,让美成为中国当代性人生境界。三是朱光潜现象学模式,朱光潜摘取西方心理学美学诸流派思想,融距离说、直觉说、内摹仿说,移情说为一完整体系,向人们指明了,在现实中如何才干取得美。审美现象学在这里得到了明晰阐明。四是宗白华文化学模式,把中国古代各门艺术(诗、书、画、乐)与哲学思想联系起来,体会其中文化统一性,并在这种统一性中突显出中国文化特质,进而把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差别从文化角度进行比较,并在更高境界上达到一致。宗白华模式其实内蕴了两种向度:美学史和比较美学。——张法:《中国当代美学:历程与模式

》第67页第67页“美学”考证“Aesthetics“词条: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和中国人编写英汉词典中出现德国传教士花子安(ErnstFaber):(1)1873年《大德国学校论略》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设置;(2)1875年著《教化议》,谈到“丹青、音乐”“皆美学,故相属”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翻译:1883年从西语翻译《维氏美学》在日本出版,1897年康有为编辑出版《日本书目志》,其中“美术类”第一部著作即为《维氏美学》——受日文翻译影响,应当是能够成立第68页第68页美学译介王国维19翻译日本桑木严翼《哲学概论》蔡元培19翻译科培尔《哲学要领》19王国维撰文要求在文科大学中增设美学课程19鲁迅《摩罗诗力说》第69页第69页消化、吸取与中国当代美学创建王国维:叔本华、康德、席勒、尼采等著作:《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第70页第70页读书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通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眸,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71页第71页梁启超——中国当代政教型美学观开创者第72页第72页蔡元培

——中国有美学,实以蔡元培先生提倡为最早以美育实践为轴心而展开和发挥“美育代替宗教”第73页第73页中国当代美学史上两个主要人物

朱光潜宗白华第74页第74页一、朱光潜先生

学术历程

二、宗白华先生学术历程第75页第75页“散步”释义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行动,它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宗白华《美学散步》学园派与逍遥学派

第76页第76页北京大学未名湖第77页第77页一朱光潜学术历程

简历(1)少年求学于:桐城中学(2)青年时期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院、香港大学工作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3)出国留学于: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4)国内任教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第78页第78页1、“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儒道精神结合儒家、道家思想对朱先生影响第79页第79页儒家对朱先生影响

“我美学观点,是在中国儒家老式思想基础上,再吸取西方美学观念而形成。”朱光潜

朱先生反对消极哲学、厌世主义,推崇孔子执着精神和人格。第80页第80页朱先生入世观

“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此身应当做并且能够做事,就得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此时应当做并且能够做事,就得此时做,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此地(我地位、我环境)应当做并且能够做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去做。第81页第81页朱先生勤勉学术入世精神:《三姐妹》《樱桃园》

《父与子》

《母亲》例:六十岁学俄语学习俄语著作:《联共党史》契诃夫屠格涅夫高尔基第82页第82页朱先生勤勉学术入世精神“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朱光潜第83页第83页朱光潜、朱自清与

丰子恺性格比较朱自清:温恭和蔼、平正严厉;属于古典多,浪漫少;得孔颜多,得老庄少。丰子恺: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无矜持气;偏于老庄多;朱光潜:介于两者之间。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第84页第84页2、从朱光潜先生接着讲

2.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讨论重新进行评价。

3.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作基本观点重新进行评价。“接着讲”:1.从中国当代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之间继承关系出发,接着朱先生讲。第85页第85页蔡仪蔡仪先生美学观点:美东西就是典型东西,美本质就是事物典型性。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代表人物:蔡仪李泽厚朱光潜第86页第86页美学三派代表人物:

蔡仪、李泽厚、朱光潜李泽厚美学观点:美是客观存在,但是它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李泽厚第87页第87页美学三派代表人物:蔡仪、李泽厚、朱光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朱光潜先生美学观点:美是主客观统一第88页第88页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作基本

观点重新进行评价‘解放前主要美学著作有:第89页第89页朱先生美学观点

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存在于心物关系上.美是物形象,或者美是意象.第90页第90页对松树不同看法:实用:以善为最高目科学:以真为最高目审美:以美为最高目第91页第91页意象意象是指客体景和主体情融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陶渊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杜甫“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_李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_辛弃疾第92页第92页

朱先生把物形象称为意象。“物本身模式是自然形态东西。物形象是‘美’这一属性本体,是艺术形态东西。”美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第93页第93页

一.西方美学典型著作翻译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资料汇编》

第94页第94页朱先生西方美学史研究结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准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原因:

(1)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利用历史主义办法,把美学家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考察,理清每种美学思想来龙去脉和渊源联系;

(3)结合美学家体系来研究他们术语和术语史。第95页第95页对朱先生评价

“朱光潜作为一代学术巨匠,对当代中国美学影响,是广泛而深远。他精神、人品、学识,无时不在教育和激励当代中国美学学人。”“诗学,是朱光潜理论体系中一颗灿烂明珠.”“中国美学界,假如有谁拿出一部能够与朱光潜《诗论》比高下著作来,我认为这便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里程碑。”第96页第96页第97页第97页二、宗白华先生学术历程宗白华第98页第98页1.和朱光潜先生比较出生地:1897年,安庆1897年,桐城处女作:1920《叔本华哲学大意》1924《无言之美》留学:德国英国,法国座右铭“拿叔本华眼睛看世界“以出世精神拿歌德精神做人”做入世事业”VS美学的双峰宗白华朱光潜第99页第99页☆座右铭☆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观受康德影响:☆强调审美非功利☆美学思想影响:

开辟了西方美学新方向☆王国维深受其影响拿叔本华眼睛看世界1788--1860叔本华——拿审美眼光看世界第100页第100页拿歌德精神做人☆座右铭1799—1832歌德

歌德给宗先生启示:

《歌德人生之启示》☆带给近代新生命情绪:对生命价值本身必定☆流动不居生命与圆融谐和形式统一——把歌德当作人生启示明灯。第101页第101页主要著作*著作:《美学散步》《艺境》《歌德研究》*译著:《判断力批判》*主要论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空间意识》*诗集:《流云》*

《三叶集》: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讯集*注:编过两本《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60年代),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第102页第102页诗集《流云》序言:当月下睡莲还在轻睡时候,东方晨星已渐渐睡了。我梦魂里心灵,披了件辞藻衣裳,踏着音乐脚步,向我告辞去了。我低声说:‘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他说:‘黑夜影将去了,人心里黑夜也将去了!我愿乘着晨光,呼吸清新灵魂,起来颂扬初生太阳。’第103页第103页

诗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孤星

返回第104页第104页

自称“美乡醉梦者”流连于自然美景

南京风景第105页第105页玄武湖清凉山第106页第106页青岛海景:欣赏节奏改变海

波涛汹涌大海

风平浪静海面第107页第107页清晨晓雾海白天蓝空下大海

一天中改变海夕照下大海月夜海第108页第108页北京昆明湖第109页第109页北海静心斋颐和园长廊第110页第110页与艺术忘情相交*被戏称“佛头宗”*对中国艺术欣赏:错彩镂金---富丽美芙蓉出水---清新美美第111页第111页欣赏错采镂金美:楚国图案: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迎宾图》

以黑漆为底色,兼采红、黄、褐、绿诸色,利用线勾平涂等手法,使众多人、物构成一幅色彩富丽、友好别致、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和动感组合性画面。堪称楚漆画中奇葩第112页第112页粉彩过枝茶梅纹盘清乾隆古月轩瓶人物故事窑斗彩团花球瓶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明清陶瓷第113页第113页京剧服装黄团龙蟒红

龙箭衣第114页第114页女花褶女靠第115页第115页出水芙蓉美:《兰亭集序》王羲之书法第116页第116页定窑三系壶定窑孩儿枕定窑白釉碗出钱莲瓣瓶刻花梅瓶刻莲花纹碟宋代白瓷第117页第117页这是宗先生美学精髓与关键王德胜《宗白华评传》:

“在当代中国美学家中,宗白华是第一个将中西审美空间意识作为比较对象加以探讨.”被誉为“

融贯中西艺术理论一代美学大师。”2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第118页第118页划分了中西艺术在审美空间上差别《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空间意识》《论中西画法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空间意识》《简介两本关于中国画学书并论中国绘画》第119页第119页中西绘画区别:

透视法以大观小概念:把眼前立体形宋·沈括《梦溪笔谈》远近景物看做平面形李成在画中“仰画飞檐”,以移上画面,要求画家沈括笑他是“掀屋角”。目光从固定角度集中于是一个从远向近,从高一个焦点来观测事物。向下看办法。基础:科学数学天人合一特点:注重写实气韵生动真实眼睛心灵眼睛

例子:

西方老式绘画:中国老式绘画:第120页第120页透视法:

霍贝玛《树间小道》

小道在画面中间延伸,观众视线随之伸展到天地尽头小道两旁是高而细树,直耸入云霄对称而又改变,让观众视线顺着树木推移,消失在想象辽阔天空中。第121页第121页以大观小:

从远向近,从高向下看办法不象西方绘画那样近阔而远狭,下宽而上窄,反而是上宽而下窄,画家眼睛笼罩全景,把全部景界组成一副气韵生动,有节奏,友好艺术画面。元王蒙《夏山高隐图》!

第122页第122页比较体会第123页第123页

结论

中西绘画差别?空间意识-------宇宙观念透视法以大观小固定角度目击无穷追求无限心往不返鸟瞰全景目光流动回旋往复周而复始物我关系-------主客关系紧张分裂对立相视主客交融天人合一第124页第124页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出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意趣不是一往不复,而是回旋往复。”

---宗白华如何理解回旋往复?★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如《易经》惯用:往复,往返,周而复始,无往不复★中国古诗惯用:盘桓,周旋,徘徊,流连等词语。以陶诗《饮酒》为例子。★中国宋元山水画中国人宇宙观:第125页第125页宗先生对陶渊明

《饮酒》诗理解。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126页第126页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由近及远

第127页第127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陶渊明从庭院悠悠窥见宇宙回旋往复节奏而达到忘言境界

由远及近第128页第128页西方人宇宙观:★“人是小宇宙,模仿大宇宙。”★重在把握宇宙现实——模仿自然★注重宇宙形象形式美——数友好★“向着无尽宇宙作无止境奋勉。”第129页第129页特点:整洁匀称

静穆庄严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遗迹

建筑第130页第130页

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建筑第131页第131页雅典娜神像菲狄亚斯作持矛者彼利克列特作

人体雕像第132页第132页大卫(作者:米开朗基罗)

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男性人体雕像之一。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一尊。俗称《米洛斯维纳斯》特点:典雅写实百分比友好第133页第133页岁月留痕第134页第134页二、中国当代美学简况从纵向看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至70年代末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第三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起第135页第135页从横向上看1.主观论美学:吕荧、高尔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