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_第1页
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_第2页
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_第3页
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_第4页
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青歌赛三十而立的成熟与不足刚闭幕的CCTV青歌赛已过三十而立,劳绩上讲,理应说越办越成熟。近些年青歌赛出新好多、改革很大,从原生态唱法的引入,到合唱比赛的增加,不断有新的变化,带出新的看点。现在,又从原生态、合唱的进入回归到三种唱法、独唱比赛的起点,绕了个大圈。在众声喧哗的不同观法中,完成了一个多数人意料不到的循环。抬眼一望,早先的观众逐步进入老年,早先的选手不少坐在评委席上,早先的新歌变为规定曲目,早先的演播厅已是多媒体景观。像我等这种从头看到现在的声乐爱好者,看到的是赛事排场更大、内容更多、规矩更细、伴奏更好、现场也更加美丽。参观青歌赛,进步的感觉是有的,熟谙的感觉也有,但目生的感觉也越来越猛烈。

探索熟谙的感觉,莫过于“旧曲重启、老歌复出”。熟谙的歌曲有新的歌手唱起,带来的不只是当年听歌的感受与回忆,还有当前演唱者或新或旧的诠释。恍惚之中,观众看到当代歌咏的历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而传统的血脉照旧贯穿其中。观众从中察觉的不只是哪些歌曲弥久愈新,经受了岁月的考验;更有旧曲新翻,别样诠释带来歌曲意境重新察觉的喜悦。本着声乐演唱百花齐放的原那么,评委本理应大加激励,而结果根本上是“打击”。由此带出了一个问题,一首旧歌曲二度创作界限在哪里?是否一首歌曲表演真的只有一种唱法,一种诠释!作曲家马可去世后,有人对崔健演绎的《南泥湾》不合意,一批老同志也认为其中大有问题。但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头一看,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崔健在世,有人翻唱他的《一无全体》,风格有变,崔健不确定不欣喜!摇滚风格演唱革命歌曲没有什么不成以的,摇滚歌曲重新翻唱,唱出新风格也没有什么不好。现场表演,唱得好不好可以打分,表演是否“正确”也可以议论解决。在歌手“恶搞”与忠实“原作”之间,作品的“另类”诠释与“创新”不能一概反对。一首旧歌曲唱出新意境、新感觉,又何尝不成以?从表演创新的角度讲,那也很不轻易。现在国内舞台声乐表演,与国外相比,风格仍显单一。

如今的青歌赛是越赛越长。以前一个礼拜一种唱法,三个礼拜就能赛出结果,好歌手、好作品自然浮出水面。现在一天六个选手,只唱六首歌,其余是问答、是点评、是自我表示,像是看声乐表演与学识竞赛。20分钟的声乐演唱,硬撑出近两钟头的电视节目,流失了观看艺术竞赛应有的慌张、强烈,对比与连贯。你才看两个美声,连忙又是民族唱法两个,然后又换到通俗。4月初看几场比赛,回头4月底看两场,感觉一个气氛、一个水平,无法对比,无法连贯,无法进入观看声乐大赛的状态。假设有合唱比赛、有原生态比赛,多两个品种,热爱民歌、热爱合唱的观众可能会观看,多两个品种就多两份时间,再多两类人群。有人愿唱、愿赛,有人愿看,赛事时间还有拖长的理由。还是三种唱法,赛期拉长的理由只能是扩大收视率、巩固影响力或者增加广告效益。然而,每天六个选手,三种唱法每天平摊两个,哪个观众看了都不过瘾,也无法顺遂对比歌手演唱水平。

除非你60岁正好退休,又是美声、通俗、民族三种唱法的全能声乐爱好者,白天没事干,记个笔记,有闲心回忆全体参赛者的水平与状态,可能会找到以往看声乐大赛的乐趣与感觉。怅然的是,没有多少电视观众有那么多时间,没有多少听众热爱全体唱法的全体歌曲。而且,评委每组歌手都在打分,莫非他们对每种唱法都是内行,都有专业评判的才能?评委可以非声乐专业,但不熟谙某种唱法且又不热爱,他或她打分能打好吗?现场可以看到,有些评委的打分往往很离奇,以至于不少观众在质疑,评委打出来的分数有多少公正性与专业水平。这种揣测不是耸人听闻。假定观众全是三种唱法、三种风格的声乐表演都热爱,实在是缺乏理论与实践根据,假定评委三种唱法评判都是内行同样缺乏根据。反之,观众、选手、乃至评委可能不热爱央视拉长赛事的手段,都梦想分类唱法集中比赛。假设电视台持续依此而行。角逐的结果,未必电视台是赢家。

现在的声乐爱好者看青歌赛,往往感觉观之无味、弃之怅然。不看吧,两年才一次,确实想看看现在青年歌手的声乐水平,现在艺术院校的教学水平,现在声乐创作新的水平。看吧,又看不到歌手相互竞争的水平;听吧,鲜见新出台的好作品。早些年,参赛歌手为赛事探索新歌、作曲家为歌手加入青歌赛创作新歌是相当普遍的事情。如今的比赛,一月看下来、听下来,根本是唱旧歌、听旧歌,唱得少崭新、听得很郁闷。

当然,电视台声乐赛事定下规定曲目,也有它的理由。规定曲目大家唱,轻易确定出同类歌曲艺术表演水平的上下。但少数民族歌手抽签到一首不擅长的汉语歌曲,也就自认倒霉了。本来,少数民族歌手理应照管他们的语言与声乐风格,不能用汉语经典歌曲作为规定曲目,去限制他们的艺术表现。比赛规矩的制定本来理应最大限度表示每一位歌手的已有实力,显示其表演天性与风格。规定曲目不能范围太窄,尤其不能一种语言。要容许少数民族歌手选用本民族语言的歌曲经典。民歌中这样的经典不在少数,三种唱法都能找到。譬如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美声、民族唱法都行,去年少数民族十大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青年歌手金美儿用通俗唱法全新演绎这首歌曲,唱得激情澎湃、唱得满场喝彩。换到今天青歌赛赛场,可能会落个“不忠实”原作的低分。

5月5日开头的36强决赛,歌手是自选歌曲,歌曲质量参差不齐。美声与民族组歌手们选择的歌曲相对成熟,并且有新近创作的声乐作品,譬如去年下半年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民族歌剧《水道谣》选段。流行唱法两位歌手的选曲更是为本次赛事特意创作的作品。然而,这两首歌曲词曲写作水平鲜明不如人意。按评委黄小茂客气的说法是“言之无物”。如此空洞无趣的歌曲鲜明是无论怎样精心诠释,也是很难唱出个好结果。但评委依旧得硬着头皮给歌手打分,终究是歌手大奖赛而不是作品大赛。更有可能的是,缺乏艺术根本判断才能,选择二三流甚至不入流作品的演唱者照样拿奖。自选歌曲根本起不到激励歌手选择优秀声乐作品,推动声乐创作昌盛的正面作用。规定曲目的狭窄与自选曲目的没有限制,同样带出新的问题。

今年办成“马拉松”赛事的青歌赛,终究到了决赛的结果三场。用本届评委评论歌手使用的关键词“不轻易”来形容,要让几十场赛事全部难看,也很“不轻易”。民族、美声、流行5人决赛一、二、三名5月18-20日的比赛,开头有了看点。4男一女站在台上决赛排名,采用新的赛制,两人对决,胜者再两人对决,由此产生金奖、银奖得主,制造了比赛悬念;打分制加选票共同抉择选手抉择选手命运,让赛事更加好玩;加上相差不多的选手水平,又是同一唱法的高手云集,清一色的大乐队与流行乐队伴奏,现场表演艺术享受加赛事结果的现场期望,使赛事开头变得引人入胜起来。尤其是除去了学识问答、视唱练耳及评委常显多余的评论,赛事现场可视性大大巩固。比赛好看起来,怅然,赛事已近终止!

以上从看青歌赛大感受落实到细节,可以察觉大量不如意的地方。从电视台的角度去辩护,有些理由说得出口,可能有道理,有些理由未必说得出口,譬如收视率与广告效益问题。国内电视台分类不明,经营体制不清往往带来电视节目的制作目的不领会,方向不明确。商业电视台的商业节目是一种运作方式,公益电视台的公益节目运作又是一种方式。假设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按公益节目来办理,它的主要目的是出人才、出作品,促进声乐表演、创作的昌盛与健康进展,兼顾音乐文化学识的普及。那么,集中目标办好赛事,取消自报家门的歌手介绍,赛事按唱法集中,规定曲目兼顾少数民族语言,激励演唱新作、演唱优秀作品,激励旧作新唱,音乐文化学识考核适可而止,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