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单元质量评估+第6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单元质量评估+第6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单元质量评估+第6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单元质量评估+第6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单元质量评估+第6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单元质量评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这表明(B)①《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民主人士对《共同纲领》表示认同③《共同纲领》确立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④《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建国的大政方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③④本题考查对《共同纲领》的理解。《共同纲领》确立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和新中国建国的大政方针。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产生,是很多民主人士共同参与完成的,故民主人士认同《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颁布的宪法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①,故选B项。2.《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B)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可直接判断B项正确。其他各项均与材料不相符合。3.(2017·珠海高一检测)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D)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故答案选D项。4.《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意指中国政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这与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关,故D项正确。5.(2017·长沙一中高一月考)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C)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6.(2017·信阳高一检测)“这部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D)A.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根据材料可知,这部宪法既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故此宪法应为1954年宪法。和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其社会主义原则,故答案选D项。7.(2017·济南高一期末)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C)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普选”与“海选”的范围、方法有所不同,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机关不仅仅是人民代表大会,D项错误。答案为C项。8.下图是某位教师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给学生画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代表选民意向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能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最能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该示意图能反映人民民主原则,但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是指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路线,这些从图中是看不出来的。9.(2017·辽宁省五校高一联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既体现了普遍的宪政价值,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部宪法(A)①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②体现了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④表达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A.①②④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制定1954年宪法时我国还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此时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为A项。10.(2017·吉林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的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材料表明(C)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③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④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权利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制定条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说明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①③的叙述正确,故选C项。②④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B、D三项。11.(2017·芜湖高一检测)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体现了(D)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族平等原则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D.共同繁荣原则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项符合题意。12.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列现象体现了上述原则的是(A)A.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人民币,左侧花符中首次出现四种少数民族文字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C.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D.民盟成员沈钧儒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项是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地理分布状态,应排除。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C项错误。D项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项。13.下图是20世纪新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图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A.人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B.人们合法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C.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 D.选举村民委员会扩大基层民主根据图片上穿着军装、戴着袖章的人张贴大字报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是对材料的曲解。14.(2017·郑州高一期末)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员。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成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蹲点实践,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文革”时期(C)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弃之不用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 D.基层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领导人员是由人大任命的,B项错误。两位劳模从基层提拔为副总理,而又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基层调研,体现“文革”时期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故C项正确。材料难以体现基层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状况,D项错误。15.以下属于“文革”结束后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果的有(A)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④是民主政治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法律制度建设的成果。16.(2017·哈尔滨高一期末)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D)A.我国已经做到“有法可依” B.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C项中“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法律法规的增多与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17.(2017·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C)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1954年宪法的颁布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本题主要考查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项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18.(2017·宿州高一测试)右侧这幅漫画讽刺了个别官员违背了中国当下的哪项民主制度(C)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题以基层民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图片显示村干部不是由村委会选举产生,而是由镇领导包办产生,这违背了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19.(2017·南京高一检测)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为“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A)A.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皆排除;当时“一国两制”构想尚未提出,故D项错误;台湾当局称自己为“中华民国”,称大陆为“中共政权”,体现了“一个中国”的理念,故A项正确。20.(2017·扬州高一检测)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故选A项。B项叙述错误,没有承诺放弃武力;“九条方针”后来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D项错误;C项是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21.(2017·安徽示范性高中高一联考)邓小平曾说:“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该言论主要强调(C)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由“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可知,邓小平强调香港地区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必须服从中央统一管理,即强调“一个中国”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前提,故C项正确。A项不是邓小平在这番言论里所强调的;B、D两项从材料中都无法体现。22.(2017·昆明高一检测)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C)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是两制的前提,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23.(2017·开封一中高一月考)2017年7月1日,我国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B.香港特别行政区能独立行使主权C.它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D.它为澳门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B项说法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独立行使主权。24.“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这是在描写(C)A.香港回归B.帝国主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C.澳门回归D.中国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根据“最后一块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可知,材料说的是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故选C项。25.(2017·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末)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了直接“三通”。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B)A.“三通”的实现使祖国统一的障碍消除B.这将极大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C.表明台湾当局已接受“一国两制”方针D.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A项错误,“三通”的实现并没有消除祖国统一的障碍,“台独”分子依然活跃;台湾当局还没有接受“一国两制”方针,C项错误;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D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7分,共计50分)26.(2017·上饶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材料二伴随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构建起来。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现出来,“法治”欠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材料三法律名称时间和会议第一部刑法通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4分)根据材料一的叙述提炼要点,强调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4分)(2)材料二中提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以新中围成立以来的史实,举一例说明。(4分)“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要以“文化大革命”中对民主政治的践踏史实为例说明,可以列举“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为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八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停止了活动。(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意义。(9分)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意义要从平反冤假错案、民主建设的恢复和法治建设的加强等角度进行分析。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9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7年8月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策划的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词严地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摘编自《历史在这里沉思》材料二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材料一暴露了“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进行概括即可。党和国家领导人遭到批斗和残酷迫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民主法制被严重践踏。(6分)(2)材料二规范了哪一部分人的行为?此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4分)第一小问根据“保障和监督……行使职权”等归纳;第二小问结合“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回答。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意义:加强了对人民的合法权益的保障,规范了政府等行政机构的行为。(4分)(3)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的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6分)“变化”对比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结合中国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来回答“认识”。变化:民主法制由不健全到逐渐完备,人民的基本权利由遭到践踏到有法律保障。认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逐渐得到完善。(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三以“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的合作与共赢”为主题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