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化学综合试题示例_第1页
高考综合化学综合试题示例_第2页
高考综合化学综合试题示例_第3页
高考综合化学综合试题示例_第4页
高考综合化学综合试题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一苏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钠、镁及

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钠元素为核心的碱

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

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性质及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碱金属元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转化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学生

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化学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认识碱金属、镁的原子结构与其

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关系;通过具体化学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使学生体

会到化学科学的重要,认识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

究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

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

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

质和用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引言】下面我们复习碱金属及其化合物。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

【过渡】碱金属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相

似性和递变性,这可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方面给

予解释。

【提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板书】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学生

活动

学生活动

倾听,领会复习思路:结构T性质

讨论、回忆所学知识,归纳完善知识结构。

充分讨论归纳如下:

【投影】

LlN

原子结构上: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单质具有强还原性。

K的相同点

①金属性依次增强

Rb①核电荷数增加

原子结构上②单质还原性依次增强

cs髓舞醯勃③最高价孰物对应的水化

Fr的不同点।

物的碱性增强

【板书】碱金属单质有强的还原性,结构决定性

【引言】金属钠是碱金属族元素的代表,请回忆

它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板书】(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投影】金属钠的主要性质

和非金H的反应

和水的反应,利ft的反应

和蹄粮的反应

和"的反废

【过渡】请将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关系画成网络图的形式。

【板书】(2)金属钠及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

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02=2Na20

2Na+O2=4=Na202

2Na+2H2O=2NaOH+H2t

2Na+2H20+CuS04=Cu(OH)2I+Na2s04+H2t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t

回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构建网络化、

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建立如下关

系。

【投影】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根据所学的碱金属元素的知识,下面我

们解决几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板书】3.实际应用

(1)碱金属单质的保存问题

【提问】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将转化为何

物?请给予合理的解释。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得出: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将转化为Na2CO3。合理

的解释是:

NaH20Na2CO3

L5r%。一I

[板书]U属钠声恒四

【提问】在实验室中金属钠应如何保存?

【提问】金属锂的保存方法与钠一样吗?为什

么?

回答:保存在煤油中。

回答:不一样。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还小,应保

存在石蜡油中。

【板书】金属锂保存在石蜡油中,金属钠、钾保

存在煤油中。

【板书】(2)Na20和Na202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提问】Na20和Na2O2是金属钠的氧化物,二者

有哪些差别?

【投影】Na20与Na202的比较:

Ifap

回忆二者的色、态、电子式,二者与水、酸、酸

性氧化物的反应的差别。并填写表格。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填写的情况。

【过渡】根据Na20和Na2O2的以上差别,下面解

决一个实际问题。

【投影现有一定量含有Na20杂质的Na2O2试样,

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的纯度。

结合Na20和Na202的性质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

案。

【思考】①根据怎样的反应原理测定:

②需测定的数据有哪些?

③从操作的简便性上分析,是采用与水反应的方

案简单,还是采用与C02反应的方案简单?

④设计反应装置图。

回答:

①Na202与水或C02反应可产生02,使样品与足

量的水或C02反应,测定生成的02的体积就可计算出

Na202的质量,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Na202的含量。

②样品的质量W与足量的水或C02反应产生的02

的体积V。

③若采用与C02反应的方案,则需有C02气体的

发生装置,且量气前需除去混在02中的C02。显然操

作不如采用与水反应的方案简单。

④讨论设计反应装置图。

【投影】Na20和Na202混合物中成分含量的测定

装置:

图3-14

【提问】Na202的含量的表达式Na2O2%

------------。计算得出:

Na202%=78V/112Wx100%

【板书】

可测样品纯度

NaO

2O

HaO2

2VLSPT)

Wg

【板书】(3)Na2c03粉末中含有NaHCO3的验证

【过渡】请回忆Na2C03和NaHC03的性质,填写

表。

【投影】Na2CO3和NaHC03的比较:

MMMR

回忆Na2c03与NaHC03的性质,填写表格,并领

会对比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填表,并要求学生重点探讨下列问题。

【提问】①为什么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03水溶

液的碱性强于NaHC03?

②Na2c03与NaHC03之间如何转化?

回答: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03和NaHC03溶

液前者的水解程度大于后者。

H+或CO2+H2O

Na2CO3'皿-或&NaHC03

【过渡】根据Na2CO3和NaHC03的以上差别,下

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投影】某Na2CO3粉末中含有NaHC03,请用实验

的方法证明。

【思考】①利用怎样的化学原理达到目的?

②设计出实验装置图。

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回答:①利用NaHC03受热分解(Na2CO3受热不分

解)产生C02,而C0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性质可验

证Na2c03中是否含NaHC03。

②装置图如下:

③用该装置能否测定样品中的NaHC03的含量?若

能,还需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③能。还需测定生成的CaC03沉淀的质量。

[板书]NaHC03热分解法可测定Na2C03粉末中的

NaHC03的含量。

【板书】小结:

[Na与其它碱金属单质

比较法叫0和Na2O2

,Na2cO3和NaHCO3

领会比较学习法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引言】下面我们复习金属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知识。

【板书】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学生活动

倾听,回忆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板书】1.镁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提问】画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单质镁

应具有怎样的性质。

写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硝口、

推测:单质镁有强还原性。

【板书]©)))T质镁有强还原性。

【板书】2.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提问】回忆所学知识,按下表填写含镁元素的

物质的化学式:

回忆并填表:

【提问】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歹4出上

表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

回忆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完成知识网络图

如下:

【投影】

【要求】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下面我们就利用上表的知识,结合其它

元素化合物知识,探讨解决下列化学问题的方法与途

径。

倾听,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

【板书】3.几个化学问题的探讨

【投影】例1已知MgC12•6H20晶体在空气中加

热时,释放出部分结晶水,同时生成Mg(OH)Cl或MgO,

在干燥HC1气流中加热可得到无水MgC12。请用

MgC12•6H20制备无水MgC12。

加工信息并讨论。探索制备无水MgC12的途径。

①②③④

【思考】

①直接加热MgC12・6H20能否得到无水MgC12?为

什么?

②如何用MgC124皿。制得到无水MgC12?说明这

样做的化学原理。

③若要完成该实验,所用装置图应包括几部分?

设计该实验的流程图。

思考后回答:

①直接加热MgC12-61120不能得到无水MgC12,原

因是加热释放的水可使MgC12水解生成Mg(OH)Cl,

最终得到的是MgO。

②将MgC12♦6H20在干燥的HC1气流中加热即可

得到无水MgC12。化学原理:MgC12水解呈酸性,在HC1

气流中加热,增大了[H+]浓度,可使其水解平衡向左

移动。抑制MgC12的水解。

MgC12+2H201Mg(OH)2+2HC1

③包括四部分:HC1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

MgC12•6H20晶体加热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流程图如

下:

【投影】加热MgC12-6H20制无水MgC12的流程

图:

IHC1气隧线置HHC1气府燥黯闻眦MgClj6HQ晶体穗IH尾询霞I

【提问】应选用何种干燥剂干燥HC1气体?选择

怎样的尾气吸收装置?

请设计出实验装置图。

回答:用浓硫酸干燥HC1气体。由于HC1气体极

易溶于水,故选用下面的尾气吸收装置:

设计出实验装置图如下:

【投影】加热MgC12.6H20制无水MgC12的装置

图3-1T

【投影】例2如何证明镁条在空气燃烧得到的粉

末主要是MgO,而不是Mg3N2?说明依据的化学原理,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空气中N2的含量远远大于02,为什么

Mg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MgO?

思考与讨论,回忆MgO与

Mg3N2的差别得出:取粉末加少量水,微热,用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

依据的化学原理是:

Mg3N2+6H2O=3Mg(0H)2I+2NH3t

MgO+H2O=Mg(OH)21

思考后回答:性质方面的原因是:02的氧化性强

于N2;结构方面的原因是:N2分子中N原子间具有叁

键后义键能很大,使N2分子非常稳定。

【板书】

镁在空气中燃烧-MgO(主要)+Mg3N2(少量)

【投影】例3某溶液中有NH4+、Mg2+、Fe2+、A13+

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

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合Fe2+、A13+、NH4+离子的性质完成习题。

答案:NH4+和Fe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

NH4++OH-=A=NH3t+H20

Mg2++2OH-=Mg(OH)21

Fe2++2OH-=Fe(OH)2I

4Fe(OH)2+2H20+02=4Fe(OH)3I

A13++4OH-=A1O2-+2H2O

再加入过量盐酸时:

Mg(OH)2+2H+=Mg2++2H2O

Fe(OH)3+3H+=Fe3++3H2O

A1O2-+4H+=A13++2H2O

【讲评】解答类似习题时,需注意隐藏着的条件

(空气中有大量可氧化考虑问题

02,Fe(0H)2)o

要理论联系实际。

【投影】例4将适量的镁粉与沙子混合,引燃得

到一种灰色粉末。①把该粉末投入水中,可听到有轻

微的爆炸声,水中会产生白色沉淀。②若将此粉末投

入浓盐酸中,爆炸声明显增大,且在水面上有火花闪

烁。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思考与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镁粉与沙子发生反应:

4Mg+SiO2=4=2MgO+Mg2Si

灰色粉末是MgO和Mg2Si的混合物。

①投入水中:

Mg2Si+4H2O=SiH4t+2Mg(OH)2I,产生白色沉

淀物是Mg(OH)2。SiH4在空气中自燃:

SiH4+2O2=SiO2+2H2O,反应剧烈,发出轻微爆炸声。

②投入浓盐酸中:

Mg2Si+4HCl=2MgC12+SiH4toSiH4在空气中自燃:

SiH4+2O2=SiO2+2H2O,由于[H+]增大,反应更剧烈,

释放的能量更多,故水面有火花闪烁。

【讲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扩充,

能够透过反应的现象看到反应的本质。

【板书】Mg-*Mg2+-*

Mg(OH)2

(强还原性)(能水解)(溶于酸,不溶于碱)

2008六安二中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露,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

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

中也可燃烧,其充分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QH5sH+9Q,色4CQ.+则O+2X,则X的化学式为()。

A.H2sB.SO3C.SO2

D.CO

2.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有关费Se和JJSe

的说法正确的是()。

m-IB

A.*Se和♦Se互为同素异形体B.*Se

和黑Se互为同位素

C.:Se和方Se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2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3.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

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

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

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与互为同素异

形体

4.下列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思考后回答K2cs3的名

称是

A.三硫代碳酸钾B.三硫碳化钾C.过硫碳酸钾

D.超硫代碳酸钾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尽管BaS(h难溶于水,但它仍然是强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部分电离,所以二氧化碳

是弱电解质

6.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

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是酸,因为H2sO,中含有H元素

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100nm之间

C.Na和比0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

有离子参加

D.Na在CL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

得氧或失氧

7.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

中子数的是()。

++

A.D30B.LiC.OH?

D.OD?

8.氢化钙可作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lL+ZILO

=Ca(OH)2+2H2t,其中水的作用是()

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

D.既作还原剂又氧化剂

9.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

K,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中合理的

是()。

A.K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B.溶液中KOH

的质量分数不变,有此放出

C.总溶液的质量增大,有此放出D.总溶液的

质量不变,有此放出

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

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气态氢化物溶液pH:X>Z>W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W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11.下列叙述中(风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牛

多的是()。

A.6.8g熔融的KHSCh中含有0.05M个阳离子

B.0.1mol丽2。2晶体中含有0.11个阴离子

C.在25℃时,ILlmol/L醋酸溶液中所含分子的个

数大于NA

D.在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

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M

12.某不纯的MnOz粉末,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经测

定含氧质量分数为35.8%,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A.MgOB.SiO2C.CuO

D.不能确定

13、以CuO.BaCOs和Y2O3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

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zCaOx。现欲合成这种高温超

导物质0.5mol,理论上需取用Y2O3.BaCOs和CuO的

物质的量(mol)依次为()。

A.0.50;0.50;0.50B.1.5;1.0;

0.50

C.0.25;1.0;1.5D.0.17;0.25;

1.0

14、下列实验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粕丝B.用酒

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D.用碱

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15.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

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

amol/L和bmol/Lo则a与b的关系为()。

A.a=bB.a=2bC.2a=b

D.a=5b

16.“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

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

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02+NH3+H2O=(NHJ2sO3

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17.“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

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

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

下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

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

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

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

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Na浸有碱液的棉花球

(LQET/%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

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

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18.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等质量混合,混合液的

密度为①;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2。将两种

不同浓度的酒精等质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3;等

体积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d?>d?>B.d4>d

>d2>di

C.dj>d4>di>d2D.d2>di

>d4>d3

19.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用蒸馅水冲洗已用自来

水洗净的烧杯。设洗后烧杯内残留“自来水”为1mL,

用20mL蒸储水洗2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

为原来的()o

A.1/20B.1/21C.1/441

D、无法计算

2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I\SCN

2-

B.在强碱溶液中:Na\K\A1O2\CO3

2-

C.与铝反应生成瓦的溶液中:NH4\Al"、SO4\NO3

D.在酸性溶液中:K\Fe2\Cl\N(V

21.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分别放有盛有等质量的足

量稀盐酸的烧杯,调整天平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

入10.8g镁条,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8g铝条(两

金属外形相同,表面均经过砂纸打磨处理)。反应过程

中指针偏转情况正确的是()。

A.先偏左,最后偏右B.先偏右,

最后偏左

C.先偏左,最后平衡D.先偏右,

最后平衡

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C1O-+H2O

+SO2==CaSO31+2HC1O

B.将lmolCL通入含lmolFeBr的溶液中:2CL+

2+-3+

2Fe+2Br=Br2+2Fe+4Cr

+2+

C.碳酸领中力口入稀硫酸:BaCO3+2H==Ba+CO2t+

H20

D.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

++

2H==H2SiO31+2Na

23.有一种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

经测定含硫25.6%,则此混合物含氧量是()。

A.36.8%B.37.6%C.51.2%

D.无法计算

24.在水溶液中,YOt和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n_2_+-

式为:YO3+3S+6H=Y+3SI+3H2O,则YO:中Y元

素的化合价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A.+4,4B.+5,5C.+5,

7D.+7,7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包括6大题,共45分)

25.(6分)(1)有8个试剂瓶,分别盛有下面8种溶

液:①硫酸铜溶液,②小苏打溶液,③碘酒溶液,④

稀硝酸溶液,⑤醋酸溶液,⑥高镒酸钾溶液,⑦烧碱

溶液,⑧75%酒精溶液。请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从中

任意选出三种。它们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将它们归为一类的依据是O

(2)硫酸锭在一定温度下分解:4(NH4)2s一

6NH3+N2+3S02+S03+7H2O,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

有------mol氮被氧化,同时有------mol硫被还原。

(3)ZSM—5分子筛是由多个结构单元构成的,其中

一个结构单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96()】92。若用4个铝原

子取代其中的4个硅原子,形成的原子团所带的负电荷

数为,若用铁根离子与它结合成电中性,这

些铁根离子中共含有个氢原子

26.(3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是o

A.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

出导气管,再熄灭洒精灯

C.先将pH试纸用蒸馅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

pH

D.用瓷用■烟高温熔融NaOH和Na2c。3的固体混合物

E.用98%浓硫酸配制100g10%的稀硫酸溶液时,

除使用量筒外还需用到容量瓶

F.金属钠不慎燃烧立即用沙子覆盖

27.(4分)已知在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

速度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则其运动速度越小。图中容器A是一种特制

的有底的素瓷烧筒,他的

壁可以通过气体分子。实验开始时,A中和烧杯中

部充满空气。当向烧杯中持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

发生的现象是:,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8.(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能被磁铁吸引。

L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

AgNS)建过蓝色钻玻璃)

A->TD溶液

稀HN。?

)白色沉淀H

溶液

个T白色沉淀E空气喷您强雪|G那

A

试回答:⑴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

学式。

⑵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

式。

⑶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

式;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

子反应方程式o

29(12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

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

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

写在空白处)。

A.烧杯B.培瑞C.表面皿D.泥三角E.酒

精灯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步

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

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步骤④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

是:

⑸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

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

30.(10分)A、B、C、D是短周期中的四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其中A、C与B、D分别是

同主族元素。A与C,B与C都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2:1的化合物。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B、_

C、D、

(2)分别写出A与C,B与C按照原子个数1:1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写出同时含有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

两种化合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题

31.(7分)金属锡(Sn)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

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

2HC1=SnCl2+H2t再加入过量FeCL溶液,发生如下反

应:SnCb+2FeCL=SnCl4+2FeCl2最后用已知浓度

的KZCQO,溶液滴定生成的Fe?+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6FeCb+K2Cr2O7+14HC1=6FeCl3+2KC1+

2CrCl3+7H20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经上述各步

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LCnO,溶液16.0mLo

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O

2008年六安二中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填空题

25.(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o1

mol

(3)___________

2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

28.(10分)

(D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G溶液中加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9.(12分)

(1)O

(2)、

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

30.(10分)

⑴A、B、C、

D、o

(2)

(3)

31.计算题

2008六安二中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包括6大题,共45分)

25.(6分)(1)CuSO4、NaHCO3、KMnO4同属于盐类(2)

1/31/2(3)4;16

26.(3分)B、F

27.(4分)液面上升;氢气相对分子质量小,运

动速度快,单位时间进入烧筒的量多,逸出的氧气、

氮气多,使广□瓶气体压力大,使水压入B导管

28.(10分)(1)FeCb,KC1;

⑵4Fe(OH3+O2+2H2O==4Fe(OH)3o

3+2+

⑶Fe+3SC%==Fe(SCN)3,2Fe"+Fe==3Feo

29.(12分)(1)BDE(2)过滤、蒸馆

(3)将碘离子(T)氧化为碘单质(L)

(4)苯不溶于水,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5)取少量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如溶液变蓝,则说明有,反之则无。

30.(10分)(1)氢、氧、钠、硫(2)略(3)

_

HSO3+H=SO2f+H20

三.计算题

31.(7分)反应中消耗的K2CQO7的物质的量为:

0.100mol/LX0.0160L=1.60X10-3mol

6XIGCr2O7物质的量=FeC12物质的量;FeC12物质的

量=2XSnCh物质的量,

£

SnCL的物质的量=6XNXKzCoO,物质的量=

4.8X10-3由。1

Sn的质量为4.8X10-3molX119g/mol=0.571

g

01卯

试样中Sn的百分含量为正花X100%=93.1%

或列成一个总式:

Q.llMhnoL[/lxaOl«lLx3xll、mor1

正国-X100%=93.1%

潮阳一中高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

分,共24分)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B.加入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迅速

D.凡是嫡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

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4.反应C^s)+为0(g)CO(g)+H2(g)

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

A.增加CO的物质的量B.将

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M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

持压强不变,充入N?使容器体积变大

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和1,经测定

反应开始后3秒末,比的速率为0.3mol/

(L•S),则3秒末Nib的浓度为

A.0.45mol/LB.0.5mol/L

C.0.6mol/LD.0.55mol/L

6.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pC+qD

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7.对于反应2A(g)+3B(g)=C(g)+5D(g),

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匕,(x代表某反应物

或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0=|办

D・vB=|vo

8.在密闭容器内放入5moiSO2和51noiO2,在某温

度下经过反应生成2moiS03,此时密闭容器内压强是反

应前压强的倍数为

A.2倍B.1.5倍C.0.9

倍D.0.5倍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每小

题3分,共24分)

9.对己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a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A+yBzC达到

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是气体,且x+y=z,则增大压强平

衡一定不移动

B.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则x+y<z

C.若B、C都是气体,其它条件不变,增大A的

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固态或液态

D.若升高温度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吸

热反应

11.在一个恒温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X和2L

气体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3Y(g)2Q(g)+nR(g)o达到平衡时,容

器内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则该反应式

中的n应为

A.3B.4C.5D.6

12.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X

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4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

志是

A.X、Y、Z的速率之比为1:2:2B.容

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

位时间消耗0.ImolX同时消耗0.2molZ

13.在一定温度利压强下,N2+3H22帆达到平

衡,下列说法使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

B.恒温恒容时充入氮气

C.恒温恒容时充入人气

D.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

14.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g)+2B(g)4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

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

体积为50%,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5V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5V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5V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5V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42Z(g),已知X2(g)、丫2(g)、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l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X2为0.2mol/LB.丫2为0.35mol/LC.Z

为0.3mol/LD.|为0.4mol/L

16.如图所示,不能适用于下列可逆mA)

反应的是

A3A(g)+B(g)=2C(g);

AH<0

B.A(g)+3B(s)+2C(g)=3D(g);

△H<0

C.C(s)+D(g)=A(g)+B(g)

△H>0

D.2C(g)=2A(g)+B(g)

△H>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12分)右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

究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u(NO)]的实验装置图。b

试回答下列问题:Q

⑴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

⑵为测定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v(NO)],本实验

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前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⑷为保证实验的成功,加入一定量稀硝酸是很重

要的操作,你认为应怎样进行为好?

-----------------------------------后将弯曲

的铜丝迅速伸入溶液并开始--------------O

⑸该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用

NO表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图如右图

所示。则:

①a-b,u(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②b-*c,u(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18.(4分)可逆反应:aA(g)+bB(g)===5=cC(g)

+dD(g);AH,试根据图回答:

[A的转化率(%)表示为a(A)、A的含量(%)表示为

。(A)]

(1)压强Pi比

(填大、小)

P2

(2)体积(a+b)比(c+d)(填大、

小)

(3)温度tJC比t2℃(填高、低)

△(4)H值是________(填正、负)

19.(9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

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o当反应

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n/2

mol,C增加下3/2nmol,D增力□了nmol,此时达

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的各系数为a=-----;b=_____

c=----;d=------o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

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B--------;D----------o

⑶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

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o

20.(4分)在工业上制硫酸中,

有如下可逆反应:

2s(g)+(g)里空2S03

(g),其中SOz(g)和Sth(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曲线可知,此反应的正反应为热

反应(填“放”或“吸")。Ti________T2

(填“>”、或“=”)

(2)这两种曲线变化形状相反的原因是

---——---——---——---——---——---——---——---——————----O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21.(8分)在密闭容器中充入0.02mol•I/】的HI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三HI(g)H2(g)+I2(g),已知该反应在该温度

下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4。

请计算:

(1)达平衡状态时HI的转化率;

(2)平衡时比的物质的量浓度

22.(9分)对应2L(g)+3M(g)

XQ(g)+3R(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i气体

L和31noi气体M混合,当反应经2分钟后达平衡时,生成

2.4mol气体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求:

(1)x的值是多少?(2)L的转化率是多少?

(3)M的反应速率匕”是多少?

23.(6分)在恒温时,某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

通入2moLX和1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X(g)

+Y(g)-2Z(g),压强一定时,测得在平衡时Z

的体积分数为0.4。

(1)若与上述平衡保持同温、同压,另取4moLX

(气)和2moLY(气)达平衡,则Z的体积分数

为,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

为;

(2)若与上述平衡保持同温、同压,于一密闭容器

中充入X(气)和丫(气)的物质的量分别记为a、b,

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也恰好为0.4。若恒有m<色<n,

则m=

潮阳一中高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答卷

班级姓名学号

第I卷

第n卷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

(4)------------------------------后将弯

曲的铜丝迅速伸入溶液并开始________。

(5)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19.(1);;

,>

(2);;—

_______________,

(3)。

20.(1);;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23.(1)__________________

(2)m=,n=o(写

出过程)

潮阳一中高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1、A2、B3、B4、C5、C6、

A7、D8、C

9、C10、C11、D12、BD13、C14、

BD15、BC16、B

17、(l)3Cu+8HNO3==3Cu(N03)2+2N0t+4H2O

⑵NO的体积、反应时间

⑶关闭分液漏斗盖b和活塞a,从U管长管处

置水至U管长管中液面高于短管中液面,

过一会,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⑷打开分液漏斗盖b和活塞a,从U管右端注

入稀HNO3至排尽U管左端空气,关

闭活塞a;记录时间;

⑸①铜和稀硝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

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与环境的温

差大,散热加快,体系温度变化不大甚至

有所下降,c(HN(h)降低,反应速率降低。

18、(1)小(2)小⑶高(4)

19、⑴2;1;3;2⑵气,固或液;气⑶

放热。

20、(1)放=

(2)在未达平衡前,温度升高,v(正)、v(逆)均

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

的倍数,所以SO2%减小,SO3%增大;达平衡后,由于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SO2%增大,SO3%减小。

21、(1)80%(2)0.008mol­L-1

解:设HI的分解率为x

2HI(g)=I2(g)

+H2(g)

起始浓度(mol-L-1)0.020

0

转化浓度(mol•厂|)0.02x1x0.02x

1

Tx0.02x

A

平衡浓度(mol-L-1)0.02(1-x)|x0.02x

1

Tx0.02x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