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踏青咀嚼春滋味舌尖上的滋味_第1页
舌尖踏青咀嚼春滋味舌尖上的滋味_第2页
舌尖踏青咀嚼春滋味舌尖上的滋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舌尖踏青,咀嚼春滋味舌尖上的滋味“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又到野菜肥硕的季节了。去婺源看油菜花,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无疑是件心旷神怡的事情。但是若是再能去农家蹭几顿饭,享用散发着田野馥郁的糊菜,更会觉得人生至乐该莫过于此。

我曾几次来婺源,吃过糊蕨菜、糊马兰头、糊豆腐、糊南瓜、糊菊花菜和糊马齿苋,甚至还在2000年时从县城、乡镇一路吃到农户家里。事后回想对比,还是觉得农户家的糊菜更崭新,更地道,更有原汁原味的田野气息。记得那次去农家吃饭是一个春雨飘忽的黄昏,农家的炊烟无风自动在老巷飘浮着,我沿着映着天光的条石路往巷道深处去,润湿的空气中挟带着迷人的饭菜香。蓦然,宛如游子归家般的情愫不期而至,使我在刹那间与婺源少小离家外出为贾的先民们的精神勾连,在那迷漫着浅酸、小苦、微涩的崭新野菜香气里,感觉到婺源的山川气息与水土记忆,听见故土家园的深情呼叫。

婺源地处山区,自古田少粮缺,但大地怜恤,赐予她的子民丰富的山珍与野味。蕨菜、马齿苋、荠菜、马兰头、枸杞头、野韭菜、苜蓿头、水芹菜……在春日的荒郊野外茁壮生长着,散发出大自然的缕缕沁香。农户走过地头,顺手撸摘几把野菜,就着溪水洗净了带回家,切碎后入沸水拌以米粉烹煮成糊状,其鲜香之味、山野之气上可启高雅之士美兴,下能济苦穷百姓困危。婺源人追溯糊菜之源,说糊菜亦饭亦菜,在旧时只是当地人果腹之物。缺粮状态下的婺源人,每年都要将从地里收上来的一片面稻米磨成粉,待来年青黄不接时用米粉和野菜、蔬菜煮成糊菜充饥。此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人们生活的改善,糊菜作为饭食的功能逐步减弱,但崭新植物与米粉调煮出的温柔糯软滋味依旧时常调起人们食欲,日久年深,用米粉糊出的时令蔬菜和鲜嫩野菜便逐步成为婺源人饭桌上的一道风景。

初春的季节,菊花菜嫩,做出来的糊菜软、滑、稠、香,吃在嘴里别有一番滋味;野蕨菜肥,做出来的糊菜糯、粘、脆、爽,常吃还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保健功能。带我去源头村蹭饭的叶淦庭和赵杰报告我:“婺源人的饮食与别地稍有不同,大火爆炒的菜肴少,勾芡不用淀粉用米粉,家常菜多以蒸菜与糊菜为主,根本上是‘无素不成糊,无荤不成蒸’。当然,蒸菜别地也有,但不似婺源,只要是荤菜都能做成蒸菜。而糊菜那么是婺源的特色菜之一,大凡山上的野菜、菜园的蔬菜统统都是糊菜的主要食材。”赵杰见饭桌上有粉蒸鱼、糊南瓜、糊豆腐、熏肉炒蕨菜和炖土鸡,又说:“糊豆腐是婺源糊菜的代表,更是当地筵席必不成少的一道佳肴。这顿饭,算得上是农家很丰厚的原生态的请客了。”只怅然,如此丰厚的农家菜宴,碰上了一心只想品尝糊菜的我,区区两道糊菜又怎能尽欢?好在叶淦庭见我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