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软土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软土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软土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软土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HYPERLINK1.工程概况 2HYPERLINK1.1总体工程概况 2HYPERLINK1.2二标段工程概况 2HYPERLINK2.编制依据 3HYPERLINK3.软土地基解决工程概况 4HYPERLINK4.地质条件 6HYPERLINK5.软土地基解决技术规定 6HYPERLINK5.1场地整平 6HYPERLINK5.3软土地基解决范围 7HYPERLINK5.4土工合成材料技术规定 7HYPERLINK5.4.1土工格栅 7HYPERLINK5.4.2土工布 7HYPERLINK6.软土地基解决前期准备 7HYPERLINK7.水泥搅拌桩施工 7HYPERLINK8.注浆碎石桩施工 9HYPERLINK9.质量保证措施 10HYPERLINK10.安全保证措施 11HYPERLINK10.1用电安全管理 11HYPERLINK10.2设备安全管理 12HYPERLINK10.3防火安全管理 12HYPERLINK10.4起重安全 12HYPERLINK10.5管线保护 13HYPERLINK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3HYPERLINK12.环境保护措施 14HYPERLINK13.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14HYPERLINK14.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14HYPERLINK15.补充说明 1516.附图161.工程概况1.1总体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G2京沪高速公路与G50沪渝高速公路之间,西起G1501上海绕城高速公路东至G15沈海高速公路,途径青浦区香花桥街道、重固镇和华新镇。图1-1工程总体布置图主线高架为高速公路,西起G1501公路东至G15公路,桩号范围K-1+980~K10+624,全长10.644km,道路红线宽为60m,双向6车道加硬路肩;沿线立交4座:G1501立交、赵重立交、嘉松立交、G15立交。地面道路为二级公路,西起山周公路东至华徐公路,桩号范围K2+167.071~K10+227.43,全长8.06km,双向4快2慢,设计速度60km/h。1.2二标段工程概况本标段为S26-2标段,里程桩号为K2+407.545~K4+418.545,全长约2.011公里。主线高架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重要跨越赵重公路和规划的崧盈路,以及穿越河浜艾祁港、老通波塘和邓家角三处河流,为服务地区交通在赵重公路(二级道路)西侧设立单喇叭形赵重立交。本标段重要工作内容有:1.里程桩号为K2+407.545~K4+418.545的主线高架桥;2.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河道(邓家角、艾祁港、老通波塘、洞口泾)的防汛墙工程、改河工程;3.赵重立交匝道(A、B、C、D、E),赵重立交A匝道以及赵重公路K0+000~K0+440联络段道路工程;4.艾祁港桥2座,洞口泾辅道桥1座,邓家角桥1座,老通波塘桥1座;5.K2+387~K4+400地面辅道土建工程。本标段总体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1-2S26-2标平面位置图2.编制依据1、《S26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2标施工用图》2、《S26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2标施工招投标文献》3、《S26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2标施工招标文献补充文献》4、《S26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S26-2标段施工协议》5、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重要有:(1)《地基解决技术规范》(JGJ79-202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23)(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3)(5)上海市地方标准《上海市地基解决技术规范》(DGTJ08-40-2023)(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23)(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23)(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23)6、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23)(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3)(4)本地建筑主管部门及电力行业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文献及规定7、沪公投[2023]34号《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3.软土地基解决工程概况本标段有需要进行软土地基解决的桥台15个,其中涉及:A匝道1个,邓家角桥4个,老通波塘桥4个,艾祈港桥4个,高速艾祈港桥2个。为了防止桥台后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形成桥头跳车的严重后果。根据设计规定,除了老通波塘桥桥台采用注浆碎石桩的方法进行解决外,其余桥台地基解决均采用水泥搅拌桩。现拟采用水泥搅拌桩以及注浆碎石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其加固范围为桥台后15m~30m路基长度,解决宽度范围为35m~50m,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为700mm,桩长为8m~17m,桩间距分为1.8m和2.1m两种;注浆碎石桩设计桩径为600mm,桩长为14m~19m,桩间距分为2m和2.5m两种。具体设计参数见表3-1。表3-1软土地基解决设计参数汇总表名称中心桩号范围解决方法桩深(m)桥后解决长度(m)解决平均宽度(m)桩间距(m)桩顶工作面标高(m)预压期(月)预压土方超载高度(m)备注邓家角桥K2+391.89~K2+411.89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2~1620402.13.1欠载~等载过渡段K2+411.89~K2+441.89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730401.83.13等载解决段K2+461.89~K2+491.89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730401.83.1等载解决段K2+491.89~K2+511.89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6~1220402.13.13欠载~等载过渡段老通波塘桥K3+284.01~K3+304.01注浆碎石桩14~1820422.53欠载~等载过渡段K3+304.01~K3+334.01注浆碎石桩193042233等载解决段K3+394.01~K3+424.01注浆碎石桩19304223.9等载解决段K3+424.01~K3+444.01注浆碎石桩18~1420422.53.93欠载~等载过渡段艾祈港桥K3+770.92~K3+790.92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2~1620382.13.9欠载~等载过渡段K3+790.92~K3+820.92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730381.83.93等载解决段K3+872.92~K3+902.92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730381.83.7等载解决段K3+902.92~K3+922.92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6~122049.62.13.73欠载~等载过渡段高速艾祈港桥AK+284.27~AK299.27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8~111536.51.83.63欠载~等载过渡段AK+299.27~AK324.27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22536.52.13.63等载解决段AK+376.27~AK401.27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225352.15.23等载解决段AK+401.27~AK416.27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1~815421.85.23欠载~等载过渡段A匝道桥台AK+568.74~AK583.74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1~815352.133欠载~等载过渡段AK+583.74~AK608.74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1225421.833等载解决段4.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场地地基土在100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大部处在古河道切割区,⑥层缺失;局部为正常沉积区。全线重要由饱和粘性土及粉性土、砂土组成。按地基土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分布发育规律及工程地质特性,可将其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根据工程地质性质,各重要工程地质层又划分为若干个地质亚层,由上至下依次发育的土层为:①0淤泥、①1填土、①2浜填土、②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②2兰灰~灰色粉质粘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③t灰色砂质粉土、④1-1灰色粘土、④1-2灰色粉质粘土、④2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④3灰黄~灰色砂质粉土、⑤3-1灰色粉质粘土、⑥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⑦1草黄~灰色砂质粉土、⑦2灰色粉砂、⑦2t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⑧灰色粉质粘土、⑨1青灰色粉砂、⑨2灰色砾砂。上述土层②、③、④、⑤层为全新世Q4沉积物,⑥、⑦、⑧、⑨层土为上更新世Q3沉积物。根据地质勘探结果,本工程桥台地基部分属于软土地基,需要进行软土地基解决,以保证地基达成设计规定强度。5.软土地基解决技术规定5.1场地整平地基解决路段均需要进行场地整平,应清除表层30cm根植土,如遇明浜、暗浜部分,采用合格素土填浜,不可采用改良土(石灰土或二灰)填筑,非地基解决路段,可按“填浜路基设计图”填筑。见下图:填浜路基设计图5.3软土地基解决范围桥后软土地基解决长度范围为15m~30m路基长度,解决宽度范围为35m~50m,具体范围详见“表3-1软土地基解决设计参数汇总表”。横向解决范围若为放坡路段,则解决到坡脚,若为挡土墙路段,则解决到挡墙基础外边线,,具体范围详见附图“软土地基解决平面图”。5.4土工合成材料技术规定5.4.1土工格栅路基工程采用土工格栅,其材料采用聚丙烯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规格:双向拉伸土工格栅(GSL),标称每延米抗拉强度规定≥35kN/m,标称抗拉强度下的延伸率≤10%。5.4.2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克重≥300g/m²,纵横向断裂强度≥15.0kN/m,CBR顶破强度≥2.6kN,建议采用聚酯长丝针刺型。6.软土地基解决前期准备1、所有设备进场前机械性能必须完好,进场后机械性能检查必须由专业设备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并报监理验收。水、电接到指定地点,凿除地下障碍物。2、定位放线要根据地基加固平面布置图,根据里程桩号控制网,放出搅拌桩边框的位置,并钉好控制边线桩,根据控制边线的位置,定出搅拌桩的桩位线,并报监理验收。3、根据搅拌桩设备规格,规定轨距5m,枕距0.5m~1.0m,轨道铺设时须按规定铺平,铺直、两轨平行误差<2cm,两轨任意点高差<2cm,保证桩机纵横向移动时,无明显沉陷现象。7.水泥搅拌桩施工1、将原地面整平、清表至桩顶施工工作面标高处,并必须清除工作页面及桩位处根植土及不符合路用性能的杂填土,场地低洼及浜塘地段,清淤后合格素土填浜,不得填筑杂土。2、水泥土搅拌桩桩径,桩间距及水泥渗入量按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图纸施工,必要时,可通过现场实际情况,在工程施工前通过室内配方实验的检查。并且应进行成桩工艺实验,以掌握对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及多种技术参数,如下钻、提钻速度、灰浆泵喷浆压力等。3、单轴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图喷浆下钻钻机定位整平原地面喷浆下钻钻机定位整平原地面达成设计桩长底标高达成设计桩长底标高复搅上提复搅上提至设计桩顶标高至设计桩顶标高复搅复喷复搅复喷钻机移位钻机移位4、施工前应丈量钻杆长度,并标上显著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保证设计桩长。5、成桩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提高过快、送灰路堵塞、断电等)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12小时内采用补喷措施,补喷重叠长度不得小于50cm,否则重新打设,新桩距报废桩的间距不大于桩距的15%。6、为保证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当钻头提高至整平高程下50cm时,应停止喷浆,而只搅拌,同时应采用复搅措施,第二次搅拌时不喷浆,复搅下钻、提钻速度同第一次。桩顶50cm以上按桩顶石灰土褥垫层规定施工。7、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规定:表7-1施工允许偏差规定项次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cm±10抽查2%2桩径mm不下于设计抽查2%3桩长cm不下于设计抽查2%,钻孔取芯4竖直度%1.5抽查2%,差施工记录5单桩喷浆量%不下于设计差施工记录6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Mpa不下于设计抽查2%8、桩体质量检查,抽查成桩7天及28天后的桩体形成情况、搅拌均匀限度及桩体强度,抽检数量为桩根数的2%,质量不合格时采用补救措施。9、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毕检测合格后,然后进行石灰土垫层及路基施工。10、搅拌桩施工完毕需养生一个月达成设计强度后才干填筑路基。8.注浆碎石桩施工1、注浆碎石桩桩体强度抗压强度等级不小于C15。2、施工工艺采用钻机成孔、灌碎石集料、边拔注浆管边注浆的工法。3、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0.3~0.7MPa。每延米的水泥浆的注入量不得少于0.1L/m。4、注浆碎石桩达成龄期后,采用低应变检测,检测成桩的完整性和桩体的质量,检测桩数不小于总桩数的10%。5、注浆碎石桩施工流程9.质量保证措施1、水泥搅拌桩采用强度42.5级普通硅盐水泥,桩体水泥掺入量水泥100kg/m,水灰比0.55~0.60,水泥土抗压强度不小于0.75Mpa,搅拌机提高和下沉速度不超过0.5m/min,桩身垂直度偏差≤1.5%。2、注浆碎石桩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0.3~0.7MPa。每延米水泥浆注入量不得少于0.1L/m。3、注浆碎石桩达成龄期后采用低应变检测,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10%。4、深层搅拌桩围护施工前,必须了解工程的质量规定,施工中的测试监控,如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等环境。5、施工中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岗位到人,责任到人,层层把关,机长和各班长必须按设计规定施工。6、保证基地加固深层搅拌桩整体性、连续性。桩与桩搭接尺寸200mm必须严格执行。相邻桩接时间应小于10小时,如遇超过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根桩搭接。如间歇时间太长无法与上一根搭接时,要另进行冷缝加固解决,到转角处桩位如有困难,只准增长桩位,不准减少桩位。7、深层搅拌桩加固属隐蔽工程,各施工班组应认真按设计规定施工,要有专人记录钻孔深度,提高时间,喷浆量,保证每根桩的水泥用量符合设计规定。8、要设立排水沟,及时排除地下水。9、在适当位置布设集水井,及时把作业水和地表面的水导流入井内,及时排出,减少地基坑的浸泡时间。10.安全保证措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施工过程中,坚决自始至终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科学管理,狠抓贯彻”的安全工作方针,并从技术上、制度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并贯彻好安全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10.1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23),输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电线(缆)必须按规定架设,不可随地拖拉,各类电箱必须符合市建委规定的标准电箱,总配电箱和分派电箱要安装在适当位置,并要有反复接地保护措施,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执行“一机、一闸、一箱”制。在施工观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电器设备及输电线路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营。夜间施工必须有电工值斑,节假日或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和小型电器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电气设备进出仓库均要认真检查和验收,做好平常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准带病运转。低压线路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要符合规定高度。食堂和浴室照明要用防潮灯具,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易燃易爆场合要安装防爆电器。电工作业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电工作业必须严格贯彻“装得对的,用得安全,修得及时,拆得彻底”的十六字方针。夜间电工值班必须两人同时上岗。10.2设备安全管理各大、中型机具设备,施工用船舶、压力容器,机动车辆(涉及外借设备)的进场,均要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损坏的设备待修复后方准使用,进场的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规程。机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劳防用品,做到持证上岗,天天要填写运转记录和例行保养记录。现场的大,中型机具设备、车辆必须有专人负责,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专职指挥,持证上岗。外借或出租大、中型机具设备,双方必须签订协议,在使用、维修和保养方面,要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和安全责任。10.3防火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要成立防火领导小组和群众义务消防队,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和消防检查制度,签订消防保卫协议,定期进行检查和培训.同时还必须建立消访档案。建立电工、焊工、木工、油漆工、危险品管理工、物资仓库管理工、化验、加油站(油库)等防火责任制,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贯彻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灭火器材。明火作业要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动火级别,办理相应《动火证》,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严格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要有专人负责保养,定期检查,并记录捡查日期和负责人。油库及危险品库要重点配置。木工间、油库等易燃易爆场合,不准放置砂轮机、切割轮、焊机等,并悬挂禁火警告标志,制订相应防火措施。电气作业场合制订电气安全防火措施。10.4起重安全(1)起重用工索具严格按相关规范规定取用安全系数,保证其使用安全。(2)定期对工索具进行检查。(3)在起吊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指挥起吊时,信号必须统一,手势明显,哨音清楚,不得模糊。(4)起吊施工前对工索具进行认真的检查,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5)吊物时,吊臂与被起吊物下严禁站人,对违反操作规定和不安全的作业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10.5管线保护本标段沿线重要为农村地区,地下管线重要分布在现状横向等级道路下。本标段管线保护的施工对策为:(1)具体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行前召开由各管线单位参与的施工配合会议,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2)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告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涉及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限度等),做好记录,并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3)根据收集的管线资料做好各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4)对需要搬迁的管线实行先搬迁,后施工,并对搬迁后距离施工范围较近的管线实行监测,保证管线的安全。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应严格隔离,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戒标志,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2)平时施工要做好落手清工作。材料、机具设备堆放整齐有序,施工材料与施工废料分开堆放,做到标牌明确,负责到人,做好文明施工。(3)保证生活区排水沟的畅通,施工区域无积水,保证施工区道路畅通。(4)安排专职清洁工,建立“文明清洁岗”制度,保证施工区、生活区的清洁工作。(5)安排专职纠察保卫人员,建立“纠察保卫岗”制度,保证施工区、生活区的保卫工作。(6)安排交通指挥人员,建立“交通文明岗”制度,积极与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