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水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
——以xx省xx地区为例1内容提要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脆弱性研究的进展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在典型区域的应用关于企业的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关于家户的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结论和讨论21970~2005年全球自然灾害的变化趋势以上事实证明,人类系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正在不断增加!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3全球自然灾害影响程度排名(1900~2005年)名次死亡人口(人)灾种受灾人口(人)灾种经济损失(US$000's)灾种13,700,000水灾238,973,000水灾30,000,000水灾23,000,000旱灾210,232,227水灾13,600,000水灾32,000,000水灾154,634,000水灾12,600,000水灾41,500,000流行病150,146,000水灾8,100,000水灾5500,000旱灾114,470,249水灾6,314,500水灾6500,000水灾101,024,000水灾6,061,000水灾7242,000地震100,010,000水灾5,600,000地震8200,000地震100,000,000飓风5,460,000水灾9180,000地震80,035,257水灾4,830,000水灾10142,000水灾78,974,400水灾4,450,000水灾来源:"EM-DAT:TheOFDA/CREDInternationalDisasterDatabase-UniversitéCatholiquedeLouvain-Brussels-Belgium"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4减灾的难题——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以来,自然灾害增长的势头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造成的损失还在继续上升!研究水灾的必要——就灾害发生的范围、强度以及对人类的威胁程度而言,水灾居自然灾害之首;中国是水灾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中国水灾影响范围广、造成的经济损失重。D=H×V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对区域减灾、减灾投资以及灾害风险管理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不少世界灾害管理组织以及政府部门都把减灾的重心转移到风险和脆弱性的分析管理方面。√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5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脉络
20世纪70年代:脆弱性是一种暴露风险——强调对致灾因子造成的后果进行重点研究,并且认为脆弱性应该是[0,1]范围内的损失程度,其表达形式是货币价值或死亡人口的概率。20世纪80年代:脆弱性是一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并探讨人口特征、房屋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脆弱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脆弱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综合问题——包括对外界致灾因子(暴露风险)的分析、系统本身适应能力(社会属性)的脆弱性分析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分析,其应用范围广泛,小至社区、大至全球。近期:——很多相关领域包括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等对脆弱性的关注促进脆弱性研究的再度兴起。二、脆弱性研究的进展6不同时期的脆弱性定义
作者时间定义Gabor&Griffith1979是一个地区因为暴露于危险环境而受到的一种威胁,它既包括安全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又包括危险时期地区所表现的应急能力。Susman1983包括极端灾害事件的出现概率和社会吸收灾害不利后果的程度。Kates1985遭受破坏或抵抗破坏的能力。UN1992由于潜在破坏而导致的损失程度(0%-100%)。Blaikie1994是个人或群体的一种特征,其衡量标准是人们预料、调整、抵抗自然灾害并从中恢复的能力。Dow&Downing1995一种环境的敏感性,包括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自然、人口、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因子。Cutter1996是个人或群体因为暴露于致灾因子而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它是地区致灾因子和社会体系相互作用的产物。GeorgeEClark1998是暴露度(遭遇灾害事件的风险)和适应能力(包括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的函数。Adger&Kelly1999脆弱性是个人、群体或社会的一种状态,具体地说,是对外界压力的调整和适应能力。Kasperson2001个体因为暴露于外界压力而存在的敏感性及个体调整、恢复或进行根本改变的能力。IPCCDef12001指系统易受或没有能力对付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是某一系统气候的变率特征、幅度和变化速率及其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IPCCDef22001是系统对伤害、破坏易受影响的程度,属于敏感性中有问题的一部分。Sarewitz2003是系统的一种内部属性。该属性是产生潜在破坏的根源,并且它与任何灾害或极端事件的出现概率无关。二、脆弱性研究的进展7自然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思想脆弱性由“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和“人类对风险区的占有情况”共同决定。脆弱性是从人类系统内部固有特性中衍生而出的,是灾害发生前就存在的状态。研究内容1)致灾因子发生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空间分布等;2)风险区的分布、人类在风险区的定居情况(概括地说,离危险源越近,脆弱性越大)以及因特定灾害事件的发生而导致的人员伤亡率。1)关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宏观体系对脆弱性的影响;2)探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某一因素与脆弱性的联系,比如贫穷、不公平、边缘化、食物的供给、保险取得的能力、住宅质量等等对脆弱性的影响。问题或优势1)局限于自然致灾因子做脆弱性分析,不足以理解脆弱性的复杂性和动态过程;2)把脆弱性视为附加于社会的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脆弱性同时也是社会自身的问题;3)未能改变“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基本不变而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却不断上升”的不利局面。1)能真正确认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并了解一个地区内或地区间在经历相同灾害的情况下,是否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灾难后果;2)为研究者在地方、国家、区域、全球的不同尺度上探索特定群体(地区)的脆弱性时空变换提供了可能。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二、脆弱性研究的进展8脆弱性定性分析——RH(theRisk-Hazard)模型:脆弱性灾害事件暴露敏感性(遭遇–反应)灾难后果特点:把损失理解为暴露度和承灾体敏感性的函数,强调承灾体对致灾因子或环境冲击的暴露度和敏感性,关注致灾因子和灾难后果。缺陷:承灾体扩大或削弱灾害破坏性的具体途径;承灾体各组分或各子系统的哪些特性将会导致灾难后果出现明显的变化;政治经济尤其是人类社会结构和制度,在形成不同的承灾体暴露度及灾害后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的影响。
二、脆弱性研究的进展9脆弱性定性分析——PAR(Pressure-and-Release)模型:二、脆弱性研究的进展根本原因不安全环境动态压力灾害致灾因子(系统扰动)基本脆弱性特点:造成脆弱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群对财产、权力、资源等获取的有限性”和“政治体制和经济系统意识形态的缺陷”,两者的共同组合和作用对社会产生动态压力,它是将根本原因的影响转换成脆弱性的通道。缺陷:遗漏了对自然系统的分析,并将致灾因子与社会过程分离;在致灾因子因果关系的分析方面明显不够;对承灾体系统的反馈作用不够重视。10脆弱性定性性分析———HOP(Hazards-of-Place))模型:二、脆弱性性研究的进进展位置脆弱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兆网络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 太阳能热电联产项目后期运营与维护
- 高端装备数字化项目建设周期与进度安排
- 商品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3篇)
-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数据托管与风险管理协议汇编
-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主播与直播APP解除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中介与租客租赁合同修改协议
- 2025年幼儿园大班健康骨骼标准教案考必过
- 人教版(新)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2025年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1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生勤俭节约课件
-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升级策略方案
- 慢性胰腺炎病教学查房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