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_第1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_第2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_第3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_第4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1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点考察学生理解(B)、分析综合(C)、评价(D)与探究(F)的能力。《中国高考报告(2023)》: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高考评价体内在的三条逻辑线。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综观2018年至2022年五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小说阅读占主体,主观题为两题,多为常规题(套路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主观题的反套路倾向越来越明显,反对机械涮题,题目指向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2022年新高考Ⅰ和Ⅱ卷,两道主观题分值由过去的4+6,改为6+6,分值的增加也体现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视。高考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反套路题型多样,形式新颖。反套路是建立在套路基础之上,没有套路,何来反套路?反套路是给考生答题设置难度,但反套路并不是说让题目超越考生答题能力范围。题目形式不管怎么变,答案内容都不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简单解释:题目没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我”学过。这就是“以生考熟”。答题的基本思路:一是审题,问什么,答什么,找到答题方向;二是找知识点,题目考察哪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体系要牢固掌握(必备知识);三是认真分析文本,对照知识点来做分析解读(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反套路题有本质也就是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支队政委(节选)王愿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一定!”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没关系,你,你别管我!”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嗯……”他又是一阵猛抖。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有删改)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过家鼎等译,有删改)【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具体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小说和纪实文学这两种文体的特点。第一步:审题。反套路题最重要的是要认识题目,问什么,答什么。题目内容形式也许没有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绝对是我们所学的,或者答案内容是在我们理解范围内的。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是什么。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然后结合两种文体的特点分析二者艺术表现的差异。第二步:找得分点。也就是见招拆招,找到答题的方向,踩准得分点,规范答题步骤。本题分值为6分,可推断至少有三个得分点,每点2分。三个得分点规范答题模式:①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②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③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由小说的最大特点上虚构,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纪实文学,是指借助个人体验方式(亲历、采访等)或使用历史文献(日记、书信、档案、新闻报道期),以非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等多种文体。纪实文学也称“报告小说”(报告文学化)或“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基于以上两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体系,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突破,踩准得分点:(1)虚构性与真实性的不同;(2)环境描写的不同;(3)人物描写的不同(4)情节叙事上的不同。第三步:由这一类到这一篇,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找不同。这一步最为关键,是考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存在。【答案关键词:故事的虚构与真实】从艺术手法来看,文本一是小说,艺术性强。在对老胡的塑造之中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式,(如为了让“我”和林大富把他绑起来,他说“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不,有任务!”,这些是语言描写,如”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这是动作描写)同时文中借助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借助“我”和“林大富”进行衬托,作者借助这些方式塑造了一位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文本二是纪实文学,真实性强。疗伤的过程是真实的记录,没有环境的烘托渲染,真实展现当时的画面。【答案关键词:情节的完整与简约】从叙事内容来看,文本一作为小说,有完事的故事情节内容,有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小说的起因是老胡身体状况变差,发展是老胡让“我”和林大富把他绑到树上,高潮是挤出脓血的过程,结尾是挤出脓血之后老胡说痛,故事情节完整;而文本二作为纪实文学,主要讲述了陈毅必须采用土法疗伤的原因以及疗伤的过程,叙事相对简约。【答案关键词:环境描写的虚构细致与真实】:文本一小说有较为细致的环境描写,这是小说本身所决定的,故事情节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文本二是节选部分,内容相对较短,缺少环境的烘托渲染。注意,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纪实文学没有环境描写,具体到试题内容,文本二为节选,环境描写相对缺少。【答案关键词:人物描写的功节与简略】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很讲究的,如文本一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塑造老胡的形象,主要以语言描写为主,同时有动作神态描写;文本二也有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但是相对简略,没有文本一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这里要注意文本二下面的注释,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回忆和采访,是真实性的记录,容不得过多的形象和描述,所以对人物的言行还是以真实为主,如果过多地进行想象发挥,那就不是纪实文学了。【答案关键词:语言风格的生动形象与平实简洁】文本一重描写,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文本二叙事平实,语言简洁。【组织答案】①文体特点:文本一是小说,具有虚构性/艺术性;文本二是纪实文学,具有真实性。②情节方面:文本一有完整的故事情书,叙事过程较具体;文本二叙事情节简约。③人物塑造方面/手法方面:文本一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塑造老胡的形象;文本二通过回忆录结合采访的形式真实记录陈毅的经历。④环境方面:文本一有较为细致的环境描写;文本二缺少环境的烘托渲染。⑤语言方面:文本一重描写,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文本二叙事平实,语言简洁。【官方答案】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题后总结】1.“无价值,不入题”是指高考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引导和考查,将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融入高考试题中。2022·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两个文本,《支队政委》+纪实文学(节选),属于革命文学题材。2.“无思维,不命题”是指高考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加强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等的考查。题目要求分析两个文本艺术表现的不同之处。艺术表现就是表现手法,小说和纪实文学都是“文学”,文学都是讲究艺术表达的。不同的文学样式,决定其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由小说的最大特点上虚构,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考生可以立足于小说的文本特点,以之为参照,与纪实文学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突破口,条分缕析,找不同之处。题目说得很清楚:“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文本内容都是写长征路上革命者治腿伤的故事,文本一小说是写支队委员老胡,文本二纪实文学是写陈毅,人物不同,但是内容是相同的。两个文本的虚构与真实从人物上便得以体现。注意命题人对文本二“用情颇深”的两个注释,“回忆”和“采访”的提示,就已经表明了文本二纪实文学的艺术特点。纪实文学对于考生而言是陌生的,但是小说题目背后的知识点(虚构、环境、人物、主题、语言)等则是考生所熟悉的。题目以熟考生,比较分析,迁移推断,最终落实对考生“知识的理解(B)、分析综合(C)、评价(D)与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