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1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2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3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小学章月华教材分析:通读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三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课文语言朴实、结构清楚,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教学设计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更应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在言语实践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多元的言语实践中感悟老人对海鸥的感情,品味语言的形式,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扇、旋”,结合课文正确读写并理解“撮嘴呼唤、抑扬顿挫、亲昵说话、啧啧称赞、翻飞盘旋、肃立不动、白色旋涡、扇动翅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4.学会为了强调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序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智慧。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要走进一位老人和一群海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老人与海鸥。这是发生在昆明翠湖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想一想文章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什么事。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3.师出示词语:撮嘴呼唤抑扬顿挫亲昵说话啧啧称赞翻飞盘旋肃立不动白色旋涡扇动翅膀⑴指名分别读这两组词,并随机正音:撮、扇、旋。⑵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发现这两组词分别是描写谁的呢?通过这几个词你分别仿佛看到了两个怎样的场景?预设:生①:由第一组词中我看到了老人喂海鸥的场景。(板书:老人喂海鸥)生②:从第二组词中我看到海鸥为老人送行的场景。(板书:海鸥送老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你现在知道了吗?谁能说一说?⑶这两个场景中,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是哪个?生:是海鸥送别老人的场景。师:是的,这个场景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三、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1.老师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感受和你们一样,在安放老人遗相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请大家划出来。2.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适当指导朗读。四、品重点句,感悟“情理之中”1.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预设:为什么海鸥会扑到老人的遗像前?为什么海鸥会为老人守灵?师:是呀!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下来,等一下我们就交流。2.交流:预设一: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生读这个句子并谈感受,师随机出示这一语段。是呀,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这样的日子老人坚持了多少年?(十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海鸥就像他的亲人一样。大屏幕出示:寒风呼啸的冬日,我们仿佛看见老人;寒雨潇潇的冬日,我们仿佛看见老人;的冬日,我们仿佛看见老人。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风雪中的老人形象。(写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片段,加深老人的形象)老人这么做为的是什么?你们看!(大屏幕出示)请大家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话哪一句更能打动你?为什么?1.1.朋友告诉我,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到翠湖。2.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学生交流后,师总结:为了强调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可以适当地调整语序,我们来读一读。(学生注意地读了起来)读后师出示有关资料: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海鸥喂食,自己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卖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海鸥喂食,自己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卖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老人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而他却用其中的二分之一给海鸥们买吃的东西。有时候,由于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开销多了些,给海鸥买饼干的钱就少了,于是,老人就去饭馆里捡拾别人丢掉的东西。读了上面的资料,你也能学着这样的表达写一写吗?出示: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只为了。写后交流。是呀,饼干丁虽小但它折射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一处描写老人为了给海鸥喂食宁可过着俭朴生活的句子,你找到了吗?(生找后出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这段话中,几次写到褪色?可以看出什么?是啊,这是一个为了海鸥,宁愿过着俭朴生活的老人。小小的饼干丁,包含有着浓浓的爱啊!谁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这背后的爱来。是呀,老人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无不流露出对海鸥的关爱,走近老人,我们就能亲临一个个“爱”的镜头。预设二: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课文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片断中的哪个词读出了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引导学生抓住“小心、退开一步、呼唤、边走边放”等词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并指导学生边读边悟)重点一:抓“呼唤”一词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老人的呼唤真是一呼百应,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老人在喂海鸥的时候具体是怎样呼唤的吗?(生读相应的文本片段: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从这儿看出老人与海鸥很熟悉,还给它们取了名字,说明老人与海鸥相处了很长的时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自己的──子女;每一只海鸥都有自己的──名字。在老人的声声呼唤声中你听出了什么?(生交流时适时指导朗读)重点二:抓“边走边放”一词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读着“老人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老人时快时慢地有节奏地放着饼干丁的样子,你猜老人什么时候会放得快一些?什么时候又会放得慢一些呢?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边走边放。同学们,你们说,这乐谱仅仅是有声有色的吗?还有什么呢?(交流后指导朗读该句)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说一说。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出示“海鸥老人──吴庆恒”的塑像并附部分碑文:“……与鸥同乐,此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妙趣,岂非春城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