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开启历史新纪元(1949——1957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带着当家作主的喜悦,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正是在这改天换地、可歌可泣的建设热潮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房山区的工业发展也同样进入了历史新纪元。一、在经济恢复中迅速起步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农业生产极度落后,文化、科技水平极度低下,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房山区的工业发展同样如此——房山虽然工业资源丰富,但总体上说,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困难重重,必须“白手起家”。然而,英雄的房山人民并未因此而退缩。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新中国现在一穷二白,但穷也不是坏事。我们中国就像一片白纸,要在上面写上最精美的文字,要在上面画上最漂亮的图画。”房山人民正是发扬敢写“最精美的文字”、敢画“最漂亮的图画”的精神,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开始了工业建设。新中国成立时,房山地区在行政设置上分设房山、良乡两县,隶属河北省通县专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房山县、良乡县经历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进行了新区土地革命,迅速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政府实行保护工商业者政策,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保证供给,为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创造条件。1949年4月16日,中共北平(1949年9月27日前为北平市,以后改为北京市)市委发出《关于北平市目前中心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恢复改造与发展生产乃是北平党政军民目前的中心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并服从于这一任务。”此时期,房山县和良乡县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煤炭开采业、建材业(水泥)、小型冶金铸造业、纺织业、印刷业等开始出现,为构建房山地区的工业体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950年,房、良两县贯彻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适当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业得到复兴。到1952年,房、良两县私营手工业户增至417户,从业人员增至3987人;1953年,个体手工业户增至1707户,为建国初期最高峰。房、良两县社会主义性质工业企业始出现于1951年,当年建全民所有制企业2个,集体所有制企业3个。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工业化和三大改造(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重点,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随着国家对工业、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房山部分个体手工业者开始走向联合,办起了25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仅1954年一年,房山县就发展个体手工业生产合作户563户,个体手工业者2164人,主要从事纺织、席业、汽车修理、大车补胎、铁、木炭、地毯等21种行业。1955年,联合步伐逐渐加快。到1957年共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7个,其中集体所有制企业42个,全民所有制企业5个,职工总数3955人,工业总产值862.5万元,占农业产值40%左右。主要产品为石灰、大理石、砖、地毯、服装及铁木农具等。此时期,房山地区的区属所有制企业有良乡县服务社(后改为良乡胶布雨衣厂)、良乡鞋业公司、北京市焊接材料厂、城关铁业社(后改为房山制桶厂);驻房山县和良乡县的中央及市属工业企业有房山东矿(后改为北京矿务局房山煤矿)、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北京送变电公司、华北电业管理局良乡修造厂(后改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窦店砖瓦厂(后改为北京市亚新特种建材公司)等。二、煤炭采掘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煤炭是北京的重要能源之一。历史上,京西曾一度是我国采煤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如本书第一章所介绍,房山煤炭资源广博,储量丰富,其开采“发轫于辽金之前,渐兴于元明之后”,具有千年开采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中心任务是恢复、改造与发展生产。为保证京津地区煤炭供应,稳定首都经济秩序,北京市政府积极扶植煤炭生产,京西地区出现了空前的办矿高潮。1948年底房、良解放时,房山有私营小煤窑80座,产量仅十几万吨。1949年5月11日,平西煤矿公司成立,平西煤矿公司直属北平市人民政府企业局,下设门头沟、西山、城子以及由察哈尔省北岳振兴实业公司所属的良乡东矿(原振兴煤矿)和大台煤矿。房山县和良乡县人民政府大力恢复国营煤矿。同时,对私营煤矿采取加强管理和扶持发展的方针,组织恢复煤窑生产,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便利交通,鼓励和支持私营煤业发展。到1949年11月,房山县恢复旧煤窑86座,良乡县重点扶持灰窑生产56座。50年代,房山地方煤矿煤炭产量始终徘徊在20万吨左右,产量最低年份是1950年,年产为15万吨;最高年份是1958年,年产为29.9万吨。1950年12月,燃料工业部颁布《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房山煤矿的安全生产法规初步建立起来,安全作业条件有了改变。1952年4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京西矿区机关团体兴办的周口店等104座小煤矿、煤窑,合并改组,建新煤矿,性质为地方国营,日产煤达到1000吨左右。1952年底,良乡运煤栈为北京市煤建公司下属单位。1956年,北京煤炭柴薪业零售商全行业公私合营,至9月底,全市煤炭柴薪业改组完成,市、区私营煤柴厂全部合并到国营煤柴厂。1956年后,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房山私营煤矿略减,或关闭,或归集体,余20座。之后,集体煤矿得到发展,多为村办、队办。煤炭生产和煤炭运输方面也经历了不断进步的过程。1953年,房山矿试用风镐电钻采掘立槽煤成功,后国营矿支援地方煤矿,逐渐更换旧有采掘设备,全60年代初,属于房山矿采区各村集体煤矿在采掘、提升、排水、照明诸方面得到更新,普遍采用电钻、风锤和卷扬机。同期,房山山区煤炭运输除畜驮外,远途多用马车运输;另一种运输工具就是坨清高线。房山地区煤炭采掘业的兴盛、技术的进步以及产量的提高,为解放初期稳定房山及北京的经济秩序,提供房山及北京经济建设所需的能源供应,改善房山及北京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大石窝汉白玉放出异彩现房山区大石窝镇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出产汉白玉的地方。如前所述,被誉为“国宝”的大石窝汉白玉开采与加工雕饰,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尤其是在北京故宫的建造中,从殿基石、台阶石,到栏板、华表、金水桥以及长16.75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多吨的云龙御路巨型浮雕,石料均采自大石窝一带的高庄、下营、石窝、辛庄、岩上等村。由此,世上留下了两句俗语,一叫“先有汉白玉,后有大石窝”;二叫“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新中国成立后,大石窝汉白玉又彰显出全新的风貌,大石窝汉白玉的石作工艺更是放射出全新的光彩。先说一说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汉白玉围栏吧。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精神的象征。人们在举行各种活动时,常常举行升旗仪式,以表示对国家的热爱和尊重。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每天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当曙光初露、国歌奏响、国旗护卫队的升旗手将五星红旗迎风展开,中国人民的内心是多么激动和自豪啊!但可能有许多人不知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汉白玉围栏乃为房山人民为新中国献的一份厚礼。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房山地区的大石窝人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为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基座建造汉白玉围栏。接到任务后,大石窝人怀着翻身解放的欢喜,凭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期盼,精心采选,细心雕造,圆满完成了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汉白玉工程。再说一说人民英雄纪念碑吧。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土,奠下纪念碑的基石。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中心。碑心石长14.7米,重70吨,北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南面是周恩来同志亲笔书写的碑文,下层碑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十幅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宽2米至6.4米,总长40.68米,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整个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其中纪念碑浮雕及碑身四周环绕着的双层汉白玉栏杆,所用石料均产自大石窝石雕生产合作社。新中国成立后,大石窝汉白玉所造就奇迹,其实远不止于此。稍后时期,载入史册的“北京十大建筑”,有九处选用了大石窝汉白玉。四、“建材之乡”享誉全国房山以资源丰厚著称,建材资源是其中之一。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农村改建的需要,房山大力发展建材工业。解放初至1957年,房山以砖瓦、石灰烧制及汉白玉大理石开采为主要传统建材业,后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关于汉白玉大理石开采,刚才已述。现在专门写一写砖瓦、石灰烧制。房山的砖瓦烧制由来已久。全解放后,随着制砖业呈现稳步发展之势,出现了在北京建立较早、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市窦店砖瓦厂,以及设计年产能力较高的东总屯砖瓦厂等。窦店砖瓦厂位于房山区窦店火车站东,于1953年4月开工建设,1955年竣工投产,设计年产黏土砖1.2亿块,是当时我国砖瓦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企业。该厂建设,是由北京市政府决定的、由前苏联援建的北京市地方工业局投资500万元限额以上项目。1953年,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该厂建设的目的,即在于保证北京市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列“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该厂建设期间,创业者本着“先生产后生活,边建厂边生产”的原则,发扬吃大苦、耐大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建成4座轮窑,生产出第一批红机砖。1953年11月1日,《北京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报道说:“我国最大的砖瓦厂一一窦店砖瓦厂建厂工程基本完成,第一批烧出的砖已运到石景山钢铁厂。”对于如此建设速度,一位前苏联专家感慨地说:“真是了不起,太快了!真是不可思议!”1955年,窦店砖瓦厂划归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领导。1956年3月,厂新建制砖车间投产,设计年产砖3000万块,采用隧道干燥室人工干燥砖坯,从采土、成型、干燥到焙烧4道工序均实现机械化操作,由自然干燥砖坯改变为人工干燥,打破了砖瓦只能季节性生产的老传统,实现常年生产。这个车间的建成,为我国砖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该厂自建成后,一直贯彻国家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取得突出成效。就此,《中国建材》1958年第1期曾以《勤俭办企业的窦店砖瓦厂》为题进行报道。报道说:“北京窦店砖瓦厂在党和上级的正确领导,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1957年增产节约总额已完成计划的182%,总成本比国家计划降低6.6%,利润超额完成143%,在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方针方面有着显著的收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石山为房山的水泥业发展提供了天然养料。水泥工业逐渐发展为房山经济发展中支柱行业之一。1949年4月,琉璃河水泥厂(郊区首座水泥厂,房山境内最早、最大的水泥厂,水泥行业骨干,市属企业)恢复生产,是中央接管的北京44个官僚资本企业之一。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该厂成为大型水泥企业,占地面积87.6万平方米,288名职工。1949年9月,该厂划归中央金属工业处华北工业公司管理。1951年4月,隶属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局筹备组。1953年,隶属重工业部建筑材料管理局。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和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等领导到该厂视察,对工厂的生产、环境及职工生活十分关心。1955年5月29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央领导视察该厂。中央及国家领导的关怀极大激励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企业快速发展。1956年1月,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水泥工业管理局。1952年3月,在河北省良乡县二区(驻魏各庄)晓幼营村成立“良乡县晓幼营灰业社”,是良乡县首家县营灰业社,有职工89人,固定资产19万元,年产灰2万吨,产值18万元。1953年后,个体手工业者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生产合作社。至1957年,房山、良乡两县建材手工业社计10家,其中3个砖业社,4个灰业社,3个石子、石料社。年产石灰11万吨。为水泥业发展成为房山传统工业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五、房山第一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0年代初,为加强对于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管理,房山、良乡两县确定由县供销社具体负责,开始进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工作。1952年下半年,零散活跃在房山城内的八个修理自行车的个体手工业者自愿结合到一起,组成了一个互助组,主要经营修理自行车业务。他们以“合伙作业、年终分红”的方式自己管理自己。1953年春节过后,经互助组成员的联络,分散在城关附近的一些打铁的个体户,也参加了这个互助组。这年,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个体手工业者对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比较明确认识,参加互助组的人逐渐增多,由原来的八个人增加到十七八个人,营业范围也增加了修理、打造小农具等业务。摊子大了,大家有了成立生产合作社的愿望。这种愿望,适应了党和国家关于逐步由互助组向合作社过渡的号召,受到房山县供销社的高度重视。在房山县供销社手工业科相关负责同志的支持下,1953年11月,由梁瀛、郑丰珠、郑怀西、郑伯兴、顾振义等为主要成员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筹办委员会宣告成立。“筹委会”在县供销社手工业科的领导下,根据现状与合作社形式的具体要求,制定出了社章和有关制度。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1954年1月15日,他们正式成立了房山县第一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即“河北省通县专区房山县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城关铁业社)。城关铁业社成立后,在房山县供销社手工业科的领导下,很快民主选举了领导机构一一理事会和监督机构——监事会。理事会负责生产、供销等业务,监事会代表全体社员对理事会的工作实施监督。铁业社有社员18人,固定资产近3000元,主要生产镰刀、镐头等农具,也搞修鞋、修自行车、服装加工等。到年底,铁业社生产新、旧式农具856件,产值1200元;修理新、旧式农具570件,加工收益1126元。房山南关有个郑家铁铺。该铺有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车床——英制四尺皮带车床。1954年9月,该铺加入城关铁业社,使铁业社有了第一台车床。车床至少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人手摇大轮为动力,另一个人操作机器,效率很低。尽管如此,每天的业务量还是很多,这台车床成了唯一的宝贝疙瘩。城关铁业社成立后,生产经营越来越红火,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到1957年下半年,铁业社不仅添置了车床、钻床、卷丝机、柴油机,还买了一台10千瓦发电机。当时的社址在房山城内南大街路东(现南大街十八号)。大院门口,晚上亮起了房山的第一盏电灯。当时,县政府都没有电灯,很多老百姓也没见过电灯,十分羡慕。每当晚上,有不少人纷纷围到他们那里去“观灯”。直到1958年5月1日房山通电,他们的一花独放才变成“百花”盛开。铁业社的建立和成功经验,为结束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合伙经营的历史,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生产经营统一管理的集体化道路做出了示范,有效地推动了房山地区手工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六、印刷、纺织等行业迅速发展起来房山区是北京印刷业发展较早、较快的一个区。解放初期,房山地区的印刷业为私营手工业,代表性的企业为“建国印刷局”(建于1954年)和“华记印刷局”(建于1956年)。“建国印刷局”坐落于房山城关南街马家胡同,“华记印刷局”坐落于良乡史家胡同。关于“建国印刷局”的创立和发展,当事人有如下回忆(见《房山文史资料第十九辑》所载《房山印刷业的初期发展》,李会同口述,李兰义整理):“我从事印刷工作三十余年,亲历了房山印刷业从石印到机印,从手工到机械化,从半自动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许多情况至今仍然记得比较清楚。“1954年1月20日,我和两位印刷业同行从河北省衡水老家来到房山,办起建国印刷局,地址在房山城关南街马家胡同路口。当时,只有一台石印机,一台脚蹬铅印机,手工裁纸。由于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所谓石印,就是把一块长80公分、宽60公分,磨平了的人造石头,放在带摇把的铁架子上用来印字。石印操作程序繁杂。第一道工序是制版,先把桃胶刷在纸上,将纸晾十后写上字,然后把石头擦湿,把写上字的纸铺在石头上,用铁板盖住,再用裹有牛皮的刮板顺着铁板刮一下,把纸揭下来,字就印在石头上了。而后往石头上撒上松香粉,用镪水刷一下,字就烧在石头上了。这样就完成了制版。第二道工序是印材料。首先用湿毛巾擦湿石头,用磙子往石头上滚上油墨,铺上纸,盖上铁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非保温钢制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除雪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品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铁水脱硫喷枪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铜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点地区文物保护工程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酱菜、辣白菜未来运营趋势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纤维素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贵州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人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 竖心旁》教学设计
-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我与蔬菜交朋友-全国通(41张)
- 血型与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课件)
- 按摩师培训协议书
-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 开心麻花《白蛇前传》剧本
-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中职物理课件
- 分子生物学课件: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 光伏支架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