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_第1页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_第2页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_第3页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_第4页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与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汇编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一、发展现状(一)社会团体登记情况。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223个,其中:社会团体166个,行业性社团129个,专业性社团29个,联合性社团3个,学术性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家,其中:民政类5家,教育类17家,劳动类10家,卫生类12家,科技类6家,文化类4家,体育类3家。据初步统计,我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现有38,500人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各类社会组织去年总收入5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1、健全规章制度。为使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市民政部门指导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将登记证书、资格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增强工作公开的透明度,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规范财务管理。为贯彻中央精神,提高我市民间组织会计人员素质,民政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民间组织进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通过培训,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已熟练掌握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已能在财务操作中实际应用,从而规范了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3、落实四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制定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普查登记、注册登记、备案登记、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例会四项制度,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并及时掌握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变化,确保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各社区所辖民间组织每月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居委会通报备案,居委会将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照片资料登记造册,重大活动报登记机关备案。确保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二、工作现状(一)提高了民间组织的登记质量。我们以“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提高服务”为登记工作理念,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细致地对民间组织地成立、变更和注销进行审批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间组织发放“明白纸”,公开登记事项、申报程序及材料、行政许可时限和操作规程,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登记程序;我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审批登记手续,为登记对象节约办事时间,减少上门次数,提供热情服务。(二)健全了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我们把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规范民间组织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市、办、居”三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分类负责、纵向按级负责”的民间组织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网络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从而遏制不良组织的滋生和蔓延,扶持和保护合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多次与社团主管单位联合开展治理检查,注销不合格协会,规范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三)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年检工作。这几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密切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本着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的原则,与业务主管单位一起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年检、换证工作,让参加年检的单位填写了《年度检查报告书》,委托市“恒正会计事务所”出具《民间组织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未开展活动和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间组织依法予以了注销。(四)深入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我们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要求,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接受公众监督;对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把诚信建设作为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制订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通过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责任等方面做出的公开承诺,增强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三、存在问题1、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从质量上看,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发展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类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不足,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公共责任缺失,社会公信力不高。从作用发挥上看,大多数民间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行业协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2、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且是暂行性行政法规,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与业务主管部门中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的申请成立热情高,而对社团的年检,变更,注销,和对社团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3、执法力度较薄弱。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虽然是登记管理机关但却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总体情况为“力不从心,监管难以到位”。具体地讲:一是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不同民间组织都是以民政部门名义进行登记管理,但实际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人员编制只有1人,与实际工作量不对称,工作中常疲于应付,监管过程中也无专项业务活动经费。二是全市有200多个社团,其业务分属不同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工作、争取配合工作量大。三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专门设置了“处罚”一章,对社团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执法督查队伍,处罚很难落实。尤其是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缺少法制手段,造成一些未登记的民间组织取缔困难。4、发展存在不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有:营利倾向较明显,服务功能却欠缺;规模偏小,在专职人员、办公设施、专业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分布的社会领域不均匀,在教育、卫生、民政领域较多,在科技、劳动、体育领域相对较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四、解决对策(一)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出台与民间组织有关的法律及配套的政策法规,应尽快出台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修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要具体、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区别于有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中应体现民办,方便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管理的政策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二)加快民间组织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民间组织执法工作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在登记管理机关还没有执法队伍,也没有必要的督查经费。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民间组织管理力量,尽快组建高质量的民间组织执法队伍,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确保民间组织管理者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三)加大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予以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应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民间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在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四)统筹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民间组织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条件、标准来建立,坚持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协调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适应需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的原则,着手对社会的客观需求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资源及潜在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底数、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在充分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现有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民间组织的设置、布局,使民间组织在数量、种类、布局方面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五)加强民间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民间组织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除了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养外,民间组织自身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在较高的层次上对民间组织进行能力构建。通过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使民间组织成为一个“职能实”、“人员精”的组织。同时,要鼓励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使其不断壮大。社会风险管理审计调查报告一、社会风险管理是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本质要求随着全球范围进入高风险社会,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也日益具有高风险的性质。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风险问题已渗透到了我国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直接危及社会的运行安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讲了三个“世所罕见”:即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两次讲话均提到“各类社会矛盾明显上升”,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审计机关受人民委托,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揭示和查处问题,预防和抵御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促进其他各个系统功能平衡,使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安全。这一论断一开始就明确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同时还应包括在社会领域,对社会风险进行管理是国家审计的本质要求。审计机关要发挥在社会领域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社会风险形成规律的研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关注“三农”安全、环境安全和民生安全,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采取措施将各种苗头性问题和管理漏洞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在审计署近年来组织开展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跟踪审计和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有关政策措施情况及其效果的审计调查等项目中,审计机关在揭露、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方面均做了有益的尝试,较好地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党和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中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在社会风险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社会风险事项与审计职责的关联性XX年中国迎来了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清晰的认识,认真识别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主要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手段。我们认为,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说,目前需要给予格外重视的社会风险有“三农”问题、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协调的收入分配机制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一)“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风险。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地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大量耕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失地农民进城后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和专长,他们难以在城市中找到稳定的工作。因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产生的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形成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受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一方面造成“农民工”子弟学校、“城中村”在一些大城市悄然“兴起”,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乡村年龄在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远远高于城市6.7%的老龄化比率,这也使得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显得比城市更加艰巨和迫切。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三农”风险,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将会非常严重。审计机关应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的理念,加大对各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近年来,审计署组织对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农村种粮直补、饮水安全等专项资金的审计,查处了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违规挤占挪用国家专项资金等坑农损农问题,如哈尔滨特派办在吉林省土地资源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中,揭露了一系列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敦促长春市政府兑现了拖欠的征地补偿费4.9亿元(XX年10月11日《中国审计报》1665期);同时根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摸索试点阶段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调查,提出制度运行中的缺陷和基金管理中的漏洞,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三农”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

(二)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性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过度破坏为代价的,我国因工业化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速度已大大超出工业化自身的速度。各种严重污染事件的发生,造成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逐年上升,而且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生命健康安全,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如XX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水体致使其被严重污染,导致哈尔滨市紧急停水,沿江1000多万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生态恶化的问题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必然引发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审计机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对各地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任务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重点查处地方政府违反国家规定制定地方保护政策,违规减免各类水污染防治资金;环保部门在环保执法中以罚代纠、大量违法排污行为未得到有效制止,甚至成为了企业违法排污的“保护伞”;国家新增信贷资金投向“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等问题。近年来,审计署开展了对环渤海13城市水污染防治资金、“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揭露了一批污染环境,损害群众健康,引发社会矛盾的典型案例,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不协调的收入分配机制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显性风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国家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在这些涉及人民的尊严的问题上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在社会财富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还任重道远。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GDP的增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中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悬殊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社会风险。同时,由于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看病贵、择校难在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高房价下的“蜗居”生活还较为普遍。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白发浪潮”的到来,庞大的老龄人口将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改善民生,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那民众将会对改革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风险。审计机关要以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将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最大政绩”,要在群众“最盼”、“最难”、“最烦”、“最怨”上下功夫,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民生问题和民生资金的审计,切实抓好对社保、医疗卫生、教育、民政、救灾、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确保民生资金安全,发挥其最大效益,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审计机关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特定地位使其能够在社会风险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一)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是宪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根据宪法的规定,审计机关是国家唯一的专司经济监督的部门,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能主动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类障碍、矛盾和风险,加强社会风险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相对于国家的立法、司法和其他行政机关而言,审计监督更多地体现为服务,既通过审计行为促进其他社会主体有效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宪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特殊地位使得审计机关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跨部门、跨地区开展工作。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在XX年审计署组织了6个特派办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河北、辽宁、山东4省(市)的13座城市以及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了跨地区、跨部门的调查,促进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渤海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完善了渤海环境保护规划,落实了海洋环境保护责任制。(二)法律授权的广泛性使参与社会风险管理成为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对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以及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使得审计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已覆盖了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正是法律授予审计机关职责的广泛性,使得审计监督能够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使得审计机关能够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各种社会风险。(三)审计机关畅通的沟通渠道能够确保各类社会风险和风险隐患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社会风险或者隐患能够及时反馈给政府主要领导,能够促进、协调各部门及时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目前,审计机关通过多种形式的审计信息将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重大社会风险或隐患直接向有关领导机关上报,起到预警作用,能够引起领导人的重视,有利于及时控制和解决各类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四)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机关更加及时地发现、更加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类矛盾,化解社会风险。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经营管理活动,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保证了审计工作能够维护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客观公正地还原事实真相,保证了国家审计成果的有用性和权威性。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审计机关从严要求、客观公正、清正为民、秉公执法的廉政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他们愿意和审计人员“拉家常”,主动向审计机关反映问题和矛盾,便于审计机关及时发现、处理各类社会风险,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四、审计机关在社会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一)在选择审计项目、制订审计计划时,要评估项目涉及的社会风险程度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要紧紧围绕我国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大局,紧扣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的风险审计,尤其要加强“三农”领域风险审计,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环境领域风险审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加强社会保障领域风险审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风险管理中,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如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贸萎缩、订单减少、工厂关闭、职工失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风险凸现。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出台了包括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措施。审计机关也及时调整审计计划,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最高目标,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陆续开展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境外投资风险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等一系列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我国平稳度过这场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在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时,要树立社会风险管理意识,将诱发社会风险的各类因素作为重点审计内容。一是要将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执行落实情况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促进国家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令畅通。如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审计,应关注救助对象是否都及时、足额的领取到救助资金,医疗救助后困难群众承担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实现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的政策目标。二是要将现行政策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促进相关政策制度不断健全完整。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实行了多年甚至打着科学旗号的制度,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科学的,而且制度的失误,所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和广泛的,引发的社会风险也将更加严重。如XX年底发生在四川省某地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根源就在于实施多年的大中型水库补偿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补偿标准偏低致使移民的基本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群众诉求无门由此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因此,审计中要高度关注各类政策、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及早提出修改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防范和杜绝社会风险的发生。三是要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平性、公正性作为审计的重点,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汶川地震后,灾区各地纷纷出台遇难人员抚恤金标准,造成各地抚恤金标准不统一,一度引发了灾区社会矛盾。又如国家规定对因灾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无收入来源的“三无”人员进行救助,但在“三无”人员认定上,各地在政策理解和把关上都不一致,造成同一县(市)的不同乡镇执行政策不一致,个别乡镇群众为此多次集体上访,甚至打伤乡镇干部。因此,审计中要高度关注政策、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潜在危害,及时修正不公平、不公正的政策因素,化解社会风险。四是要将揭示现有风险作为审计的重点,认真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促使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风险,审计机关应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认真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将信访举报作为参与社会风险管理,转化为审计成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审计风暴”的掀起,审计机关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审计机关受理的各类信访和举报案件也越来越多,群众在信访举报中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涉及社会稳定的风险问题。各级审计机关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的要求,根据“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不断健全制度和充实组织机构,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领导开门接访等方式,有效搭建了密切联系D群众的“桥梁”,保障了信访渠道的快捷与畅通,切实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信访工作真正成为了审计机关化解人民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