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1页
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2页
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3页
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4页
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喉下接气管后方邻喉咽位于颈前正中上接舌骨喉喉的位置65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喉肌前庭襞声襞喉腔喉口喉中间腔声门裂前庭裂喉口声门下腔喉前庭声门下腔喉前庭喉腔分部喉水肿呼吸系统的功能执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不断地吸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音的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呼吸系统全貌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肺内各级支气管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肺的位置肺的形态一尖一底三缘二面肺尖肺底肋面前缘左肺小舌二、形态心切迹下缘一尖一底三缘二面后缘肋面前缘下缘内侧面肺尖内侧面肺门肺根支气管肺A肺VN淋巴管出入上叶斜裂中叶下叶上叶下叶斜裂水平裂肺裂和分叶肺肺微细结构被膜为胸膜脏层(浆膜)。肺间质肺实质又称支气管树肺小叶:由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导气部呼吸部肺实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气管腺外膜:“C”形透明软骨气管与主支气管黏膜下层:黏膜上皮:终末细支气管肺导气部小支气管肺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呼吸部肺泡Ⅰ型肺泡细胞Ⅱ型肺泡细胞肺泡肺泡隔①肺泡内表面液体层;②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③薄层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肺的血管肺动脉、肺静脉(功能性血管)参与气体交换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营养性血管)含氧较高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上方2-3cm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肺尖的体表投影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肺下界平6肋8肋在腋中线10肋在肩胛线10胸棘在脊柱旁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胸膜脏胸膜(肺胸膜)壁胸膜分2部膈胸膜胸膜顶纵隔胸膜肋胸膜肋胸膜肺胸膜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负压少量浆液肋膈隐窝肋胸膜膈胸膜肋膈隐窝胸膜腔内压胸膜腔有两层胸膜组成: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膜内壁的壁层。胸膜腔密闭,仅有少量浆液。其作用:1、润滑减小摩擦阻力2、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两层胸膜分开,肺因弹性回缩而塌陷,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吸气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若以大气压为0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胸膜腔内压平静吸气末-5~-10mmHg一侧气胸时肺的情况通气血流比(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每分肺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VA/Q↑肺通气↑或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换气效率↓(如心衰、肺动脉栓塞)VA/Q↓肺通气↓→增大功能性A-V短路→换气效率↓(如支哮、肺气肿、支气管栓塞)整个肺脏的VA/Q=0.84,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但因肺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测肺脏各局部的VA/Q:人体直立时肺局部的VA/Q肺上区肺下区VA(L/min)0.240.82Q(L/min)0.071.29VA/Q3.40.64通气/血流比值变化时对气体交换的影响V减小Q减小正常1.CO2对呼吸的调节: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是必要的。如果过度通气,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呼吸减弱;当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7%)增加时,肺通气量增加;当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7%时,肺通气量反而减少,出现二氧化碳麻醉效应。二氧化碳调节呼吸的机制: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强;②二氧化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脑脊液内的H2O结合生成H2CO3,再解离为H+和HCO3-,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并以此途径为主。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血-脑屏障2.H+对呼吸的调节:动脉血中H+浓度增加,可致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H+浓度降低呼吸则受到抑制。机制:血液中H+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3.低氧对呼吸的调节:低氧对呼吸的间接作用是兴奋,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且此抑制作用随着低氧程度的加重而加强。轻、中度低氧时,间接的兴奋作用大于直接的抑制作用,呼吸中枢兴奋,但在机体严重缺氧时,由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不足以抵消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则将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停止。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血-脑屏障心包区胸腺区肺与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平8肋胸膜下界10肋在腋中线11肋在肩胛线12胸棘在脊柱旁胸膜脏胸膜(肺胸膜)壁胸膜分2部膈胸膜胸膜顶纵隔胸膜肋胸膜肋胸膜肺胸膜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负压少量浆液肋膈隐窝肋胸膜膈胸膜肋膈隐窝胸膜腔内压胸膜腔有两层胸膜组成: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膜内壁的壁层。胸膜腔密闭,仅有少量浆液。其作用:1、润滑减小摩擦阻力2、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两层胸膜分开,肺因弹性回缩而塌陷,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吸气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若以大气压为0胸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